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智 慧(三)

談四種智的說法。這四種智大家都很熟悉,不管各家各派都有其說法,可是這四種智,往往是在唯識學派裡標出來比較明顯;四種智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在經典上通常都是這麼排列,後期的人也是用這種方式排列,可是我一直有個想法:我們學佛為什麼會造成很多--我一學佛、一悟,我一開悟,我就成佛了成菩薩了……?很可能都是因為,一些佛法在翻譯的時候,可能排列的順序,讓人忘了佛法是對人說的。所以我認為這四種智應該是從四、三、二、一的排序來看,先從「成所作」看起,有成所作才能「妙觀察」,有「妙觀察」才能知道「平等性」,完成了平等性才能達到「大圓鏡」。

現在來看看,這四個名詞究竟怎麼去認識。先從「成所作」上面去看。「成所作」,「成」就是完成,「所作」就是行為,也就是這些知識經驗的完成,是經過行為的造作才會完成。學佛者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看?就是談修行,已經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了,有了佛法的知識經驗了,是﹁成」;可是有了佛法的知識經驗只是在理論上,實際上你能否在現實生活中操作呢?所以談「成所作智」,「成」是已經具有的條件,具備了這些條件而後才能作」,如果只是以「所作」來看的話,就變成什麼?變成自我;以自我為前提、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發展,因為前面沒有依據。常常看到要依教如法,如果沒有完成這些理上的東西,就不可能去行,所以說成是成於理,所作就是依理去行,這是成所作。

當然依於理去作,這中間至少已經有了依教如法的樣子,要進一步去妙觀察;這裡談觀察就觀察,還有什麼妙或不妙的問題呢?要瞭解這裡的妙觀察,不是談巧妙,這裡妙是談不可思議的說法,也就是不是言語可以表現出來的。所以觀察的時刻,往往依於成所作的基礎的建立,進入到觀察的境界,這時可以說層次高低,高到什麼程度?可以高到不可思議的境界,這種叫做妙觀察。舉例來說,每一天作晚課,拿七顆米擺在施食台,說七粒遍十方,這個中間就有觀法,可是七顆米怎麼可以遍十方?可以滿足那麼多的鬼類呢?這是一個粗相,談妙觀察就是細相了。

為什麼可以做得到?就在乎成所作的修養完成,在修行上有沒有這種修養?也就是成所作,就是說你曾經所行的,已經達到了這種修養,而且是合乎佛陀的教法而形成的,才有資格談妙觀察;為什麼?因為這個妙是微細到不可思議的境界。通常觀察,是依於修養的條件而去發現觀察的密度到什麼境界,所以妙觀察不要只是名相上的說法。「觀察入微」,微到什麼程度?

在這裡講是以妙來說,這種微妙到達不思議的這種程度!這個所謂不思議是最高,以觀察而言,本身的確具備了這種修養,所展現的不一樣,也就是說完成的不一樣,也就因為這個樣,才知道什麼叫做平等性了;因為這裡沒有分別、沒有計較、沒有執著,這是妙觀察完成的條件。如果在妙觀察裡還有分別、計較、執著,甚至於微細的,都不叫妙觀察,可以說已是清淨的。

以虛空性的比喻來看,就很容易瞭解,妙觀察到達什麼程度--因為已經沒有自我的分別,沒有計較、沒有執著了,是清淨的;唯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顯現出什麼叫做平等性。因為平等的本身,是沒有差別,還有差別都不叫平等,所以談平等要加一個性字,就是依於道的本質而言。道的本質是什麼?道的本質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成所作的修養,能夠到達微妙的境界作觀察,此時對事與理、世間的、出離世間的,就不會分別--這個怎麼樣、那個怎麼樣。我常說佛法中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因為是以平等性來說法,還有應該、不應該就表示還有分別,還有計較、執著;平等性肯定沒有分別,沒有計較、執著,於本質而言,它沒有差別。

在這裡要解釋一下,很多學佛的人,也會拿「沒有分別」當武器來分化一些什麼,這話怎麼說呢?我們看有與無的問題--佛法不起分別,不執著、不計較,有就是「沒有」,沒有就是「有」?就會造成這一種錯誤的說法,甚至說:一切都皆空,還有什麼好分別、好計較、好執著的?也有很多人來當面跟我談,談到這些問題時,有一些表現就是說:「其實老和尚講什麼也是多餘……。」我說:一定要瞭解《金剛經》裡面一句話:如筏喻者;法就像是一個竹筏子一樣,這個竹筏子可以幫助渡河,它是一種方法,要用它,還是有分別、有計較、有執著,用完了才會清淨。為什麼?也就是說從此岸已經到達彼岸了,它對你而言沒有用了,就等於我平常所說的一句話:學佛剛開始是從有上去著手,可是不能在有上只是分別、計較、執著,要從有上去認識、瞭解、發現,才有顯現無的修養境界!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是這麼想,常覺得東西好就抓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