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行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基於過去一些因緣,才提出極樂世界,如果你不願意承受承娑婆世界的苦,喜歡逃離的話,有此方法可以到達極樂世界去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88期2014年5月刊

文/智惇

解惑篇增訂本274頁:「娑婆世界是個欲的世界,極樂世界是個沒有欲的...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基於過去一些因緣,才提出極樂世界,如果你不願意承受承娑婆世界的苦,喜歡逃離的話,有此方法可以到達極樂世界去,所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在娑婆世界是個不得了的事。」

為什麼娑婆世界是個欲的世界呢?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一者從物質而言「欲」,娑婆世界的眾生,對物有「求不得」而生的「苦」,因為物有一定的量,眾生爭著滿足自己的需求,因而有業的造作,依於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一直在受苦的輪迴中,不得出離,而行菩薩道者,卻發願甘心在此受苦,自度度人,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享受快樂,這就是了不得的事了。因為物質一定以稀為貴,黃金、鑽石等實用價值不高,但人為滿足虛榮,「欲」據為己有,這種生活上不是必需品的,反而超過陽光、空氣、水等生存不可離者,這雖是愚痴,而人樂此不疲,而且這種心念上的欲求,如山谷般的深邃,難以填平。

二者、生活上必須,衣食住行等人生存得以依賴者,開始起於實用,繼之以求其「美」、「好」,這種欲望不斷的增上,在人的相互比較之下,永遠難平等而生起欲的苦,但是菩薩道行者,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不得了的事,因為娑婆世界是個有欲的世界,眾生也就一直在受苦的輪迴中,不得出離,行菩薩道行者卻發願甘心在此受苦,自度度人,自救救人,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享快樂,豈非不得了的事嗎?

人都有趨樂避苦的習性,所以學佛者,修求生西方淨土法門者最多,即以出家佛弟子言,為數亦不少,因為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士世界是個法音世界。音,以言合一,言示所發之聲,一示道,道立於一,聲之倫理有條不紊,能合於道者為音,音的本義「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者,謂之音」,法音以示“音聲輪”,道說覺法,受聞平等,無欲之存在,所以法音世界眾生,無名聞利養的差別,也就不須執於名聞利養於欲了。

千佛山菩提寺(註一)有三個大門,最後一個不二門,門旁牆上一黑色大理石上,有字曰:「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何以菩提大道要經過第一門(尚未建),第二門(韋馱院大門),最後到不二門才開始呢?由此可知前二門只是一種行菩薩道的預備,或名之為自度的培養階段,行菩薩道不是憑空呼口號,是要有真工夫,真實力,在佛法的知見上,不是依於經典上的文字,照本宣科,依文解義,總得能深入道其幾個“為什麼”才行,因為佛法是一連串的為什麼,佛為什麼這麼說?法在哪裡?法就在“為什麼”中呢!

所以代佛宣法,要有所發「明」,這種發「明」是從讀、想經中得來,說故事、辨考證、漫談高空,說些世間相對的事理,大家都聽得懂,可以搪塞充數的,還要介紹佛法者在行、止、進、退、行止威儀等行為修養,展現那種灑脫、莊嚴自在的風範,能令見者肅然起敬,不言而威,令人發自內心起信,這種不言而喻的不思議,若光照黑暗,洞然清澈,這種修養若非根機好,而又有四十年以上的修為,難以致之吧!(註一),此之所以為老和尚說是不得了的事也,

發菩提心只是起信的「起」,信的堅定得自善知識的啟示,而後深入經藏,所謂唱誦,梵唄、經懺等只是度眾的牽引方式,真正令眾生離苦得樂還在介紹佛說的道理方法,這就是不二門的所謂不二,不二就是唯一,也是絕對,一種絕對,不可取代的菩薩道的開始,行菩薩道是行大乘佛法,不以自度為滿足,是累積菩提資糧具足後的發揮,行於菩提道上。

千佛山菩提寺,何以有三個門呢?老和尚沒有說,我以猜測,這是培養行菩薩道的次序,進第一門在戒行莊嚴,行止威儀循規蹈矩,依教如法,先作淨業行人,如調伏身、口、意。第二道門在深入經藏,建立知見,以佛心為己心,所以進第二道門在奠定行菩薩道的基礎,畢竟知見後才算正式所謂進入千佛山了,不然不論比丘、比丘尼都在第二大門,門外或門內打轉,最高也只是韋馱院的常住,通過韋馱院的潛修考驗,超脫第二道門後再漸漸的接近不二門,那才是提昇位,成就了僧寶的樣子,而後進入不二門才是增上位的開始呢!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是生生世世來回娑婆世界,得以致之,因為是衲衣下的足跡,絕非定論,只供智惇修行中的自我參考,是一種拋磚引玉之作,還望千佛山緇素二眾不吝指正,是則智惇幸甚!

 註一:不二門邊牆上大理石有字「千佛山方丈白雲誌」,由此可見千佛山有女眾道場亦有男眾道場,女眾道場是千佛山菩提寺,男眾道場是經第一大門,再經韋陀院第大門,經常住的一段嚴格修行後,才算進山「了」,再增修行才有機會進不二門。註一是智惇的一些個人看法,只供參考。

註二:老和尚七歲出家,老老和尚要老和尚五十歲才可寫書,只是文字弘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