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和科學與學佛 - 意

 

調和科學與學佛一     意

能使人成佛的途徑及過程是最科學最公平的!

「被科學牽著鼻子走」這句話本身就不科學。

聽受雲老禪師的佛學教導,事先做好準備功課是必要的,調合科學的從心、重新,檢驗。是不容忽視的,起碼:

什麼是三多?

為何需要它?

如何妥善運用?

怎樣「運用思想,發揮智慧」(開拓心胸,使青出於藍;能起心動念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利人利己,饒益所有,日新又新)是要具備的。

我們對科學的印象如何?

科學與我們有何關係?

有刻意科學化處理起心動念及修養?

多聽多看多問,是雲老禪師著作裡多處告訴學佛初機者,應當探

究和修行的起步。很科學吧!

偏差,是缺乏比較來源資料,儘最可取的結果。

少見,是知識經驗還不夠。

迷失,是事前定向不周全設施。

調和科學與學佛,並不把未健全的知見,順著業習的催促,窮途末路似的,只顧目前的解脫,屈於短近的感受,進一步的前因後果,遠因近果,似乎不多管了,只循情識作用,不明又不去圓融的漸進修持;調和科學的目的是能逐漸清淨解脫,不留後患餘業。如此說來要學的,要 Q   忍受的,要趨向深受「佛」的影響,克服生而為人,不知不覺,自自 Q   然然,盲點於「人」世界的打滾打轉;有如逆水行舟,與順水流舟之 Q   別。要顧及的層面,可多的很。有說要「點滴遷化」的修行,把點連 Q   成線,由線來決定面,面的各方向延伸而成體,因此萬有可能,無限 Q   相關,法緣無量,佛法無邊;完整的佛法,必須兼顧體、相、境 Q !。

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不要有意無意地,把我以外的人比下去了!在「八勝處」這個單元|由雲老禪師廣播一整套「大般若經要解」的佛法介紹,就闡明得清楚,很可幫助我們把握接受,他人的優勝處,不致無形中,在學佛的過程中,徒增一層障礙。又在「八背捨」這個單元,說明出家人必需認清了解,又很難把握的關節是這樣有科學化的佛法,以現代人的語意理念,把佛法的精神,不被塵掩,可被教育,學習得來。所以榮獲了新聞局優良教育獎。

有一個土地公土地婆的小故事傳說:土地公又被稱萬應公,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後來土地婆卻認為不行了!如果人人都富貴,誰來幫咱家要出嫁的女兒抬轎子,這樣的想法科學嗎?所以啦,就成了今日大家所見的貧富不均;如果周圍的大環境,有正向的互助風氣,就可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礙清除,學佛淨行就順利多了。

不要把「保護自己」的用意,矮化、曲解、目光如豆、不知進步的封閉自己了!白雲深處;「智慧而入覺道」似乎人類的感性,大多表現於自我的私心裡;如果,當人類的理性抬頭時,自我的私心意識,一定是發不起來,缺少利樂的原動力,也就是事不干己的時刻。

保護自己,是要做到怎樣的情形,較妥當?說著說著還是要熟練而不忘雲老禪師的一向教誨;維護、照顧、調整起心動念能饒益勤修戒、定、慧三學。

科學不必想它是科學家的特產,也不用以為是工業革命,以致工商發,才有的名堂。科學只是中西文化交流百年來,才有的稱號,正名定相以前,不必循著專人指示科學不科學來行為,每一點線面都是科學不科學互相交織的,日用而不覺吧!凡有目標努力生活的人生,皆不離科學的途徑,是綜合很多門路的科學行為。幾百年前明朝的袁學海以科學方法遺留了著名的「了凡四訓」,專以人生的命運向全方位的改善之說,當然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不離佛道儒思維遷化。

科學之義:有組織、有系統,並且具有客觀性和真理性的知識。依其研究的對象,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當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下又可細分物理、化學、生物、動物、植物、醫藥行為、心理、管理、產銷、語言繁多類別,其實可分得很細,得了諾貝爾獎的專家,可以把一小點去發揮而成頂尖端科學的龐大學問。

