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尋心與究心(上)

    「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雲語書摘 尋心與究心(上)
/若知

 

前 言 

古德說:「千經萬論只為明心」,因為心是萬法之源;佛陀在諸大經如《楞嚴經》、《法華經》都告訴我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在《心地觀經》中更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達摩祖師在《血脈論》裡說:「不應心外覓佛。…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又說:「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可見明心的重要,欲明心,就先要尋心,心在哪?抓得住嗎?可以!

但先要談談〈十二部經〉,這是佛門常識,須先認識。所謂〈十二部經〉不是十二本經典,而是佛門術語,指佛經典中呈現的內容體裁形式和類別,綜合起來共有十二大類,謂之〈十二經教〉,或〈十二部經〉、〈十二分教〉等。

十二類中有三類是體裁形式,如長行(ㄏㄤˊ、Hang2),梵文叫〈修多羅〉,如《圓覺經》全名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長行的形式是平鋪直敘的文章,一般經典中以「如是我聞」開始的,都是長行。像《金剛經》雖是長行,可是經文中有許多四句偈,四句偈是經文中偶現的詩句,如孤峰之突起,標出特別的法義,醒豁人心,梵文叫它〈伽陀〉,意思是孤起,它可離開經文而存在,可讓人悟入法諦超越輪迴;比方: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或:

「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還有佛陀在過去尚為外道修行時,為追求後半偈而獻身的: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這些伽陀經句,完整而雋永,可以離經文而流通,行者觀照法義,即獲諦義而解脫,有靈丹妙藥的作用,所以謂之妙伽陀。除了修多羅、伽陀外,還有一類叫〈重頌〉,梵文名〈祇夜〉這在經文中常見,於經文敘述之後,緊接著以七言詩句把內容重點複頌一次,此式謂之重頌,《法華經》、《圓覺經》中就有這類重頌的形式。其他名目在一口訣中可以明見:

長行重頌兼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

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

此十二經教即「長行、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十二大類,古人編成口訣如上以方便記憶。

「授記」是經中佛陀對弟子或有緣無緣眾生成佛的授記;「自說」是佛未經眾生發問而主動宣說的法要與道理,如《佛說阿彌陀經》;「因緣」是佛陀向眾生解說因緣生法之道理;「譬喻」佛陀善用譬喻說法,總言「智者因譬喻而得解」,譬喻說法乃無上之妙法;「本事」佛陀說諸菩薩、眾弟子或眾生過去世受生事例;「本生」佛陀自說過去世受生及修行之事誼;「方廣」佛陀開示方正廣大菩薩法義,讓弟子及眾生開啟法眼,知所嚮慕以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開發大道心以臻阿耨菩提;「未曾有」佛陀開示無上法義或攝受眾生時,會顯示稀有難見之事;「論議」佛陀設教,有時會與弟子以討論的方式帶出法義,或弟子間相互論議以顯法義。

但千經萬論的旨趣,總不外於讓學人明心,所以雲公老禪師才說:「要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而修心養性,本來就是學佛人的日常功課,該從何下手?自然要從尋心――照見自我下手!

如何尋心

所謂心就是我們的心識作用,唯識談心有心王及心所,心王即第八識,也叫種子識或如來藏識,學名阿賴耶識;是發號司令之所在,但本身無作用,必須藉五蘊而顯現,或傳達指令(種子識),或收納五蘊完成的新熏種子,藏於識庫(八識田,如來藏、虛空藏等為其別名)。心所即五蘊,是第七識,有色、受、想、行、識五個內涵,當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與色塵緣境(色聲香味觸)打交道時,意根會跟進去,產生意識,於是眼有見識、耳有聞識、鼻有嗅識、舌有味識、身有觸識,五根產生識別作用,即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等等,有了意義之後,這些色塵(色、聲、香、味、觸五塵,總名色塵;眼所見的色塵,則是單義的色塵)就成了法塵;舉例說明:你眼前所見之物或各種聲音、所聞氣味等籠統都稱之為色塵,但你皆明瞭這些外在客物的作用和性質,所以色塵有其意義就叫法塵。

