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故事 - 野夫

心的故事

開場白

每個人都有一顆心,而心的主人卻往往不知「心是何物」,人的種種情識的發生,也都源於「心的起動」,因而造就諸般的事物。所以,佛法有「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的話。

平淡

平,不是死板板的,是在不平常的生活,提取內涵。

淡,不是淡無味的,是在不尋常的日子,使其淡然。

來到甲仙天岳山,從天岳山門走向祇園,一路上體取路途風光。

山的寧靜,樹的翠綠,鳥的諦鳴,可說是個極其「平淡」的地方。

而我,可說是從都市的繁華,走向這一片有「佛法」的土地上,在這兒讓我了解到,什麼是「平淡」的生活,從繁忙的現實生活中,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現況是什麼,自己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追求的目標一直茫然不知,來到這兒,才在多年的學佛生活中,找到了我一直不曾發現的「平淡」。原來,我一直在學佛的過程中,想要「不平凡」,想追求更高的境界,一如佛菩薩一般,這不正是加諸我身上的各種壓力嗎?難怪是越學越難過了,因為我不時走在「不平淡的日子」,給自己障礙。不妨,時時調整自己的「心」,發現「平淡」之道。

梵音之旅

梵,離世塵囂。

音,常自返照。

國曆四月十、十一日是天岳山的祈福息災法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和我的幾個好友,一起來到此。為此,我們星期五晚上便來山上先住一晚,山上的「祇園」,倒像是世外桃源,三合院中放生池及座落草原間的大石,給我們旅居塵世者有種歸鄉的感懷,宓靜的夜,給人無盡的沈思。

此次,天岳山的法會,據師傳們說是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主,其間穿插著禮懺的儀禮,尤其師傅們的梵唄之音,感覺清新脫俗,令人感動。我和幾位同參道友,幾度動容。

我最喜歡的是星期六的晚上,許多的信眾三五成群,無所不談,甚至,交換許多心得,尤其和師傅們在一起,聆聽其法音,可說是最幸福的「享受」哩!

梵音之旅,可說是我與同道們多年的美夢,回程中幾多淚灑,希冀在學佛的道路上,屢見「梵音」抱滿心懷。

 

心的故事二    

煩惱與菩提

煩惱者,人皆有之,只是煩惱的本身內容不同。

菩提者,人亦有之,只是菩提的完成程度有異。

說到煩惱,每個人的都經歷不同的階段,而這已經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產物」了。更何況,要面對這個多變的社會形態,早已是現代人所擁有的「痛」了,這已不是過去農業社會所經過的,若以佛法而言,因「惑」而造「業」而承受其「苦」,尤其「緣」的複雜性不斷地形成,卻使得現代人更「苦」,因此佛法提出「煩惱中有菩提」的觀念,如何使現代人不致因「苦」淪為強烈的「煩惱」之中,使它調整而逐漸淡化,這不正是現代人應有的體認嗎?

談及菩提,一般總以為「解脫、灑脫自在」就是菩提,不錯,菩提具「解脫、灑脫自在」的內涵。但是,菩提若以「道路」而言,倒是恰當。

以「煩惱即菩提」來看,煩惱之解脫,便是發現通往「菩提」之道路。以「苦」而言,通往「不以為苦」便是「菩提」之路。

狗子與佛性

舉:趙州和尚因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頌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纔涉有無,喪身失命。

最近又來了六隻狗,加上原有的已是九隻哩,把原本的狗園,更添「雞犬相鳴」的熱鬧。狗子一來,找獸醫打針、吃藥,嚴然是「人」的模樣,時代的不同,大家已將「人」的權利,推廣到「寵物」的身上,時下更有將「狗子當做人」的,是大有「人」在哩。使得「狗子有佛性」這句話,似乎愈來愈有樣子了。

