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與因果
「種性、種因」,這兩個名詞大家熟不熟?如果再加一個字「種子性、種子因」呢,熟不熟?種子必有其性質,談種子其實就是談「因」;什麼因呢?是善因、惡因、還是無記因?「因」又如何發起、發生呢?就像種子會發芽,這發芽的現象就是「發生」,只不過「因」的發生,必定要有「外緣」!外緣是什麼?在唯識學裡,外緣是指「色塵、緣境」!「色塵」是一個概念,「境」就是內涵,所謂「緣境」就是看緣的內涵是什麼?因的發起要有外緣,外緣是以色塵的緣境,也就是緣的內涵來發起!那麼以因的性質而言有些什麼?有善、有惡,這還只是一個概念,該怎麼說呢?有業、有道──有業因、道因,那麼究竟發出來的因是業還是道?就要看這外緣──色塵緣境的內涵是什麼而定;是善緣,引發的因就是善因;若是惡緣,引發的就是惡因,這是以業來說;也就是說,善緣、惡緣皆會引發其因,遇著善緣,引發善因,遇到惡緣,則引發惡因,這是講業。
那道怎麼說呢?學佛,不能只知道「業」,不知道「道」,道的發起,如果是道的因、那色塵緣境就有所謂的「菩提」,可是「菩提」是什麼?往往我們談業因,知道有「善惡」,那麼道因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以「善」來說!惡呢?就是以業來說!可是業裡面也有善,為什麼還要如此分別?先想想──業的因,有善、有惡的緣引發,那業的因有沒有可能是「道」?譬如說「菩提」──找不到的一個東西,它是善的緣,便可以轉變為道的因!再想想:「為什麼善的因可以轉變為道的因?」以白話來講──「善是好的,惡是不好的」,以色塵緣境的內涵來說,所謂「好的」其內涵,究竟是屬於業的好?還是道的好?業的好,易於把握,道的好呢?如果提出「有正道,還有邪道」啊?若用這種方式來談因果、因緣,就會亂了!
其實引發善緣的因,叫做「未知因」,為什麼稱為未知因?有時候善得到了好報,因而引發出懈怠放逸、貪圖享樂的行為,這就是業的善!能否轉變為菩提呢?當然可以!舉個例子:「為什麼來千佛山?」從這上面去理解,就會發現善是好的,這個色塵緣境的內涵肯定是好的,可是引發的因呢?可能是個「未知因」!為什麼說未知因呢?因為說不定是業的因,但也可能轉為道的因!所以才問「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來千佛山」?肯定有善的因!出家,一定是善的因而出家的。
出家以後呢?跟未出家時一樣從事「業」的行為?還是「道」的行為?為什麼很多人出家了,依然無法見道,還是在業裡打轉?其實在業裡打轉無可厚非,關鍵是──這個「未知因」如何把握!無法把握未知因,就隨業而轉,如果肯定這個未知因是好的話,就好好利用它。「未知因」──究竟包含了什麼內容?又是什麼現象呢?譬如:到一個寺院出家,出家後,是不是一定就有道?若那是一個經懺道場,一天到晚都在趕經懺──念經、誦經、禮懺,是不是就是道?只能說是一種功德的緣,這也是未知因!是不是這寺院就沒有道?必須寺院裡有善知識,才有道的誘因,才能使原來的善因轉化為菩提!若沒有善知識,那是什麼現象?晨起做早課,早課完,吃早飯;早飯後,白天喝茶、聊天,中午頂多到大殿上個午供、用午齋;下午呢?吃完飯睡個覺,睡醒,或者做做私人的事,又晚課啦!晚課上完,聊聊天、睡覺,天天如此!這也是出家!只是離開原先世俗的家,換了一個環境而已,沒有道!
「業中有道,道是因為有業,才有機會顯現」,從這句話可以發現:「如果沒有業,就沒有機會顯道」,「如果只有業,不懂得從中去轉化,就永遠要隨業而轉」;到一個寺院,若有善知識,這善知識即是一個誘因,為什麼說善知識是誘因呢?若道場裡沒有善知識,耳濡目染的,亦即所看到的、聽到的,就沒有「道」可言!沒有道,當然就無法見道!有善知識談道,談佛道──即佛陀的道理方法,若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引導,就可以轉業而顯道,有見道的機會。可是這種緣還是「善緣」,並沒有什麼「菩提緣」;也有人說:「不是有「佛緣」嗎?」「佛」是覺悟的意思,如果隨著業在造作、過日子,沒有人提醒、引導覺悟,怎麼悟?!「佛」是覺悟的意思,就是要有這種所謂「菩提的誘因」而引發,從業中「善的因」轉化為道!
