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愛辭親.出家修道

文/依依 

 一位居士對我說,他曾經有兩次的機會,可以割愛辭親,出家修行,結果都沒有把握住。第一次是七歲時,有人要收他當傳人,但因為要學對方的法,得先賭上非貪即夭或孤寡的毒誓。父母不願意,因而告吹。這肯定不是佛教的儀式,應該是道教的,甚至是茅山道士學畫符唸咒、驅遣鬼神的一類。

第二次,是二十七歲時,有人要收他為徒,當以後的廟中住持。那時他剛結婚不久,妻子又有身孕,因而捥拒,只答應四十歲再說。那知一轉眼就四十歲了,卻又忙於事業,孩子也三個,都還沒完成學業,高堂老母身體也不好,需要人照顧,所以出家當住持的事又一延再延,對於世間的兒女親情、夫妻恩愛,難以割捨,心中很是徬徨。也羨慕出家自由自在、無牽無掛的日子;又放不下父母、妻兒、事業;又對許下的諾言不能兌現,食言以自肥,深感慚愧不安。請教我這個過來人,該如何割捨兒女親情、夫妻恩愛,才能出家得成,說這是他唯一的牽掛。

其實何只是他,每個凡夫俗子都一樣,尤其是欲界的眾生,最難割捨的就是親情與愛情。經典中才會說:「由愛而生欲,因欲而受生。」又說:「但為欲故,關在癡獄,莫之能出。」由於多生累劫恩愛的薰習,牢不可破,所以稱為情枷、愛鎖。俗話也說:「家,是最甜蜜的負擔。」越是對我們有致命吸引力的人,也就成了出家修行路上最有致命殺傷力的人,讓人難捨難分,甘心受縛,為他們而哭而笑,而生而死。家,因而成了最堅固的樊籠,永遠無法出離。

有的人,發現世間的無常、苦、無我、空,目前雖然恩愛合會,很幸福快樂。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總有一天會生離死別,或勞燕分飛,或由愛成恨。兒女長大,成家立業,各有自己的家之後,老家只剩兩老夫妻相依為命,獨守空巢。過去的甜蜜回憶、歡樂熱鬧,及對兒孫的思念,只能從腦海裡,或相簿中(現在是手機),找尋、拼湊成不堪回首的片段。或不幸老夫先走、或老妻先亡,孤家寡人,只剩無盡的孤寂。老來想和兒孫共住,享受天倫之樂,兒子、媳婦互踢皮球,避如瘟神。萬一又有病在身,兒女各住各的,無暇照顧,有的會花錢把父母送到安養院,在那裡、舉目無親,親人都不來會面、關心。老人家難免受傷,感歎在兒女心中,成了老廢物、包袱、累贅。

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又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為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順,在於和顏悅色,和發自內心真誠懇切的心意與態度,及對父母過去山高海深的生養之恩的恭敬反哺之情。否則,孝養父母與飼養寵物、動物,有何差別?很不幸的,有這份心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就像我,也深感慚愧,說得到,卻做不到。

又發現「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老病死苦,時時出現在我們身上、周遭。讓我們膽戰心驚,使得自認為美好的五欲、親情、愛情、美食,都變為淡然無味,甚至苦不堪言,覺悟到經典所說:「有身皆苦。」色身本身就是一個承受苦的器具,雖然也有樂,和苦相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還有親愛的人總會別離,討厭的人卻總是一睜眼就看見他,想避不見面都不可能。好的、優秀的、喜歡的、合得來的人,留也留不住,三顧茅蘆,請也請不來,求佛菩薩也沒用;千挑萬選選出來的終生伴侶,最後對簿公堂成了怨偶。討厭的人,或多生累劫的冤親債主,趕也趕不走,千方百計防範,不想和他碰面、或共事、或同在一個屋簷下,卻走到那裡,都會遇上,果然是冤家路窄。

而且美好的事物,或愛情、財富、事業、名位,總必須經過千辛萬苦的追求,還不一定能得到。既得到了,又必須努力的守護,否則很容易又失去。一旦失去了,得到時有多少的快樂,失去時,所承受的無窮盡的苦,如同加倍奉還。

