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怖滅

    這章的重點就在「怖跟畏」,怖就是恐怖,畏就是畏懼。恐怖與畏懼源於人們內心的一種擔憂,因擔憂生起一個“我”的執著。執著什麼?就是自己的好惡,也就是自己的一份情感作用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29期2018年1月

衲衣下的足跡 雲老禪師佛說四十二章經》DVD研討   

──我空怖滅  /恕

 

一、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二章主題是──「我空怖滅」。

 

這章的重點就在「怖跟畏」,怖就是恐怖,畏就是畏懼。恐怖與畏懼源於人們內心的一種擔憂,因擔憂生起一個“我”的執著。執著什麼?就是自己的好惡,也就是自己的一份情感作用。依於自我來說,這種情感作用有理性的與感性的,老禪師在《白雲的話》(情識作用的價值)中說:

  「人,免不了有感性、理性兩方面的情感作用,這種情感作用在佛法中叫情識作用。情,是情感;識,是辨別、認識。佛法中經常會談到情識作用,這種作用往往是表現在我們的身體、言語、思想上.....」

 

老禪師認為這種情識作用在學佛的過程中可能是個障礙,也可能是緣起的效益,就看你把握得好不好!把握得好就能得到效益;把握不好就會隨著色塵緣境打轉。因此,對於情識不要在對與錯、好與壞上去計較,而是要怎麼去把握問題,使其產生饒益,不致傷害。

 

人之貪欲會隨著歲月的推移,累積成一種習氣、執著。情識作用不管是感性或理性的,常會令人愚惑,起諸染著。身口意一與罪相應,煩惱過患之下,生命便有不能承受的驚恐、怖懼。佛家講苦有「行苦、壞苦、苦苦」,先不講生老病死苦,恐懼的情識幾乎如影隨形,例如遇到地震、饑荒、戰爭,或遭受恐怖份子暴力攻擊,或面對別人的譭謗、人生卡在某個陌生的關口,覺得危機四伏,無可避免地都會心生怖畏。這章的主題既是「我空怖滅」,我們要去理解恐懼的由來,試著去突破恐懼所帶來的不安。

 

二、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三界火宅喻〉是佛教經典中,很有名的一個譬喻,也是 ”法華經” 七個譬喻中,很重要的一個譬喻。「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的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安處林野。」

 

吾等凡夫就以危脆色身來說好了,時受天氣、乾濕度、賀爾蒙...左右情緒,入不適之地,身心也會失去掌控,無法作主。精神上,憂鬱的性格,一有風吹草動都會擔心,再加上疑神疑鬼,看待生命便會沉重許多。何況如佛所說的,「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說明欲望是一種無底洞式的貪愛,猶如飲鴆止渴,愈發不可收拾,時而處於生命的刀鋒。所以心懷怖畏的生命史,都有一個無明的自我在裡面,等著被認識與理解。如果從來不去面對,一味的把自己的怖畏深密的掩藏著,則憂怖永遠是憂怖,便無法回到內心原有的澄澈清明。

 

向來「生之憂懼」割得人好痛,許多的人生滋味,那萬般的苦澀真讓人不知該如何說它......所以佛陀說了:「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修行學道要斷欲,斷欲必須從心斷,而人之怖畏由憂懼生,憂懼又從何來,乃因有愛欲才生憂;斷除愛欲一切都得解決,但實行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堪忍世界時時得面對色塵緣境的引誘,貪戀總會帶來一種患得患失的憂怖,讓人活得不自在。那種捨不得,就是一種情感的滯留吧!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就像父母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讓他們展翅高飛,可見人生憂怖何期多!在欲的指使下,人猶如站在危崖、陷阱,能不恐怖、罣礙?

 

三、

雲老禪師認為人會怖畏,一方面是沒有自信,也就是沒有修養的本錢;另一方面,會產生恐怖一定是曾經做了不好的事,內心才會經常罣礙、畏懼,腦海裡充滿負面的圖像。

 

先談信心,人往往會因為不確定的“未知”,而缺乏安全感與擔當,因為人與事的關係是相對的,之所以談怖畏其實是告訴你,一個自我內心世界的問題,一定是自己本身沒有信心,具備的條件不夠,當然就會產生畏懼。那要怎樣培養修養的本錢?就要認識自己的“情識作用”──

 

「情識,雖然為貪欲所迷惑,若能把握住情識的變化,轉有欲的迷惑,成無欲的覺悟;那末,情識的作用,便可以化業我而為道我,必能入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勝境地。」(《老禪師的話》)

 

所以莫以自我意識去看別人,老是以一個主導的地位去面對別人,如果能以“讀”(一種學習的態度),就可以看清自己的不足,去培養面對問題的本錢,在教學相長之下,知識經驗日日增加,就能以佛法的“善巧方便”去幫助別人。

 

