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蜜與果報

波羅蜜與果報

波羅蜜與果報有什麼關係?一般學佛的人,不管在家或出家,開口就說要戒律莊嚴,要布施功德,倒不是說這些不好,而是中國大乘菩薩教法,特別強調「六波羅蜜、四無量心」,這是佛陀後期所談到的「摩訶衍法」,也就是「大法」,翻成白話就是大眾都可以學習的法(小法只有少數人適合)。通常說佛法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而將小乘佛法歸納為原始佛教,認為這是佛陀最早的教法,是最可信的,反而後期的菩薩法似乎不可信。不知大家有沒有去留意?一部《大藏經》,菩薩法的經典有多少?聲聞法的經典有多少?只不過有人謂佛陀最早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度五比丘,一開始講的不就是四聖諦法?如果單只強調這點,認為佛陀的思想,最初就是講四聖諦,須知後期佛陀說菩薩法時並沒有否定四聖諦,同樣談「苦集滅道」,只是他談苦的內涵與層次不同,因為聲聞法是厭離苦,最好離苦愈遠愈好,所以有「厭苦」之說,菩薩法對苦,是教你去面對苦,還要不以為苦!若以佛菩薩大慈悲的心願來看,究竟哪一個才適合且是佛法普遍可以接受的?所以真正談佛法,是「無所謂好或者不好」的。談菩薩法,若是強調修的「除了這個,其他的都不好」,這一句話講起來似是容易,事實上已經造成「謗佛、謗法」了!佛法一向強調「相應者是」,經典裡常有這樣的話:「隨眾生所樂,隨眾生心所樂」,如果不懂得中國文法的人,就會解釋成「隨眾生所喜歡,他心裡面喜歡什麼就好了」。不是這個意思,這是說學習佛法是根據學的人的根基與所具備的條件。

  談到學佛,有些講經說法的法師,甚至懂得一點點佛法的人,都會說:「學佛不要管那麼多,這一輩子抓住一個,將來就能成道」,但是成什麼道?是成阿修羅道?還是成鬼道?尤其「阿修羅」是人也不是人,是不同於人的,是天又不同於天,所以阿修羅另外一個名詞叫做「非天」,有天的享樂、有天的福報,但是不是天,因為投入阿修羅道的眾生,犯了兩個大毛病,一個就是強調戒行莊嚴,強調細微處都不可以去犯,而且看到別人有一點點不對就馬上挑剔,產生一種傲慢的心態?其實戒行清淨不清淨完全是個人的事!再者就是把布施功德一天到晚掛在嘴上,或者利用布施功德達到名聞利養的目標,最好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做慈善事業的,所行的布施功德最大」,只懂得追求名聞利養;因此如果犯了這兩樣毛病,不修定也不修慧,那就會投入阿修羅道。如果說戒行莊嚴、行布施功德就可以去天道,要知道那個天道是「非天」,不是帝釋天的天。

   為什麼菩薩法要談「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甚至無量波羅蜜?至少從經典上可以知道的有「九十波羅蜜」。如果只選「戒波羅蜜」、「施波羅蜜」,以六波羅蜜法來講是六分之二,難道其他的「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慧波羅蜜」都不需要了嗎?尤其我一直強調,佛法是智慧之法,學佛就是學智慧。因此投入阿修羅道的眾生,原本在身口意上持守「戒波羅蜜」、「施波羅蜜」是一件好事,這也是佛陀說的到彼岸的方法,但是佛陀所說的法,絕不能只強調這個而否定了其他的,因為於身,以戒建立「戒體」,如果戒體建立了,於心還不能夠做到不犯,戒波羅蜜並沒有完成!所以,很多人於身好像做到了戒波羅蜜,但是口與意所表現出來的卻都是傷害!為什麼十惡業裡,於口有四個方面須注意?因為殺、盜、淫比較容易控制,可是口業稍不注意就會出問題;甚至貪、瞋、癡都可以淡化它,唯獨話常常衝口而出,不是惡口、兩舌,就是妄言、綺語,總是有這些問題。有時候覺得自己好像每一天都在精進,但是身口意本身有沒有清淨呢?尤其那種執著、計較〡什麼是執著?就是抓得緊緊的不放;什麼是計較?不看自己如何,總是去看別人如何,執著於自己認為怎麼樣,計較別人不怎麼樣。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的行為,身口意若不清淨,修什麼法、修什麼波羅蜜,功德有限!

