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8講

金剛經第8講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假若有人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寶物;講七寶,就是七種不同珍貴的東西拿來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回答說:「很多!」為什麼很多?後面一個結論說「是福德」,這樣的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說是福德,可是這種福德於福德的本質而言,不是那樣,可是於本質的究竟而言,在福德的果報上還是很多。

這一段文字的法義究竟說什麼?人有很多的財產,把很多的財產甚至全部布施出去,一般都說這個人是一個大善人,是不是大善人?是的!他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很大?也是的!可是於福德性而言呢?福德性究竟是什麼?「性」講本質,這個本質是依本體而說它的性質,福德一定是自己做一份功德,所得到的那一種福報。這個「福」是布施的一個行為,「德」是自己的修養,也就是自己具備的條件。有很多的財產,是平常慢慢累積起來的,這是具備的條件,把這麼多的東西全部都布施出去,那麼這個功德當然是很多。

可是功德很多是以福報而言,於本身的條件呢?已經犧牲掉了!這話怎麼說?假使擁有一仟萬財產,一仟萬全都布施出去,的確是一份很大的功德,將來有很大的福報,沒有錯!可是於福德性而言,本體所具足的那種本質,已經不存在了!為什麼?沒有了!全部都已經布施出去了,布施出去以後,是不是要反過來等著別人再布施給你呢?因為布施之後還要過日子,並不是現在生命結束了,也沒有後顧之憂,我把所有的遺產全部都布施出去,這個於福德性而言,它是一個完整的。如果本身還是活著,把全部的都布施出去了,在這種福德果報上的確非常大,可是付出以後你沒有了!

沒有了!第一個就沒有可以繼續布施的能力。可是在這裡要跟各位講,不是加減法,為什麼不是加減法?如有一仟萬財產,先布施兩佰萬,還有八佰萬慢慢這麼分期布施,布施到最後不是也沒有了嗎?不是用這種加減法!要曉得以錢去賺錢才有機會,不可能憑空還能夠得到錢;一仟萬布施兩佰萬,也是福德因緣,如果八佰萬做生意的話,還有成本可以繼續得到更多的利益,將來還可以發揮更多的布施福德利益。

假若有人能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這布施的行為,於福德來說是一個肯定的,可是必須要考量──這種福德沒有錯,但為什麼於本體發揮本質的效益性要考慮?如果不考慮的話,等於就只能夠做一次,甚至自己完全布施完了,最後可能為了生存,還要別人再來布施你,就會造成這種現象,所以要去理解這一段文字。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七寶布施是講物質上的布施,就是財施;後面講的就是法施了,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地方,為什麼?他說受持金剛經,甚至於《金剛經》裡面四句偈,能夠為別人來解說的話,這一種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還要超過!為什麼?因為一切的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一切諸佛成就佛,也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這種佛法,所有一切都是從此經出。不是說都是從這一本經來,因為這一部經標出的是「金剛般若」,這才是經典珍貴的地方。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如果照文字解釋會變成,所謂佛法者就不是佛法,如果這麼解釋那就完全錯了,因為諸佛所成,也是這種無上正等正覺的法而形成的。沒有錯!可是這一種法並不是每一位佛都是相同的,或者每一位學佛的人,都是學相同的法門而成就佛,所以說「即非佛法」這個「非」不是一個整體相同的,是每一個都不相同的意思,這是在文字上解釋。

