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一)

    佛門清淨,本無事僧,後因有越逾失當者,佛乃制戒;戒,梵名尸羅,有防非止惡之作用,亦有清涼的意涵,免為三業炎火所焚燒。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0期2022年9月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一)
/若知

※ 佛陀制戒緣起:佛門清淨,本無事僧,後因有越逾失當者,佛乃制戒;戒,梵名尸羅,有防非止惡之作用,亦有清涼的意涵,免為三業炎火所焚燒。
※ 戒律之梵文名稱:
   1.尸羅:防非止惡、清涼;「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
   2.毘尼:滅意,新作毗奈耶,調伏煩惱;例如〈日用毘尼〉。
    《薩婆多論》:毘尼有四義
            一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
            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
            三趣涅槃之初門,一切眾生依戒而有。
            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故。
3.木叉:漢譯解脫,新作波羅提木叉,即別解脫(隨解脫、別別解脫、處處解脫)。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飽,當知此則是
                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4.優婆羅叉:漢譯作律,具約束規範之意。
從體用相境去認識戒:雲公上人說: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包括體、用、相、境。   
一、 體:對我們而言,我們所守護的本體就是比丘尼戒。
* 比丘尼戒的由來:是阿難尊者代佛陀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請命,佛令受八敬法(附於戒本後),女子方得以出家修道,事由經過詳見《大愛道比丘尼經》。
*《大愛道比丘尼經》摘錄
爾時,佛便授大愛道裘曇彌大具足戒,為比丘尼奉行法律,遂得應真道,且睹生死本際。所見已諦,眼能徹視、耳能通聽、鼻能禪息、心知他人意所念、身能飛行,然後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俱,行詣佛。
見賢者阿難而問言:「阿難!是諸長老比丘尼,受大戒皆已久矣,勤修梵行且已見諦。云何阿難,甫當使我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禮也?」
阿難言:「小住且待,須我問之。」
須臾阿難即入,稽首佛足下,白佛言:「大愛道比丘尼言,是諸長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以見諦。云何甫使當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作禮也?」
佛言:「止!止!阿難。當慎此言,勿得說,是汝所知何以薄少也?汝尚未知一,焉能知二?汝所知似不如我知諦耶!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外諸梵志及諸居士,皆當以衣被用持布施,以頭腦著地求哀於諸沙門。當言,賢者有淨戒志,願以足行此衣上,令我長夜得其福德,不可稱量皆從心計,如其所願皆得其證。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解髮布地,以頭腦著地,求哀於諸沙門。皆言,賢者有淨戒聞慧之行,願以足行此髮上,令我長夜身得安隱、福德無量。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當豫具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因緣醫藥賑給,願諸沙門當自來取之,使我國土人民無啼哭者。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奉事諸沙門,當如事日月、當如事天神,過踰於外道異學者上,沙門亦清淨不可沾汙,如摩尼珠。若國中有沙門者,國中常安隱,勝於餘國土。
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佛之正法當住千歲,興盛流布,歸留一切,悉蒙得度。
今以女人在我法中為沙門故,當除減五百歲壽,法消衰微。……佛言:如是女人,正使作沙門持具足戒,百歲乃至得阿羅漢故,當為八歲沙彌作禮。何以故?沙彌具足亦得阿羅漢,身中能出水火,以足指按須彌山頂,三千大千國土皆為六反震動。如是女人雖得阿羅漢道,不能動搖一鍼大如毛髮也。云何阿難?女人坐貢高,以陰不淨,以倰男子;用是故不得道也。……」
爾時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聞佛說經如是,皆大愁憂不樂,淚下如雨。前頭面著佛足下,白佛言:如是女人為不可度耶?