  好比在大寮挑菜洗菜,本來有一些發黃不能吃的菜葉,把它摘掉,旁人也許會講:「一個學佛的人,尤其出家人,要懂得惜福,有一點點黃葉子沒有關係,可以吃的。」聽起來是很好,仔細再想,它會造成什麼現象?那片黃葉子炒下去,如果吃到的人可能會起反感,心裡產生惡念,也許不好聽的話就會從嘴裡吐出來。如果是自己吃到,也許會說:「怎麼這麼倒楣?剛好吃到這片黃葉子!」為什麼這時會覺得倒楣?不是自己說要惜福的嗎?當夾到那片黃葉子,會不會說:「這個很好」?或者根本無動於衷,照吃不誤?所以,不要看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身體的行為。常常很多事,只是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去看那麼一點,卻不會去看它的全面,往往一句話,聽起來好像對大家沒有什麼損害,但是也許在大眾中,就有某個人剛好呼應了這個問題,如果有意見提出來,而你又對這個人說:「對不起!我不是講你!」「那你講誰呢?」這麼一來,那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人的起心動念不清淨,身口意就不清淨,起心動念清淨,身口意自然清淨,要自然清淨,起心動念靠的是修養。很多經典談修養,把「修行」叫做「修治」,為什麼叫做修治呢?修正它還不夠,還要調整它、去管理它,使它以後不再犯!有的學佛者,剛開始一股熱誠,什麼都好,什麼都能承受,但是時間一久卻什麼都不在乎了,口裡掛著「沒有什麼嘛!」也就因為一個「沒有什麼」的起心動念,使自己一天到晚在造業還不知道!人之所以為人,來這世界承受苦、樂的果報,是否遇苦就不管,樂的就接受?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我還覺得你有修養,但是真能做到嗎?為什麼我一直強調「修行是修理自己,不是去修理別人」?尤其剛剛提到的一個重點──戒行莊嚴、行布施功德可以去天道,現在社會都是這麼做,其他的好像都不要了!我不是說戒行莊嚴不好,也不是說布施沒有功德,而是佛法絕不是以單一的方法可以成就的;佛法本來就有一些基本的道理方法,「聲聞法」講苦集滅道、講八正道;「菩薩法」講波羅蜜、四無量心;難道釋迦牟尼佛住世四十九年,跟自己過不去?何不乾脆說,教你一個方法,其他的都可以不要?不錯!當初印度七十二種外道都是如此,執著於一個方法,認為就可以成就,只不過佛法講究的是事與理要能夠圓融無礙,如果於事於理說不通,或者於理說得通,但是於事辦不到,都不是佛法,一定要圓融無礙方是佛法。

我經常發覺人過得不快樂,身體也多病,是為什麼?每一天吸收的營養,以一百分來講,腦就消耗百分之七十五,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如果妄想雜念一堆,腦的百分之七十五的營養就不夠,會消耗掉五臟須要的百分之二十五來滿足腦的營養,然後哪一臟營養不夠哪一臟就生病,如果妄想雜念比較嚴重的話,五臟所須的營養全部給了還不夠!所以學佛者,為什麼要強調「清淨」兩個字?清淨不是說眼不見為淨就叫做清淨,或者洗得乾乾淨淨就叫做清淨,不是這麼解釋的!「清」是清清楚楚,「淨」是沒有雜物,以前我講過清淨的方法有兩種;一缸渾濁的水,要清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外力,好比放進藥物或化學原料讓它沉澱,還有一種是拿著棍子用力攪,也會很快沉澱。一個是靠自己的力量,一個是靠外面的力量,只有這兩種方法可以讓水清淨,否則再怎麼去過濾也不乾淨。修行辦道,住在五濁惡世,本來就是如此,每一天要達到清淨,就得從身口意上下手,使你的起心動念能做得了主,要做得了主,就必須懂得道理、方法。