我們再來看看禪門的這公案:狗子還有佛性也無?首先,我們不要在「有與無」中討消息,否則只是浪費寶貴的生命,問題在於「佛性」與「狗子」的關係。

「佛性」者,白雲老禪師說:「成佛的可能性」。換言之,眾生皆具有成佛的本能,只是有太多的業,所以不能成佛,雖然如此,眾生皆具佛性,必須清淨「業」,而造作之源,還是來自於「自我」,狗子雖具佛性,實因自作自受,才淪為「畜生」之報,在未入「狗子」之身前,原是「人」的,重點是「人」如何把握「造作」之內容了。但千萬別把「狗子當人看」,因「狗子」是「畜生」之類,要轉「業」成「道」的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唯有「人」才有從事「道」的修養,顯現成佛的可能。

若問:狗子是否有佛性?切莫忘了「我」是誰?



心的故事四  

因地法行

圓覺經云: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地在空曠的大地上,有著寞然地感嘆,究竟自己「所為何來」,又將航向何處?那些擾攘的時間與空間,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來的,回看那些不同凹陷的足跡,試著探討足跡的內涵,數不清是多少「因緣和合」,是人世間不可回復的無奈吧,還是來自「如來藏」中那份「執著」的主因。

如來,是來此娑婆世界成就覺悟的人,所不同於我等,是常處污濁煩惱的世間而不被所轉,唯一清澈明瞭的。

無明:無,不是沒有,是無所明了。

佛道:佛,是覺悟者,是明了結果。

我輩凡夫雖處「無明」,「無明」斷除,必須深解「無」明之內容,方從中透露出「明」的真貌。

如來常處「清淨」之地。若無「染污」又何有清淨之相呢?可見「清淨」的對象必須認識那「染污」之面目。不是嗎?那些「無可奈何」的自我,不正是自己認識不清的我嗎?又有誰能從這些染污的蜘絲馬跡中,抽絲剝繭,理得清楚乾淨?

這便「因地法行」之道。

觀世音聖號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楞嚴經-

七月八日至十日三天的觀音七,在楠梓天岳山佛陀學術研究院中開展,雖然只是短短的三天,不論緇素,融入「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裡,誠然,屬難得的盛會。

觀世音菩薩聖號,可說是人人能念,人人能知,可是如果把「觀世音菩薩」當成只是自己以外的「他或她」,只能說你是祈求的立場,並未探入「學習」的內涵,因為不知「法義」,所以只是佛教徒而已。

觀者,不是看,具有「察覺、返照」之義。

世音者,眾生所處之境,但以「耳根」而顯「圓通」之義。

菩薩者,謂修行覺悟之人,具「因位」與「果位」的差異。

若以法義來看,應該是修行覺悟的人,以「耳根」聽聞之中,去認識與瞭解,進一步察覺、返照,調整自己身、口、意的行為,使之趣向圓滿的境地。

楞嚴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正定)。更以「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皆以三昧,聞薰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復以「金剛三昧無作三昧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

諸位大德,當您在稱唸「觀世音菩薩」聖號時,是否有不同的感受?

南無觀世音菩薩

理想與現實

理想不是妄想,不可捨棄了現實。

現實原是真實,不可沒有了理想。

人活在世上總不離於現實與理想,佛弟子以大乘菩薩行者為模範,行於慈悲喜捨的菩提願上,必須把握現實與理想的關鍵。例如:

苦,原是來於現實「自我」的作與受,絲毫無任何差錯。

空,原依佛陀之教,現實的明了後而捨離。

苦,原是現實的產物,必須知苦原來自於「我」。

不以為苦,原是理想的價值,必須饒益他人,而「無私無我」地奉獻。

苦,是娑婆世界的現實問題,必須依佛陀之教,欣然面對。

樂,是極樂世界的理想目標,必須依彌陀之願,帶業往生。

煩惱,來自現實中計較、執著,與理想的偏差。

菩提,於現實中體取真實,向理想之路邁進。

大德,你是否處於現實與理想的兩難之地,不如認真體取兩者的關係,深入你的智慧,前景必是條康莊大道。

 

