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意的內涵

    從這種貪欲的力量,非常旺盛的時刻,在學佛的道路上,幫助慢慢淡化。所以說從貪欲慢慢少欲,最後到了淡欲,這只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8期2022年7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意的內涵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心、意、識,「心」已經介紹完了,現在談「意」,意究竟說些什麼?也就是說意裡面的內涵。當然總是離不開業跟道的問題,常說意念之所起,不是業就是道,當然這是以學佛的人來說。通常總是把業與道,好像業是個不好的,道是最好的,最後就造成對業產生害怕、逃避、否定,而強調道的問題。

 

佛法的大前提是以世間法為基礎,也可以衍生出:道是以業為基礎,如果沒有業,怎麼去談道?也等於說人有好、有壞,這種好、壞在世間法裡面,是一種相對的認知。可是業與道不是相對,業為基礎,道是從業去突破,如果這大前提不能把握,就是我常說的一句話,會把業當成敵人,把道當成武器。因為在意的內涵裡面,依業而言,總是離不開貪瞋癡;以道而言,也是離不開戒定慧。

 

佛教在中國,一直都是說「以戒定慧去消滅貪瞋癡」,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為什麼?戒定慧怎麼去消滅貪瞋癡?這中間沒有認識、了解,去深入的觀察,怎麼去消滅它?再說戒定慧是一種修養,它是來自於因為有貪瞋癡。因為有貪瞋癡,怎麼去認識了解,而從中發現貪瞋癡的傷害性,而且是一種障道因緣。必須知道戒定慧是一種學理,也是一種方法,怎麼利用戒定慧的修養,從貪瞋癡裡面去認識、了解、發現而能夠突破;也就是經典上講的「出離」,其實「出離」就是突破,絕不是畏懼、逃避、否定,絕不是如此。

 

佛法中常常提出一些關鍵性,涉及到解脫的問題,總是談世間法一些什麼現象?談佛法有一些什麼道理方法?怎麼去修養?而後具備這種修養,怎麼去面對世間法,而後能夠出離。要不然,佛教談什麼解脫之道?「解脫」,就像一個繩子打結,一定是想辦法怎麼把這結解開,才叫做解脫。絕不是說,這個繩子打了結,乾脆把它消滅掉不要了,佛法絕不是用這種方式。這是對意的內涵,業與道相互之間的關係,先要認知的。

 

談到業要知道,是已經造作完成的一種現象,叫做業。業在梵文中叫「羯摩」,或叫做造作或行為。業是如此,道還是如此,並不是道就不需要有行為,不需要有修養。這裡肯定於造作行為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依於什麼?依於無始以來所作的業,成為一種習氣,相應於色塵緣境,才會產生所謂的貪、瞋、癡;如果本身沒有這種習氣,就不可能產生貪,也不可能瞋,也不可能癡。可見說「業習」,業是一種習氣。

 

道講戒定慧,就是提出一些所謂的道理方法,依於這些道理方法,怎麼去面對業的問題。所以,道其實就是道路,業是一個問題,道是化解問題的一條道路,或是一些道理方法。於業談貪瞋癡,談的人很多,幾乎人人都知道貪瞋癡、戒定慧。一定要了解貪、瞋、癡顯現的時刻,是什麼力量?有什麼樣的力量產生貪瞋癡?一定要理解,是關係到欲望的欲。

 

事實上講業裡面有貪瞋癡,如果沒有欲的力量,就不可能產生貪,不可能產生癡跟瞋。為什麼?因為貪,沒有一種力量發起;比方看到好吃的東西,總會多吃一點,就是一種欲的力量。以名與利的問題,如果人不需要名利,就可以活下去,完全是最大的一個錯誤,也是個最大的妄語。為什麼?什麼是名?什麼是利?名與利跟人的生命──這個色身,是息息相關的,離開了它,生命就不存在,色身可以說就會死亡。這話怎麼說?難道沒有名,沒有利就不行嗎?

 

看什麼叫做名?不能夠把名都定位在做總統、做院長或者做縣長,做什麼民意代表才叫做名。即使這個人姓什麼?叫什麼?也是名,或說一個房子,也是一個名,那一樣都離不開名。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問題是說人有欲,是因為業的習氣造成的,這是一個沒有辦法避免的事實。

 

 在佛法中才會講,人有欲是本性,一個學佛的人並不是就沒有貪欲,而是知道貪欲,會造成傷害,就不可以去做,不可以做怎麼辦?不是一下子就否定它,就排斥它,而是從這種貪欲的力量,非常旺盛的時刻,在學佛的道路上,幫助慢慢淡化。所以說從貪欲慢慢少欲,最後到了淡欲,這只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因為修正的結果是什麼?「無欲」這就關係到「貪」,在修養上的一個變化過程。

 

「瞋」,瞋通常是離不開憤怒、恨心。憤、恨,就是一種瞋的現象,一定要了解,如果沒有一種欲的力量去發動的話,憑什麼會去憤怒?憑什麼會去恨?所以說,瞋本身也是一種業的習氣,使欲形成一種力量。可是人沒有辦法去避免,只是學佛的人跟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慢慢去調伏它,慢慢去改變它。

 

