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真義
大 慈 心
佛菩薩以慈心濟世度人,為欲令眾生普獲利樂,所以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可以說「大慈心」即是佛菩薩的願心,也可以說是成就佛菩薩的基本條件。
慈,即是仁慈,說文中說仁就是親,禮之中庸說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論語學而篇:「汎愛眾,而親仁」,似乎慈心的對象僅局限於人。仁與慈在意境上通義,說文中說慈即是愛,偏於由上安下的說法,禮記中亦有:「為人父,止於慈」;左傳中也說:「宣慈惠和」,都是「上愛下,下親上」的單元之說。佛教立「慈」為「四無量心」之首,是不分上下,怨親平等的;大乘義章中說:「愛憐名慈」,雞跖集中也說:「如來慈心,如彼大雲,蔭注世界」;這與國語齊語中的「下慈孝於父母」,以及新書道術中所說的「惻隱憐人謂之慈」,有著同樣廣博的「慈意」;唯佛菩薩的慈,達到「無緣慈」像陽光,如雨露,無有些許偏私的勝義境;在法華經普門品中說:「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是為以平等一如,普緣無量,與眾生一切利樂的最好佐證。
觀古鑑今,佛菩薩的成就,無有離於「慈心」的,也就是說,無有無慈心而能成就佛菩薩聖果的;此種慈心的廣博,在前面說過,不僅廣及怨親,更博大以至「無緣」。無緣慈,在佛持論中說:「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中,故心無所緣」!大智度論中也說:「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獲拔苦與樂之利益」;可見佛的無緣大慈心,於眾生無取無求,無有條件,確然是「無上正等覺」的聖智者,以唯眾樂無眾苦的意念和願心而濟世度人;確然超乎世俗的「愛」為「親」,為「上與下」,所謂「信者得救,可上天堂,不信者沈淪地獄,皆是分別的「慈心」,縱然予樂,也是短暫的,局限的;不如「佛慈」,予以「常樂」而得究竟,無有「執」與「障」的偏私和不平等,或是蘊藏溺愛,甚至危害他人的「慈心」;是以教下立「慈心」乃「無量」,確然不是泛泛的論說而已,尚須實實在在的去作為;所謂「事理圓融」,正是佛教最為強調的宗旨與方法,因為不如此,便不能成就道業,不能證得聖果。
不過,佛的遺教與訓誡,雖然一直為學佛弟子所遵行,更為世俗所景仰;但,時正末法,縱使口頭自謂學佛的不乏其人,而心頭真實學佛的卻為數太少;如果以現前世界的佛弟子比例來說,可以辨別的應該是偏於「理」者為最,行於「事」者不多,是一個令人耽心的比例,在一個宗教行者的處境來說,其所荷擔的責任,將是愈來愈繁重,也愈來愈艱辛了。基於世態的變化,人心的衰頹,絕多數為時代所帶來的困擾,像倫理的,道德的,漸漸已趨向「空虛」枯澀的境地;誠然使人惶恐,孤獨,絕望而長久地淪於煩亂的時日中。於是,必然地會使這個世創顯得格外冷酷無情,人人像生活在世紀末的哀苦裡;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可怕的來臨,唯有人人生起佛菩薩的大慈心,以愛憐,以常樂,慢慢地去填滿那些空虛,像大雲澍法雨,滋潤那些枯澀;使眾生對這個世界感到處處充滿了溫馨、祥和、可愛;於平安中尋求究竟的「法樂」,共同獲得無上正等覺的聖智之境。
大 悲 心
悲,是哀傷的意思,包括了惻愴與悲憫的心懷;教下言悲,是指對世俗眾諸有情,見其哀苦和憂傷,生出測愴悲憫之心,而發心予以利樂;所以,智度論中說:
「夫言悲者,意有饒益,善順物情。」
悲,在佛陀的經論中有很多的解脫,如地持經說:「哀傷是悲」。涅槃經說:「惻愴是悲」。依其功能,智度論說:「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又說:「為除眾生惱覺故。」涅槃經說:「悲止瞋恚」又說:「悲止害覺」;地持經說:「悲能拔苦」。梵語中說悲,叫做「跛里泥 」其意是「悲愴他人之苦,而生救濟之心。」成實論說:「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像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等,便是如此大悲心願的菩薩。