我常說,懂得道理好修行!所以為什麼要有《佛學辭典》、《三藏法數》、《大乘義章》等那麼多的工具書?因為學佛看經都不想翻工具書。我從五十歲起寫文章到現在,佛學辭典起碼翻壞了六部,還發現佛學辭典很多的說法跟經典有出入,那翻這些工具書有什麼好處?現在有一個不了解的名相,去翻佛學辭典,可以找到相關的名相與其它的經典、論典解釋的差別,此中就會有許多發現。有沒有聽過王雲五這個人?一輩子完成了一部《英漢辭典》,雖然我不敢說那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英漢辭典》,至少在我讀書的過程中是最早的一本。因為涉及很多名詞,解釋名詞的那些資料從哪裡來?他去翻《大英百科全書》,就等於佛教的工具書,查查這個名相出自什麼經典與論典?某一些經典是怎麼說的?我覺得現在看的《佛學辭典》就沒有《三藏法數》好,《三藏法數》又沒有《大乘義章》好,如果把這幾部統統合起來使用呢?差不多所看的關於佛教的書籍,幾乎都可以看懂!這就是佛法為什麼特別強調「無量無邊、無際無礙」的道理,因為是學不完的。同樣一個名相,初學佛時可以怎麼解,瞭解深一點怎麼解,再深一點又怎麼解,深到某一種程度,根本是不可思議,認為這一句佛法,就包含了佛陀所有的法了!因為可以馬上聯想到佛陀所說的那些經典,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或道理上,當看這部經,會發現好像在哪一部經典上看過,看另一部經,好像在哪一部經典上也有看過,很熟悉。如果有這種反應,就表示你已經在讀書了。

  談方法,的確要花很多功夫,因為佛法裡最難的方法就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是初學佛者或者半調子的人可以運用的。我常說「讀」,不要小看一個小男孩、小女孩,只要跟他相處一點點時間,說不定可以從他身上讀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為什麼?「讀」就是學!但是一般人都喜歡當老師,不喜歡當學生;如果有人說:「我就不喜歡當老師,我喜歡一輩子當學生。」我告訴你,表示你有自私心,沒有一點願力、理想與生涯規劃,什麼都沒有,只想當學生混一輩子!學了後,當然要能夠把所學,讓更多人知道,我不是說過「回向功德」嗎?就是把自己已經擁有的,去跟更多的人分享!

學佛法,尤其菩薩法,強調波羅蜜;不管是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甚至於九十波羅蜜,而六波羅蜜是基礎,十波羅蜜是擴大了,九十波羅蜜是化簡為繁!《華嚴經》,不是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嗎?《四十華嚴》就是《華嚴經》的一些理與事的精要,《六十華嚴》就增加了一些相關的,所謂的場景與一些過程現象,那《八十華嚴》呢?《八十華嚴》一共有八十卷,前面大概十二品左右叫你看了想睡覺,一開頭不是說什麼神就是什麼國土,盡談一些場景,偏於宗教的色彩,其中看不出它的道理與方法,事實上道理方法是有的,只是看你能不能從中發現?如果不能,就純是宗教色彩了。前面的十二品,以《八十華嚴》來講,就等於一個大型的金馬獎似的,都在描寫那些燈光、聲光,包括布景以及配合的氣勢,其他屬於動態的神、人、天反而成了配角,點綴在其中。

看《法華經》剛開始也是這樣,其實不要把它當成囉嗦,可以看成像我們看經典,一開始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一樣。為什麼經典前面都有這麼多相同的部份?至少受過大戒,與每個月布薩的誦戒是相同的道理!何況前言「佛一時在什麼地方,什麼道場,參與的是一些什麼人,又以誰為上首,最初誰開始提問題,佛陀怎麼回答……」文字看起來好像都一樣,其實都不相同!有的是專門為出家人說的,有的是為出家、在家說的,有的專門為那些天神而說,如果前言不看清楚,就會認為這個內容是跟我講的,那後面有很多不一定適合你!很多經典都說「若眾生怎麼樣」,那是要讓人知道,這部經的主題是針對哪些對象。就像我當初特別解釋《地藏菩薩本願經》這部經,強調地藏菩薩的願是到地獄度眾生,其實介紹這部經的最初,是釋迦牟尼佛到天道度他的母親,他發現天道的眾生都是享樂福報、懈怠放逸,基於佛陀大慈大悲的胸懷,擔心他們福報享完了,將來退墮到下三道,要受其餘業報,所以請地藏菩薩講了這一部有關地獄方面的經典,目的在警惕天道眾生,耽於歡樂、喜樂的後果,這是這部經的本意。