不只蘋果掉在牛頓的頭上,阿基米德被水浮起,才有科學的,科學本來就有的,從發覺、發現、發明而成型;為生存而生活的軌範,就處處存在,文明、人類的進步,從生火、醫藥、工程、家庭組織、克服困難、講求舒適尋求歸屬,那一樣離了科學的助力;但是我們可曾想過:科學裡有不科學,不科學裡有科學,或者說科學與非科學往 Q   往是孿生雙胞胎,例如新聞報社以科學的設備印製報紙以供大眾, Q[1]  但又 Q   為經營工商,附和大眾,所刊載報導的,以何觀點,立場所在, Q[1]  各有 Q   圖私,不科學的很;中國文化的瑰寶很多,很科學的不少,炎黃子孫 Q   歷 Q[1]  經代代更軼的朝室後,能保留後發揚光大的有多少?顛倒的憾事, Q   卻 Q[1]  是不斷。中國文化國際漢學研究中心,不在中國呢!古物寶器一車 Q   一車 Q[1]  往外流失;中醫藥、針灸一些發源於中國的科學,倒要跑到 Q   國外學 Q[1]  !中國本有的寶傳,被外國人以科學的方法發現,被肯定、整 Q   理出系統 Q[1]  來,國人才跟著去學,不然就糟踏了本來具足的遺產,認為 Q   它不科學; Q[1]  又把怪力亂神的封號,處處加在一時無法理解,又不肯深入 Q   研究的超現 Q[1]  實科學現象上,以致「舉頭三尺有神明」看不到的良心助力 Q   ,就被迷信 Q[1]  於科學現實的偏見所不認了,難怪雲老禪師悲歎說「自我 Q   意識高漲了」 Q[1]  。

不迷信科學,不輕視傳統與道統,什麼才是現代化的正知正見?良知、能知、能心的建立,在世紀智爆,資訊氾濫的新時代,善調自己的「收訊」,就顯得重要了。六根六塵六識五蘊的統合發揮,不應只停留在「 Q   感官激情」的層面了。

「感官激情」或者說「官感激情」,這連接在意根情識上的浮顯

樣子,好比冰山一角,只是一整塊龐大冰山的一點點,所以說成一角。它是難通及潛能或佛性的。

眾生是無定性的,受制於六境的感官激情;心脈沒有收攝調伏,眾生是無法自持自用的,更談不上如何使用公正、良善的意義,一切的人文、人格教化,也僅存留嘴皮與心理意向之中而已。

文字雖有般若,但般若的存在文字裡,不是人人可得的,就如同要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得先有受苦受難的能耐與歷煉,沒有見般若以前的修為,是須經一番調適整理的呢!

一般人的常情是「眼見為信」、「相上打轉」、「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喜新厭舊,受制於「招徠廣大,給人歡喜」一窩蜂的環境趨勢,一切相所涵的義理、法義在那裡?

任何人,有無修行,展開任何一點的時空來說,都難斷定,因而修行修養是點點滴滴持續不斷、日積月累的變化,有道理有方法的;但他也可以主觀的情識作用,綜合當時的情緒、情境、情感,給予好壞的認定,能把一件好事看得很壞,把一壞事想得好,起心動念就很容易妄生妄滅,以致他人自己受傷被害︵看得見看不見,可覺知,覺知不出︶都是那麼的平常,唯有偉大的佛陀能有「舉火燒空」、「不受禮贈」之例,摒「受害」於明覺之外。

人都有煩惱,在煩惱中如何顯菩提呢?

因為有限的智覺,無法在無限因因果果的根源中尋覓出路,所以就被套在愁雲悶霧裡,一時不得開朗,唯有依從善知識的指點迷津,調、調、調整心意識,如同無線電收音機,天空中佈滿了各式各樣不同頻率的無線電電波|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要聽到意中的節目,得先調動調鈕,對準特定顏率;調「言周|圓周」: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減少缺失,儘可能去相應周遍圓滿,從而修學,修養,修行,變化氣質,就可顯菩提之覺道,直接的說,了當的方法,都不是究竟。

