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照見自我的一面鏡子

文 /利頌

梵語怛剌多譯為唯,毗若底譯為識。唯者簡別義,簡別識外無法,謂之唯;識者了別義,了別之心略有三種,廣有八種謂之識。唯識學在佛教傳入的最初五百年中尚未傳入中國,直到唐朝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後,譯瑜伽論等,提倡唯識學,唯識大興,是唯識學最興盛的時期。自唐以後唯識學逐漸衰微,至民初楊仁山居士自日本取回唐疏,翻刻流通,唯識學才慢慢復興。

        唯識是佛陀所說許多道理方法中的一種,針對眾生不同的根基而說,以唯識的觀點來解決人生的問題,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每一個「我」的問題。唯識學上說:「一切萬法,唯識所現。」我們的心會依根、塵、識而產生變化形成八識,八識名為心王,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塵(色聲香味觸法六種緣境)相應而生起了分別的現象,此種現象具足了造作萬法的能力。依照對五根、五塵了別而產生的思想,藉由蘊藏在本能中的自我意識而有現前的行為,亦即唯識學上所說的「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就這樣因外緣引導,激發本有的業因,起動自我意識的運作,而形成業果,如此生生不息,輪迴六道,無有出期!

         我們旣然已知道八識相應時,生起的心法會繫縛心王,令我們不得自在,就等於已經找到開啟自我內心世界的鑰匙,如何運用這把鑰匙,找到自我,照見內心世界?就從面對自我造作時下手。深入的認知,透徹的瞭解,從中有所發現,進而轉化突破,轉分別執著為菩提道果,才能將自我意識在佛陀的道理方法中,慢慢地消弭減輕。

        雲老禪師的「修行法要」教導我們許多的道理方法來調伏我們的內心,如想行之間加大距離,當五蘊在起作用時,也就是自我意識的展現。一個學佛行人要從想蘊著手,在尚未進到行蘊時就要先建立起間隔,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才能利用時間,發揮空間調整想的內涵,在此間隔中去發現轉化的機會。當想行之間加大距離時,以止觀之法去處理,先止於想的那一念,去覺照自我意識的變化,將之整理、分析,去蕪存菁後「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從主觀進步到客觀,將與道及生死無關的排除,才能從中了解理與事的真實面目,由此可知「想行」之間的間隔愈大,效果就愈好,所呈現的修養也就愈高!

        釋迦牟尼成佛後,應機說法,雖有無量法門,百千經卷,最終目的都是要解決生死大事,引導眾生離若得樂,六祖慧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因此將佛法實際的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認識自己,化解煩惱,提升修養,才是吾人學佛最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