所以地藏菩薩肯定在地獄度眾生,絕不是在人道度眾生,看《彌陀經》裡有沒有說:「地獄眾生只要念阿彌陀佛,將來就可以到極樂世界來?」我還要告訴各位,地獄裡面是連佛字也聞不到的,莫說念南無阿彌陀佛了!問題出在「若眾生」這幾個字,很多經裡講「若眾生」,好像就是對人講的,其實他是在天道,警惕這些天道享受福樂的眾生,何況真正說來,《地藏經》是一部孝經,最初還是以目犍連為首來談這些問題!

  因此常說,經典的前言看起來都一樣,若以自我意識去解釋,最後造成謗佛、謗法,自己都不知道。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不是佛說的?其實那是地藏菩薩的本願!不是佛說的。所有的經典,有的是沒有人問而佛自己說的,有的是因為人問才說的,有的是緣於菩薩的願而介紹的,就像阿彌陀佛度化西方極樂世界眾生,不是釋迦牟尼佛去度的,只不過釋迦牟尼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告訴我們怎麼做就可以去極樂世界,所以才有《佛說阿彌陀經》!人有人的問題,因此給人希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告訴人們:「有這麼一個地方將來可以去,那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而介紹《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告訴你「有那麼一個非常不好的地方,你不能去,而且要小心!」如果不懂得這些道理,最後就免不了是用自我意識去看問題!

  為什麼我常講一些不好聽的話呢?說弄不好佛教成了人教,佛法變人法,這都是一些人以自我意識在介紹佛法!佛經的原文源自印度,有的是用巴利文或從梵文翻譯過來的,的確不容易了解。巴利文還好,但是梵文就很困難,如講到「五逆罪」,有一條是「出佛身血」,絕不可以解為「釋迦牟尼佛看到母老虎與小老虎餓得不得了,就捨身去餵虎,那不成了幫老虎造業,叫牠們下無間地獄嗎?」必須了解,那是佛說一段他在某一劫所發生的事,不是他成佛以後的事!很多人看經典不搞清楚,《金剛經》有一段「釋迦牟尼佛行忍波羅蜜…」那可是歌利王時代,不是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如硬要擺在釋迦牟尼佛這一生,看這個距離差多遠!我一直強調要明辨是非,不要參與是非,如果是非都分不清楚,那叫做不明是非!人一定要明辨是非,但是不要去參與;參與就變成:不是「是」就是「非」,盡在那裡挑剔、分別。尤其要知道,學佛法沒有什麼是好或不好,「相應者是」很重要。只要你相應,對你而言就是對的;不相應,不是經典不好,是你不適合!

學佛,同樣要有生涯規劃,否則是在打混,混一天好像法喜充滿。記得我以前在台灣到處巡迴演講,也到國外或很多大學演講,一講完,那些主辦的人總是說:「老法師!我們法喜充滿。」還拉著我的手,我心裡不好意思講:「聽得很歡喜,聽完了就不歡喜了?」為什麼說聽完了不歡喜?因為你原來過什麼日子,就會回到你原來那個生活圈子裡,如果真正受益,絕不是我一講你就受益,而是在於能不能照著道理方法去做?能不能持續下去,最後真正得到好處?如果學菩薩法,是不是真正能面對苦,而能做到不以為苦?

  像做媽媽的對她的小孩子,孩子拉大小便,不但不嫌髒,弄乾淨後,還要檢查一下,看他的大便有沒有問題、是不是有病?我說這也是菩薩!佛法說「能夠修行覺悟的人就是菩薩」,唯一不同的就是「因位的等級跟果位的成就不同」!初學佛就是菩薩,學到什麼程度呢?至少菩薩有十個階位,將來的成就不只是菩薩、還有佛!若問人間淨土在哪裡?如果人間就是淨土,為什麼稱娑婆世界叫做「五濁惡世」或「堪忍世界」?其實人間淨土是強調「心淨即佛土淨」!那個淨土是在心裡,不是在這器世界!為什麼說器世間沒有淨土,但人內心世界有淨土?就如同母親看待小孩的大小便一樣,不嫌它髒,那就是淨土!因為她的心淨!能做到這點不就是菩薩嗎?

