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47種子與識的關係(上)

    首先來認識種子;種子究竟是怎麼發生與形成的?在唯識學上叫做“能生種子”,“能”就是能力,就是什麼樣的能力生起這種子,也就是說種子一定有一個來處,它從什麼地方來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2期2015年8月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這節介紹〈種子跟識的關係〉。

 唯識總是離不開“識”,“識”就是認識、就是了別,我們一直講了別,究竟怎麼說了別? “了”就是明了,“別”就是辨別,不是分別;了別就是明了辨別。 譬如於事物不但要去認識、明了,還要辨別它是饒益性的還是傷害性的?這才叫做了別,這是講“識”。 種子跟識有什麼關係?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介紹,首先來認識種子;種子究竟是怎麼發生與形成的?在唯識學上叫做“能生種子”,“能”就是能力,就是什麼樣的能力生起這種子,也就是說種子一定有一個來處,它從什麼地方來的?通常說種子來自第八阿賴耶識,那第八阿賴耶識的種子怎麼來的?經典中到處都講,就是無始以來每一個人自己造作而形成的。

 前面介紹過,種子分別有業的種子與道的種子,所以千萬不要局限於說只有業的種子;為什麼說第八識裡的種子都是無始以來所造作的?因為任何一個行為完成之後都有一個結果,這就完成了一個因的種子,所以也叫做種子因,這些種子都存在於第八阿賴耶識裡。但是一定要瞭解一個基本問題,第八識收藏了無始以來所造作的這些種子,而人會生、會死、會輪迴,這些種子是不是永遠都存在第八阿賴耶識裡?

前面介紹阿賴耶識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人之所以有我,就是因為第八阿賴耶識裡面有種子,否則就沒有我”;這聽起來又很不容易瞭解,為什麼說第八阿賴耶識裡有種子就有我、沒有種子就沒有我?那第八阿賴耶識不就是那個我囉?其實不能用這種方式講,要知道因為能生的種子,事實上就是有種子才能生起那個「我」,沒有種子這個「我」就不可能顯現出來。譬如人之成為人,這只是一個人的概念,叫做“人相”,你這個人一定有一種身分關係,這種身分關係就涉及到識的問題了,所以說種子跟識的關係;如果只談種子捨棄了識,這個種子幾乎沒有辦法去瞭解。譬如我們人之成為人,第八識裡面,這一生顯現的種子就是人的因,也就是過去造作業的成分是人的因,完成的是人的種子。但是這種子為什麼會發生在這種環境?譬如為什麼會投生在這個家庭?這一對夫妻為什麼會成為你的父母?這就關係到“識”的問題了。

  剛剛提到 “識”是認識、了別,你不能說反正就是人成為人,這有什麼好說的呢,最多他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如此而已;要知道如果捨棄了「識」,談這個人能談什麼?譬如說這個人是誰的兒子或誰的女兒?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一般人當然不會問:「你是誰的兒子、誰的女兒?」一定會說:「你的父親、母親是誰?」就會引發「識」的問題,這個人之所以成為這一對夫妻的兒子或女兒,或者說這對夫妻之所以會成為這孩子的父母親,裡面一定有他們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涉及到能生的關係。

  已講過“能”是能力,什麼樣的能力而產生這種現象,就叫“能生種子”。如果你是張家的兒女,你不會只說張家,你一定是說張家某某人是你的父親、你的母親,至於彼此之間究竟什麼關係?後面再來談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知道這種子能顯現一定有它生起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涉及到因緣、因果的問題,這裡暫時還不談它的因緣因果的關係。我們已知第八識裡有這些種子,但這些種子在第八識裡並不是排列的,也不是有順序的發出來,它必須要相應於外面的一種誘因,或者靠因緣或因果種種涉及的關係,才成為一種能力,也就是一種力量,種子才會發生。談種子跟識的關係,第一個談能生種子,不可以把它搞錯了,認為能生種子就是種子有好的種子、有不好的種子,好的種子就能生,不好的種子它就會敗壞,甚至經文裡還說“焦芽敗種”,但是這跟能生種子及種子與識的關係不要扯在一起。能生種子,就是種子能夠生起,一定要涉及到外面的的緣以及什麼樣的因果,才有這種力量相應而發生,這叫“能生種子”。

  其次看“所生現行”,“所生”就是以種子所發生的現在來講,“行”是講行為,或者已經完成的一個形象,以台灣話來講最容易把握,叫做“形影”。形影就是這個人成為一個影像,所以說能生之現行,就是你現在能夠成為人,這個所生種子本身的內涵或者講成分,譬如你是人,成分是人的因,業因是人的業因,如果是畜生,就是畜生的業因。但是談到業因就不能捨棄善、惡的問題,為什麼?成為人或者成為畜生,這是一個相,但是“相”涉及到有好的、不好的業,這就涉及到善惡了。譬如這個人現在的行為表現那麼惡劣,就不能說父母惡劣才會生出這種惡劣的兒子!而是要探討「他今天之所以成為這麼惡劣的人,於種子所發生的那一種原因是什麼?」以現代的觀念來看,一個好人,過去種子的成分一定是善;如果是壞人,以過去的種子來說就是惡,這是講過去。但是我們要談的是「現行」,是過去的因而有現在的果,就是過去所存在的業因,所以才發起現在這種現行;談過去是如此,其實現在還是如此!只不過善與惡不一定是決定性的,為什麼?就涉及到後面的題目,因為涉及到因果,與它的功能,只要把握它的原則,去認識“所生的現行”是為什麼?也就是這種子為什麼會發生現在這種現象?