萬一不幸,心愛的配偶、戀人、兒女亡故,或離婚、劈腿、移情別戀,那份椎心之痛。縱然擁有了全世界,享受山珍海味,坐擁豪宅名車,頓時如世界末日,生機全失,所有的榮華富貴,都變得毫無意義。而人生自古誰無死,只爭來早與來遲。死期一到,氣盡身冷,四大分離,是身苦。與親人、愛人、財富、室宅永別,再也不能見面,內心酸楚,是心苦。再進一步發現,奮鬥打拼了一輩子,有了房子、妻子、兒子、銀子、車子,到後來兩手空空赴黃泉,什麼也帶不走。正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追求上述的「五子登科」,不擇手段,難免害人肥己,造下無邊的惡業,死後三塗有份。

 

種種世間人所計較執著的樂事,仔細分析,其實無一可樂,只有無盡的苦;只是無常不久住的,暫時借用,久後終要歸還的;不是我們人能主宰,做得了主的;到最後如夢幻泡影,只剩一場空的。因而對世間的親情、愛情、財富、名位種種,不起貪愛,並生起強烈的厭離心、決意捨俗出家,學佛修行,以證得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不生不再滅的涅槃,永離老病死等苦。自己得度了,也希望能廣度有緣的人。  

但是想要出家、了生脫死,出離三界六道輪迴,談何容易。累世冤親債主和魔王,也不放你過關。祂們先讓周遭的父母、夫妻、情人、子女,用情絲、愛索、恩網,把人緊緊的纏縛,動彈不得。等到這些人,被我們堅定的道心所融化,想放我們一馬時。心魔又施展法術,讓當事人對眼前的一切,心生愛染,戀著不捨,猶如生離死別,不忍和他們分離。可以這麼說,想要出離,最後關頭卻出離不成的人,起初是外緣障礙,末了是自己心生魔障,不想出離。因此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將相能斬將搴旗,安邦定國,卻不能割愛辭親,降伏貪欲,除遣心魔,及放下世間的五欲享受。

其實,父母、子女、夫妻之間,本來就存有債務關係,如俗語說:「孝順的兒女,是來報恩、還債的;忤逆、敗家的,是來報怨、討債的。」債務尚未清償,想一走了之,那有那麼簡單。縱然對方是來報恩、還債的,目的還未達成,也會戀著不捨,不放人出家。所以師父雲老禪師才會說:「善業還是業,善業太多,也會成為障礙。」經典不也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何況至親骨肉之間,還有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為人子女,有責任、義務孝養父母以至終老。為人父母,有責任、義務教育、養育子女長大成人,並讓他們完成乃至大學、研究所的學業。如此於角色、職責上面,才沒失職,對演出走樣。不負責任。放下親人去出家,至親固然心生怨恨,甚至因而毀謗三寶,自己也難免遺憾,外人也必然輕蔑、譏嫌,因而不信佛教。試想,百善孝為先,烏有反哺義、羊有跪乳恩,不孝不義的人,人都做不好,如何能成佛成菩薩。又天下至親至近,無過父母、子女,狠心丟下他們不孝、不養,卻捨近求遠,想出家成佛要去普度眾生,有誰會相信。慈悲,應該是先澤被至親,然後再慢慢擴大,最後怨親平等才對。所以出家修行,有了成就,最先饒益、度化的,也應該是父母、子女、親族。如果不孝不義在先,他們怎肯受化。親人都如此了,外人不問可知。

但這只是就業報尚未清淨的凡夫而言。若是大成就者,乃至佛菩薩再來,就不能以世俗的常理論斷,因為他們高超、不可思議的境界、修養,不是我們凡夫所能臆測的。如釋迦牟尼佛做太子時,厭老病死而出家學道。成佛後,還特地回到故國,度化釋迦族。包括父親淨飯王在內,很多人都證得須陀洹果,斷三結“身見、戒取、疑。最遲七生,就了生脫死,永脫三惡道苦。又上昇忉利天宮,說法度化生母摩耶夫人。大孝能度父母累世生死大苦,豈是世間小孝所可比擬。古人也說:「一人成道,七祖升天。」乃至菩薩妻子耶輸陀羅,弟弟難陀,兒子羅睺