佛報言:有女人作沙門,精進持戒,具足無缺減,不犯如毛髮,現世得化成男子身,便得無量,決得作佛,無所罣礙,自恣所作;若所求者皆可得。………
    *《中國祖禪探秘》〈佛陀禪機廣義〉公案五
    世尊在忉利天九十日,及辭天界而下,四眾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蓮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 
    是尼身,必居大僧後見佛,不如用神力,變作轉輪聖王,千子圍繞,最初見佛」,果滿其願。
    世尊纔見,乃訶云:「蓮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大僧見吾?汝雖見吾色身,且不見吾法身。須菩
    提巖中宴坐,卻見吾法身!」
     (師評:…如是轉句,瞿曇不解第一義,更說不上「慈悲」二字,你說是麼?非也!
            佛法圓融,律儀絕對,故佛陀呵斥之!)
師云:色身有男女之分,法身無男女之別;比丘尼把戒持好,並守八敬法,即同於比丘。
      所謂八敬法是:
      第一、雖百臘比丘尼,見初受戒比丘,應起迎、禮拜、問訊、請令坐。
      第二、不得罵謗比丘。
      第三、不得舉比丘罪,說其過惡,比丘得說尼過。
      第四、於大僧中求受大戒。
      第五、若犯僧殘,應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法。
      第六、半月半月當從僧中求教授人。
      第七、不得在無比丘處夏安居。
      第八、安居竟,應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見、聞、疑。
*比丘尼當如法守護佛之教敕,莫令正法隳壞如泥。
二、用:戒為六波羅蜜之一──尸羅波羅蜜。
       波羅蜜有度無極、事究竟、到彼岸之意,師訓為「方法」。
        換言之,就是「趣涅槃之初門」,三學以戒學為首;又名波羅提木叉。
        所謂別解脫、別別解脫者,就是事究竟的意味;沒有傷害、沒有造作,如老和
        尚所說:「做個淨業行人,無欠無餘」。所以佛云:佛涅槃後,以戒為師。
三、相:不外行、住、坐、臥四相,總體來說,就是所謂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 戒本之〈眾學法〉即戒學概括的相上要求,相不莊嚴難以度眾(世人不敬)。
     然禪宗是講究要破相、破執著的,所以別以為禪宗不講戒,其戒尤嚴,講的是心戒。所謂心戒
     即禪戒,持心不散亂得與定合,故名心戒。
老和尚在《禪的學術思想》中提到:基於律學是佛法的根本大典,故禪宗也不例外,尤其一個習禪的行者,往往持戒更為嚴謹;因為禪和行者注重「自性」戒法,也就是心戒;六祖說的:「心地無非自性戒」。所謂心地無非就是無有繫念,離五欲之過犯,自性不生染著的意思。這樣的境界,較之徒具戒相,不知行持,甚至行而不解,的確是殊勝千百倍,其功德更是不可計,不可量的!
*《華嚴經》〈唯心偈〉: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即佛土淨;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
 * 同經云: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
            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觀無量壽經》: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
                  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四、境:境界、修養、內涵。
 *《緇門警訓》:〈八溢聖解脫門〉              
                  禮佛者,敬佛之德也;
                  念佛者,感佛之恩也;
                  持戒者,行佛之行也;
                  看經者,明佛之理也;
                  坐禪者,達佛之境也;
                  參禪者,合佛之心也;
                  得悟者,證佛之道也;
                  說法者,滿佛之願也;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然此八事,猶如四方四隅,闕一不可;
                  前聖後聖,其揆一也;六波羅蜜亦須兼行。
* 《圓覺之道》〈圓覺經法要〉: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
   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
   然而聽。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
   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
   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道眼,修行的著眼點,也就是能把握修行的重點。
  心不住相,即已不為諸相所惑。
  塵勞,染污真性,勞亂身心,乃煩惱的現象,亦即是塵俗勞煩之相。
  梵行,梵的意思是清淨,遠離色欲等行;攝於四禪及四無色定,具寂靜無相、無作之義。
  梵行的心境,具足慈悲喜捨四種輪相;也就是梵行的入住之相,別無他途。
  律儀,就是戒行莊嚴,進退不逾越,包括了內外威儀的法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