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處中得道」

衲衣下的足跡 雲老禪師《佛說四十二章經》DVD 第30集研討

── 「處中得道」 /恕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四章,「處中得道」原文: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一)、前言
《佛說四十二章經》這一章的經文重點是「處中得道」,是說修行人怎樣做到恰到好處,這裡提出了經典中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修行就像一個彈琴的人,怎麼樣把琴絃調到恰到好處,因為琴絃調得太緊容易斷掉,調得太鬆又發不出正確的音來。所以恰到好處或說是不過分、不過度、不炫耀,是做事能掌握火候的本領與技巧。因為做到剛剛好就是一種圓融,即是行為的調適,是心性上的“真參實證”,也是修行辦道的德養之功。
 
(二)、從精進談恰到好處
這裡所謂的恰到好處,主要是談修行的精進心以及怎樣把握修行的情緒,我們
先談精進----依六波羅蜜的精進要領是「正勤」而修,當以精粹無瑕而重質,遞增前進而不懈,如細水長流,永無枯竭之慮;切忌一曝十寒,或如強弩矢墜、山洪洶湧,造成災害,僅餘一片荒蕪。譬如一個人為工作事業忙碌奔波,忍受壓力與煎熬,想得到財富,但真正能健康快樂嗎?生活品質會不會受到影響呢?所以正面的休閒應該不是放逸,一個工作狂,看起來似乎是正勤,但如此快速如奔馬般把精神用盡,涉及失調的後果,同於貪求的作為。
 
雖說琴絃鬆緊調和才是正常,如何遨遊其外又能應付其中?上面所述對修行者來說還不夠,唯有出離「業」的力源,立耕耘於正勤,不即不離,方能展現「道」的成果,也就是修養所形成的功德力,如此依教如法,正念正行,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三)恰到好處就是調適不好的情緒
恰到好處也是修行的情緒的調整,老禪師舉了一個例子:
當你聽到一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是在家的對出家的講,可能後者會不接受,因為站在出家的立場有一種自認為很莊嚴、很有修養的情緒,產生一種所謂的“貢高、我慢”的心態,當然就會產生一種抗拒的情緒。
假使是一個比丘尼對一個比丘講呢?那又有分別,站在比丘的立場,可能會提出“八敬法”問題。如果同樣是比丘跟比丘之間呢?表現的情緒就會有出家的先後、戒臘的高低,甚至於身分不同的分別,可見人的分別是依於習氣,它會影響情緒而產生一種喜不喜歡的差別相,這樣的表現就不是在修行。
 
因為僅是分別,礙於過強的自尊,無異是表現強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了解說的人是處在什麼樣的情緒之下,先去了解對方講話所處的時刻,他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而影響了情緒,將心比心即是同理心,不妨多包容,用一種真正關懷的方式,換個角度去看問題。如果能從那些拘執、混亂和虛無的情緒出離,「取其利,避其害」,就能做到恰到好處。何況傾聽別人不同的意見,不是可以擴展更廣袤的視野?如果總認為「應不應該」,不願去認識、面對,就不能瞭解所遇的色塵緣境了,也不能去發現一些什麼。
 
雲老禪師的《生命組曲》有談到情緒的變化:
....情緒的變化,並不是任情過度的一種表現;往往,一個具有心性上修養的人,當他(她)情緒變化之時,其表現是適可而止;也就是所謂的自我約束,或者是說,自我抑制;因為,他(她)們時刻都會聯想到「會不會傷害到自己?或者是別人?」基於「喜」,不可以建築於別人的痛苦。「怒」不可以危害於別人的平和。「哀」,不可以加之於別人的幸福。「懼」,不可以騷擾及別人的安詳。「愛」,不可以施之於別人的煩惱。「惡」,不可以損傷到別人的善行。「欲」,不可以強佔於別人的理想;否則,便是情緒變化的反常!
 