不是說學佛的人就沒有所謂的瞋恚之心,甚至瞋恚的意念表現,學佛的人同樣還是一個人。所以瞋很不好,很容易造成傷害,如果沒有這種現象,不會造成傷害,不產生的話不就沒事了嗎?可是我前面說了,這是人的習氣,沒辦法避免,所以學佛才說怎樣去淡化它。

 

「癡」,一般都是講愚癡,因為愚蠢而後會癡,事實上,應該用「癡迷」來說。要講愚癡,假使一個迷於音樂的人,迷於畫畫的人,迷於一些什麼?都是笨嗎?所以講癡迷,不能以愚癡來說。就好像我們人有感情,男女之間所謂的戀愛,如果沒有這種癡迷的欲望存在,就根本不可能會有戀愛,產生什麼煩惱、痛苦、不自在種種的現象。

 

因為有這種現象,才會說這個人好癡!講癡情,崇拜偶像,那才是一個癡迷最大的誘惑力。因為崇拜偶像,並不是現在講的所謂影星、歌星,因為偶像的本身,就是涉及到你羨慕他。羨慕什麼?他的表相而產生迷惑,所以才會變成癡,這也是人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學佛是說怎麼知道這一些,去認識、去了解,而後去發現那些不好的,會造成傷害的這種種。

 

所以談貪、瞋、癡,這是一個於意念所發起的現象,這裡面內在的力量是來自欲,來自欲就會有造作,造作就會成為業,所以業的內涵就是貪瞋癡。我前面說了,眾生都有這一種習氣,沒有辦法避免有貪、瞋、癡。學佛的人所以要學道,道裡面就提出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一般總把它定位在,因戒而生定、因定而生慧,用這種方式去看戒定慧,其實這三個是獨立的。

 

經典上肯定講戒定慧稱之為三無漏學,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貪瞋癡是有漏,戒定慧可以調伏貪瞋癡,可以使貪瞋癡,愈來愈淡化,到最後貪瞋癡可以完全清淨,所以談貪瞋癡是有漏,戒定慧是無漏。絕不是說貪瞋癡有漏,好像一個容器破了一個洞,拿戒定慧去補起來,不是如此。

 

先要了解戒定慧說什麼?「戒」肯定就是不犯,不去侵犯。「定」就是不亂,在會亂的時候,怎麼樣能把持不亂。「慧」就是從智形成的,而後運作它產生一種力量,叫做慧。慧就是不會癡迷,不會癡迷不是拿慧去抵消癡迷,而是慧成為一種力量,什麼力量?就是道的力量,所以戒定慧三個是以道為力量,業是以欲為力量。

 

貪瞋癡是習氣的,不可避免的問題,道是必須要去修行而累積,慢慢成為修養,才有機會從貪瞋癡中,具備這種條件。去認識貪瞋癡,了解貪瞋癡,最後發現弊端在哪裡?缺失在哪裡?而後依於戒,不去侵犯。依於定,這種貪瞋癡在意念化解的時刻,怎麼能夠不亂。當然還是需要靠智慧,才能做得到。

 

所以,戒定慧三個,絕不可以戒對貪,定對瞋,慧對癡,那叫做對法,佛法裡沒有相對法,只有絕對。不能把業與道,當成一個相對的來說。當然談到戒也有在家的戒,也有出家的戒,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涉及的貪瞋癡也不同。談定,這是一個比較普及的共法,因為一般談定,譬如說三昧、三摩地,這些都是關係到定的問題。我說「定」,用不亂的方式去看,就比較容易把握。

 

貪瞋癡的這種業作,從意念中顯現時是必然的,怎樣能面對它而不亂?能夠不亂,必須要有定的修養,有了定的修養,才會不亂。戒也好、定也好,若沒有智慧,同樣沒有辦法表現。為什麼?我們對小惡不太在乎,小善好像也無所謂。可是有沒有想過,小的善、小的惡會成為大的善、大的惡,這是慢慢累積而成的。如果用戒來面對貪瞋癡的產生,好不好?也就等於善與惡的這種差別。

 

惡固然會造成傷害,善也會造成傷害,為什麼?因為善惡是以世人的看法來說的,父母親溺愛子女,看起來是愛,可是最後造成的是傷害。愛一定是善,絕不是惡!還有一些執著的愛,什麼叫執著的愛?有的夫妻之間,一天到晚要寸步不離,好像離開視線就擔心害怕,就會造成這種現象。

 

貪瞋癡於業而言,在我們的意念中,是成了一種習氣,沒有辦法去改變它,只要遇到任何的緣境都會發生。因為現實的問題,所以必須從道上面去修戒、修定、修慧,唯有具備了戒定慧三學修養的條件,才有能力去面對貪瞋癡發起的時候。可以先造成不侵犯,然後面對它不會亂,進而用智慧去認識了解,去發現而突破。

 

這樣才是所謂的「意」有業、有道,它相互之間的這種因果、因緣,怎麼去認識、了解。我特別強調千萬不要把:貪瞋癡當成敵人,戒定慧當成武器,拿武器去消滅,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這一點一定要把握!戒定慧三個是同時具足,怎麼樣具足有這種修養,才能有本錢面對貪瞋癡,這才是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