說了半天,可能會有點糊塗,「究竟在說什麼」?因為今天的主題是談因、談緣、談果;因不發起、就不會有果,因要發起、必須要有外緣,這些外緣,就是讓「因」從發芽、成長、開花到結果,這整個漫長的過程全都要有緣,也稱為外緣;可以說從因到果之間必須要有緣,「緣就是過程中所見所聞,所遇到的」;從因到果,若沒有過程(沒有緣),而且是要有各種不同的緣(不是單一的緣),才能有結果的收穫;否則的話,因永遠是因,就不可能有結果!
「因」是一個開始,不管任何事情,從因說果,或從果探討其因;「果」不一定是結果,這果是不一定的,不是肯定的,這話怎說?先要了解這一部份,為什麼說「一個因完成一個果」,而這果,不是一個肯定的結果?為什麼說「不是肯定的」?因為有所謂的「相似(好像)因」。譬如:剛剛提到的「善緣」,若以善惡而言,是屬於業的緣,雖然「善的緣得到的是樂果」,那還是業!若轉化為道呢?其結果就不是「樂不樂」的問題了!所以這個結果,不是一個肯定的,「依於業與道的差別」,業裡面有道,道是從業中顯現出來的!
現在談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名詞──「煩惱與菩提」。煩惱是業,菩提是道,業裡有道,亦即煩惱中有菩提,菩提是因轉化煩惱而顯現,可是這煩惱,可能其外緣,即色塵緣境的內涵的不同,顯現的誘因若都是善的話,就有機會「由煩惱轉化為菩提」;如果無法把善的業因轉化為道因,那麼肯定它的果還是業,只是一個是苦、一個是樂的不同!要如何「轉煩惱為菩提」?關鍵在「轉化」!「憑什麼轉」?就在「善因上去轉」!這善因是依於外面的力量,叫做外緣,也稱做緣力。
這緣的力量是什麼?如前面說的:在寺院裡要有善知識來引發菩提種子,引發了菩提種子,即使煩惱來了,也不會為煩惱所轉!為什麼?煩惱是指身心不自在,如果有善知識開示佛法,講道理、有方法,指引如何去轉化,如何去修行,當然就可以從煩惱中,對這種不自在去做深入的認識、了解,然後慢慢去調整!調整什麼?好比以「參學」來講,修行人必須參學,釋迦牟尼佛過去也參學,參學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去尋找「道的緣」!參學的目的,「不是去找善知識這個人,而是找這個人的善知識!」我再講一遍:「不是找這個善知識的名稱、這個人,而是找這個人具備的善知識」,我們去參訪,就是去學習他的知識,而且是屬於善的,這個善,是一種道的緣,如果找錯了,即使看起來是好,但仍只是業的緣!
其實錢沒有善惡,而是人心的欲望在起分別,有了分別才會有善惡!譬如:拿錢去吸毒,錢無罪,是自己的欲望要吸毒,把可以運用成有價值的錢,變成對自己的一種傷害。
很多修行之後在團體待不下去,為什麼?從早到晚都是如同公式一樣的生活,天天都是如此,若因此煩惱,剛剛不是說:「業裡有道,煩惱中有菩提」?若為此而煩惱,是否有想到,最起碼的一個基本問題?「人天天要吃飯,會不會想到天天吃飯真麻煩?那麼麻煩卻還是要吃?」三兩個人去住山、住精舍,或住茅蓬,是不是還要吃飯?是否到那些地方,就不要吃飯了?可見在團體也好,甚至自己單獨住也好,最起碼吃飯的問題,一定要做,你不能不面對!若說,在團體吃飯,平日不覺得吃飯的煩惱,可是輪職事一旦輪到大寮,煩惱就來了──「煮飯有夠煩惱」!