此刻,你眼前的一切,在你不動的情況下都是法塵;如果你心動了,看你跟外面哪個法塵相應?心動於衷就是心法產生了,相應的法塵謂之色法,這心法和色法的相應,就叫「心色相應」,這就是經中說的「心生種種法生」的道理。所以雲公老和尚說,心法和色法是同時產生的;心法動,意味著色蘊完成,緊接著牽動受、想、行、識,五蘊一氣呵成。比方,你碰到了熟人,你跟他打招呼,這是心色相應;或者你口渴了,你會尋找礦泉水、飲料店,這也是「心色相應」。但心色相應的同時,我們的五蘊早就運轉不知多少無數個回合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色蘊一完成,五蘊早就一氣呵成,快得不得了;雲公老禪師說:「五蘊的一次變化過程,即是一個意念的生滅現象。」(見《心之路》〈心經廣論〉)意念又是什麼?是想念的單元、思想的分子,所以老禪師說:「五蘊,有謂意念之說,其實,五蘊發起作用時,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也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

經中怎麼形容?《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云:「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是不是無常迅速、難以掌握?經中嘗云:心如猿猴野馬、如大火越逸,怎麼辦?所以要懂得心、明白心,要學戒、定、慧,進而佛陀要我們學會觀心,在《心地觀經》中說:「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心經》更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心有快慢兩種方式。

已經學過佛法的人,修行有時日了,說到切要處,立刻受用,心明意曉,好似禪門之頓教;沒學過佛法的人,一點概念都沒有,必須從基本認知的道理說起,就同於禪門之漸教;然不管頓漸,若懂得心生法生的道理,就抓住了扼要。尋心就是要懂得這扼要,收心內照,不往外馳。

內照法門

雲公老禪師髫齡出家,師承禪宗臨濟法脈,為天童道忞禪師下第四十代,天岳本晝禪師下第九代,浮丘虛因老禪師三代單傳之弟子,因老曾告慰似的說:是僥倖得來的徒弟。

雲老童稚入禪門,接受的是「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的扎實的鍛鍊教育,世間法的教育沒被耽誤,反而更被重視而造就。從沙彌園到私塾到箴言書院再到長沙有名的嶽麓書院,不久嶽麓書院改制成為湖南大學,雲老便是第一屆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大學生。佛法講因緣,這便是時節因緣下,蘊育培養出的佛門俊彥――潛修的行者夢雲(夢雲在求學時期,皆現在家身相),受戒于律宗道場歸元寺,戒後發願行腳參方,行遍大江南北、深入藏區、塞外邊陲,乃至尼泊爾等地,終於歷經錘鍊,稟承傳付,精進修持,脫胎換骨而成禪門一代宗師。(註:夢雲是雲老禪師在《雲水悠悠》中的化名,修行事蹟詳見《雲水悠悠》一書。

雲老禪師鑑於禪法日漸落寞消沉,雖然說禪機處處,但缺乏禪師,公案故舊,已失新意,就像在故紙堆中找尋生命悟的禪機,怎可能!為啟發後人不迷失於禪機明心見性之路,乃將沉潛佛門八十餘年的修行心得,匯編為觀心之法,名之為〈千佛山止觀法門〉。

〈千佛山止觀法門〉最早名為「禪那輔行法門」,梵文名〈阿舍那僧涅陀耶他摩〉,中文意思是〈在靜態的勝境中發現什麼〉?最早發表於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分別刊載於第85期及第86期《佛印月刊》上;後來收入〈千佛山之行修法〉――《修行法要》與《觀行法要》合輯中,對修行法要觀心的指點堪稱完備。

雲老在書前序中說:「本法門乃是輔助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的宗派,任何的行門。舉凡學佛行者,甚至教外人士,有意修心養性的任何仁者,只要依之修持,詳加揣摩,必能獲取深厚的利益。」欲知其詳,得所饒益,請詳讀之。

所謂“禪那”即禪那波羅蜜,為解脫法門之一;禪那於梵文有四含義,舊譯有三:棄惡、思惟修、功德叢林,新譯為靜慮,可見“禪那”的意涵相當豐富。梵文的特色就是意涵豐富,常常一個詞的涵義就具足了體用相境的全部;雲公老禪師曾說:「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包括體、用、相、境四要素。」梵文很妙,一詞多義,而且正符合這特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