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二十六集(上)

    事跟理這兩個問題,經典上說「事是必然的現象」,要想了解事物必須要有道理,這些道理是一種知識經驗,依於某一些知識經驗而去說明這些事物的話,其中就可以發現有兩大部份,一個是事、一個是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1期2015年7月合刊

經文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

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斷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繼續談圓覺之道,前面經文談了一個學佛者,怎麼去認識一些生命的現象,以及怎麼會造作成業?現在這一段是談菩薩的問題。釋迦牟尼佛介紹他的一些思想理念時,提出很多道理方法,其實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開始度五比丘,其實那時講的就是聲聞法,或者叫做小法,也可以叫做小乘法。到後期時,小乘根器的人聽了佛陀講很多道理方法之後,感到有所不足;當然先要了解一個基本問題,在學佛的成就上,幾乎是依於一個人的根器或根基來確定成就,修養可以精進,但是根器呢?往往並不是容易改變的,也因為這原因,所以釋迦牟尼佛最初介紹“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以及“八正道法”,都是讓小根、小機的人,怎樣去面對人生的苦,去認識苦而後怎樣去離苦得樂。

 

這是佛陀最初的思想的表現,在當時的印度,以學派而言它是最後一個,也就是印度十二大學派,佛陀學派屬於第十二個。這第十二個學派,也就是佛陀的思想理念表現的時候,在那時印度的環境,除了有十一大學派之外,還有幾十種外道,幾乎都是談修行,談如何面對人生?怎樣去看待人生?怎樣做一個人?甚至死了以後怎麼辦?都是談這一些。佛陀圓滿大覺之前,不管是學派的也好,外道也好,幾乎都去參訪、學習過,也看到當時印度整個的環境。他參訪學習的目的,不外是收集資料,從中去認識優點在那裡?缺點有多少?而後才有佛陀學派的開立。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學派的開立,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所以佛陀成道之後,還是依印度當時貧苦、骯髒、落後的環境,說的法是“以苦而言法”;把他的思想、理念推出去,就因為人活在這個環境是這麼的苦,我們要怎樣能夠脫離這些苦而得到樂?事實上談離苦得樂只是一種小法,或說是小乘法、聲聞法都可以,到後期因為佛陀學派慢慢展演開來,知道的人愈來愈多,而且在這人生以苦來做為一個理論基礎,怎樣離苦得樂的種種的知見,慢慢分布到各地方,以後佛陀才慢慢把聲聞乘原有的道理方法提昇成為菩薩乘,所以這一段經文講到菩薩示現在人間,講的是什麼?

 

首先要了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開頭談聲聞,而後現在談菩薩?他談的菩薩究竟指什麼?那要又回復到“眾生皆有佛性”說起,因為一般認為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我本來就有佛性,我本來就是佛!所以會造成很多問題,佛陀說菩薩法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說的,為什麼?不錯!眾生都有佛性,有機會成佛;但只是說有機會,卻不一定!因為這中間要有過程,過程就是談菩薩法。首先要知道“菩薩”這名稱的意思,在開始介紹圓覺之道時也談過菩薩,菩薩有因位上的菩薩,有果位上的菩薩,在這裡不做太多的解釋;因位上的菩薩就是正在學習覺悟的人,果位上的菩薩是已經成就的學習覺悟者。所以“菩提薩埵”翻成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文字,應該是指學習覺悟的人,這學習覺悟的人有的正在學習,有的已經學習完成了;所謂“因位”是正在學習的,已經完成的就是“果位”。

 

這裡談的菩薩,其實是談果位菩薩,談他過去是怎樣在因位上,從修學當中怎樣慢慢的完成果位,我們要把握這順序,不要說這菩薩就是談果位菩薩或談因位菩薩,不可以,因為沒有因位不可能成為果位,如果談果位捨了因位怎麼形成的,就不知道究竟什麼才是菩薩!因此這裡先談已經成就果位的菩薩,談他為什麼會成就這種果位,所以會談到因位上必須要注意的一些道理與方法,以及許多知見的問題;就可以發現佛陀說法絕不是沒有順序,好像從開始一下子就到結束,中間沒有一個過程。他從來說法都是怎樣開始,然後經過什麼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的變化、遭遇及障礙,要怎樣去面對這些,調理好這些過程,也就是講修養好這些,最後得到的結果就可以達到理想的目的,也就是菩薩的結果。

 