雲老禪師說:「佛法不是武器,現實不是敵人;菩提不是武器,煩惱不是敵人」就是這樣。又說「把煩惱明白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把煩惱明白了,問題也就解決了」,到底煩惱什麼?為什麼煩惱? Q   可以不煩惱嗎?煩惱從那裡來?同樣的面對,為何別人不煩 Q[1]  惱? Q   有多少的見識,就可列出多少的關鍵,相連的困難因素, Q[1]  逐條理析出 Q   來 Q[1]  ,擺在桌上,明顯可察查的地方,「見光者死」,突破盲點死角 Q    Q[1]  了生脫死的相關,舒鬆了集一時的蠻纏,不可小看這「解心」的舉 Q   動, Q[1]  是利益是科學的。動盪不安的社會,一件件新聞的自殺殺人案件,不都是解不了心嗎?這麼一來,似乎排掉了--一團亂,心裡一團一團的結,似乎都在鬆解了,古 Q   德先賢要人「 Q[1]  每日三省吾身」是有道理的;寫日記有什麼好處?及其 Q   「型式」 Q[1]  的作用?每日、每月、每年這樣延續下來,自己要檢討 Q   改進的 Q[1]  是什麼?進步成就的地方何在?方向|努向的方向,目標的方 Q   向, Q[1]  有沒有改了、偏了?菩提道心退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 Q   所 Q[1]  以不然?要知道「方向」是重要的,而「導航」的關鍵在那裡?為誰所操控呢?發射火箭、飛彈者,要算得準,對準靶標是精確的,何況要發射衛星,不只要計算,且要成功地把它放於太空中,繞地球同步相對跑,不會掉下來!這些是所謂的太空科學之成就。而人,人生呢?有沒有人生科學?當然是有的,而且處處可擷取它的鴻鵠片羽,以行為科學、語言科學、心理科學(身口意的科學)見其端倪,在許許多多的科學中,立定志向,信願行「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是主導的關鍵。

註:眾  生:大智度論十六知見之一說,五陰等法和合中,妄計眾共而生;眾緣所生,可以是法,是細胞,是人,是靈命。

六  境:六根六識六塵因對環境感觸的交互作用,少有想行之間隔的修養。

心  脈:對生理結構,能修、能養、能調控,能知生化理則,不能只當臭皮囊看待。佛學、科學的配合是能在心、脈的律動和質變中驗証的。太安逸的生活,缺歷練就愈失了身心本有的健康活力。「高能的免疫力」將隨著開朗的心念,慈悲的胸懷,勤而不勞的肢體活動來殿基,可以少受病菌、鬼眾、中陰身、惡運的干擾。

心理意向:常是能說不能作,缺乏正心盡性,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心餘力拙,文華修飾,有表無實,以文喪質。人的定性,是心理張力受到生理能量的攝持,而下一步將生成潛能的開悟。心生悟,是心智,非腦智,它能悟到起心與動念;能依真如、清淨意願而行。

舉火燒空:有人勸告佛陀,那些人將加害他,他說這些人是拿火把對虛空燒的,一點也傷不到他。

不受禮贈:有人當面責罵佛陀,佛陀反問:「如果你要送人禮物, A[1]  那人不肯接受時,你將如何辦呢?」責罵的人回答:「我就把禮物 A[1]  帶回家。」佛陀接著說了:「是的!我不接受你的責罵,請你把它帶回去罷! A0  」 

見光者死:有些像蟑螂、蚊子、菌類等小昆蟲習於辟幽暗而伏居的,一旦把它們放於光明下,其結果可想而知。這句不知從那裡來的俗話,似乎不怎麼好聽,是在形容如果有不光明磊落,見不得人的鬼祟事,一被知曉曝光,就會引起共憤生氣,要回公道。光也象徵智慧、真理。要了生脫死,就是要以光照無明。

型  式:柏拉圖說教育的目的,在於形式的建立。意指良性科學客觀的思考模式之養成。

志願:人沒「運」不能自通,「馬」無人不能自往。運:運動、運作、運轉、運行、運命、運氣故人無志、無願、沒有切望的了生脫死求道之心,如何成為有覺道的修養者?