現在來看用物質的布施,是不是不及於法的布施?也就是真正法的布施超過物質的布施?這裡面會產生一個迷惑,迷惑什麼?法的布施是人在講經說法、介紹佛法,沒有物質怎麼維護你的色身,怎麼成就法身?這裡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瞭解,不是用那麼多七寶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還不如受持這本《金剛經》──哪怕只有四句偈能為人家解說,他的福德就超過了物質的布施,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為什麼?前面只是一個提文,後面才會說「何以故?」──為什麼?因為一切的諸佛,是成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而且這種成就都從這經典裡面的「金剛般若!」「般若」是講慧,「金剛」是講不會毀壞的;摧毀不了的,也就是說經典裡提出來這一個智慧,即使是金剛也沒有辦法去摧毀的智慧,這本經提出的重點說,凡一切諸佛的成就都離不開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成佛。所以我常說:「學佛是學智慧!」學了智慧幹什麼?學了智慧才不會愚癡、迷惑,有了煩惱才會運用智慧,怎樣慢慢去化解煩惱,有了障礙才會用智慧,怎樣慢慢去排除滯礙、障礙。

學佛者有兩大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所謂煩惱障是因為業,過去的、現在的相應於外面的色塵緣境而產生的煩惱,所以會造成道的障礙。所知障是什麼呢?就是以自我意識所知道的,或是以自我的知識經驗而去表現的,都叫做所知。這種所知只是依於自己的自我,佛法特別強調,人的成就要有所證明!這種證明可以自己證,可是自己證可能還是有自我意識,還要「證自證」,證明自己所證的,要拿什麼證明?從經典上與很多善知識過去的知識經驗來印證。

這兩大障礙,在排除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遇到每一個問題能化解就是一個解脫,最後把所有的問題都化解完了,就得到了一個大的圓滿解脫,這是學佛以個體而言。可是每一個個體,成就的覺悟是不相同的,把境界放比較低一點來看;像自古以來到現在,有的是在政治舞台上遭受很多挫折,結果看破了,捨棄世俗而出家;也有因為經商從事什麼事業失敗了,看透了。這都是自我意識。

佛法對業除了有善、有惡、有無記,這種業的成分,每一個人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有那麼多的造作,即使不學佛也沒有辦法否定。可是為什麼要依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問題就在佛法講到業的清淨,業的清淨是依靠什麼?依靠佛法,也就是所謂的道,講菩提道!要依賴這一些,有了這一些依教如法去修行,業慢慢清淨了,可是還有道的存在,如果守著那個道不放,還是不清淨;也就是一離於道,就作不了主了。佛法是講大自在人,除了開頭要依於佛法幫助修行,清淨業,最後呢?連這一個佛法都是多餘的,才是究竟清淨!可是世間法做不到,世間法一定要依於一個什麼,才能作得了主。

像現代所謂的科學家,對佛法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有記憶的能力,所以也稱之為記憶識。可是很多心理學家,以及腦科方面的這些專家,認為第八識不是我們講的那樣,它只是一種細胞的組合,細胞組合成為腦,不同的細胞組合起來完成一種系統現象。

談到人體的細胞,不管是哪一部分,包括腦的細胞,細胞是會新陳代謝的,不是同一個細胞永遠一直存在那裡。第八識──如果它的功能是記憶的話,有這種能力,只是一種腦細胞,就有問題,為什麼?腦細胞會不會新陳代謝?舊的細胞存在這種記憶,當新的細胞產生舊的細胞死亡,怎麼去移交?一個人從生下來,成長到某個年齡,記憶所吸收的知識經驗有多少,用什麼方式新陳代謝,就是腦細胞的新陳代謝,怎麼去交付給新的細胞?

所以佛法中不是用這種方式,不是談細胞去否定它,而是說記憶只是一種能力的表現,叫它記憶識。阿賴耶識翻成中文呢?肯定說它是一個收藏的資料庫,這個收藏的資料庫是無限的大,不僅僅是現在的、無始以來的過去,都收藏在裡面;像「業」,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也都放在這裡面,無始以來所修行的道也在裡面;貪瞋癡也有、戒定慧也有,都放在裡面。

