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解決問題的方法(續四)

    中醫具有外顯知識,也有很大成分的內顯知識,表現在技能與認知方面,因此,中醫師對病情的診斷與對治,常有很大的歧異。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389期2023年07月

漫談解決問題的方法(續四)
/詹天賜

 

  解決問題,需要有關解析現況、目標及消除這兩者差距的對策與方法的知識經驗,人類在千百年來所累積的知識經驗是十分龐大的,一進圖書館,就會感受到知識經驗的浩瀚。儘管如此,這些博大的知識體系有充足的部份,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有所謂默知識之稱的內隱知識,就呈現出知識的多元性。根據維基百科,內隱知識是哲學家波蘭尼所提出的,他指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種類型的知識。而未被表述的知識,像我們在做某事的行動中所擁有的知識,是另一種知識。”這種知識包含技術層面與認知層面,以中醫為例,把脈可以看成是“技能知識”,雖然講脈象的書有很多,但在實踐上,有人可以根據脈象講出病人的身心狀態,乃至推測出過去的狀態,這種技能、訣竅需要不斷累積經驗,歷經實際的體悟與領會才能獲得。又例如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它們與臟腑的關係,如何善用這些知識到實際的診斷與辨証,是認知層面的知識,也是要有理解力強、領悟力較高的中醫師才具備的知識。因此,中醫具有外顯知識,也有很大成分的內顯知識,表現在技能與認知方面,因此,中醫師對病情的診斷與對治,常有很大的歧異。

 

  這種知識具有多種特性,它“不能通過語言、文字、圖表或符號明確表述:內隱知識一般很難進行明確表述與邏輯說明,它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成果。這是內隱知識最本質的特性。”可意會,不可言傳是內隱知識的特性,莊子大宗師 提到:“夫道有情有信,無爲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無為無形,難以掌握,但修道人是可得的,只是難以傳授,它需要心領神會、體悟的工夫,正是“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內隱知識可以說是一種玄妙的知識。對某些問題,我們雖然不具備這類知識,但可以請教這方面的專家,來解答一些心中的疑惑。例如晶圓代工的良率問題,我在碩士班或在職專班口試時,若遇到來自這領域的工程師,我常問的一個問題是,各家公司的晶圓代工良率為何會差那麼多?結果我聽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回答,這位工程師指出晶圓表面看起來雖然十分光滑,但實際上每片晶圓微細的高低起伏還是有些不同的,如何妥善處理有時需要一些經驗。這樣的回答,至少可以讓我解除了一些疑惑,因此,多請益是面對種種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內隱知識另一個特性是:“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它的主要載體是個人,它不能通過正規的形式(例如,學校教育、大眾媒體等形式)進行傳遞,因為內隱知識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難清晰表達。但是內隱知識並不是不能傳遞的,只不過它的傳遞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過「師傳徒授」的方式進行”。名師出高徒,許多禪宗公案,說明了禪宗的一些特殊教法。現在許多研究者,想到世界名校找名師進行研究工作,也是想從與名師共同做研究時,理解與體會他們與人不同的地方,體驗實際從事前沿研究者是如何突破研究困境的想法與做法,這些都是要親身體驗才能有所得的,因為“內隱知識是通過人們的身體的感官或者直覺、領悟獲得的,因此不是經過邏輯推理獲得。”

 

  既然內隱知識,是靠個人的直覺、體悟所得來的,而不是來自正規的課程教授,因此很大程度上在於師徒的互動與個人的體悟。我在碩、博士班研究過程中,十分幸運的遇到了兩位思考十分敏銳,而又十分博學的老師,一位是資管領域的楊教授,另一位是系統領域的謝教授,後者是我的指導教授。他講起系統觀,頭頭是道,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在博士專題研討課程中,他對於每位博士生的論文侃侃而談,我透過不斷的觀察,不斷的體悟,也增進了不少的理解,對於研究而言,良師的指引是十分關鍵的。至今,我仍然常上台北找我的指導教授聊天,他退休後,仍然在不斷充實知識,我沒老師用功,但可從老師處獲取不少新知與評論。

 

  除了內隱知識 (又稱默知識、默會知識等) 外,還有所謂的黑知識,依百度百科,“暗知識,指通過學習的機器已經掌握的但人類還不明白的一些知識。這類知識既不可表達又不可感受但機器能明白。暗知識與過去可以表達的知識(即“明知識”或“顯知識”)、不可表達但可以感受的知識(“潛知識”或“默知識”)不同。“暗知識”的出現,使知識維度得到增加,並大大擴充了人類的視野。”一個較膾炙人口的例子是由Google研發出來的人工智能圍棋機器 (AlphaGo),擊敗了諸多世界頂尖棋手。

 

  其實,對人而言,還有許多未知的知識,乃至不可知的事物。根據維基百科,“不可知論(英語:Agnosticism),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鬼神天主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著名的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晚年探究神學,

說明了人世間除了有世間知識外,還有出世間的知識值得探討。我們的問題,有些是可以解決的,有些是無法解決的,我們期望建立知識體系,以了解萬事萬物,但對人而言,仍有許多不可知的部份。科學知識不是無所不知的,以生命科學而言,人對生命的了解仍十分有限,一場新冠疫情,顯現出了人類的無知與無能,人需要探究的知識依然不少,也仍有太多的問題有待解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