運氣:不單指運氣好抽中大獎,運氣不好抽得紀念品,用法是被口語化了、通俗化、迷信化了。其至運不好,還要找人替其改運、算命、消災:「病」如「福禍無門」,是唯人自招的,有人努力糟踏自己的健康,不生病是奇怪的事;運是變動的,被作用在動辭的述說上,如運貨,貨運中心。運是機率不同,被作用在名詞的述說上,如貨運、運貨公司;機緣機運。運、通、往何處是重點!努力等待機會與積極創造機會,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但也可以是相輔相成的,關鍵在於知見的深淺、準備的工夫。

運命、命運;運氣、氣運─有關聯、易混淆。就如,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以世界為中心的自己。一個於道上正勤精進不懈的人,與一個隨業迷茫的人,都會「運」、「命」、「氣」有著質性上的不同,以及相互牽扯的影響。總歸於佛法的「道、業」,是不離世間法罷了,若要一探佛法的「唯識」,得也要有「識」途的老「馬」。

唯識學的重要顯示了「種子和現行的關係」:種子生現行,現行

熏種子。種子之多之繁之潛藏之新舊,就以遺傳基因、DNA、思維意識密碼系統、無盡藏、如來藏來包藏歷劫生生世世至今的信息記憶、資料來源,在「人無運不能自行」時,就隱含了「種子因」納於識的「運」─主動、被動,動詞、名詞。省略變化的分析,以運和馬的比喻出現。「馬無人不能自往」即以馬的形態之可被駕御,以當下現有的行動作為之現行,所得之結果,再改變影響種子因的質性來說「現行熏種子」。如此「想行之間」的應用就格外有意思。還沒身體力行之前,就得先安排出非「焦芽敗種」的種子因,也就是說,只要有能選擇的時空之允許,應好好應用潛能之所在。於道業的顯現更替變化上,實際做不間斷的努力,務期達到修養、修行的效果。又像般若學「無住」的修養,於「法無自性,隨緣而起,未起之前,了無蹤跡」,令未成形的善行、清淨之種子浮顯,使無明種因、冥頑道障消化。可如四正勤─止惡,防惡,生善,增善的能夠把握,較有饒益,自利利人的作為來從事,以「唯」的比較選擇後,作「識」的了別,了別之後,又可作比較選擇如此識、唯、識、唯、識輾轉互,精益求精,以往圓滿的結果為走向。

惡馬惡人騎,千里馬遇得關老爺(關公);心如野馬,易放難收,又心猿意馬;人在敲門,馬要溜走(如新業務推銷員,一再吃到閉門羹,及應門人不善面貌、臉色、心念的起伏,內外環境的不平衡,一再的掙扎,心裡忐忑不安的情形,只有當事人感受最深;跟隨著的馬─他本人的下意識,未習慣於推銷理念的堅確,所必然的反應;大多數一般人,最不容易在這裡過關,持以成功的人生觀而為一連串的「開拓」奮鬥不懈。然而可歌可泣的故事,接二連三的歷練,身心靈的舒展和強壯,各行各業的頂尖推銷員、推銷大王,該是最能乘御任何的馬,熟練的工夫是鞍上無人,鞍下無馬的,人馬一體,未必有禪,但定的工夫應有,應是老到。知道如何發揮潛能的,他們所能看到覺知的視野,已是冰山那一角之下的山座,或許他有信仰或學佛,可毫無疑問的,他們都有理想和抱負,更少不了有志願的行駛);由此也延伸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口是心非,人馬不一牛頭不對馬嘴;衝出黑馬,一馬當先,馬到成功。話說回來,弱弱馬也有一步踢,只要盡本份,守職責,努力修行,學佛成佛是畢生,生生世世的,知源遠流長,不枯竭的水源,能細水長流,勿庸躁進的。馬不一定看得到,騎馬的人生,不只在戲劇裡,或田園邊,實存於你我人人身上。所以我想:文字有般若,於相上勿用打轉,找出它的實質意義,饒益性,較好。

佛法百喻經,也有四馬喻─自動自發上進心程度上的分別。調和調訓自己的馬,而後能知別人的馬?也可以調自己馬的方法去調別人的馬?答案將是不一定的,佛法所提的八萬四千種方法就是差別相所在。

雲老禪師所說的自我意識是如何被自覺正視而能正覺正用,覺析萬般事理的呢?