  我們知道菩薩的形成也是來自於人,來自於一個學佛者,但是不要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個學佛的人,我一學就成佛了!這樣中間就少了一個過程,談菩薩就是談這中間的過程,從一個凡夫眾生到達佛,這中間必然要經過菩薩的過程。很多人往往把這過程去掉,好像學佛就一下成佛,須了解“信佛,學佛,可以成佛”,但是信佛,學佛,不一定會成佛!因為要看你的過程怎麼樣才可以成佛,也就是說照著這種道理方法,依教如法踏踏實實去做,當然就能成佛。所以一打開千佛山雜誌,就有“信佛,學佛,可以成佛”這句話,為什麼不說“信佛,學佛,一定成佛”?表示中間還有很多必須經過的歷程,怎樣依於道理方法,踏踏實實去做才可以成佛。不管是能知的,已經成就果位的菩薩,好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太多的菩薩了!其實他們的修行也是從一個人開始,而慢慢依於一些道理方法,而慢慢成就菩薩的果位。

 

  現在要探討前面已談到的,人也是眾生之一,眾生有來自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其實這些已經成就了果位的菩薩,也曾經歷這些,所以我們先要談眾生是怎麼形成的?有了眾生才能談修行的人,人雖然是胎生,但那是指出生的環境,其實人是因為“愛欲”形成為力量而產生造作的行為,造作的結果是業,其實也有道,為什麼?因為是由業的力量來到人道,而人的業往往有苦、有樂,絕不是偏於苦也不是偏於樂;如果眾生的業偏於樂多的話,就會到天道去受福德因緣,而苦多於樂的話,就有可能墮到下三道成為畜牲、鬼類、地獄,差別在苦的成分不一樣,有的只是苦,有的非常苦,有的甚至到達極苦,此中只是一個苦的差別而已。人道呢?剛好有苦有樂,甚至還有很多苦跟樂搞不清楚的!

 

  為什麼一定要談人,不談天也不談畜牲、鬼、地獄?因為天道所處的環境是在一個完全是樂的環境,所謂福德,就是完成樂果的成因,處在樂的環境,不太在意人世間有苦有樂的問題,因為天道只有樂,通常人處於樂的環境不會去想到苦,相反的畜牲、鬼、地獄道的眾生,當他們正在承受苦報的時候,也沒有機會想到樂,為什麼?因為他們處的環境沒有樂的誘因,也就是沒有樂的緣境,所感受的都是苦;只有人道有苦有樂,所以人很容易因為一些誘因,也就是受色塵緣境的引發而造作,於苦時往往希望得到樂,但在樂的時候也不要得意忘形,要怎樣使它更好?

 

  所以佛法是針對人說的,唯有人道才是最好修行的環境。經典上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為什麼?即使對畜牲、對鬼、對地獄眾生說佛法,最多只是幫助他種下菩提種子,不可能改變他的苦報,人呢?也不是說要改變我們的苦報,而是在苦的時刻同樣提到樂的問題,在樂的時刻也提到苦的問題,從中去認識了解,會發現很多,所以才會說人身難得,只有人道才能夠去聞聽佛法,而能夠使我們的五蘊得到調理,當色蘊生起就會有感受、會有思想與行為,會有結果,因為會有這些問題的發生;所以只有人有學習與成道的機會,其他各道就沒有這種機會。這是佛法針對人而說的原因,因為菩薩來自人修行而成,所以正在修行覺悟的人叫菩薩,等於一個人信佛、開始學佛了,而且按照佛陀的道理方法去修行,這樣的人就叫做菩薩。

 

  我們看到很多經典談到“若菩薩”,就是說“假若修行覺悟的人”,如果能怎樣就會得到什麼,其實談菩薩就是告訴我們這一個重點,說已經成就了果位的菩薩也是來自人,因此要成就果位就先要從人上面著手;人在修行中,就會發生兩件大事,那兩件大事?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發生問題必然會有事,而關係到事就會有問題,關係到問題就有利害,因此世間就有所謂的相對法,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個概念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一定會因事發生問題,人又避免不了,只要活著不可能不跟事打交道,行住坐臥一定會關係到事,依於這原因,當我們面對事的時候,怎樣做一個認識了解,此中就必須要有道理,所以第一個問題是事,而要把事情搞清楚必須要有道理,所謂以理而論事,就是以道理來說事物的問題,這個理就是因為要去認識了解事物,必須要有道理幫助我們認識了解這些事物,因此就會造成兩個大問題,一個是事、一個是理。

 

  事跟理這兩個問題,經典上說「事是必然的現象」,要想了解事物必須要有道理,這些道理是一種知識經驗,依於某一些知識經驗而去說明這些事物的話,其中就可以發現有兩大部份,一個是事、一個是理。但是經典上說事跟理,究竟說明什麼?它說因為事物可能會產生煩惱,譬如肚子餓了要吃飯卻沒有錢,這都是事物,餓了需要吃飯如果沒有錢,就會有挨餓的煩惱,如果肚子餓了要吃飯,有錢就去買飯吃這也會煩惱,為什麼?你會煩惱這食物乾不乾淨?就會講究衛生問題、營養問題,或者“喜不喜歡”的問題,此中都會有煩惱;這些煩惱的現象就是以事而言,所以因事而產生煩惱的障礙,也就是依事而說煩惱障,這是講煩惱障的形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