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止觀有感

    學佛之人靜坐是必修課程,於靜坐中運用止觀法門可以培養定慧修養,尤其恩師上白下雲老禪師的靜坐止觀乃獨門心地發明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277期2013年5月刊

文/朴 

學佛之人靜坐是必修課程,於靜坐中運用止觀法門可以培養定慧修養,尤其恩師上白下雲老禪師的靜坐止觀乃獨門心地發明,更是有別於其他門派的行法,也是千佛山弟子人人必學的功課。

多年來依止老師父身邊,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受教於師父,此文在請法過程中將師父所教導重點摘記下來,願與同儕共相討論之。

靜坐首重正確的坐法:

1.      一般學靜坐者可以單盤或雙盤(跏趺坐),若是腿麻了也可改為散盤。

2.      身體先深深吸一口氣,吸滿後上身垂直,慢慢吐氣,此時小腹會往下沈,一直到氣吐完,小腹也沈到最低,身體成四平八穩狀,有些人會慢慢駝背,有這種現象就要重來,再吸氣吐氣重作調整,最後保持身體有彈性,亦即身體坐直,但肩部有彈性而不是僵硬。因為人一坐著,如果駝背就會壓迫到小腹,跟著五臟六腑受到擠壓,若保持身體垂直,內腔就有空間,臟器也就能得到休息,有一些門派教人要收下顎,老師父強調這是不可以的,因為下巴縮起來會造成呼吸系統不順暢。

3.      坐直後眼睛先平視,然後慢慢閤上,此時你可能會靜下來,但不了幾秒鐘,意念就會生起,因為人是會思想的,所生起的意念有好有壞,可以把意念放在鼻尖上,因為鼻尖的末稍神經最少,有時我們捏一捏鼻子可以發現鼻尖比較不痛,就是這個原因,故而把意念放在鼻尖上不會造成任何一種感受上的執著,即是古德所說的:「意守鼻端」。很多人教靜坐都說要眼觀鼻、鼻觀心,那樣反而容易亂掉,不過意念擺在鼻尖上也不容易維持,因為意念一生起,很容易跑掉,那就必須再拉回把它集中在鼻尖上。

靜坐是要訓練的,透過不斷的練習,等這個功夫慢慢上手了,心就可以靜下來才能行止觀。千佛山的靜坐止觀強調的是止於一念和天台的輔行止觀所強調的白骨觀、不淨觀是不同的。

4.      我們一靜坐下來,意念馬上會生起,這第一念不管好的壞的都要抓住它,就是僅止於這一念不要有第二念。止了以後,將此思惟放在意念中去分析探討這意念如何而來?當然這很難,因為所產生的意念是過去種在第八意識內的種子。

    我們的思惟就像蜘蛛網張在那裡,只要外緣一引發,意念就一個接著一個 不斷發生。但靜坐了以後,為何意念還會動?此意念究竟是什麼?

比如:人常會突然想起什麼事,這個想是內在的,會讓內心產生感受。我們曉得,業是色蘊發起後依於人的自我意識,會分別好與壞;分別後就會去想,好的要如何把握?壞的要如何排除?要不斷的去思考。

  若經過這個階段,所想的內容和原來生起的想有所不同,那就是非想,當然這還不夠,還要不斷的去篩檢思考,也就是想與行之間建立起間隔。

  想、行之間建立起的間隔越長,非想就越多,當然就越有選擇性。篩檢是把好的保留、不好的排除,剩餘幾個好的再做篩檢,因為所剩餘這幾個好的非想,那種精密度,就是比較可靠的,到最後只剩一個非想,但最後的這個非想並不表示就完成了,為什麼? 因為沒有把握最後的這個想是最完美的。所以還必須和最初的想做對照,所以就是要行,這種行,不是付諸行動展現於外面的行為,而是在想接下來要怎麼辦?要如何做?是一種內在的行,到了這個階段才表示我們的主觀意識已經淡化,就比較能客觀的去做一些認識,然後決定最後要怎麼做,一旦下決定之後就會付諸行動,此時才是外在的行,然後產生結果,那就是識。

   問題是:人不可能只有一個意念,要如何使心、意、識融為一體,進而達到非想非非想,所以就需要觀。

   觀是深入的認識。原來是五蘊的變化作用,深入察覺之後,了解這些資訊與生死有何關係?與道有無違背?與佛法契不契合?此時,原來所發起的粗相,經深入研究分析而後進入細相的認識,於此再深入去了解認識,然後用返照的方法,進入如照鏡子一樣的真實,達到非想非非想的境界。

  不過,必須把握,所得到的結果是否與佛法一致,才能算是止觀行持的正確過程。

  千佛山雲老禪師的止觀法要是:

止於一念 : 研究、分析、認識

觀照菩提 : 察覺、返照

靜坐得宜可以調理身心,讓氣血循環順暢,甚至可治癒陳年箇疾。早期在大陸叢林,腿子功夫了得的行人不在少數,夜不倒單更是禪和子的家常便飯。一日和老師父至台北講堂參加活動,講堂克難,寮房均在地下室。午後師父回寮休息,我在房內幫忙整理,師父則趺坐床上,背後是一疊折好的棉被,師父告訴我說:夜不倒單就是這樣,先是端坐,早夜,身子慢慢往下溜斜躺;中夜,更往下滑呈半躺;早上一覺醒來則是一個大字攤躺在床上,聽得我哈哈大笑,或許這是師父年輕時的經驗,古梵密行者訓練過程中,經常性的夜不倒單磨練,應可體會老師父這段話的滋味,可見即便要以靜坐來代替睡眠沒有兩下子腿子功夫都不容易。

老師父在《禪林寱語》一書中提到:所謂靜坐乃行「止」之法,是為「定法」之入門條件!因「慧」由「定」發,「靜」為「定」之基礎,「定」是「參禪」之磐石,可說「靜坐」乃「參禪」之入門功夫。書中還說:靜坐不一定要「結跏趺坐」,也不一定「閉目藏睛」。常有信眾問老師父:如何修行?師父均回答::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此即止於行,也就是定的現象。往昔,優波離尊者為佛理髮時,一心專注,聆聽佛陀修正,當下由初禪入到四禪,可見行住坐臥處處皆可入定。然散地眾生常常因為色塵緣境的影響而心神散亂,甚至倒因為果,自我強烈,形成學佛過程中的障道因緣,因而靜坐止觀更是學佛者的必修課程。

靜坐得好可以調身養心,若姿勢錯誤也會發生一些不舒服的現象,在老師父書中多有說明,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