心的故事五   

道心的維護

雲老禪師曾說:「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常見一些學佛者,從發心皈依三寶至學佛的歷程中,受周遭環境的人與事所擾,難免引發自我的業力,以至於退失「道心」。當然,這是學佛必經的過程,也是我們學佛者必須正視的主題。不然,如同一小洞,漸漸侵蝕,終成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認識自我,瞭解自我,突破自我,便是學佛者不可輕忽的事。

首先,我們先分析「道」為何?認識道,必須認識「道從何來」?所謂的「道」,便是我們所說的「菩提」,而「菩提」的本身是從「煩惱」而顯的,所以正視「煩惱」的本身,便是學佛的正題。而煩惱的本身並不是對與錯或是與非的分別而已,認識其所發生的「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才是化解問題之道。

舉上白下雲老禪師有一非常實用的學佛方程式:

「當分別心生起時,

 不要一味地計較、執著,應進一步地認識、瞭解,久而久之,必能有所突破。」

此學佛方程式,從「分別」人與事中,難免有「計較、執著」,而吾輩學佛者,以「明了」為修養,當然,不可一味地要求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必須進一步地認識、瞭解,而「認識、瞭解」之功,端賴學佛者修養的深淺。當然,所得之「果」必然較圓滿。

您的「道心」是否在人與事的漩渦中,有所退失而難以透出嗎?不妨在您的分別心中,將計較與執著之心認識透徹,必有突破之日。

 

生命之歌

明心見性第一: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罪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八大人覺經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裡,都給它一個註腳,正如同嘔心瀝血之作,給予生命的不同意義。但有人不禁要問:我能主宰我的生命嗎?我能在現實的生活自由自在嗎?哲學家們觀察現實的人生給予「唯心」與「唯物」的肯定,認為現實的生命,總不過是「心」與「物」的主宰者。文學家們描寫現實的人生,給予理想的刻劃。科學家們研究現實的現象,給予研究與發明,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而佛陀的理念裡,告訴我們,現實的生命裡,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可把握遷流變化的現象,諸如:

四大裡,地的動搖,水的無狀,火的暖熱,風的流轉。

自我的,生的熾盛,老的哀頹,病的憂傷,死的無奈。

心理的,生的造作,住的執著,異的無常,滅的消逝。

現實的生命,因「心」的無常,「性」的遷流,必須以「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唯心」之「明」,「性」之「見(顯)」,而出離生死之海。

生命之歌,其歌之內涵,唯賴自我之「明了」而發揮生命之價值,以有「生命」之短暫,譜出無盡韻味的曲調。



心的故事六       

學佛之識

學佛,是學佛陀的智慧,而智慧的來源自於「聞、思、修」的修養。

雲老禪師說:學佛,肯定不是學人。

可是有人不禁要問,我們不是處在人的世界裡嗎?

有可能離開人的範疇?

不錯,正因如此,便須了解,學佛並不是學人。

學佛,是學佛陀的智慧。

智慧能化解問題。

學人,只是學人的模樣。

可能是問題的製造者。

什麼又是佛陀的智慧呢?

雲老禪師說:

「智,梵語闍那,舉凡一切的知識與經驗皆稱之為智。」

「慧,梵語般若,能運用知識與經驗化解問題的稱之慧。」

舉例而言,煩惱,來自於自我的知識、經驗。

菩提,是將這些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加以整理,化解原有的煩惱。

什麼又是智慧的來源?

聞,收集、整理資料。

思,比較、選擇資料。

修,展現資料的內涵。

因此,問題的製造與化解,便是學佛與學人的最大差異。

止與觀

止者,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

觀者,觀照菩提,察覺、返照。

何謂止?