所以人人的情緒都會起變化,差別只在修養上能否約束自己,好好把握扮演的角色,行為覺者的道路之上!修行人必然是自己面對問題、自己化解問題,不要到處去訴苦或抱怨,要用不同的方式使內心像調琴一樣,調到恰到好處。也就是情緒生起之時,經過智慧的辨認,必然有體悟的內涵。
 
(四)恰到好處是沒有標準的
老禪師說「恰到好處是沒有標準的,這是法的真正所在。」怎麼說呢?譬如以彈琴來講,看你要彈什麼曲調──不同的曲調當然調絃的方法也就不同,並不是不要調得太緊也不要調得太鬆,調到中間就好了。恰到好處的“好處”是針對修行人所處的色塵緣境是什麼,在修行的過程中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人與事,或是什麼樣的問題,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所謂的恰到好處,就是要相應於外面的色塵緣境,“隨緣、隨境、隨順”去做到恰到好處。
 
假設世界是一個大舞台,大家都在其中演戲,你不能認定你扮的角色「我是個比丘尼、我是個比丘」,不能用這種單一的方式,那就等於彈的就只是一把琴,琴上面有絃,我認為怎樣調、怎麼彈就好了,與別人的合奏中有沒有共識、合拍?如果只以自己的方式去調絃,別人會喜歡聽嗎?所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不是一場完美的演奏了!
 
《老禪師的話》〈身份、立場、觀念〉中有說:「修學行者,在荷擔如來家業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視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是在家?各具不同的立場,表現不同的身份;尤其是出家身份,有著人天師範的至高地位,必須擁有可以為人為天師範的修養。須以身份確定立場,以立場表現身份,以觀念肯定修養。」
 
可見必須依“身份、立場、觀念”去調,不以自我意識去調,因為要達到「觀念融通」,處事圓融,就必須瞭解「法無定法」,必須在一切處著眼,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是要去把握的。如果認為自己是個比丘、比丘尼,心裡嘀咕著:「出家了還要幹這個嗎?」可能連去掃一塊地都會起煩惱,甚至輪大寮煮飯,鍋子都會砸了!根本忘了怎麼樣把自己的角色做到恰到好處。
 
依老禪師的說法:以千佛山的單位「基金會、協會」來說,有人覺得好像都在做在家人的事,其實是不懂寺院與公司的組成架構。可見思想不可過份偏激,以偏概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結果就會與道相違,因此不管你是出家或在家,千萬不要老是用單向度的表相做為自己的角色扮演,何況這時代講求方便弘法,亦須因應世界與社會的風潮趨向,利用科技媒體的管道。準此,不妨隨緣方便的把握目前所擔任的職務,修養的本錢不就是平常從修行上慢慢培養出來的?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身口意就可以調到恰到好處,以「適時、適地、適人」的理念去行。可是一定要把握調那個絃,不是調得緊緩或者快慢、高低的問題,它不是在相對上去認識,而是你要彈什麼曲調,就等於所表現、所擔任的角色,不可怠慢、誇張成為鬧劇,自以為是,一下子把自己提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可是實際並沒有到那個境界。
 
(五)、以智慧化解問題,沒有事才是恰到好處,“還有事”都不可能做到恰到好處
 
修行人是以智慧化解問題,沒有事才是恰到好處,就像調琴一樣,調到恰到好處,必定是琴音和悅,琴弦鬆緊合宜,還有事都不可能做到恰到好處,那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中道義,不管是正面的、負面的,相對的任何一邊其中都有其道。可是往往一個學佛的人,不去學怎麼樣覺悟,從佛陀的道裡方法去培養自己的智慧,只是一味的以一個凡夫眾生的習氣而去表現。老禪師舉例,譬如:自己這期沒有輪大寮,就強求完美,指三道四的嫌棄別人煮的,挑剔煮得太鹹或沒有營養,形成別人的壓力負擔。被挑剔的人怎麼辦?老禪師教示智慧之道,他說:以前我就跟廚房裡面的這樣說──菜不要煮得太鹹,淡一點沒有關係,另外弄一些鹹的沾料擺在旁邊,誰感覺菜太淡了就加一點鹹料,這一切都可以調整。
 
為什麼老禪師要告訴大家那麼多?因為煮的人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喜好,可是有些人老愛講不好聽的話,忘了自己曾經又怎樣?其實煮飯者已盡了心,講的人因習氣使然。難道就不會考慮輪到你煮的時候又盡了多少心,是不是能讓每一個人能滿意?根本忘了自己的角色,如此貢高、我慢,根本都沒有修行,更談不上修養。
 
可見修行辦道的關鍵不是在「滿意不滿意」的分別,而是能提起責任,也隨時可以放下計較執著,尤其修行不能逃避!不去鄙薄所獲得的任何一項工作,總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一方面從中汲取知識,一方面可藉以鍛煉自己的能耐,若能盡心做到恰到好處,不就是一份饒益功德? 
 