把握自己的能量,提昇自己的修養,避免意外的干擾,敏捷於「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於是日積月累的道德精神力量,當可隨順的感動自己又可感召他人。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他覺性很高,聽到了,知道了自己所精專的學識,有某些錯失,即補正它。知識戰勝了盲點,真理的智慧之門若開了,就能喜悅、自在。

但以個性去要求別人,是一般人的慣性,相隨的四住煩惱─我見、我慢、我愛、我痴,常依循著「末那識」的習氣變化,而形成「潛在」、「潛意識」的本因,傳播著日常、平時、不作意時的種種言行、態度與習性。

人的行為,感知,若志向未浮起,那麼其人格、品性,僅是此「潛意識」─四住、我愛的向外推移成「心意、意識」來乘御其心識、與感覺而已。所以學習、變化氣質就顯得如此重要了。

開拓,在佛陀的理念中,以「明妙」與「圓覺」為依歸,面對自己的「無明」與「惑業」,從事修心養性的畢生工作;務期從無始以來所自作的「殘缺」予以「透徹」的維修,就像是,使其恢復原有的面目。(出於「白雲深處」:守著殘缺的修養。)

不集中意志來做事、學習,而就從冥境、妄想、無明來感受、反應、刺激,那麼「頭腦不用會生鏽困鈍不靈光,空有道理不用功將徒然」,於是置自身於僅存的「根本識」─集體無意識、潛意識、意識,這三者來形成習性、習慣,並在如此的「慣性中」妄失了自我─業我或道我的「唯我獨尊」。

這條道路不通,換那條。山不移,人可走,何必與自己過不去?條條道路通羅馬,障礙何在!要不要而已,何況還有一句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及一勤(一否─否極泰來,確有學問─)天下無難事!

非乘願但帶業而來的宿命,在先天所帶的業習中已被安排希望什麼,喜歡什麼,但人腦有「模擬變化」的複雜系統,百千萬倍於個人電腦。它自動自發的來認識其前世所遺傳的意識思維之密碼基因,以及現世此時所聞思修的種種構象(相上),這些操控自我意識,所未能及時明白的無明因,會在「下意識」中顯現。例如:有的人腦髓神經系統、心脈有差異、破損時,是不能用「他在迷信當中」的成見,以有色的眼光來對待的。如有人告訴他,你所見不是真的,是不被接受不起作用的。

「眼見為信」,除智障兒、天才外,他確實看到他所看到的,感覺到他所感覺的。有人可見鬼,有人持特異功能,有人近於同性戀,有人是色盲的,喝酒醉的人,不是自認我清醒的去開車肇事嗎?不正常於一般人的官感功能者到處都存在,所以信不信,不一而同;不過「道法自然正常」的。因此,未有足夠的能力,未有把握的承受後果,還是順應環境,寬大心懷,包涵所見,設法接受,從中「保護自己,惜緣惜福,不傷害別人」。若得專家的意見,還要饒益有情。以不隨妄改變它為妙,而以修養影響人,不以個性要求人是理想。

人體在平時,直覺經驗中,並沒有作用到「意志」─這意志如以三十七助道品看待,則有七覺支:1擇法2精進3喜4輕安5念6定7行捨。在雲老禪師的般若學七覺支中就說得很清楚,其註:覺具覺了覺察之義,為使定慧均等。若行者心浮氣躁之時,可用除(輕安)、捨、定三覺支而攝取;若心沉氣寂之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三覺支而發起;唯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退廢;以此七覺支,得證無學果。

「直覺經驗」它是使用「心意、意識」來處理事務的。這「心意、意識」受到1業識2轉識3現識4智識5相續識,而自然而然的形成日常的習慣習性。這也就是淨業行者,為何要注意起心動念(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的緣故。不然,一不小心很容易如「逆水行舟」的倒退、安於現況了::。由此可知各行各業之勇於不斷突破,精益求精的佼佼者,總是少數。

在激勵學中有小雞和小鷹的故事之啟示:深山中的一小孩,撿到一鷹蛋,把它混入一窩雞蛋裡,讓母雞一起孵,於是小雞小鷹從此就生活成長在一起,小鷹應有的特性似乎要被埋沒掉了,有一天這隻小鷹被訓鷹師發現,訓鷹師開始了訓鷹活動,起先小鷹被放在屋頂,被推下後,就急忙跑往小雞群裡,訓鷹師三番兩次,把牠從高處下放,小鷹老是一著地,就往雞群裡的同伴跑。

雖然小鷹曾一再向小雞表明要翱翔高空的自在,但總是被同伴或勸或笑以別傻,潑以冷水,受到薰染的結果,甚至老鷹要捉小雞時,牠一樣跟小雞躲到母雞的翅膀下,然而訓鷹師,不失信心,那小鷹終於有一次飛向不同於雞群的高空處。這不是小鷹受助於訓鷹師而超越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直覺經驗的道理嗎?

