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六十二)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

    個人係將這50句精華先分為養生之道 (8句)、神志與情志 (6句)、臟腑氣血經絡 (12句)、飲食 (3句)、病因病理 (9句)、情志致病 (12句) 等六類,再分類探討,然後再探討這六類之間的相互關係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健康管理漫談(六十二)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 /詹天賜

 

  在網路上查養生資料時,查到了“《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http://www.fodizi.tw/qt/qita/20144.html),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值得收藏。對於黃帝內經,有許多選輯,除養生精華50句外,還有精選條文120條、100句等,都有值得參考之處,一般人若以這些內容作為探討起點,來研讀黃帝內經中有關養生的知識,也不失為充實健康知識的一個方法。養生精華在每句原文之後,都附有釋文可供參考;若對釋文有疑義或不足之處,則可取用原句為關鍵詞,再到網路中去查各家的解釋,多查、多想、多請益,再加以消化吸收,便能逐步建立自己的心得。

 

  要消化吸收50句精華,一個較有效的方法是歸類,例如先將50句先歸成 5-9類。一般人一次能有效處理的資訊量為7±2,例如要記住手機號碼,不必一次記10位數,分段來記,效果會更好。個人係將這50句精華先分為養生之道 (8句)、神志與情志 (6句)、臟腑氣血經絡 (12句)、飲食 (3句)、病因病理 (9句)、情志致病 (12句) 等六類,再分類探討,然後再探討這六類之間的相互關係,最後整合出一個架構來,或合成一個主題再探究。一段期間以後,若覺得不滿意,可再依目的的不同,再重新分類、整合,以充實養生知識。

 

  養生之道8句中,4句選自素問 [上古天真論] ,2句選自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其餘2句分別選自靈樞 [本神] 與 [天年]。這四篇文章,皆為養生經典著作,值得一讀再讀。從養生內容來看,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嗜欲不能勞其目,婬邪不能惑其心”,“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等,談的是養心層次、修身養性的內涵。在下一單元中,個人擬以“養生貴在養心”為題,來詮釋這養生五十句中所談到的養心內涵。

 

  在神志與情志方面,談到的內容有神、魂、魄、意、志等五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人有心神,居於主導地位,人應常保心神清明,才能身心健康。“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肝使我們能耐受疲勞,是魂所居之處,而魄則居於肺。靈樞本神篇中就有一段關於神志的敍述:“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父母之精相互抓取形成人的先天之精,這時神識入胎,成為人的心神。心神入胎時,魂就隨著心神來到人體,居處為肝,而魄亦隨著先天之精的生成而進入人體,居於肺。這些有關神志的敍述,隱晦難解,各家解說分歧,有著許多不同的詮釋,這也意味著這段文字隱藏著深遠的意理,在下一單元,我們再來嘗試作一詮釋。

 

  在氣血與經絡方面,氣血充足、經絡通暢,是健康的關鍵。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道,十二經絡連屬於五臟六腑,並與體表相連成一個系統。所謂“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生活符合養生之道,氣血自然和順,但若違背養生之道,容易導致血氣不和,從而衍變出百病,這時應及時保健,疏通經絡,並調養身心,充實氣血,以防病變。至於五臟六腑的功能,如 “故人臥,血歸於肝”、“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即指出了肝藏血、腎藏精的功能。瞭解臟腑、氣血、經絡,對養生之道是必要的。

 

  在飲食方面,脾胃是後天之本,所謂“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飲食是氣血的一個主要來源,經脾胃運化,產生各種精氣,如營氣、衛氣等,還有上輸於肺的精氣,可與肺所吸入的清氣合成宗氣。故飲食之道,對氣血生成而言,十分的關鍵。“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容易使脾胃過勞,而傷害到脾胃。“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常吃大魚大肉、口味又重,飲食甜膩,久了容易得消渴証,病變即為今天的糖尿病。因此,節制飲食,莫放縱口腹之欲,才能維持身心健康。

 

  在病因方面,最重要的是確保氣血充足,例如黃帝內經的這一句:“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能進入人體聚集停駐,主要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故邪氣才能駐留。另一句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有能力對抗外來的風寒濕等邪氣,以確保健康。此外,50句也選了有關病理方面的內容,如“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等,可供探究病理時參考。

 

  50句中談到情志致病的有十二句,例如:“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等。養生貴在養心,心神不安,情緒起伏不定,對臟腑、氣血的傷害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難把握的,這部份將在下一單元中以“養生貴在養心”為題,再作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