有沒想過?住在道場裡,並不只是為了吃飯!而離開團體,還是少不了要吃飯,可是並不是只為了吃飯,此中必須去認識!要面對煩惱去做認識、了解。怎麼認識?怎麼了解?如果在道場裡,輪大寮煮飯菜給別人吃就起煩惱,但不是輪到你的時候,為什麼你吃飯就不煩惱?同樣,在道場裡,人少時輪大寮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半年,若人多時,一年也不過輪一次大寮,若是自己單獨住,勢必天天每一餐都要煮,就不煩惱了?難道說:「乾脆不吃飯了,不要煮了」?「煩惱裡有菩提」,菩提在哪裡?業裡有道,道在哪裡?思考一下!
我書裡寫過:「當自己正在做什麼的時候,千萬不要想到別人有沒有做什麼!」是否看過這句話?如果當自己正在做什麼的時候,就想到別人有沒有在做什麼,那你的煩惱就來了!為什麼?應該有這種經驗,如果你在大寮忙,只要探頭出來看看,發現還是有人沒事做?是不是他們都真的沒事做呢?以前去一個家庭那對夫妻跟我說:兒子很不乖、不上進、不肯讀書,好玩……,問我該怎麼辦?我問:「小孩子成績如何?」他們說:「功課還過得去!」我又問:「你究竟煩惱什麼?」「他不爭氣啊!」我問:「什麼叫做爭氣?什麼叫做不爭氣?」他說:「兄弟們、姐妹們的孩子都是前幾名!」我說:「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就是叫做爭氣?」最近媒體報導一位建中的學生自殺,為什麼?因為他在國中時都是第一名,到建中後都考五、六名、七、八名,甚至十來名,自己感覺很沒面子,在國中都是全校第一名,跑到這個地方這麼慘……這種人,就是沒有善緣,所以才會自殺,如果有善緣的話,就不會自殺!這話怎麼說?想想看,建國中學的每個學生都是成績很好的,假使都是第一名的考進建中,即使這一班的學生,或是建中全校的學生,每一個成績都是一百分,是不是都是第一名?老師還是會從學科、操行等等,找一些缺點來排名次,建中的每一班也只有一個第一名,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第一名!我剛剛提到的那個家長,我問他:「你現在真正的煩惱是什麼?」他說:「小孩子快聯考了,時間剩下不到一個月,怎麼辦?」我問:「那麼他有沒有讀書?」他說:「我們是要他讀書,他也待在家裡,可是就看他儘在那裡玩,這樣子,怎麼能參加聯考?怎麼考得上?」我說:「你怎麼知道他就在玩?什麼時候在玩?」父母說:「親眼看到就是如此!」我說:「玩的時候,你親眼看到了,那麼,他讀書的時候,有沒有親眼看到?」父母說:「他在房間裡,怎麼知道?」我說:「這就對了!他在房間讀書時,沒看到;他讀了一段時間,口渴了,打開冰箱拿點飲料喝喝,你們就說:『你看!不好好念書,就知道吃、喝!』可是他在房裡,是真正在讀書,難道他就不能休息一下嗎?」
所以做父母的,往往只憑自己眼中所看到的──都是在玩!可是孩子在房裡用功,父母並沒看到!這時候,孩子在旁邊,就說:「他們就是這麼冤枉我!」就當著我的面講出了這句話。所謂他們,就是他的爸爸媽媽。我說:「你不可以講「他們」就這麼冤枉你!」我說:「你是一個好孩子,說這句話,就不是一個好孩子了!」他就把頭低下去,這個「他們」,不是做兒女講的,其實他在房裡念書,父母看不見,離開房門出來,當然都看得見;想想看!孩子出來,不是口渴喝點飲料,再不然就是動一動、累了,你看到的都是負面的……,所以說,有一些孩子本來很不錯,因為做父母的,正如同我剛剛說的,並沒有深入的去認識、了解!……
煩惱中要顯現菩提,必須要「轉化」,怎麼轉化?不是說:「煩惱」不要了,要「菩提」?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去化解那種煩身惱心、不自在;唯有去面對這種煩惱,去認識、去了解,才有化解的機會!煩惱如何化解?絕不是拿一個菩提去對付煩惱!就好像很多人天黑後怕鬼,一怕鬼,就拼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像阿彌陀佛可以把鬼趕走,就不怕了?那個害怕永遠都存在,阿彌陀佛也不會幫著趕鬼!所以,在學佛的道路上,已經知道有這種善的緣,而且可以轉化成道,就看要不要珍惜它,運用這善緣去學佛陀的道理方法,當然就有見道的機會,也即是說就有顯現菩提的機會!否則的話,肯定每一天都在煩惱中過日子!