止者,止於一念,於生起的意念,不使其消失,而能把握「住」相,深入地研究、分析與認識。

舉例而言:我生氣了,止,先沈住氣,冷靜下來,深入探討。

發現:生氣之念,來自於外緣與自我相應而有。生氣之念,原表現於「欲」的滿足。

進一步認識:自我原是色塵緣境的被主宰者。強調自我意識的可憐者。何謂觀?

觀者,觀照菩提,於先前研究、分析、認識之內容,深入菩提之所在。

此處「菩提」當能顯現其「功德」之處。

舉「生氣」而言:轉色塵緣境的主宰之力。自我意識的突破之道。

本門之止觀,系由 雲老禪師之心地發明,本文為作者之心得,僅供參考。

欲的認識

人有欲,欲的形成來自於根塵緣境。

根,具「能生」的意思,有眼的、耳的、鼻的、舌的、身的、意的。

塵,有「垢染」的意思,有色的、聲的、香的、味的、觸的、法的。

緣,是「由藉」的意思,緣別不同,有因緣、緣緣、次第緣、增上緣。

境,為「心之所遊覆」,如色為識所遊履,謂之色境。

是故,欲之形成,因根、塵、緣、境而有:

財欲,財即世間一切貲財,人以財物為養己之資,至貪求戀著不捨。

色欲,色即青黃赤白及男女等,人以色悅情適意,至貪求戀著不捨。

飲食欲,食即世間肴膳眾味,人必假飲食資身活命,至貪求樂著無厭。

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人因聲名能顯親榮己,至貪求戀著而不知止。

睡眠欲,睡眠即情識昏昧而睡眠,至怠惰放縱樂著無厭。

唯行者,從事「五欲」的貪多,至少欲,以至於清淨欲,方稱是「淨業行人」。

註一:參考「法界次界」。

註二:參考「三藏法數」。



心的故事七   

常與無常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台灣生命及財產的重大損失,可說是台灣百年來重大天然災害。而身為一佛弟子,除了盡自己的一份能力,積極投入救災的工作,發揮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更應體會「常」與「無常」的道理。
「常」,就是「恆久、不變」,有「常住不壞」的意思。

「無常」,就是「變化不定」,有「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現象。

聲聞行者,以「諸行無常」看此一世間,認為世間有「成住壞空」的現象,因而有「苦」的發生。

在「大智度論」有「無常」的認識:

念念無常:謂一切有為之法,念生滅而不停住,故名念念無常。

相續無常:謂相續無常法壞名為無常,如人欲死漸漸命盡如火燒草木,漸漸燒盡,故名相續無常。

「無常」,不只是世間的「完成、存在、損壞、消滅」的物質現象,還包括精神的「發生、存在、變化、消失」。

雲老禪師說:「無常法義,是針對凡俗之情,外道之說的﹃有常﹄而來;基於

人依業分別因果關係的不同,於事於理具因緣法則的不同,故說無常相義,導入覺悟之道。」

說是「無常」,並不是消極的觀念,因學佛以覺悟為前提,必須深切體悟現實的世間有為法,有所認識與瞭解,並不是一味地計較與執著,也可以說,面對「無常」之事,坦然接受。

除此,還得進一步瞭解,在「無常」的世間中,還有其「真如」之「常」的體認。

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真如」的修養: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滅。」

面對現實的人與事「無常」,體取其「不生」與「不滅」的價值,肯定於「覺悟」的內涵。如:人生無常,命若游絲,稍縱即逝。

但是不可否定:生命的價值,

人對國家與社會的貢獻,生活的意義,造福更多的人群與生命。

大德,此次震災已過,與其感慨世間「無常」,不如拭乾眼淚,打起精神面對更多的未來。畢竟:「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

月圓之思

今年的中秋夜似乎是那麼的寂靜。

那天是地震過後的第五天,雖然我們在高雄,未受到九二一地震的波及,大夥兒看到電視上報導各地的災情,死亡的人數不斷地增加,不禁內心為之震驚,不敢想像這次帶來的災情,到底該付出多少的慘痛的代價。

顯然,這是天然的災害,但也道出了多少人為的造作,給予死傷的人數直線上升。

「如果不是建築物偷工減料」

如果…..如果…..

