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識

文/天平 

「我意識」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我」字。包括你﹑我﹑他的每一個人的那個「我」。「我」有形於外的「我」與形於內的「我」。形於外的「我」也就是指身﹑口造作表現於外的「我」。形於內的「我」則是指內意境的「我」。表相的「我」是可去察覺和感受的,但意境的「我」則是屬於一種比較不容易感受到的一種內涵。因此,一般的人都會以表相的「我」去判斷一切事項。但往往表相所呈現的只是事相的一部份,內涵意境的部份卻是往往常被忽略且不容易被感受得到的。所以一般常說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卻往往不一定是真實或實際的全部。因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我」,所以每個人不只必須照顧到自己的那個「我」,對別人的那一個「我」也要懂得去尊重。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因各別的立足點和想法不同而已,絕對沒有真正的對與錯。譬如:我有一個親戚,她的母親是一位婦產科醫生,她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於家境種種肯定應該是相當不錯的,但她的母親卻是規定她的子女在滿18歲之後必須離家去自己獨立過生活。即便學費和生活費也都必須自理。因她的母親認為:「人生的前18年我培養了你們基本生活能力,讓你們受了基本教育。因這本來就是我這作母親的對你們應担負起的責任。但若要繼續升學等等,則必須由自己去打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18歲後的人生,則必須由自己來負責。」因此她靠自力工讀也完成了碩士學位並結婚生子。若以表相來說,一般人絕對會覺得這個作母親的,未免太狠心了。但這個作母親的作法表相看起來似乎是狠心、是無情。但若進一步去分析了解,則不難發現她真是一個偉大而且深愛她子女的母親。因她認為:為人父母的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子女們的身邊。如何讓子女們早日學習獨立和懂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這個親戚也因為具足了生存的條件。所以在她45歲先生意外往生後,她堅強扛起了撫養三個幼兒的責任。因工作關係,她必須過著空中飛人的生活。但因早期的生活歷練,讓她勇敢的去面對她日後的人生。生活雖忙碌,但她卻是甘之如飴而樂觀生活。當年她母親的遠見很可能是一般人認為的狠心無情。但可知那正是一位偉大女性因她的先知和洞悉世事無常的道理,才能為她的子女儲備了應對人生的能力。所以無論對人或對事,我們這個「我」不要僅就表相去妄作斷語,而是要進一步的去探究﹑觀察﹑了解。但尚要把握一個原則:即是要能明辨是非而不參與是非。因為有關人與事這其中必定有其因果關係及因緣法則。若不謹慎小心難免容昜淪為那一般所謂嚼舌根的是非人。

一般來說,生活應該是簡單的,可是生活為什麼會不簡單呢?那正是因為我們的那個「我」不簡單。「我」會不簡單是因為「我」的計較和執著把生活複雜化了。因分別所以計較,因執著所以放不下。就是因有「我」的分別所以會有親疏之分,因分親疏自然會有計較。凡事計較是你的﹑是我的,計較你的比較好﹑我的比較不好,你的比較多﹑我的比較少,你的比較輕鬆﹑我的比較繁重。因計較自然會產生煩惱,因煩惱自然身心不安。煩身惱心的結果,當然就會有苦的感受,總會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好,認為別人老是跟自己過不去。這真是符合了一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廣欽老和尚說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不來不去不歹治」(台語)。當然如果來來去去就專歹治(台語)囉!如果這個「我」是一個不分別的﹑不計較的﹑清淨的,自然就不必再來了。若會再來那也是因為業力所致。業不清淨自然必須六道輪廻承受果報。所以既然不來就再也沒有去的問題了。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所指的是每一個人的那個「我」本來就是清淨可貴的,但因無始的造作,致使它有如摩尼珠蒙塵而無法顯現耀眼的光芒。因此,當「我意識」生起時,不要只有想到自己的那個「我」,還需要去想想別人的那個「我」。所以凡事沒有真的對與錯,只能儘量要求讓傷害降到最低點罷了。所謂:「將心比心就是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