擺盪於生死中間的人生

                                                                                                 文/寶山僧

俗諺有云:「女人,妳是眼淚與歡笑中間的擺錘!」何只女人,人類也都是。不僅僅擺盪於眼淚與歡笑中間,也擺盪於生與死中間。除非於佛法證得無漏解脫,進入涅槃,否則一切凡夫,那怕是其他宗教的修行者,永遠都跳不出這一法則。

經典中,可以找到證明。佛陀於涅槃經中,為破六師邪見,於婆枳多城大師子吼,作如是言:「唯我法中,獨有沙門及婆羅門,一切諸法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離諸過患。若言他法,亦有沙門及婆羅門,有常有我有涅槃者,無有是處。」

釋定一比丘,是我的同參道友,未出家前,就很熟稔的。他的星座是雙子座,血型又是AB型,具有雙重性格。人很好靜,靜極又思動;愛熱鬧,久了又覺乏味,喜歡離群獨居;有時非常高傲,唯我獨尊,有時又覺得這世界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面對事情時,早上才認為馬馬虎虎,能交差就可以了,中午態度又改變了,一味吹毛求疵,要求盡善盡美。常常處在一個自我對立的情況,我常調侃他,說他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還說法號「定一」取得名實不符,乾脆改稱「定二」好了。

有一回,他讓我分享蘊藏心中好久的不幸的童、少年際遇,以及如何徘徊於生與死中間,不得出離的心路歷程。小時候,由於知識經驗的缺乏,對自己沒有信心,因此很陌生,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唯一的朋友幾乎只有他自己,所以常自問自答、胡思亂想,想的儘是悲觀、灰暗的人生。又因生長在窮苦人家,大人賒債不能如期償還,常遭債主登門羞辱;父母不和,家族不睦,手足又不爭氣;加上自己雙重性格使然,不但憤世嫉俗,輕視別人,也瞧不起自己。常自問:「我為什麼會出生在這個家庭?」、「我為什麼這麼沒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產生煩惱,沒有智慧化解時,總感覺人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來受苦的,不如一死以求解脫。長大了,才知道是「自閉症」。近來「憂鬱症」吵得沸沸揚揚,最大的特徵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對前途,未來充滿悲觀、不抱希望,有強烈的自殺傾向。他才瞭解,原來自己小時候還得了「憂鬱症」。

他想自我了斷已經好幾次了,每一次都視死如歸,最後關頭,又都回心轉意了。原因在於,有時是煩惱化解了,或者轉移了,或者挪後了。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國中時,那次真的是吃了秤鉈鐵了心,爬上大橋護欄上,望著滾滾的溪流、大小參差的石頭,及將近五十公尺的落差,準備一躍而下,從容赴義。耳邊傳來很慈祥和藹的聲音,勸他不要輕生,一時失意不可喪志,貴賤窮通,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父母在堂,千萬不要做大不孝之人。他竟然不深究聲音的來源,就聽從勸告。可笑的是,每一次尋死的方式,總是想從高處一躍而下,所以他睡覺時,常常被從高處掉下來摔死的夢境所驚醒。現在推想或者前一生、前幾生也是這樣自殺的。由於愚迷無知,造作惡業,故感苦果,都因缺乏智慧,無法化解問題的緣故。現在學佛出家了,聽到家師上白下雲老禪師說:「學佛就是學智慧,有了智慧,就沒有化解不了的問題。」他深有同感。

那時他總有一個愚癡的念頭:為什麼要生為人來受苦,為什麼不投胎做豬狗雞鴨等畜生?瞧牠們不是活得很快樂嗎?無憂無慮的,不必為衣食住行而煩惱,也沒有人與事的問題,吃飽了就玩,玩累了就睡。長大了才知道,如果畜生那麼好的話,為什麼人會罵那些不夠資格做人、無廉恥的為「畜生」、「禽獸」呢!人除了吃三餐,外加宵夜點心,甚至還吃喝玩樂種種享受,畜生連三餐都不得溫飽,遑論其他。畜生又不免勞役及被屠殺宰割蒸煮、弱肉強食之苦。小時候過年過節,母親宰殺雞鴨時,一刀割斷牠們的喉嚨,血液就像噴泉般湧出,流完了,把頭掩翅膀內,或許是太痛苦了,還會拚命的跳,母親毫不遲疑,拿起刀背往牠們頭上猛敲幾下,就不再動了。然後丟入沸湯燙一下,就抓起來拔毛,邊拔毛牠們的屍體還一邊抽搐著。他才發現,原來動物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痛苦,只是人類無法理解,或者不願去理解吧!

