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天地,雲水悠悠

 
縱覽天地,雲水悠悠

徐富美

       千佛山許多護法居士大德與老和尚結甚深因緣,不只結緣甚早,而且總能親近請教,得到莫大法益;相對的,富美與老和尚的因緣就顯得薄弱而微細。只敢遠觀、不敢相趨的結果,就是入了寶山,只拿一點點寶藏。即使如此,老和尚的法也已經足夠讓富美受用無窮了,細水長流,點滴在心頭。

驚豔

  初次見到老和尚,是在法界電視頻道。電視台有許多佛教弘法節目,但不是每個台、每位師父弘法都能相應。一轉到老和尚的台,就立刻被別具一格的話風給吸引住。老和尚講經說法,隨手拈來即是材料,不逐字逐句翻譯,融會貫通,很能讓我們這些注重思維的人折服。這一聽就聽了多年,每次反覆聽都有更為深刻的體會。

受用

  老和尚是個能出、能入世間的大修行者,我無法一窺堂奧,小嬰兒怎麼能瞭解老爺爺的人生智慧呢?但藉著隻字片語,總也能讓自己安身立命,解決身心煩惱。老和尚說,我們有個「我」,但別忘了別人也有個「我」咧。我們吃東西是吃它的營養,色香味只是覺受。修行人往往都能做到不傷害別人,但自己也要不受到傷害;更進一步說,要具有饒益性。修行要累積知識經驗,要懂得道理方法。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我們往往對六祖直指本心的大根器感興趣,但其實神秀的琢磨工夫更為重要。有道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時時勤拂拭的工夫,磨掉的該是我們的「自我」。

典範

  佩服老和尚,倒不是因為他傳奇的一生,出身望族、指腹為僧、抓兵、恢復本來面目、行腳、高壽等,而是他獨樹一格、洞悉真相、撥亂反正的氣魄。這來自他完整紮實的學佛訓練,以及曾四處行腳而來的開闊視野。他指出「阿彌陀佛」的「阿」唸「ㄛ」不唸「ㄚ」,還原當地語言「無」的本來語義。他看許多電視弘法說不到位,自己就不惜辛苦,跳出來現身說法。他打破窠臼,又能挺得住別人對他的誤解與撻伐。我想,這是來自老和尚對於佛法的信心,絕對的信心;而這種信心,又來自他日常生活中實踐之後的通透。與其說這是老和尚的「調皮」,不如說這是承自禪宗的活潑法脈。

永恆

  老和尚的存在,成了眾人的利益;但我們在信任與交付的同時,也產生了對老和尚的依賴。即使我們都知道人總有結束色身之時,也早知道老和尚年事已高,但一旦面臨境界,仍然不免一陣驚心。老和尚能不吃不睡而無恙,我們不能;老和尚行住坐臥不起心動念,我們不能。他這麼有功力,我們沒有;沒有了老和尚,我們怎麼辦呢?曾經感受到有師父在講到老和尚時,語帶哽咽,師父慟哭何曾是因為看不開,那不是出家的本懷。就如同老和尚回大陸祭拜祖師時,哭成了淚人兒一樣,那是面對人生無常、在靈性上要自我當家的又一次頓悟。某一年的農曆春節,到菩提寺參加活動,只見老人家在台上忙著指揮這、指揮那,那時心生慚愧,平凡如我等,能幫忙的地方真不多。老和尚發願生生世世為比丘,那是他能出、能入,除了保持靈明、來去自如的功力之外,更多的是不忍眾生苦的悲心。老和尚不需要我們的回報,我們的心太匱乏,無以回報。老和尚色身是「相」不是
「體」,如果哪天我們回到了宇宙生命的本源,我們的法身跟老和尚的法身永遠在一起了,那是唯一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