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老禪師

懷念老禪師                    文/詹天賜

       老禪師雖然圓寂了,但他老人家為學佛者留下了許多十分珍貴的資產-等身的著作,這使得我們這些與千佛山有緣者,仍然可以由這些諸多的著作及講經說法的多媒體影帶中,依老禪師所指點的方法,繼續學佛之路。有問題時,仍然有千佛山的師父們可作為大家的依靠,為大家解說釋疑,怕的只是自己不夠用心,提不出問題而已。

  老禪師所指點的法門甚多,包含禪、密、及其它各種學佛之道。著作中,也包羅萬象,有經論方面的(楞嚴經決疑、解深密經概念、圓覺之道等)、有學術方面的(般若學、唯識心理學等)、有禪方面的(禪林寱語、禪的智慧等)、有基礎佛法方面的(學佛之道、佛學概論等)、乃至傳記(雲水悠悠、禪行者等)等。每人可依個人的因緣去取得老禪師所指點的,作為修行之用。個人較受益的,除了經論方面外,主要的是老禪師一些有關修行的方法。

  老禪師講經說法的一個特色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以日常的語言,來詮釋經典的義理;而在修行方面,則有獨到的見解,提出的是具有“千佛山特色”的修行法門,例如止觀法門、五蘊調理方法、即事練心、化煩惱為菩提的方法等。由於老禪師十分重視實修,因此將佛法詮釋成“佛陀的道理與方法”,並提出了許多獨創、適合現代人修行的法門。正如老禪師講經,重視的不是文字的解說,而重在義理的發揚闡明,因此,這些法門看來雖有點獨特,但事實上皆有佛法作為根據,非憑空獨創,主要在於應現代人的機緣。老禪師做事,不重表象,較重在饒益功德;一種方法,若能提升學佛人對覺性的領悟程度,就具有饒益性,老禪師提出的是指點,能否依指望月、領悟個中意味,則在於個人的用心程度。

  例如,老禪師在修行方面,重視漸進的方式,頓悟的條件係來自積累的工夫,因此在修行上,老禪師提出的方法是要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知見與修養”。這裡的知見,包含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並指出所有的世間法都是佛法。金剛經有一句學佛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修行上,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知見與修養,就是這句經典的極佳詮釋與修行法門。無所住,就需要不斷的提升,在知見上提升,在修行上更要提升。以行善而言,知見與修養,就是善見、善現的提升,其中的關鍵在於以更多的智慧來產生更多的饒益功德。

  現代許多人的知見,以科學知見為尊,甚至認為不符合科學方法的知識,不是真知。當代科學家愛因斯坦即指出,科學方法和科學本身不是萬能的,正如我們“不能用氣壓曲線來表示貝多芬的交響樂”,在面對種種社會和人生的問題時,不要高估科學方法。他認為,孔子、佛陀、耶穌等人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是科學無法做到的,這代表著了一個偉大科學家對自然界、人生界的真知灼見。正如哲學界認為 “智慧”不是“聰明”,它指的是“宇宙人生最深邃、最根本的奧秘”,因此柏拉圖認為,“智慧”這個詞“只適合神,而不適合人”,我們人只能“愛智慧”。只有神才能無所不知,愛智慧就成了哲學的一個代名詞,因此有人指出“所謂哲學的智慧,指的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正如莊子所說,“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間知識是無窮盡的,以人的能力與生命,是永遠無法窮盡的。老禪師指出,修行要與生死有關,與(了生脫死的)道相應,生死問題是一個宇宙人生最根本的問題,生前死後的世界,是世間法所無法窮盡的,學佛也是一個無窮盡的過程,因此佛陀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一個至高的修行法則,而老禪師的詮釋: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見與修養,則是一個實修的具體方法。

  在五蘊調理方面,老禪師提出修行的關鍵在於想行之間加大距離,不要隨境轉,不可有了情識作用,就產生造作的行為;而應該在產生情緒反應、起心動念後,即時觀照自己的想法,將原有的想,依佛陀的道理與方法,將它提升為不同於原有的想(非想),乃至提升至更層次的“非非想”。例如將原有不善的想,提升為善的想(此處視為非想),再提升至清淨的想(視為非非想)。“戒為無上菩提本”,對一般人來講,借助戒的力量,使我們可以在起情識作用、生起不善的念頭後,即時煞車,使想、行之間產生了一個安全的距離,然後再透過知見的提升,使原有的想成為非想,再進一步使起心動念向善的、清淨的逐步的提升。這種方法,是一種觀照的具體修行方法,也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極佳詮釋與修行法門。

  在轉識成智、化煩惱為菩提方面,老禪師也提出了獨特的修行方法,那就是要在問題與煩惱生起時,立即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要不斷的追問為什麼,最後才能化解問題,否則,類似的問題與煩惱仍會不斷的生起。這是一個即事練心的具體方法,當我們在面對世間的種種煩惱,分析認識問題時,要依靠種種相關的世間法,也要依靠種種出世間法來分析認識問題。例如當有人在樂於助人,自己卻受到傷害時,常會生起煩惱,認為善行為何會受到惡報?想到三世因果,有助於認識問題,而老禪師的一句:“要救苦救難,先受苦受難”,也極具說服力,能提升知見與修養,從而去化解當前面對的問題。

       現代人具備的是世間的知識經驗,缺乏的是出世間的知識經驗,老禪師留下了等身的著作,有了這些寶貴的資產,我們可以期望在千佛山師父的協助下,大家仍能繼續依老禪師指點的方法,在菩提道中不斷的學習與前進。

  • 千佛山菩提寺
  • 電話:06-5958106
  • 地址:台南市關廟區松腳里旺萊路466巷1號
  • 地圖
  • 版權所有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