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八十六)

    當五臟藏不住精氣而外瀉時,面色就會呈現出五臟本色,就像五臟生成篇所說的,面色若枯槁無華,為不治之証,若面色猶保持些潤澤光亮者,則有生機,為可治之病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34期2018年7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八十六) /詹天賜

 

 

五臟別論篇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篇提到了臟、腑、與奇恒之府的性質,並說明了氣口為何成為五臟之主的道理: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

  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黃帝問岐伯道:我聽到一些術數醫家提到關於臟腑的一些說法,有的以腦髓為臟,有的以腸胃為臟,也有的以腦髓、腸胃為腑。雖有不同看法,但都堅持己見,不知那種說法合於醫道?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

  皆臟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岐伯的回答是: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子宮) 這六種器官,是地氣所生,都是人體內部含藏陰性物質的,就像地載萬物一樣,稱之為奇恒之府。它們似臟非臟,能含藏內部物質,但並無經絡連屬以運行經氣,因此不屬臟腑系統,算是獨特的器官。正如奇經八脈,不連屬於五臟,但能運行氣血,故不歸於十二經脈系統。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

  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

  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而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器官,是天之氣所生,就像雨露天晴的循環,是能瀉而不含藏的。這五個腑是五臟的使者,接受、傳化谷食之氣,這些濁氣在運化過程中,能分清化濁,但不能久留在腑內,故能輸瀉而不能久藏。肛門也是五臟的使者,它使得運化水谷所產生的糟粕不會久留於體內。濁氣一詞,有時指谷食之氣,內含水谷精華及營養物質,有時指混濁之邪氣,此處應指谷食之氣。

 

  腸胃是食物入口後,分清化濁的地方,水谷入胃,脾將水谷精華升清,產生營氣、衛氣等,五味入五臟,水谷精華經運化後,亦經三焦入五臟,故三焦亦五臟使者。食物由胃入腸,小腸所吸收的營養物質經肝門靜脈歸於肝,由肝代謝這些營養物質,再經由循環系統留回心臟,再由心臟供應全身各組織所需的營養。人體吸收營養過程中,會產生糟粕,經由大腸排出,而血液中的廢物,則由腎臟運化成尿液,由膀胱排出,故大腸、肪胱瀉而不藏;若兩者不能將體內的廢棄物即時排出,藏而不瀉,那身體就要出不小的問題了。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所謂五臟,在於藏精氣而不瀉出,因此精氣常滿,而不用來充實谷食。所謂六腑,在於傳導運化之谷物,本身不藏精氣,故能充實谷物。所以如此,是因為食物入口之後,進入胃,化為胃糜,這時腸子是空的,而胃糜進入小腸後,胃則空下來,因此腑為空腔器官,能容納、充實水谷;而臟為實體器官,能藏滿精氣,而不能用來充實谷物。

 

  胃腸一實一空,一空一實,運作正常,人到了用餐時間,胃空了,自然就會肚子餓;吃了飯,胃實了,人就有飽的感覺。若人吃過飽,則胃腸皆實,就會脹肚,產生食積,人就會不舒服。就像今年過年,我多吃了些喜餅及甜點,腸胃就沒有空過,直到甜點減量,正常運動後,腸胃才逐漸回復正常。

 

 當五臟藏不住精氣而外瀉時,面色就會呈現出五臟本色,就像五臟生成篇所說的,面色若枯槁無華,為不治之証,若面色猶保持些潤澤光亮者,則有生機,為可治之病。也就是說,五臟藏不住精氣而外瀉時,若外瀉嚴重,則為死証,否則就可透過治療,回復五臟藏而不瀉的功能,保住臟內精氣而回復生機。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之主?

  岐伯說: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黃帝繼續問及有關氣口有何獨特之處,而能成為把知五臟氣血狀況的關鍵地點?這裡所謂的氣口,指的是人的手腕附近,肺經流經太淵穴到列缺穴這段的皮肉筋骨,也就是一般中醫師把脈之處。岐伯的回答是,胃是水谷匯集之處,六腑容納谷食的主要泉源。五味食物入口中,藏於胃,經脾運化水谷精華入五臟,氣口為手太陰肺經流經之處,肺主氣,各臟腑胃氣變現之處正在氣口,故氣口獨為把脈的理想區域。

 

  自古以來,中醫把脈有很多地點,其中寸口診法為主流把脈點,寸口即為上述之氣口,也就是指太淵到列缺這段的皮肉筋骨。許多穴位旁有動脈經過,例如人迎、耳門、太沖、太溪等,有時我會把把這些穴位旁的脈膊跳動情形,以了解自己體內的氣血狀況。肺主氣,脈會太淵,各臟腑的氣血匯集處在太淵穴,所謂“氣口成寸,以決生死”,太淵到列缺這一寸區域,正是把五臟六腑脈氣的理想地點,故氣口又稱寸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

  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風寒濕燥暑等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兩臟,心肺若是有病,就會使得鼻子變得不順暢。例如當感冒肺受寒時,由於肺開竅於鼻,鼻子會受到寒氣的影響而造成鼻塞,流鼻水時會是清冷的鼻水。肺主氣,司呼吸,肺將清新的空氣由鼻子吸入肺中,並將體內廢氣經由口鼻排出體外,以完成肺循環,使新鮮空氣充滿血脈之中,再由血中的紅血球將這些新鮮空氣,經由動脈帶到全身。心主血脈,肺主氣脈,兩者皆位於上焦,互動十分密切。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

  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治病要觀察目下所見,把其脈,觀其情志,才能知其所患之病。也就是要透過望診、脈診等,以知身病,並透過觀其眼神、臉色、動作等,以知其心病。若迷信鬼神之說,就無法與其談論最深的醫理;厭棄針灸者,就無法與其談論最巧妙的針灸之術;不願治病者,病必然得不到治療,要治也難以治好。

 

  有人諱疾忌醫,小病不治,逐漸演變成大病,到了大病,也就不好治了。有人迷信鬼神,不願治病,錯過了最佳治病時機,病也就不好治。就養生保健而言,預防遠勝過治療,小病時一定要積極保健,對男性尤其如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男性的平均壽命小於女性5至10歲,其中的原因很多,若從保健的角度來看,就我的經驗,女姓重視保健的程度確是勝過男性的。有點小毛病,女性會積極的找各種方法來對治,而男性多半是一笑置之,不以為意,等到人很不舒服了,才肯去看醫生,這正是小病不許治,大病治之無功的現象,因此,重視養生之道,積極防治小病,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