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菩薩法修行應有的認識

    本師世尊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時,曾諄諄告誡諸弟子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珍重尊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46期2019年8月

雲語書摘 菩薩法修行應有的認識 /若知

 

丁、菩薩法應有的認識與作為

一、        大乘佛法應有的認識

1)、自了漢,不肯發菩提心,縱然依法修持,永遠自封於小乘境域,至高證到羅漢果位;而今,南洋一帶,如暹邏、錫蘭……等國,仍然保持著這種「依律住持」的小乘精神。

2)、中國佛教溯源於印度,但「依律住持」的精神,僅作為佛果菩提的大乘佛教之基本,因大乘的宗旨在「自利利他」,我們朝這個宗旨邁進的為菩薩,也就是菩薩行者。

3)、原本菩薩的涵義,是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窮大智慧,向上以求菩提道果,竭大悲心,順下而普度眾生;這上求下化,正說明以菩提心為出發點的行者,不僅是「自利」,同時更講求「利他」!

 

二、        應具戒相

1)、本師世尊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時,曾諄諄告誡諸弟子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珍重尊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又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

 

2)、以戒為師,可得善法,可得解脫生死,這正是「自度」不可或缺的基礎,有了基礎,亦即是有了「度他」的條件;古德說「自尚不度,焉論度他?」所以說菩薩行者,必須具備「戒相」。

 

3)、所謂戒相,即是皈依三寶,奉持五戒,進而十重四十八輕戒的優婆塞、優婆夷在家菩薩戒相,和出家菩薩的十戒沙彌(尼)戒相,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相,以及三百四十八戒(或云五百戒)的比丘尼戒相,而成為在家、出家多種之戒相;否則,沒有戒相的便不能算是佛弟子,當然更談不上「菩薩行者」的稱謂了。

 

三、        發菩提心

1)、菩提即是道,今譯為「覺」,所覺何事?就是覺「貪瞋癡」的凡夫心,而悟「戒定慧」的正道心。「發」之一字,是指覺知自性是眾生,去發心度脫;自性是佛道,去發心成就;以如虛空之心,而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而求證虛空之果,但不著虛空之相,如是發心才是菩提心。

 

2)、菩提心之因緣,依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中計得十種:

 

A念佛重恩。B念父母恩。C念師長恩。D念施主恩。E念眾生恩。F念生死苦,G尊重己靈。H懺悔業障。I求生淨土。J思正法久住。

 

3)、究竟宏願,不外是:A見眾生苦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B見煩惱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C見應修法門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D見涅槃真理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大悲願,又名四弘誓願,這是菩薩行者應有的作為。

 

四、        四他勝處法

1)、《瑜伽師地論》戒品中之四他勝處法,其目的是告訴菩薩行者,當修持善法不著力,而惡法超勝善法,以至毀損菩提心,阻礙菩提行時,四他勝處法是一種巨大的護持力,也可說是增長攝受菩薩的一份廣大資糧,更是菩薩行者一套無上法寶。

2)、四他勝處法:

   A利人心,亦即是說損人利己,譽己毀他之心不可有。

   B大悲心,菩薩行者要財法兩施,更施無畏,也就是說見苦不救之心不可有。

   C大慈心,捨憎恨、息瞋恚、冤親平等,才是菩薩的心腸,行者的勝法。

   D智慧心,謗佛法、邪知見,都非菩薩,破迷立信,擁正黜邪,廣弘佛菩薩所說的經論,推崇古德祖師的微言妙理;不可執「法」以誘人,私創邪見而斷他人的菩提道心。

 

五、        六度四攝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行六度,可觀察菩薩行者種性,可分辨菩薩行者的善根,更是步向菩薩果位的法門。六度又稱六波羅蜜,唐譯「波羅蜜」曰「到彼岸」,即是從娑婆極苦的此岸,依法修行,可至涅槃最樂的彼岸。前已列述,不再重複。

四攝法的認識:所謂四攝法即四種攝取化導眾生的方法,亦菩薩法。

 

  1. 以布施的方法,針對眾生的需求而使其起親近之心,如沐春風,和慈悲救苦,感召誘導下,使其信奉三寶,日長月久而終成佛道。

 

  1. 以愛語的方法化導眾生,如父兄般慈悲的善誘,如師友般摯愛的勉勵,使其去惡向善,而信奉三寶,終成佛道。

 

  1. 以利行的方法,利行是「利他」的「行為」運用財力智力去援助、擁護,使其生出感念之心,體會菩薩行者的偉大,進而信奉三寶,而終成佛道。

 

4.     以同事的方法,於人與人之間去接近,去度化,雖無觀音大士隨類而化的能為,但六度中的智慧度,如果發揮出來,觀察緣境,把握機會,以深入平等廣泛的作為,必能完成饒益,達到度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