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皆大歡喜(上)

    今天的題目是「皆大歡喜」,要怎麼樣的條件才能做到皆大歡喜?憑什麼? 不管在任何環境裡,都能讓自己或他人,皆大歡喜。我們學佛是在培養智慧,所以,要能夠皆大歡喜的話,首先的條件就是智慧與修養,這兩個條件非常重要。

  • 文:若勍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雲語書摘 皆大歡喜(上)
/若勍

 

今天的題目是「皆大歡喜」,要怎麼樣的條件才能做到皆大歡喜?憑什麼? 不管在任何環境裡,都能讓自己或他人,皆大歡喜。我們學佛是在培養智慧,所以,要能夠皆大歡喜的話,首先的條件就是智慧與修養,這兩個條件非常重要。

 

大家進入菩提寺天王殿就會看到笑臉迎人的彌勒菩薩,坐在佛龕裡,佛龕的下方有「皆大歡喜」四個字。彌勒菩薩現在是在兜率天的彌勒內院,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這也界無別佛,要到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才有龍華三會,成就佛的果位,繼釋迦牟尼佛在娑界說法度眾生。

 

要「皆大歡喜」,必須從「 隨緣、隨順、隨境」著手,這個「隨」,如果不在意的話,就變成隨便了。 緣是一種助力,一種力量,如果會善用的話,可以讓我們得到很多的知識經驗,這個助力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環境和現象。隨緣是於助力的運用,於環境的適應,及於現象的調和。

 

於環境的適應,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入境隨俗? 到了一個新環境,首先要學習入境隨俗,適應環境;要去認識了解,這環境種種的現象的調和。所以就會有所發現,每次到了新環境,心裡很想適應,可是色身不能適應,免不了就要生病一場。由於對新環境陌生,所以心理上有很大的壓力,雖然想要適應環境,但是身體卻反應「適應不良」的現象。緣,有所謂的善緣、逆緣、惡緣,當然還有佛緣、法緣等不同的緣。怎麼去運用緣?對我們有利的,不是傷害的助緣。這個應用非常重要,當然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經驗,必須要有智慧,才有辦法面對任何的緣境。

 

再看「隨順」,就是要順著環境,如果碰到一個違逆的緣,能做到不違逆、不排斥、不否定,那就要順其自然。

 

隨順環境,就是要消除障礙,不製造障礙,隨現前所有的人或事,順乎自然,不強迫自己或是強迫別人。千佛山的家風:「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這個「管」就是不要計較別人對不對, 可是自己一定要對,也就是《金剛經》裡說的「無所住心」,不要執著於自己的對,而要從「有對」,怎麼突破到「無」所住。「無」是有的突破,或說不一定。

 

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這是本分;做錯了,趕緊懺悔,懺是檢討,悔是改錯。真正比較深的涵義的話,就是無始以來我們的阿賴耶識收藏了很多種子,如:貪瞋癡的習氣,緣境的引發而生貪瞋癡,難免就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那是智慧、修養不夠,才會傷己傷人。可見任何一種緣境,會讓我們身口意行為表現偏差,表示這一方面的知識經驗不夠,所以才會表現不圓滿。如果知識經驗豐富,任何事情對我們來說不會這麼困難,就是因為太陌生,事情才會做得不順利。

 

「隨順」,也指面對違逆的惡緣,該怎麼樣去化解?「學佛方程式」告訴我們,面對緣境, 分別心生起之後,不要只是一味的計較執著,而是要去認識了解、去發現一連串的「為什麼?」只要是人,智慧修養肯定是不夠,說不計較執著是騙人的!還是會發現自己的計較執著,但是不要陷在裡面太久。

 

千佛山的止觀法門真是一個好方法:「止」於一念,去研究、分析、認識。「觀」是察覺返照,深入的去做認識了解,去發現一連串的為什麼?今天大家來到這裡是一份善緣、一份法緣,就像雲老禪師跟弟子們說:「我跟你們結的是佛緣。」佛是覺悟的意思,他跟我們結的是覺悟的法緣。

 