從業、從轉、從現、從智、從相續之識,人總是有「萬物之靈」的優勝本質,能擁有「自行啟智」而「自發潛能」的機制。人是最有「學佛、成佛」的本能,豈容妄自匪薄,不知提昇,反而下屈。但辨別「識之所在」的「識判」之障礙,卻被「六染」之心來牽扯。

六染心:出於「起信論」。三藏法數謂:心體本淨,離諸妄染。以依不覺,忽起無明,由無明薰習力故,遂有六種染心之相:

一、執相應染─執相、我執、法執、我法兩執,成煩惱障、所知障。不要太在意於別人在說什麼,重要的是應該注意身口意正在作什麼;自己正在作什麼,不要惦記著,別人沒有來分勞。自己沒作什麼時,應想想我要做什麼。(試以雲老禪師以往所示的口訣、小語來修整,取自思路─現代人的禪效益。若要詳加參研,得從雲老禪師所著「大乘起信論概念」深入)。

二、不斷相應染─無明薰習自然不斷;因如雞卵,緣如雞母,因緣和合,卵成雞,雞生卵;無始以來,循環不息。若欲分別,暫取時空,立一單元;現前生滅,一個循環。如此類推,得知過去,比量未來;綜合三世,以至無始。然而,畢竟無始是什麼?日陽月陰,太虛地實,在在取時空。

三、分別智相應染─老子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做了知錯,知錯還做,為什麼要做?是誰知錯?是誰在做?若說是我,誰是知我?若說不是,又是誰?

四、現色不相應染─在歷史條件和社會變遷下,大環境已做了某種適應性的轉變與註解,卻因「有看沒有見,有聽沒得懂」的不相應之染。心無能所,不畏塵污垢染,猶若無際之太虛,任它風起雲湧,疾雷閃電,依然安如泰山。

隨緣不變的任運自在?也染?

五、能見心不相應染─如果說二十一世紀是真理科學昌明的時代,而不跟時代的腳步調整,依自認的真理為是,也將成染。萬千落葉,有的成糞,有的成金;萬千衲子,有的從道,有的從魔;相較之下,差異為何如此的大?其實悉皆識心所造,非關淨潔明妙的真如自性!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俗語:一人智,不達兩人議。即是要以真心誠意來集思廣益,以棄自己盲點;一個智慧已達極至的人,確然體悟了宇 Q[1]  宙 Q[1]  人生的生與變;而且是徹底的也是最完善的,在這個大千世界中,祇有釋迦牟尼佛才圓具了如此的境界。

由此可知,相應會成染;不相應也有染。要調和成不染,科學有助力。且看人類文明的進步、思想觀念的變遷、學術發表的交流、資訊傳播的便利、DNA技術的運用、科學辦案的基礎、實事求是的精神::地球村─真理世紀的來臨。

「識判」上的礙障,是深深的關聯到人的品格、心性,須習知,再研討,並設法調伏之,才能正確的教育人我。因為人是站在「時空不斷演化─其中有道(中道)」的歷程上,有其必然的超先、先天、現在、後天,潛藏的智慧等待調和、後來發掘。能夠把握當下,明確修養,才能明覺。

「知見與神妙之我」,從研習般若,而後能除「我沒有如此說的意思,不是我的本意::,等等的無奈」。才不會知見不夠,忽略修養。

一般人們在日常之苦樂摻拌中,不依正道的覺性及經由不斷累積的「新知識與力行後經驗」之薰習,跟從善知識的法緣來聞見、攝境、我用,而僅是的日復一日的求溫飽、休閒;就必宛若那一無是處的木材,自然燃燒其火性,在死寂前自斷自妄一生。─捨正道以換迷誤,總是不划算的!

文豪莎士比亞說:「以前我浪費時間,現在時間浪費我」,如何管理自我呢?雲老禪師說:「要管理,應知我做得了主嗎?」為何做不了主?這「潛意識、集體無意識等下意識」足夠讓人受了!(抱歉的說,文字和表達不免有礙,總以「開卷有益,修養就是」自期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