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怡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413期2025年9月
此時才覺得,什麼叫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因為人生所剩時間已不多了!
衲衣下的足跡 午夜夢迴
/若怡
午夜夢迴:睜開眼這是哪裡啊!是醫院的一角;
我已昏迷了兩天兩夜,望著窗外一眼好陌生的地方!
在醫院一直打著抗生素,三餐飯後吃一堆藥,
暫時回不去了;只能乖乖待在醫院接受治療。
我是一個做事就忘我的人,等身體受不了時已太晚了。
記得那天早上起來時已不行了,睜開眼,只跟菩薩說
我今天無法給菩薩供水了;就昏迷了!
活著的時候,現在,當你承受一些痛苦的時刻,怎麼樣幫助自己去認識,提醒自己說,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勿讓自己的健康出問題!
如何去了解讓自己飲食吃的健康對身體又不負擔;就能避免病痛的發生。
當你了解佛法所說的再去面對緣境時就能不被所惑而能突破,當心念啟動時能抓住此一念的想法,加以分析,自己當下的心態是什麼?再有所行為,這時已不同於原有的業,是經過修養後的想法。
其實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自己的自我意識;必須修改自己的想法,再去付出行動,平時要經常維護自己的一個思想意念,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在醫院,午夜夢迴:睜開眼,意念中多希望看到的是菩提寺
我房間的窗口獨坐時斜視窗外的天空淺藍色的天幕,萬里無雲時的天空,抬頭遙望天看著晝夜之間的瞬變,在我的心中, 看著浮雲暗淡的消散,回憶著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想起來多自在又快樂啊!
此時才覺得,什麼叫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因為人生所剩時間已不多了!
人生如沙漏般一點一滴的漏盡;還不自知!
以為自己可以活很久;殊不知死是那麼地讓你措手不及;也來不及交代什麼!
那佛法的大前提是在乎,既然得到了人身,我們要怎麼去珍惜他,因為一個人一生,短短的幾十年,苦也好、樂也好,其實那都只是一種,很快就會過去的事,他不可能是一種,停留在那裡永遠不變的事。
午夜夢迴:睜開眼,隔壁床九十幾歲的阿婆又在叫,她一天靠四瓶亞培活命,嘴巴也不能講出話來,一旦身體痛苦;只能用叫的來表達!
白天家裡的人來看她;兒子、女兒、孫子,不外乎叫她放下一切好好地走,勿掛念家裡的事,唉!人一旦為這個家庭付出太多;你要叫她放下執著,放下她所愛的這些兒女、孫子,談何容易,因為人是帶著業來到這個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生過程,再說生有時、死也是有時,在業我的旅程中,必經生老病死;自生以至死,數十年歲月,隨業受苦樂。
於受報的時空中,迷惑者、隨業流轉,不免再造;覺悟者、業中見道,修治解脫。是故,佛法以解脫是佛弟子的道業,所謂解脫者,即在出離業苦,超逾三界,不復承受生死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