  譬如社會上有很多搶超商、搶皮包、綁票、勒索……等不好的現象,也就是他現在的行為都做這種壞事,以現在這種行為而言,他究竟所生的於種子因有什麼關係?當然於業因是有,但不是決定性的,為什麼?因為現在的行為如果是因為社會的秩序很亂,社會的價值觀改變了,因為受環境的影響而有不好的行為,譬如「饑寒起盜心」,看到了錢財就生起貪心原來是有原因的,這都是依於什麼樣的能緣,這種能緣就是因緣或者是因果關係。談因果關係肯定是一個業因跟業果,談因緣法則呢?肯定是什麼樣的原因而造成這種行為;如果只談因果捨棄因緣的話,能生的種子以及所生的現行都講不通,因為能生的種子的能量是來自因緣,而所生的現行呢?也是來自因緣,可見這兩者都沒有捨棄因果關係。

  這種因果關係,在後面會以專門的單元來談,就可以發現“能生的種子”、“所生的現行”兩個部分,就很明顯地產生有“所”必須要有“能”,有“能”必須要有“所” ,也就是要能所相應種子才會有現行。所以講種子生現行,是能所相應而發起,這種能所相應就涉及到因緣法則,這是種子與識的關係。這是前面所談的兩個現象,再看後面還有兩個。

  第三個是講「所熏的種子」,這種“所熏”就涉及到因緣跟因果,“熏”是什麼意思?就是習氣,習氣有好的習氣、有不好的習氣,譬如業的習氣,就是業的熏,好的習氣就是道的熏;所以“熏”有業熏、道熏,也就是習氣的形成有業的、道的,那麼這所熏而完成的種子就肯定是業或是道,就關係到你現在的行為;你是怎麼樣去造作、怎樣完成這種習氣的?把這四個都講完了,再來作一個說明,就比較容易把握。也就是能與所,雖然因種子而生現行,但並不就是絕對!因為現在你所處的環境,有因緣的問題、因果的問題造成你的習氣,這時所熏的種子完成的是什麼,就叫做所熏種子,當然現在如此,過去也是如此。譬如過去你所作的是業,當然你所熏的就是業的種子,那你過去所作的是道,所熏的種子就是道的種子,這叫做所熏種子。用白話講是「因為…所以… 」,也就是因為什麼,所以怎麼樣,就叫做所熏。

  第四個談「因果跟它的功能」,前面講“能生種子”、“所生現行”以及“所熏種子”,讓我們對種子的認識就是,有過去的因當然就有現在的果,捨不了因與緣的法則,才會發起因果關係。前面我講到所生之現行,不是一個絕對性的;不是因為業的種子本來就是業,所以現在所作的就是業,沒有錯!是什麼業?難道一定是善或一定是惡嗎?所以現行不能以一個肯定來說,這關係到所熏的種子,有過去所熏的也有現在所熏的,這三者就可以從因果上面去發現,它的功德顯現在哪裡?最後完成一個什麼樣的能力?說能量也可以。我們看看這個因一定是過去所作因,過去所作因是什麼,現在所顯的果就是什麼!譬如你過去所作的,從種子顯現是人的因,當然現在就為人,而人有善的也有惡的,就看過去所熏的種子是惡還是善?

  所以依於這種能生的種子現象,顯現出一種因果的關係,但是這種因果的關係,不是一個不變的,為什麼?如果是不變的話,可以肯定告訴各位你就不要學佛了!為什麼?反正我的業就是惡嘛!或者就是善嘛!善就會得意忘形,惡就會壞到底。所以談因與果,既然有過去這業因業果或道因道果,就可以去把握,不要以為你只有業因、業果,難道你過去就沒有道的因?所以現在可以使種子因顯現道的果。可見這裡講所生的現行,不一定就以業因來肯定,如果說一個惡人就一定是惡,惡裡面難道真的都沒有一點善嗎?或者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善,難道真的一點惡都沒有嗎?

  所以要用什麼去辨別?如果以因果來講,完成的這種功能,肯定是無記業,為什麼?說它是善也可以,說它是惡也可以;還有一種是連善惡都不存在,不是說這個人成佛成菩薩了不存在,譬如講入三摩地,如果入三摩地就連善惡都不存在,但那是在什麼時刻?是在你入三摩地的中間,一旦你的三昧,所謂制心一處,有了其他的意念發起的話,仍然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或者善惡分不清楚的;所以不可以說於現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就認為他就完了。如果依於因緣法則來講,他還是可以改變,怎麼說?譬如宗教的熏習,就從所熏種子上可以去發現,這種宗教的熏習如果以佛教來講,經過佛法的熏陶,當然原來即使是一個惡人,也會有覺悟的一天,覺悟什麼?原來的惡行是過去造的業因才完成的現象,這是一種迷惑!所以還是有覺悟的機會,不是一迷惑就到死為止,他仍有覺悟的機會。

  只是這就要靠佛法的力量來幫助他,因為第八識裡有這種能生的種子!那所生的現行呢?就是從第八識裡的種子生起現在的樣子,這關係到你的種子是業因,就有現在的業果,或者是善因就有善果,或是惡因就有現在的惡果。當然還有一些善惡辨別不清的,當然這不是肯定不變,因為還關係到所熏的種子,這種所熏有現在佛法的熏陶,成為道的種子;但是不要忘了,同樣過去世還是少不了,只要有所覺悟就有菩提種子!難道你一輩子從來沒有一點覺悟的機會嗎?譬如有所感受、有所體會、有時後悔、有時懺悔、慚愧,這都是一種覺!所以所熏的種子,還是可以使我們的行去調理、去修養而有所改變;這就可以肯定所謂的因果不是只在因果上面去認識它的功能,必須還要知道有因緣法則的存在,否則的話這四者你會解釋不清楚,這是這一節所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