學佛了,知道人身難得,也灌輸了一些正確的知見,懂得愛護自己及其他眾生的生命。無奈小時候常有自殺的念頭,對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了,當然也任意塗炭生靈。經中說:殺生得多病短命報,所以他常有預感,活不到四十歲。果然三十九歲時,業報現前,一星期之內,動了四次、總共十幾個小時的手術,每一次進開刀房時,彷如將赴閻羅王的死亡約會般的恐懼。那時才真正體會生命的可貴,開始貪生怕死了。

現在的他,聞死色變,身體有了微恙,有時遲疑不看醫生,萬不得已,也選擇到小診所,最怕上大醫院就診。他也知道「諱疾忌醫」的觀念大錯特錯,非改不可。可是看報導實在看怕了,因為大醫院檢驗儀器齊全,報紙上說,有的人胃不舒服去看病,一檢驗,結果是三期胃癌;有的口腔破了一個洞,以為工作勞累、火氣大的緣故,拖了一個多月還沒好,看醫生才知道是得了口腔癌。雖然「人生自古誰無死」,只是來得太突然了,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就是和相處幾十年的親人、財產,世界永別,情何以堪。

「未學佛時,你常想尋死,學佛後,反而貪生怕死,是進步呢?還是退步?貪生不一定長生,怕死仍然會死!」我反問定一師。

「令師雲老禪師在講經說法的DVD中說:『活著才能修行,死了還有什麼行好修?』不是嗎?經中說須達多長者證得初果,生病將死,苦不堪言,尚且對死亡生大憂怖。佛教舍利弗為說初果功德及後世饒益,他才寬心。由此而觀,初果尚然,何況凡夫,有不怕死的人嗎?」

「有啊!眼前就有一個,你小時候不怕死。又,古代的綠林好漢、江洋大盜被問斬時,不都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嗎?」

「別再笑我了!小時愚迷無知,以為死後一了百了,那知身後事,更有三塗苦報在等著我呢!所以令師才說:『當業報顯現時,要歡喜承受,不要隨業再造業。』煩惱顯現時,必須勇於面對,去認識瞭解,最後要能有所發現,予以化解,因為逃避、否定永遠不能解決問題。至於那些為非作歹的強盜真的不怕死嗎?就我所知,一些槍擊要犯、強盜、殺人不眨眼,被判死刑、執行槍決時。嚇得全身發抖、四肢無力,法警半推半就扛著他,才到達行刑場,當初的豪情膽識都到那裡去了?媒體更報導說,有一位以屠宰為業的男子,每天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不知殺死多少生靈,臉不紅氣不喘的。有一天去醫院看病,護士為他打針,一看到血,竟然嚇暈了過去。所以我說,在死神面前,找不到一個好漢。要說有的話,除非是阿羅漢或者佛菩薩。否則業不清淨,死後去處茫然,那一個不怕!」

他繼續振振有詞的說:「雖然我也曾逆向思考,我這條命是撿來的,早在國中的時候,最多三十九歲的那年,就該作古了。戒除殺生、培養慈悲心,讓我多活了那麼久,萬一被醫生判了死刑,也了無遺憾,套一句世俗話說『賺翻了!』可是我還是怕死,因為我道業未成,臨命終時還作不了主,瞋心一動,只恐三惡道有份。」

「照你這麼說,阿羅漢才能遠離死魔的怖畏,這一生你有把握證無學嗎?要不,豈非白修行一場!」

「不修今生修來生!俗話都說:『為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為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瑜伽師地論》更說:『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何況出家學佛,天天都在修正身口意的缺失,不只是不造業,還能把過去的業慢慢的消化掉。久而久之,聚沙成塔,自然功不搪捐。」

「在生與死之間,你認為該怎樣面對?」

「與其天天擔心害怕死,不如時時把握珍惜生!」

最後他引用家師上白下雲老禪師的法語做總結:

過去已經過去了,計較執著後悔也沒有用;未來還沒有到,不必去編織,更不用擔心害怕;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現在把握好了,就把握了過去、未來,因為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也會成為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