羅,乳母摩訶波闍波提出家後,都證阿羅漢果,出離六道輪迴。又華嚴經及佛陀的本生經都說,父母、妻子、兒女敬重菩薩的緣故,發願生生世世做菩薩的父母親族眷屬,幫助菩薩早成佛道。可以說,菩薩的親族、眷屬,除了俗情,還有道情,因此不能以世俗的角度衡量。

  又如虛雲老禪師,不顧父母反對出家。其實生母早在生下他不久,就去世了,之後的是繼母,並非生母。而且他兼祧兩房,娶了兩位老婆,卻從無愛染之心,並以佛法道理分享她們,這豈是世俗的凡夫所能做到的?俗家也算富裕,父母妻子不愁吃穿。後來有了大成就,饒益很多眾生,被尊為民初佛門四大師之一。他父親死後,繼母和兩位老婆,也都出家修行。他並在大陸變色後,決心留在大陸不走,以護持佛教和百萬僧尼,對佛教貢獻非常大。還曾以三年的時間,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生養之恩,感應到文殊菩薩化身護佑。由此可知,是菩薩大權示現,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望其項背的。

又如果父母雖然在堂,子女也年幼,妻子又年輕,但衣食無虞,又鼓勵、同意他出家。或父母還有其他的兄弟姊妹,願代為照顧、盡孝,自己又有一份道心,年紀也不老,有力氣修行辦道,就可以出家。絕不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違逆的境界,如事業失敗、失業、失戀、離婚等等,以逃避、否定、不敢面對現實的心態,而來出家避難或養老。而且出家的心一發起,可能只是一時的衝動或熱忱,不一定能持久,說不定兩三天,或幾個月後,就退失掉了。所以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以辨別真偽。如果經得起時間的粹鍊,出離的道心依然堅固的話,就表示菩提種子已發芽生根,就可以「金刀剃掉娘生髪,法王座下又添孫」了。

 

出家了,並不表示就是佛菩薩,也不保證不會再還俗,還得小心呵護自己的那一份道心,讓它日漸增長,菩提種芽日漸茁壯。否則,那一份兒女親情、恩愛習氣,依然熾盛如火,蠢蠢欲動,只是暫時被如灰燼的道心蓋覆,一遇無明熱風、境界草薪,必然以燎原之勢,燒盡出家的功德之林,因而還俗,回去再續前緣,或另結新歡。所謂:「兒女情長,英難氣短。」兒女情長,都能妨廢世間事業了,何況出家的成佛大業。曾經在佛教界有不少案例,出家不久,什麼都還沒學到,也還做不了主,就想效法佛菩薩,要去講經說法,廣度眾生,結果卻被女眾度跑了,還俗去跟她結婚生子。

大約民國八十三年吧,那時我才開始學佛不久,也剛剛生起出家的念頭,卻逃不出恩繩愛索。卻輾轉聽同參道友說起,有個人學佛後,發覺佛法很殊勝,決心想出家。徵得父母妻子同意後,留下一千多萬的生活費,及子女教育費,又在市區擁有一獨棟的三層樓房交給妻子,就出家了。那時他們結婚才沒幾年,子女也才五、六歲。我聽到後,佩服的五體投地,也自慚到無地自容,認為此人以後必能成就道業。按理說,他已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修行。結果一年多後,又聽說他還俗了,大家很訝異,都問他出了什麼事?為什麼要還俗?他輕描淡寫的說:「想念孩子,放不下!」大家心知肚明,想念孩子只是美麗的藉口,誰不知道他想念、放不下他那年輕貌美的妻子。