悲心,乃四無量心之一,因為悲心在菩薩的願力中是無量的,地持經說:「一切無量,名為大悲。」也就是說大悲心本具無量;俱舍論說:「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別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不成正覺。」像觀世音菩薩:「千處祈定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前者樂居地獄,
哀愍二字,在教下的解說中:「哀者悲哀,愍者憐愍,見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事實上「大悲心」即是哀愍之心,舉凡佛菩薩盡皆具有此心;因佛菩薩的本願,是以大悲為基礎,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這可後者常住娑婆;試想,業海茫茫,眾生無邊,何時才能度脫?這種悲願無量的大菩薩,甘願捨棄佛位,常淪一菩薩闡提,莫說是人天所不能及,縱二乘五果中人,亦不肯行道於「闡提」世界中!所以,地持經中說:「如能成就如是功德,即哀愍菩薩」!見於四無量心分別「慈、悲、喜、捨」,究竟其目的,無不是拔眾生苦與眾生樂;因此,肯定地說,四無量心盡都是大悲心。
佛教中說大悲心,不同於世俗的或者是他教的,因為佛教的大悲心精神,不單指「人」類,擴而至一切的眾生;所謂「同體悲」的表現,便是這種擴大一切眾生的胸懷,其願力,其深度,其作為,盡皆以「無量」為最終目的;像佛菩薩的本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如此的希望,如此的精神,如此的理想,除了具有佛菩薩大悲的心願;有誰能弘立如此誓願?有誰敢做如此的誓願?要知道,無邊的眾生,啟目豎耳,何處沒有哀苦悲愴的生命?如果欲立願去度脫他(它、牠)們,豈是凡夫俗子可願承擔的事業?縱然是佛陀座下的弟子,如果沒有具備大悲的心願與精神(願力),同樣是不能成辦的!
不過,說到佛弟子與大悲心,無論是於情於理於法(佛法),似乎是一種不可分割的事實;有鑑於佛弟子是為「學佛」而皈投佛陀的座下,深知佛陀之教,本以「大悲」為中心思想,其目的就是「拔眾生苦,予眾生樂」;既然是學佛之教,
便該學佛之言,學佛之行,才算學佛之教;基於這種道理,學佛弟子與大悲心,必然是與皈依而應該同時生起的,除非根本就無心於佛陀的言行,自然也就無心於佛陀之教了;如此的人,便不算是佛陀的弟子!
時下教界,學佛弟子,皈依立願之時,四弘誓願,承先啟後,不曾有所改變;但是,有幾許是在學佛之行,而虔誠不易的稟承佛陀之教?當然,會有人說:「時正末法,必然現象」;或者是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如果,這些話是出自教外人士,可以稱之為同情的說法:倘使是出自教內人士,則未免太消極了,幾乎是一種失去立場,不負責任的說詞,甚至可以貶之為魔說!
眾所周知,學佛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行為,從來無人勉強;成佛是個人學佛的功德,更無人分羹些許;何況學行佛菩薩的課題,本來就是以「大悲心」為基礎!捨此,遑論濟世救人,拔苦予樂?您說是麼?!
大 捨 心
棄捨一切,不著功德,叫做捨心。捨,乃是一切法本性寂靜的意思;於文殊問經中說:「稱捨字時,是出信勤念定慧聲。」屬於善心之所,乃菩薩四無量心之一;無求內心平等,意無執著而達Santa的本義,也就是一切法皆「寂」的境界。
世俗凡夫,在未成就道業以前,最執著難捨的便是一個「我」字,我,在經典中稱為罪藪之淵,世間的一切事端,無不發於「我」,小自家庭,中至社會,大至國家,以及整個人類世界;為了一個「我」,不知消耗多少生命財產,以最小的單位的一天中之一小時計算,總合起來,確然,那也只是天文數字才能標得出來;因為,這裡所說的是每一眾生悉皆擁有的一個「我」,並不是單元的任何一個自己偏狹的小我!