談學佛,修行辦道,真正有一個基本原則,不要造惡業,而造善業能得到的好處也有限,必須要離於善惡,才能出離苦樂,並不是不要行善。以「吃飯」為喻,「行善」只是「副食品」,不是主食,主食是知道如何運用道理方法,去培養智慧,能在無明中明瞭,在迷惑中覺悟,才能夠出離苦樂。人一天到晚不都是活在苦樂中嗎?為什麼要講「常樂我淨」呢?最後要特別強調「涅槃」。涅槃就是「寂靜」、「沉寂」,變成一種「靜態」,回到原來的那一個點!原來的點就是「佛性」,也是「覺性」。有時候會說:「小心背因果,不要造惡業!」這種說法比較鼓吹行善,我並不反對,也贊成要行善,但是那不是究竟。學佛究竟的目的是要成佛,不能成佛,至少要能成菩薩!

再看兜率天,也在六道、三界內,可是如果成菩薩了,可以到兜率天去,就不會去受六道的苦樂之報;如果夠資格進入兜率內院,彌勒菩薩住的宮殿,就可以成為補處菩薩,雖然還在三界內,但是這關係到你的願,如果想去兜率內院,那麼在活著的時候就要完成六地、進入七地的修養,因為到內院以後還是有修行辦道的機會,可以增上的修養,成為一個補處菩薩!

  稍解釋一下什麼是「補處菩薩」,在彌勒內院成就補處菩薩,不是等到彌勒菩薩當來下生,龍華三會成佛時,才跟他下來;「補處」是依於願,譬如發願生生世世現出家相或比丘相,在座的比丘尼可能會說:「難道就不能現比丘尼相嗎」?實因現比丘尼相還是有很多問題!至少知道男、女眾福報差五百劫,如果發願生生世世做比丘,來去娑婆世界,到兜率天,到彌勒內院成補處菩薩,隨時可以擁有法身,可以用相應身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依於願,從彌勒內院找一個適合的環境,就像釋迦牟尼佛,找到淨飯王做父親,找一個適合的家庭,就有機會成為一個男生,出家後,當然就是比丘了,不過那必須要有本事才能找得到,因為怎麼知道誰可以誰不可以?有的還不一定投生到那麼好的環境,非常痛苦的環境也有,非常好的環境也有,但是都有讓你完成出家的機會,就可以用比丘身去度眾生了,永遠不需要想:「我要出三界,不要受六道輪迴」了!

除此以外,是到其他淨土世界,那些佛所建立的願力世界。有很多人說:「我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成補處菩薩,將來也可以來去娑婆世界」?那不可以,因為兩個世界的法理不同,極樂世界裡衣食住行一切所有的,意念之所到就可以獲得;以前我不是講過一個笑話:如果是從極樂世界來的補處菩薩,成為比丘來娑婆世界度眾生,跑到廚房一看,「怎麼這麼麻煩?不是想一想就有飯吃了?」所以去極樂世界不可能來娑婆世界度眾生。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們可以接引眾生,如果在娑婆世界,原來就有這「生生世世要普度娑婆世界眾生」的願,也能成就這等法身;而過去已經成就,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以後成就了願力世界,也只能接引,卻不能度他。就是阿彌陀佛也不能來娑婆世界度某一個人去極樂世界,只能接引,為什麼?因為必須根據他要求的條件──道理方法,照著做,阿彌陀佛才能帶你去極樂世界,否則阿彌陀佛也度不了,何況是補處菩薩!很多道理如果搞不清楚,就會全混在一起。

  為什麼佛陀要講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只是一個形容詞,實指無量無邊的法門;因為眾生的業、根器與智慧都不一樣,需要不一樣的道理方法。我不是說過,學佛、學什麼法門,對它要喜歡,還要看自己具備的條件夠不夠?才可以一門深入;如果喜歡,但具備的條件不夠也不行;或者具備的條件夠,不喜歡那也不成!一定要喜歡、條件也具備,就可以一門深入。