四、

《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既然人皆從情識而來,隨情識而去,短短的幾十年常為情識銷磨殆盡;幸虧,佛陀降世,慈愍眾生,廣弘覺悟之道。老禪師也提醒「要心安」──心安即在乎理得,理得也就是「懂得道理好修行」,否則一有偏差、缺失,就會造成傷害,當然就會造成畏懼不安。所以修行須先建立知見,才不會盲修瞎練,因為知見沒有建立如何去行?有了知見的基礎之後,身口意就能做得了主;唯有實際上去行,才能一門深入。

 

雲老禪師的《禪囂心經》,更點明罣礙不安的實相:

「俗云: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作,不作,作多作少?只要有所作,不一定限於虧心事,皆是「作」之因;依其作因,肯定感報的果。

可見作之非過,全在內涵;也就是說,所作之因是善,當無罣礙;若作之因是惡,則心必不安,罣礙不已!」

 

五、

《百法論鈔並毗婆沙論》有“五怖畏”之說,此五者為見道以前的修行者所起的五種怖畏。另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也有提到:「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遠離。」

 

1、不活畏,謂初學菩薩。雖行佈施之行。而不能盡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過活。是名不活畏。

 

一般凡夫總是為「食衣住行」生活所需擔憂、忙碌,無法盡心去行六度與慈悲喜捨的修養。

 

2、惡名畏,謂初學菩薩。雖欲與眾生同事而攝化之。入諸酒肆等。恒懼譏謗。不得似大菩薩安行自若。是名惡名畏。

 

一般人總是希望得到讚美和恭敬,希望別人給予利益好處,而害怕遭受批評毀謗。修行者不在乎這些,他的心只想著要為眾生付出,而不渴望從眾生身上獲得什麼。即使只是一句小小的讚美,也無所願求。

 

3、死畏,謂初學菩薩。雖欲運廣大心。內外俱施。然有時施以財物。而於身命顧惜。不能自捨。是名死畏。

 

聲聞緣覺二乘之人,不了悟諸法之空性,計一切法各有體性。雖得人無我智,猶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於法取見,稱為法我見。至於一般凡夫畏懼死亡,菩薩則具足修養坦然面對。

 

4、惡道畏,謂初學菩薩。懼生惡道。於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是名惡道畏。

 

凡夫生時不修善業、不做好事,當然害怕死後墮入惡道。另有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涅槃經十九》曰:「釋提桓因,命將欲終,有五相現: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花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

 

5、大眾威德畏,謂初學菩薩。或于王庭執理之處。或於善解法義人前。申宗敵論。唯恐有失。是名大眾威德畏。

 

所謂「善解法義」,亦即警醒「講經說法」的理念,因為佛陀遺教中的道理和方法很繁複,非僅是“文義”必須善解,“法義”更是不容差錯;所以,在道理上須融會貫通,在方法上須圓滿無礙;以老禪師的說法是:「肯定就是能夠化佛陀的語言為人類的語言而為人說法。」

 

六、

《老禪師的話》〈無畏不是魯莽〉:

 「無畏,即是無所畏懼。所謂無所畏懼,不是魯莽行事;佛弟子為自度度他,應當以『慧之行』為修養,立『願之行』為功德,方稱菩薩無畏饒益自他之行。

  “慧”與“願”的行為,從修養而成功德,依《大日經》中所說:「住無畏行,立能度之淨心」故而提示六種無畏....」.

 

六種無畏:「善無畏、身無畏、無我無畏、法無畏、法無我無畏、.平等無畏」,約而論之為「精勤勇猛、少欲知足」、「捨自我造作、行無生法忍」、「突破有為,識取真如」、「守戒持律,清淨色身、成就法身」、「離繫緣之苦而得解脫」、「具足般若“空”慧之功成,覺知法本無生,住心平等」,最後能入寂滅、寂靜的勝境。

 

所以無畏不是魯莾,就算具足了信心而顯無畏,也不是一種傲慢、耍酷的表現,而是在修養功德上,具足了「戒、定、慧」三無漏之實修與實證;方能化解業之所障。而且境界越高深的人,往往表現的越平淡,不會「半瓶水響叮噹」。

 

七、

就以上所說,若佛弟子能從自我之欲的束縛中出離,少分就已不容易!菩薩卻能做到心如大地、橋船、大海、虛空,不僅自己出離,也圓聚自覺覺他,利樂眾生的修養。所以出離怖畏的修養,菩薩的“無所畏”修養更入達高超的境地。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一〉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造作惡業,受諸重苦;以是障故,不見佛,不聞法,不識僧。便作是念:『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菩薩如是受苦毒時,轉更精勤,不捨、不避、不驚、不怖、不退、不怯,無有疲厭。何以故?如其所願,決欲荷負一切眾生,令解脫故。」

 

又《佛說決定毗尼經》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給孤獨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萬人。爾時,世尊如龍王視觀察大眾,觀大眾已告諸菩薩:「仁者,誰能於後惡世,堪忍護持正法,以諸方便成就眾生?」

斷諸纏菩薩言:「我能堪忍,令諸眾生常得遠離煩惱怖畏。」...