大乘義章說:「亡懷稱捨,心無存著。」這亡懷便是捨我;根據淨影維摩經義記所說,其中標出七種捨心,恰好是為處理「我」的對治之法,茲分述於后:
一、心性平等,亡懷稱捨,情無存著,故曰亡懷。
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目之為捨。
三、捨一切貪瞋等過,名之為捨。
四、見生得脫,不復憂念,放捨名捨。
五、證空平等,離相名捨。
六、自捨己樂,施與他人,說之為捨。
七、益眾生所希望,名之為捨。
綜觀七種捨心,如不能行,即是障道因緣;欲達道境,成就道因,證得道果,必須排除阻障。阻障名目繁多,於上述七種心境相是為大體,詳究則若恒河沙數,概括則僅「煩惱與所知」二者;前者貪等事惑,相繼生死,障涅槃道,後為見等理惑,失正知見,障菩提道。
唯識論說:「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有身見)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願,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基於煩惱,能發業潤生而縛有情,沉綸三福五趣生死之中,因而障礙涅槃寂靜之理;基於所知,一切貪瞋癡迷暗,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相,因而障礙菩提妙智之境。此二障有廣狹,煩惱障所在處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處,煩惱障未必相隨;因為煩惱障局限於不善與有覆無記,而所知障卻通於無覆無記;而且,煩惱障粗顯易知,譬如十惑以至二十八根本煩惱等,便是隨顯即知的事實;但所知障行相難知,卻得其左。因此,欲得究竟解脫,入般涅槃,必欲排除煩惱與所知二障,清淨菩提道路,才能暢然行去,直達聖境。
然而,欲排除二障,當以何法為最?那就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捨」字;舉凡事理諸相,我法諸執,在在以「大捨」之「心」置四大五蘊假合的「我」於「寂」靜之境,不為一切萬法所動;於心、於意、於識的諸般作用,概然不執不著;甚而至到最後那真如自性顯現之時,連聖智佛境亦屬多餘,無一不捨!
慈悲為懷
我教中的佛與菩薩,其崇高偉大處便是在「大慈大悲」的言」上,我國歷代的祖師和大德,至所以成為祖師和大德,都具有「大慈大悲」的言」;離卻「慈悲」二字,任他佛理貫通,修持境界奇高,名氣多大,利祿多厚,終究難列「高僧」或「大德」之位。
何者是慈?見人錯即助人對,見人非即助人是,見人邪即助人正,見人入魔即助人入道;以四攝法為手段,幫助他人離惡向善,便是「慈」的註腳。當然,攝法之外,尚有折法,不過,末法時期,攝法比較容易收效,一般人的心性,所謂「吃軟不吃硬」;尤其是折法的運用困難,若非自身有「聖賢」般的本錢,欲想折服一個人,往往不但不能達到「慈」的目的,反而招來許多「毀謗、是非、辱罵……」等一些無謂的煩惱。所以,折法的使用,只適用像近代高僧,虛雲老禪師,印光老法師那樣的聖賢僧,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
何者是悲?悲不是憐憫,而是發乎至真的同情,設身處地,凡事如同己受,其間沒有絲毫利害關係,更不分同類或弱類,沒有時空的隔閡與限制;其對象是廣泛的。其精神是博大的,盡形壽支付個己的智力與精力於他人的痛苦上。
常謂「眾生無邊誓願度」,身為佛子,接引眾生是第一要務,而無邊的眾生,發願度脫,使其離苦得樂;倘使沒有「大悲」的精神,是無法擔負起這種任務的。我們在僧團也好,大多數的度眾情形,是把一個「利」字放在前面,其次是對有「名望」的人;捨此「名利」二者的擁有者,願意伸出「大慈」的援手的人,可說是百分不計其一;何以故:對曰:
「無有大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