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

按摩經接著提到了心經的極泉穴:

極泉腋窩心脈始,按定此穴心竅清。

極泉是心經的起始穴位,它位在腋窩中,按住此穴可暢通心經氣血而達到通心竅的功用。由於極泉位於手臂內側的神經旁,因此要判斷是否有按到此穴,要看是否手臂至小指間有手麻的感覺,尤其是使用彈撥法時,要有這種麻的感覺,才算撥對了地方。也有人認為彈撥極泉穴,對心跳過速具有緩解效果,可說是心經保養的重要穴位。

 

 其次談到肝經的期門穴、及脾經的大包穴:

乳旁期門是肝脈,重按腹內亦有聲。

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

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沖。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位置如圖一所示,在胃經的乳根穴下方,按壓此穴,可對治胸脇脹痛、腹脹等,它可泄腹內邪氣,泄氣時會有咕嚕聲,此時脹氣應有舒緩的效果。在實際保健時,由於這個穴位在胸腔,較不方便按,腹脹時,我會先按脾經的公孫穴、陰陵泉穴,及胃經的足三里穴等,按揉這些穴位,對腹脹者通常會有即時舒緩的保健效果。若腹脹是因為情緒問題所造成的,我們會加按肝經的太沖穴及陰包穴,以消泄怒氣或郁氣,使肝犯脾胃的情形能得到緩解。當然自我保健時,期門穴是個對治腹部不舒服的重要穴位,它可代替前述的太沖、公孫等穴位,一穴對治因氣郁或心理壓力造成的腹脹現象。大包穴是脾經的終點穴,是所謂的脾之大絡,位置在腋窩下約六寸處,高度約略低於乳中,如圖一所示。這個穴位位在乳筋之內,是脾經連絡各臟腑的一個絡穴,斜按時,能調節五臟的氣血,並泄除心胸的邪氣,使邪氣往下沖散。自我保健時,可用左手掌按住右側大包穴,然後順著肋骨由外向裡(胸前)斜按。

 

 再來談到的是任脈上的巨闕穴:

兩手齊攏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闕中,

指下氣動即是病,隨手重切向下攻。

巨闕穴在胸前肋骨交接處下二寸,按時兩手向胸膈平貼靠攏,姆指在上,四指在下,大指按下巨闕穴,若邪氣竄動造成疼動,即是有病,這時可向下用力按。要特別注意的是巨闕穴在胸前肋骨交接處下二寸,交接處是不能用力按的地方,在此處下方三指寛的位置才是巨闕穴,這個地方才能用力按。巨闕是心經的募穴,又位在胸腹之氣的交會區,它對心臟及腸胃均有保健效果。

 按摩經提到了缺盆、極泉、期門、大包、巨闕等穴位及其功用,這些保健穴位是我過去較為忽視的,初學經絡保健時,我較注重的是手肘、腳關節以下的經絡及穴位,較忽視對胸前穴位的保健,而這些穴位又較適合自我保健,因此保健心得較為缺乏。看過按摩歌訣之後,對這些穴位有了較多的認識,也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例如胸悶,在按過內關、間使、曲澤後,若無顯著緩解,可接著試按膻中、雲門、巨闕等穴位,以通心胸之氣。

 

 接著提到了任脈上調理胃腸的三脘: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

兩腿宛如火來烤,熱氣走到兩腳中。

上脘、中脘、下脘等三穴離神闕穴(肚臍)分別為 5,4,2 寸(等身同分寸),一般可先取中脘穴,胸腔肋骨交接處距離神闕為 8 寸,取其中點即為中脘穴,上方一寸為上脘穴,下方二寸即為下脘穴,如圖二所示。這三個穴位都在上腹部,主要是對治腸胃的疾患,在保健上腸胃不舒服時,可用推法或摩腹法來保健,腸胃脹氣時,有舒緩的效果。按摩經提到分別按上中脘穴各約一分鐘(正常人呼吸每分鐘約十五次到二十次,十四次略低於一分鐘),可暢通滯留於胃脘的胃氣,使胃的氣血能下達腳部,使得兩腳較為溫暖。在實際保健上,個人尚無上述歌訣提到的兩腿如火烤的保健經驗,因此只能作字面上的解釋。

 接下來提到的是石關穴:

左右有動石關穴,此是積聚在內橫,

一樣按法往下送,淤氣下降病覺輕。

石關穴為腎經穴位,在建里旁,神闕上 3 寸旁 0.5 寸,如圖二所示。按到石關穴若是顯著得氣 (酸麻脹痛等感覺),代表邪氣聚在此穴擾動,在此處可能有積聚的現象。積聚指的是腹內結塊,造成或脹或痛的症狀;細言之,積指的是有形的積塊,位置固定,而聚則指聚散不定的無形結塊,像梅核氣一樣,似有或無,位置不定。一般而言,有積聚現象造成身體不舒服時,應先看醫生,以確定否為疾病;若查不出病,屬亞健康狀態,則可使用經絡保健法來保健。當有積聚橫在石關穴附近,要往下按,使淤滯的氣往下降而得到緩解。

 

 有關上腹部的保健,按摩經提到巨闕、上脘、中脘、下脘、石關等穴位的保養,若沒太多時間保健,可使用按巨闕穴的方式,按時兩手向胸膈平貼靠攏,姆指在上,四指在下,大指按下巨闕穴,然後用兩個姆指往下推的方式,一直推到神闕穴,可一次保健多個穴位,對淤滯在這些穴位上的邪氣,有清理打散的功效,對上腹部的脹氣,有舒緩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