有太多的「如果」了,那些震災的傷害,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造作」行為,那麼又何來如此慘痛的教訓。

雖然如此,各地也不斷地伸出援手,幫助那些受到這次震災的居民,解決當前的困境,中華佛弟子協會亦加入了此次賑災的工作。大夥兒在埔里國中內,為當地的災民及醫護救災人員打理伙食。從凌晨五時忙到晚上的七、八時,大夥兒才把一天的工作忙完,可是想到災民的痛苦,自己的辛苦又算的了什麼呢?

那天夜裡剛好是中秋夜,幾乎居民都睡在帳篷內,我們也不例外。只是中秋節的圓月適時耀人眼目,任誰也無心於賞月,因為埔里鎮上依然是寂然,觸目驚心的斷垣殘壁與鎮上寥寥無幾的人們,依舊徘徊於不可知的十字街口上。

佛法裡,常以「圓月」比喻「覺悟圓滿」的表徵,此刻的您,不知看見了「圓月」又有何覺悟的內涵呢?       想想….真該想想…..

心的故事八  

常與無常

俯與仰之間有一個「我」。而這個「我」究竟該放在何處?是一直迴盪於內心的世界尋找的「為什麼」。

到高雄楠梓已有半年了,面對這個並不陌生的環境,尤其是從小生長在都巿的我,早已熟悉於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便捷,縮短了人們的時間與距離,但也為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帶來多少不安與恐懼。

追求「欲」的滿足已是現代人的指標,為了「欲」的追逐,也使現代人付出了許多,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中的「得」與「失」很難做論定。而佛法裡並不否定其「因」與「果」的關係,而是從「因」與「緣」中,能「肯定」其「價值」,從「計較」、「執著」中刻意地「認識」與「瞭解」,是學佛者突破煩惱的道路。

「我」又迴盪於現實的世界裡。

從「高樓」上遠遠望去,繁華燈火閃爍簾,一群群細小的人,為了一個「我」,而忙碌的不停,此時又有誰願意停下來,找到自己的「歇腳處」呢?

而我細數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卻為自己「捏一把冷汗」,不是天氣太過炎熱而無法招架,而是太多的「我」找不到「喘息」的地方,可能連「止渴」的機會都沒有,眼前不是沒有止渴的方法,而是有太多的「我」橫亙於道路之上,不肯向前。

「我」又迴盪於現實的世界裡。俯瞰茫茫的前方。

雖然,這是一條漫漫的道路,有太多是別人不能取而代之的「為什麼」,也有許許多多的「為什麼」等待「我」去「明了」,「我」不能因此而「氣餒」。

因為仰望自己頭頂上的一片天空,還有「白雲閒處」呢。

在乎什麼?雲老禪師說:「不要儘在乎別人說些什麼?最要緊是自己正在做些什麼!」

 別人說什麼,肯定別人有說話的權利。因為這裡有許許多多的為什麼?自己做什麼,必須知道自己行為的內涵。

因為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為什麼?當自己在乎別人說什麼的時候?

不妨去深入瞭解那許許多多的為什麼;當自己不在乎別人說什麼的時候?

何妨探究自己的為什麼。當自己不在乎自己做什麼的時候,

是否忘了別人還有為什麼;當自己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時候?