(六)、“過與不及的失衡人生”需要智慧
研讀《佛說四十二章經》不妨把這些道理方法融合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其中都是談一個“自我”的問題──自我的言語、意念與五蘊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根治失衡的人生。因為憑什麼我們覺得自己主觀的感受與理解是真實的、可信的?所以任何事恰到好處就是最好的,過與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慳,超過就是浪費,我們須時時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來分辨怎樣才是剛好,譬如:
例一:角落蜷縮著一個流浪漢,想給他錢又怕他去吸毒或貪杯喝醉了,如果讓他認為錢可以得來如此輕易,善心就變成盲目了,造成他好逸惡勞的習氣,就成了「愛之適足以害之」。不妨視機而行──送他去醫院或通知他的家人,否則別人已經給他某樣東西了,你又再給他一份;或是今天有了、明天也有了,你還要給他更多,那就是浪費了。凡是多餘的就叫做浪費,如果是恰到好處地付出,那就不是浪費。曾經出現這種弊端,報紙一登有人需要紆困的消息,過多的救濟金集中在這一戶人家,遂引起詐騙份子的冀虞,或者當事者拿去賭博。
 
例二:管教小孩怕太鬆也怕太緊。但是「愛他就不要傷害他」,適宜的勸導與瞭解他的需要,給他最大的關懷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例三:有人愛吃補,但是古代的進補方式也不一定適合現代人,不適宜的進補、保養過了頭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受其害,好比冬天過度進補,反而會吃出一堆「火」來。尤其,冬天天氣乾燥,應該多攝取一些富含水分、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營養,才能解渴生津、提升抗氧化、保養肌膚...吃出健康。
 
例四:現代人過份依賴科技產品,習慣性的坐、站、走路都在滑手機,造成安全、健康上的堪慮,帶來負面的影響。如何做到恰到好處,既得文明的方便,又能解除人生被科技產品制約的問題,那就須找出正確、適當的使用方法,秉持「役物而不被物所役」的態度。
 
例五:一般人常說:「等我六十歲退休後才要怎樣、怎樣...」,譬如去學鋼琴、英文、書法、旅行或做義工,或說:「等我以後賺了錢或中了獎一定會去佈施行善、供養三寶」,這不是自我設限嗎?如何兩全其美做到恰到好處?其實就看你的發心與規劃而已,難道取其一就必須捨棄另一個?許多事不是可以同時進行嗎?「心動不如行動」不是嗎?
 
例六:2017年的代表字「茫」,從全球政治局勢、經濟、治安,到天氣的異常等,許多政策的發展與走向都讓民眾感到茫然不安。可是只要當政者看到了民眾眼中的這份“茫”,趕緊做好準備,確認方向,相信只要雲霧散去,台灣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所以是“茫”還是“展望”,是負面字還是可以成為正面的意義象徵?一切就看現象的轉折,所謂危機就是轉機,在茫然當中面對不確定的變局,最初當然還是看不清方向,難免意見不同而引起衝突,但是只要持盈保泰,步步為營,慢慢的就能做到恰到好處了。 
 
(七)結語
人生經過輾轉以及命運的遷變,沒有人能夠承諾給你一個滿是鮮花與陽光的世界,一定要做好這種承擔的準備,感於人生還有很多缺角,好像在霧裡看不見自己,佛家講“因緣時節”,可是有人偏在錯的時間張弓射箭,就不能恰到好處,具體上須如何處理困境,不要指望別人能給你恰如其份的指示,所有的力量都在你的內心,不可操之過急,盡了心力就可以放下,相信歷經成長的軌跡之餘,你必能得到寶貴的感悟而勇敢前進。
 
朋友!“珍惜”卻不奢求、“用心”而不急於求成、“努力”但不強求、“具備內涵”但不乏氣魄、有“豁達的格局”但須沉穩、能做到“細心與堅持”但不乏活力與彈性。是的!感性,但卻「築夢踏實」;理性,可是心一定要有「適度的妥貼與柔軟」,這些都是“剛剛好”,也是恰到好處。所以恰到好處是一種協調、一種和諧、一種德養、一種藝術,所謂的琴瑟和鳴,不絕如縷的美之饗宴。
 
《老禪師的話》〈適可而止〉:「心性的調適,在調整偏差,在適可而止;就像是張弓射箭,瞄準鵠的;中鵠固然是希望,張弓則需恰到好處,二者把握得宜,全歸調適之功.....
因此,說『適可』在調理,言『而止』在穩定,也就是『量力而為』的『熏習』行為,若修若養,若願若行,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