大家來到這裡,聽一場佛法的演講,覺得法緣殊勝的話,我們就結了法緣。然後回到家裡,或自己的工作職場,得面對這麼多的緣,總有讓我們覺得相處困難的人吧?那就是我們的知識經驗不夠,碰到比較複雜的人事問題,真的需要豐富的知識歷練,往往碰到瓶頸或障礙的時候,當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普遍我們都以排斥、否定、抗拒逃避的態度,去面對這些緣境。緣的範圍很廣,緣是一個助力,我們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緣,該怎麼樣去調和?調和就是修行──修正行為的偏差,做到了就是一種修養。

 

再看「隨境」,境指意念之標的或目的,包括了理想和願望,學佛的理想和願望就是了生脫死,如果還願意幫助更多的人,所謂的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菩薩願,就要學習更多的道理方法,接受不同的緣境磨練。「隨境」就是以意念的分別而建立自己或他人的理想與願望,而分別的能力關係到個己所具備的知識經驗。所以在學佛的過程裡,幾乎是在培養知識經驗。知識經驗在佛法謂之「智」,智跟慧是不一樣的,「慧」以智為基礎,所以任何行業,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知識經驗。一般的知識經驗或普遍性的知識經驗就稱「一切智」;專門性的知識經驗就是「道種智」。

 

我們不可能所有的一切智都會接觸到,因為個人的環境學習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也就是專業,那是「道種智」。修行人要成就佛道的話,必須要以「一切智、道種智」為基礎,把「一切智」的缺失或「道種智」的不圓滿,經過調和,把缺失改善達到零缺點了,這就是「一切種智」。只有成就佛道的人才會擁有一切種智,世間的知識經驗,只能擁有一切智跟道種智,沒辦法達到一切種智。

 

世間法是集知識經驗的大成,世間法包含了不同的專業或不同的人事物都有它的知識經驗。我們要隨境,「境」就是內涵,也就是要清楚理想目標在哪裡;當然,學佛了就是要解脫六道輪迴,願意發菩提心,就是要行菩薩道,自利利他。因此,修行的過程中會歷經很多困境,因為我們帶著不同的問題來到人間,世上沒有絕對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障礙,所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的問題。

 

從生活上會發現,什麼時候自己最容易貪愛?最容易抓狂?遇什麼事就心生無明,都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優劣。「隨境」之說,便是依此而為之,不以單純的自我而分別,或者以個己的標準建立。所謂的自我,在《大般若經》說:「五蘊即我」。《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所以五蘊就是談我們的心。「五蘊即我」,是說五蘊的變化作用等於「我」的行為的表現。所以我們要達到理想目標的話,不是以單純的自我而分別。當強調自我的時候,就是指自我意識,有三種不同的分別呈現,涉及佛法中的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

 

一、普遍性的自我意識:

就是因貪欲而愛取,因瞋恚而憤怒,因癡迷而誑惑;總在計較中盤算,執著中取捨。自我意識的表現有兩種現象,一個是感性的自我,一個是理性的自我。感性的我,如果太衝動的話,就會感情用事;理智的我,太理智時又變成冷漠殘酷,都有它的缺失。所以「普遍性的自我意識」不離貪瞋癡。

 

二、選擇性的自我意識:

就是因親疏而打算,因利害關係而進與退。另外尚有因好惡之心,因為我喜歡,所以跟你合作;不喜歡就離開你。

 

三、化解性的自我意識:

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因將心比心,因慈悲喜捨。前面兩種總是在計較裡盤算,在執著裡取捨,而化解性的自我意識也在計較裡盤算,在執著裡面取捨,但要面對人事會去思考。所以學佛很強調「觀」的功夫,「觀」是深入的去做認識了解,去發現一連串的為什麼。就像《心經》一開始就說「觀自在菩薩」,要自在,就要深入的去探討一連串的為甚麼,發現跟自己有切身密切的問題,就必須針對它止於一念。

 

如果是個難以處理的問題,已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可是必須要處理,怎麼辦?就不能逃避、抗拒與否定,因為它已經衝著自己來了,不管怎樣都要沉著去面對現實,心要安靜下來,去認識問題。從哪裡著手才能把這些困難的、障礙的,慢慢去化解。如果資訊不夠,周邊有沒有這樣的專業人員,去請教他,向他學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