所以談到修行辦道,有很多人修行一輩子,別人會說他:「你看,這個人修行這麼久了,身口意還是這樣不好的表現!」甚至有的老修行會加上一句:「唉!業障太重了,要怪誰?」這種情況,如果是初學佛人碰到了,對佛法的知見又不是很深,就會產生一種想法:「都修行那麼久了,還是這個樣子,那我出家幹什麼?」其實,修行是個人的事,成佛、成菩薩也是個人的事,想不受六道輪迴,想出離三界,也全是個人的事,跟別人有什麼關係?不要以為善知識才是善知識,惡知識有時候比善知識還好,為什麼?真正遇到一個喜歡挑剔你,你還能夠與道相應,反應到「六波羅蜜」的忍波羅蜜,甚至還會用「禪波羅蜜」去察覺、返照,如此一來,那挑剔你的惡知識,對你而言不就變成善知識了?反之,如果是善知識,一直誇你根基好,說過去大概是佛菩薩,菩提種子深厚,會把你講得一愣一愣,結果你會自認為不得了,反而有可能是一個惡知識。「普賢十願」裡有一條叫做「稱讚如來」,這個稱讚如來,不是去稱讚所有的那些如來諸佛,千萬不要搞錯了方向,因為「如來」只是佛的「十種名號」中的一種;稱讚,是稱讚人家任何的優點,但是也不要造成人家得意忘形,否則那就是一種傷害。所以,同樣一個意念所起,看到已經出家很久的表現不好,可以想:「我出家了會不會跟他一樣?」就是一種警惕!如果反而自己打退堂鼓,那是自己的損失,因為他跟你沒有關係!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關你什麼事?!你管得了嗎?但是人就是如此,母親不能改嫁,天要下雨,必須等我需要的時候再下,可能嗎?尤其《維摩詰經》裡顯示:幾乎任何人都是善知識!一切就看起心動念,看怎麼去面對與感受!

  有一些人來親近我,稱我為大善知識,我說我醜惡的一面你還沒有見過!尤其學佛,雖然不一定能度多少人,至少要度自己,釋迦牟尼佛不也如此嗎?從度自己開始,慢慢的發展到度身邊的人,釋迦牟尼佛是佛裡面最笨的一位,阿彌陀佛他們最聰明了,你看!七寶世界多誘惑人,釋迦牟尼佛卻往五濁惡世,叫人受不了的環境,什麼叫做慈悲?什麼叫做喜捨?有些人要別人對他慈悲,對他喜捨,卻不是給別人慈悲喜捨,全把方向搞反了!一個想修行辦道的人,本身不去從事修養,面對別人時,總希望別人是佛菩薩──你們都應該怎樣,而自己卻都沒關係,最後人家是佛菩薩,你卻心甘情願當眾生,問題出在哪?因為當佛菩薩很苦,當眾生什麼都等來生再說,至少現在只要我歡喜就可以怎麼樣,有沒有想過等到來生才修是來不及的!

  曾經有一個信徒問我一個問題,我覺得蠻有趣的,他說:「貓、狗在外面流浪的時候,還有讓人家當寵物的時候,牠自己知不知道牠是狗、是貓?」你們告訴我,該怎麼回答?貓跟狗被當寵物或流浪的時候,如果牠還知道自己是貓、是狗,那牠根本就不會投入畜生道!那跟末法時期的人不知道「佛」這個字,更不要談佛法是什麼是一樣的道理!即使跟他講佛法,他也不相信;好比毒蛇咬人,人會死,而你就跟那毒蛇講:「你業障很重,因為過去有瞋恨心所以你變蛇,現在還咬人,還造業」是一樣的道理,有用嗎?所以,我常說佛法是對人說的!經典不是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嗎?為什麼講「難」?真正要得到一個人的身體並不難,要保持一個真正人的標準就難了,所以人身難得!如果還去蹧蹋它、不在意它,那就白白浪費了!「佛法難聞」,既然到處可以聽到佛法,那為什麼還說難聞?緣於能幫助你得到覺悟,是件難事,因為這種覺悟,不是理解的覺悟,是真正要明了,明白了,還要明明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