有善的緣,沒有好好去利用它?既然難得在一起,能住在一起就是一種緣,而且以修行的僧團來講,那是一種善緣,有這種善緣,不去轉化這個善為道,甚至把原有的善緣,變成一種苦,為什麼?眼睛看到的,受不了;聽到的,也不以為然,都是用自我意識在那裏過日子!有否思量?自我意識的成份,是業?還是道?以業而言,善的業有多少?惡的業有多少?學佛的人是要從業裡去顯現道!
一個從來沒有吃過苦的人,一直都過得很好的話,等到哪一天陷入苦的環境,就無路可走了!我常說:「當擁有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當失去了的時候,也不要哀聲嘆氣!」學佛的目的,是要不管是正面的、負面的,都要去面對!為什麼要面對?要去弄清楚!就是去認識、了解!清楚什麼?認識什麼?了解什麼?當看到別人的不如法,就想一想:「為什麼不如法?那麼自己如法嗎?」所以常常被自己的眼睛、耳朵所騙,甚至還會強調:「親眼看到的是如此,親耳聽到的是如此!……」看到、聽到是如此,即使完全不對,對你而言又如何?那是人家的事,為什麼要那麼計較?計較人家的不對,於你有何幫助?要從業裡顯道,怎麼去顯?當看到人家的不對、不如法,就要想一想:「對、你學會了多少?如法、你又學會了多少?」如果都沒有,就只知道不對、不如法,而不去思考「為什麼不對?為什麼不如法?」那麼,這當中就沒有機會轉化!
千佛山止觀法門的「觀」裡有一個「返照」,世俗人也說:「要把別人當一面鏡子來看自己!」為什麼?鏡子裡,如果顯現的是好,還要知道好在哪裡?跟我有什麼關係?對我有沒有幫助?如果是不好,和我有什麼關係?對我有什麼傷害?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去認識了解的話,那是生活在別人的生活領域裡,而自己的生活是一片空白,甚至於糊里糊塗!學佛就是要學「覺悟」,不是學「迷惑」!千佛山的家風都會背:「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這個「不管」是什麼意思?──不計較!不要去計較人家對或者不對,真正要計較的是自己對不對!那做對了呢?理所當然、應該的嘛!做錯了怎麼辦?懺悔!懺是檢討、悔是改錯。懺悔,不是跪在佛前:「我不對、佛菩薩原諒我!」然後,這個錯就交給佛菩薩,跟自己沒有關係了?!那不叫懺悔!甚至還有的人懺悔到痛哭流涕,那有什麼用?!要心平氣和的去檢討,對的有多少?錯的有多少?以後把那些錯的慢慢改變為對的,那原來是對的,則使它更好,這才叫懺悔!所以有些名詞會解釋,還不夠,解釋只是一種知見而已,還要能實際去做,為什麼?檢討、是一種知見,改錯、是一種行為的修正!
現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說業裡有道?為什麼說煩惱中有菩提?為什麼說可以轉業成道?可以化煩惱而成菩提?要把握這其中的「為什麼?」我們學佛,是要學「為什麼」!如果只會說:「煩惱就是不自在」,那麼菩提是什麼?菩提是快樂嗎?是自在嗎?是解脫嗎?不要把「菩提」當成一個什麼東西,菩提只是一條道路,這條道路,肯定是一條正當的道路,走這條路,最後可達到怎樣的地步?可以得到覺悟。菩提大道、菩提道,千萬不要把菩提當成一個結果,如果一個煩惱起來:「喔!顯現菩提了,原來不自在,現在自在了;原來煩惱,現在不煩惱了」,不要以為就成道了!在佛教界有太多這麼的人,只要有一次的煩惱化解了,就認為「見菩提了」!認為他「成道了」!業就是那麼單一的一個嗎?煩惱就是那麼單一的一個嗎?須知有多少業,就有多少煩惱!必須要把每一點業,或每一個煩惱都能化解,化解到不再起煩惱,業清淨了,那麼才算是真正見道了!但還不是成道!可能會迷惑:「見道和成道,有什麼差別」?就是有煩惱、有業來了,知道該怎麼去做,不會被業或煩惱所轉,有這種修養,這才稱為「見菩提」,不是成道!「成道」是什麼?業清淨了,連道也不需要了,若還要依靠道,都還沒有成道!業完全清淨了,道對你而言已沒有用了!那才叫做成道了,還需要道,最多只是見道,沒有成道!