所以雖然出家了,只是依靠道心來維持是不夠的,因為道的熱忱,像山洪暴發,來的快,去的也快。還必須做出家人所應該做的事,那就是修學戒、定、慧,或者說持戒、誦經、看經、學智慧、懺悔業障、坐禪、修止觀。深入經藏,從佛法中吸收成長的養份,使道心不退反進,享受到法的喜樂。修學禪定,沉澱躁動散亂的心,不向外馳求,得到一心輕安的禪悅法喜,就能降伏兒女親情、恩愛習氣。嚴持戒律,防非止惡,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該做而不做是犯,不該做而做也是犯。戒經上說:「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能遠離諸惡。」做不了主之前,先用戒律做到遠離,防微杜漸。起初做到身口不造業。循序漸進,最後意業、五蘊不起貪、瞋、癡。縱然起來了,也不能放任它燎原、染污心靈太久,必得用經典的道理方法去化解它。這些事夠我們忙的不可開交的了。所以師父雲老禪師說:「學佛修行是一輩子的事。」 那還有閒工夫去想兒女親情、男女恩愛。有的只是慚愧自己根機太差,出家那麼久了,仍然一事無成;憂心煩惱,我何時才能證得一心輕安的禪定樂,乃至明心見性的法樂。

師父雲老禪師又說:「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也能成佛成菩薩。但是出家人是專業的修行人,可以把修行的時間縮短。」又說:「如果只是想自己了生脫死的話,就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也能做得到。但是若想進一步荷擔如來家業,也就是講經說法,普度眾生,就非出家不可。因為在家的身份,只能引導他人來學佛,不能講經說法度人。」出家與在家學佛各有利弊,在家人是自己養活自己,不虧欠別人,行有餘力,才來學佛修行,乃至布施供養很自由自在。出家人又不上班,又沒收入,四事供養都仰賴信眾檀越,才能專心修行。如果不努力修學戒、定、慧,就信施難消。古德才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大智度論》卷十三,詳明居家、出家學佛的難易與勝劣,及種種讚歎出家修行的無量功德,茲列舉二條以做參考。 

「居家生業(頼以維持生活的事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捨,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紛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居家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易。」

又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因此,如果出離的道心非常堅固,那就要排除萬難,把父母、妻子、兒女的障礙克服或善盡完應盡的責任義務,讓他們心甘情願,歡歡喜喜的讓我們出家。如何克服?第一,把你學佛之後種種的改變,從不好到好,從好到更好,讓他們看得到,也感受得出來,不忍心障礙我們。還認為我們出家以後,一定能繼續提昇、增上,而有了一點點成就,以光宗耀祖,讓他們都能沾光,得到利益。故能暫時忍受分離之苦,犧牲眼前微不足道的合會之樂,以換取日後廣大的出離之樂。第二,如果自己克服不了,業障現前,就得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懺悔業障,仰仗佛力加被化解。師父說,天岳山的祖師流傳下來的規矩,凡是要出家,或受大戒之前,都要拜大懺悔文,才不會業報現前而受障礙。

當然,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兒女親情放不下,或是還有責任、義務的俗緣未了,既使勉強出家了,也必然「身在寺廟心在家」,內憂外患,心不在焉,得不到什麼出家的利益。所以有人期許退休後,或晚年時,找個清淨的地方,和妻子一同學佛修行,並行善布施。一者累積往生資糧,來生至少人天有份。二能厚植菩提善根,今生因緣不具足,出家不成,來生希望能童貞出家,並有所成就。三來,也能稍微感受、體會一下清心寡欲的出家生活,過過乾癮。

本意的確很好,也有種種的利多。只是現在離退休或晚年還有多久,這段時間,難道不學佛修行了嗎?禪宗要人把握住每一個當下,也就是現在,不編織未來,不緬懷過去,因為毫無利益可言。如果現在能不空過,則過去也能不追悔,未來也就不用去擔憂;因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也會成為現在,把握了現在,就等於把握了過去、未來。事實上,我們能把握的,也只有今天和現在,學佛就是抓住每一個現在、當下。把理想寄託在遙不可及的未來,那就成了空談、不切實際。

人,有誰保證能活到退休或老年時?縱使能,還有多少氣力修行辦道。俗諺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將理想、希望付予明日,那今天幹什麼?好好的玩!?好好的享受!?俗話也說:「孔子不收隔夜帖。」明天的世事,誰能逆料,何況遙遠的退休及老年。經典中,佛問比丘,如何修死想。有比丘說:「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說:「是真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期望退休或老年再來學佛修行,可知有多放逸了。世事無常,修行得趁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