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善知識     若勍

  這一生,影響與幫助我極為深遠的人是師父,師父是善知識,依善知識的標準來說,不是建立在廣博而高深的知識,而是對「我」能知其心,能識其形,告訴「我」的缺失,一針見血的善導菩提道路,使「我」在法行中得到饒益。

    善知識的類型,一般分為三類:

  一、 教授善知識:傳道、授業、解惑,能開示善導,破闇啟明。

  二、 同行善知識:相互策勵,共同切磋、琢磨,猶如同舟共濟者。

  三、 外護善知識:於飲食、醫藥、資具的所需,令身心安穩辦道,無有怖畏,是為資養供應者。

  以上三類善知識中,師父當然是我的教授善知識。且試著道說其中的一二:

  依止師父學佛法,主要的動力來自於「讀」雲水悠悠一書後的感觸--驚訝於師父的人生歷練之豐富,卻發現自己常陷入「不識愁滋味而強說愁」的煩惱中,苛求他人完美(做佛菩薩)的心念一再受挫後,警覺到雖面對不同的人與事,可是相同的煩惱--厭煩、疲累卻一再重覆經驗、體會,怎麼辦?人生就是如此這樣嗎?善知識在哪裡?這條學佛之路該如何走下去?腦海中縈繞著許多的為什麼……。

  民國七十一年秋,千佛山女子佛學院正式成立,此時,尚未圓頂的蓮一師進入佛學院就讀,以此機緣,我接觸了千佛山,在學佛的環境中,我又多了一處參學的地方。之後的五年,常利用假日親近大城的古嚴寺,蒙師父慈悲接引,和眾師傅的接納,及不斷的慎思審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念,決定從零開始學習,為避免有回頭之念;因此,把一切外緣切斷,警惕自己如不能大死一番,哪能大活?

  那一年,正巧發生所謂的「叛徒事件」,師父經常不是三天一小吼,就是七天一大吼的師吼之聲不絕於耳。明知師父教化弟子們,要求很嚴格,但並不苛求,不免吼叫,但並非氣惱。師父的嚴格,重點在道、在法,期望弟子們莫空過,浪費了難得的人身;而師父的吼叫,重點在教、在誡,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無非希望弟子們照顧任何時的起心動念,加以去維護;時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正在做什麼?自以為是的時候,有否發現了些什麼?常記著要面對自我,時刻作饒益的修為。

  就在師父的師吼聲中,我發現了自己不快樂的原因之一,長期以來我活在世間法的相對中,選擇了自以為是的對、善、美、優……,而否定那些的錯、惡、醜、劣……的人與事。因為有相對的存在事實,加上強烈的分別心,因此常陷入是非、對錯、好壞、善惡等計較、執著裡,日子過得相當鬱卒、厭煩不已。

  師父的心地發明之一「學佛方程式」中說:「當分別心生起時: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應該深入的認識或瞭解;尤其要於中有所發現,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也就是有所起心動念時,不要只是計較或執著,而必須進一步去認識、瞭解,當有所認識、瞭解時,是不是原有的計較、執著也在慢慢減少,如果沒有減輕,那只是停留在自我意識的計較、執著裡。如果發現計較、執著在慢慢減少,可以說就是在學佛了;那麼,久而久之,必然能圓成菩提,達到真正佛菩薩的圓覺境界。

  明白了這層道理與方法,「解鈴仍需繫鈴人」;面對過去的,只有檢討,避免重蹈覆轍;而現前人與事的問題,必須從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上,作深入的認識、瞭解,盡最大的努力去化解問題,讓缺失與傷害減至最低;於未來的尚未到來,也就不需刻意去編織了!

   修行這條路,有許多障礙等著我去排除,其中一項就是上台面對聽眾,這是件相當困難的自我挑戰。由於過去的經驗,給與我的感觸是無地自容與恨不得消失在人群裡;每次面對聽眾,我的腦袋瓜像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表達,總是啞口無言,最後是落慌而逃。因此,在公眾場合中,最不願意當「主角」人物。

  出了家,卻必須面對上台上課的事實,而且似乎是一條不歸路。出家是自願的,上課雖非本願,然而我可以逃避嗎?明知自己一點本錢也沒有,於色身談不上健康,於法身更未具足智慧。可是,考量所處的環境,師父的願是行菩薩道,願生生世世為比丘,來去娑婆世界度眾生。他一再提醒我們:流傳於中國二千多年的佛教,是菩薩法;因為,中國的文化、歷史、族性等最富包容性、融和性,而中國佛教已經不同於完全的印度面目。此外,師父還有兩個願望:一是希望門下弟子,能有幾位在「法」的修養上,可以站在信眾面前,敢於說出:「各位想知道一些什麼?或者各位有什麼問題須要討論?」另一是希望千佛山建立一份讓人嚮往的莊嚴;假若有某一家庭的子女想要出家,而父母強烈的反對,然子女仍堅持要出家,父母在無奈下認真的告訴其子女說:「好!一定要出家可以,但必須到千佛山去!」

  當然,也思考到如果不是這些緣境,或許我的缺失永不可能改正,既然選擇了修行之路,那就抱著學習的心念去做吧!對於師父的菩薩願心,我自嘆不如,然受教於行菩薩道的善知識,總希望在了生脫死上不愧對自己,就必須勉力的去調理自己身口意的行為,但願能做到:不要傷害他人,也要維護自己。如果,有能力的話,當然要盡心去幫助別人,而培養像菩薩一樣的慈悲胸懷。

  謹以此詞不達意之文,作為師父九秩嵩壽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