說了五十分鐘,聽了些什麼?聽懂了些什麼?有什麼收穫?如果每人寫一篇報告,不必太多字,只要一百二十個字即可。我以前說過:「我和我的老和尚在一起時,這其間,還要去行腳,常常不在一起,把那些相處的時間統計起來,我的老和尚對我所說的,沒我五十分鐘內對你們所說的話多!」可能會說:「你真的天賦那麼高,那麼聰明嗎?」不要忘了,我這一輩子參學的時間,花去最多,再加上自修!即使到現在,每天還花很多時間自修,除了佛法的,還有世間法!為什麼?今天這個時代,變化太大,新的資訊太多,如果不肯自修,會對現代的社會感到陌生,對現代社會陌生的結果,有個不太好聽的名稱,那叫做「野人」!佛陀的道理方法是知識經驗,世俗的道理方法也是知識經驗,所以說煩惱是世間法,菩提還是世間法,以前我講這話很多人不以為然,「煩惱是世間法」,我們承認也相信,但「菩提還是世間法,那學它幹什麼?」想想看:為什麼菩提還是世間法?學佛是要學「為什麼?」
「為什麼菩提還是世間法」?舉個例子:大家思考一下:天氣太熱,用扇子搧,涼快一點,對不對?可是扇子搧久了,手會痠、會軟,甚至於手一累,就會愈煩躁、就會愈熱;改變方法──吹電風扇,讓它去搧,原先用扇子的目的是消暑,可是用手拿著扇子搧,累啊!會起煩惱啊!換種方式,用電風扇來吹,不用手搧,同樣不是也可以達到消暑的目的嗎?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外面的空氣本來就是熱的,電風扇出來的風還是熱的,那麼再換一種方法──冷氣,把門關起來,隔絕了外面的熱空氣,這些都稱之為「轉化」!這並非貪圖享受!「喔!有扇子還不夠,還要換電風扇?電風扇已經很不錯了,還用冷氣?」這其中有所謂的世間法!以煩惱而言:「煩惱是世間法,菩提還是世間法!」想到了沒有?用扇子是消暑,用電風扇還是消暑,用冷氣還是消暑,可是所得到的結果不一樣,所以這種結果或現象,就可以叫做菩提的現象!
又譬如:吃飯,若身體五臟都很健康,有什麼吃什麼無所謂,假如胃不太好,當然吃東西就會有所選擇,至少不能吃不容易消化的,不能說:「你是一個學佛的人,胃受不了就受不了,該吃什麼還是吃嘛?!」是不是要這樣才叫做菩提?這叫煩惱!吃飯的目的是維護身體的健康,可是腸胃有問題,當然要選擇,不容易消化的就不能吃!這不就是一種轉化嗎?吃還是要吃,只是吃的方法、內容不同!如果用愚癡的方法:「出家人,胃疼就胃疼,照吃!」吃了,還是疼……這便是愚癡!選擇一下並不表示你是錯,如果本來就很健康,什麼都可以吃,還要挑剔的話,那就錯了,因為胃不舒服,它本來就是一種煩惱,為了維護身體的健康,當然有所選擇,讓胃能夠承受得了,那才能維護健康!
「煩惱和菩提」、「業與道」,就在一線之隔,看怎麼去轉化!「轉化」,可以轉為負面的,也可以轉為正面的,也就是說:有時候轉得更壞,有時候轉得更好!靠什麼力量?靠外緣,緣的力量!這些緣很複雜,不是單一的緣,當然就要有善知識!我說的善知識是指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亦即是具備佛陀道理方法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