這種業放在裡面,發出來是按照它的順序,還是要怎麼發它才會顯現?如來藏裡面,藏的這些業沒有排列性,不管是依於業的、道的、種子的力量相應於外面緣境的力量,如果是相同的就出來了,不相同它不會出來。要以腦細胞的方式看第八識,第八識就變成有了。其實第八識的本身什麼都沒有,它只是像一個口袋一樣的,有什麼都往裡面放,放進去的就是造作的,不管是業的、道的,從這個上面可以發現:「成佛了!」就是如來藏裡面,所有業的、道的都空了,什麼東西都不存在了,沒有「有」了,業也沒有了、道也沒有了,完全都清淨了。所以除了有一個阿賴耶識,舉例說明的一個比喻之外,它要像虛空一樣,那樣的修養的能力。

所以「佛」成就的這一種境界是不相同的,如果只是拿物質的布施,精神的、或法的布施,拿這個來作對比,就會造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就等於一個對法。佛法不是相對的法,佛法是從相對中間,認識瞭解而後突破顯現絕對,佛法是絕對的,絕對到什麼程度?我一直講佛法只講圓滿的覺悟,像一個球一樣的圓,一個圓滿的覺悟沒有缺失,不是因為我是一個學佛的,是一個出家人,強調佛法是圓滿的覺悟,世間法沒有圓滿的覺悟?世間法也有圓滿的覺悟,可是它這種圓滿不是一個球形整體的圓滿,或多或少在某一種角度,某一種立場還是有缺失。

經典也是這樣,用梵文記錄的時候就是四句、四句,像《金剛經》也有兩個地方談到四句偈,有很多人說究竟《金剛經》裡面是哪四句偈?所有經文的排列組合,都是用四句、四句排列組合的,不是只有那兩個四句偈來說四句。這麼說好了,把每一段的經文,某一部分用這種方式來寫成四句,就是那四句,不一定是哪四句。

所以「乃至四句偈」,不單單指受持這一本經,甚至像:「以音聲求我,以色見我…。」那個四句,還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只是講這兩個,凡所有經文裡面組合的四句偈,都在這個四句偈來說。它的意思就是哪怕從這經典裡面,找出經文四句裡的法,還跟人家解說,他的福德真的是很大。這種很大於物質而言,畢竟會有用盡的一天,也就是有枯竭的一天,可是經典裡面談的智慧,連金剛也摧毀不了,不會有枯竭的一天。

如果用這種方式說,有財富跟有知識經驗,財富會枯竭,知識經驗會愈來愈多,不會枯竭是這種意思。還有──「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講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一切佛是依於這樣的成就,都是從此經出。為什麼「此經出」?因為這一部經還是講智慧,其實哪一部經標榜的立場不是講智慧?每一部經都是如此,也就因為有個人的自我意識,才會有所謂的十大學派,才會有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

為什麼講「八萬四千」不是一個肯定的數目字這是一個概念,講無量、無邊、無上,其實都是個概念,為什麼要用八萬四千,不用四萬八千?要瞭解「八萬四千」在古印度時代,數目字單位是以八、四來說,八是比較大的,四是比較小的;八、四還是從七裡再顯現出來的一些數目字,這都是跟古印度的環境有關係。

這一段的主題還是講物質,七寶的物質問題,及解說佛法於精神的層面,都有其利益,它的福德各有它的重要性,不是誰比誰哪一個高?雖然這邊說了「其福勝彼」,好像是超過;只是說主題在哪裡呢?物質是會枯竭的,精神可以說它會愈來愈增長,這才是要瞭解勝過物質的福德差別性。因為物質不可能花掉多少還有,花掉多少還有而且要增長,必須要以人的條件繼續發展,才能繼續求得更多。

如果以知識經驗而言呢?它是用不完的,所謂「勝彼」不是在對比上面超過它,而是講它的一個本體性。所以講到福德性的問題,「道」也是福德性,因為德是一種修養,要有財產也靠修養而來,要有智慧也是靠修養而來,這裡所謂的福德性,是談它一個成就的那種本體,以及完成本質的效用性,這一點我們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