能肯定自己的內涵之中,還有那些所不知的為什麼。

您還在乎什麼呢?不要忘了「我」,

還有那許許多多的「我」,因為,這裡有太多的「為什麼」。

心的故事九  

無礙思想

一場以「學術」的方式闡明「佛學」的研討會,在台中熱烈地開展了,會中許許多多的佛學大師、學者與法師們,在會中提出了許多的寶貴論文,為現代學術界的「佛學」,給予新的時代意義,其貢獻可說是值得肯定的。

會中一位學者以「華嚴思想」來談「苦行」的意義,以文獻的角度談華嚴經的「苦行」方式,探討華嚴思想的「苦行」世界,雖然依文釋義,卻能站在「學術」的角度上,「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給予精闢透徹的解說。

與會佛學大師、大德們站在「學佛」的時代意義,卻有不同的觀點,大多認為其「苦行」的意義以不符合於現代的科學精神,正如同中國的經論古文,其價值性也愈被現代講求「效率」的時代所冰封了。

筆者以為:「苦行」又名「頭陀行」,乃「抖擻精神」的意思,自然非是常行,可說是非常之手法,行非常之實,所以佛陀提出了這十二種「苦行」的要求,不同於外道但「苦其身」卻「無益於道(法身)」的行為,「頭陀行」的行者,以「找苦吃」的行為,磨鍊「道」精神與「向上一著」的蹤跡,在這個身處富裕的時代,實屬難能可貴的。但若不「依教如法」終究「與道不相應」。

我輩堪稱學佛者,但以「佛陀」之教而探詢「法」之所在,以「理無礙」精神而相應於「事無礙」,完成於華嚴思想的「事事無礙」的圓融境界,您說是嗎?

改變自己

雲老禪師說:「您有願心欲幫助別人麼?如果沒有辦法能夠改變對方,而想欲幫助他人的話;那末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

一通將近一個小時的電話,裡面有太多的無可奈何:

「先生不願付出心力在這個家庭,卻抱怨太太是破壞家庭的禍首,男孩不讀書整天想玩,卻荒廢了學業,自己付出了心血,卻如同泡影,女孩擔心於父母親的婚姻不和,造成精神的太大壓力,多年的付出,一旦卻成為親人攻擊對象,怎不感歎世間的苦呢?

為了這個多年建立的家,何嘗不是為這個家耕耘?

「氣憤與傷痛」是她目前給自己的評語。

我肯定於她對這個家的付出與犧牲奉獻的價值。

「改變自己」吧!是我給她最懇切的建議:

如果妳還是愛這個家及家的一切,不妨改變自己的觀念與作風。

觀念上:給予先生、孩子正面的肯定,不管他們在你的眼中有多麼「差」,不要太在乎行為的結果,而忽略了親情的良性互動。

作風上:化「主動」為「被動」,找到有利的「契機」,使自己站在「有利」的點上。

最後,她破涕而笑。

您還想在「人與事」的流變中幫助別人嗎?

「改變自己」是化解「問題」的最好方法,不妨試試看?

「真的」吃飽嗎?師問:「你吃飽了嗎?」

答:「吃飽了。」

師問:「『真的』吃飽了嗎?」

答:「…………」

凡是親近雲老禪師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難以啟齒」的事,倒不是來到「禁止說話」的場所,也不是「牙痛」地說不出話來,更不是「沈默是金」的愛惜「金口」,是個「開口不得」又必須「開口」的棘手問題,因為答話者必須想想:

吃飽了這餐還得有下一餐,故不是「真的」吃飽。

今天吃飽了,還有明天要吃。

今年吃飽了,還有明年、後年……要吃。

人死了,雖不再吃,但輪迴下一道的眾生,還得再吃。

您不禁要問:

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其實,以「飽」與「餓」來說: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以「法」而言,必須關係到「營養」價值。因為,我們的色身是靠「營養」來維護的,如果忽略了它,將使色身受到「疾病」的侵害,甚至「死亡」;但如果只在乎「營養」而忘了「吃」的「消化與吸收」,那無異於「說食數寶」,終是處於「挨餓」的狀況。

大德!「真的」吃飽了嗎?

您是否還在飽與餓上打轉呢?還是數著「營養品」而常處於「挨餓」的「窘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