 法出曜菩薩言:「我能堪忍,常說清淨諸法之行。」

 金剛體菩薩言:「我能堪忍,除諸眾生一切障礙。」

 

老禪師在《易知篇》中也提到“菩薩的無所畏”:

 

「無所畏,即無所恐畏之意。菩薩具諸智慧,已入明了決定之境,故於眾中說法之時,並具無恐畏之相;可見擁有菩薩的修養,達到菩薩的地位,已具內外兼備的功德聚。....」

 

《大智度論》中也提到菩薩的四種無所畏:「能持無所畏、知根無所畏、決疑無所畏、答報無所畏」(註2)。其法義含賅如下:

「講經說法,普利群命,自度度人,畢生行於覺道的修養。」譬如:本身必須達到聞法受持不忘;須知眾生根器以能觀機逗教;於眾中說法、面對別人問難時能對答如流,無所畏懼,期以導引其修學,步上菩提之道,可見菩薩的無所畏之勝境,是恒久、高超的無畏法行。

 

結語、

人的世界絕不可能沒有憂懼怖畏!古往今來怖畏所衍生的反覆與多種變形,尤以今日更加繁複,就以現代人的恐懼感來說,狀況與過去多所不同;尤其科技文明的進展帶來自然環境的丕變,現代人對自他的認同、人際遭遇的急速遽變、世界趨勢與未來的發展所及,動輒被恐懼綑綁、勒索,在在抹殺生命的活力與彈性,時有坐如針氈之感。

 

人之所以恐懼不安,源於嫉妒、瞋恨、貪心、愚痴...,產生種種矛盾衝突;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習氣使然,自然覺得世界、人心危危。其實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所成,沒有永遠不變的,那就不必擔心、害怕,因為害怕也沒用!唯有去認識、去理解恐懼,培養智慧,去修身養性、明心見性,最終度脫三界生死輪迴,才是真實可靠的“我空怖滅”,佛之究竟解脫生死之教行。

 

此外佛弟子也要在苦與樂的狀態中生起怖畏、警覺心,依正思惟,把握時機好好修行。尤其老禪師所說的“如法的學佛沙門”的修養與形象,所擁有的,必然是:

  「常住於自在的出離情識。行捨於眾生的饒益功德。

   於時空中暢通無礙。於弘願寂默能仁。」

 

「尤其身為僧伽者,不僅要畢生將自我投入修行,更須以所有修行功德,也就是修行的知識經驗,幫助自己以外的他;而且,必須是佛陀的覺悟之法,不是自我的意識內涵。」

 

註1:

《老禪師的話》〈無畏不是魯莽〉:

  無畏,即是無所畏懼。所謂無所畏懼,不是魯莽行事;佛弟子為自度度他,應當以「慧之行」為修養,立「願之行」為功德,方稱菩薩無畏饒益自他之行。

  慧與願的行為,從修養而成功德,依大日經中所說:「住無畏行,立能度之淨心」故而提示六種無畏。  1.善無畏:以世間之善心,持戒行善,離三塗業苦。

  2.身無畏:知淨不淨而修觀行,離繫縛之苦,求解脫道。

  3.無我無畏:我不得自在,惑於業障;知因緣生法,因果感報;即能業中見道,覺知人法無我、本來空寂之勝諦。

  4.法無畏:色蘊生起,從受想而行是眾生之染著;突破我受我想,從非想以至非非想,即證清淨,諸法寂滅之境。

  5.法無我無畏:從有為諸法,知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即心即佛,得大自在;當突破有為,識取真如,入於無為寂靜之境。

  6.平等無畏:覺知法本無生,住心平等;所謂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淨即種種法滅;一旦生滅滅已,即常住寂滅樂境;絕無分別高下等差異之理與事,舉凡體之性,用之力,相之果,境之因,皆作如如平等者也!

  不過,入住無畏之勝,全在修養功德;於功化力,於德成利,則必須具足「戒、定、慧」三無漏之實修與實證;方能化解業之所障,得解脫自在之究竟功德。

  因此,無畏行,以慧為依歸,從覺是力用;斷盡一切煩惱,遠諸一切惑業;於身語意者,悉皆正念正行,依教如法,無所畏懼。而且,盡形壽,修行辦道;恒久無畏,精進無畏,無

有厭倦,決定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2:《易知篇》〈菩薩的無所畏〉:

無所畏,即無所恐畏之意。

菩薩具諸智慧,已入明了決定之境,故於眾中說法之時,並具無恐畏之相;可見擁有菩薩的修養,達到菩薩的地位,已具內外兼備的功德聚。

大智度論中說四種無所畏。一、能持無所畏-菩薩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故於眾中說法,無所恐畏。

二、知根無所畏-菩薩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故於眾中說法,無所恐畏。

三、決疑無所畏-決疑、即是決剖一切眾生之疑難;舉凡一切問難者,菩薩悉能如法剖決,開釋來問疑難,故於眾中說法,無所恐畏。

四、答報無所畏-答報、即是以言辭應對,酬報所問;舉凡一切眾生,信不信等,聽受啟問,菩薩悉能隨意權宜,如法答報,故於眾中說法,無所恐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