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行者的修行要訣

禪行者的修行要訣

禪行者的修行,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平常時的任何起心動念,好好地抓住它;因為,那正是禪那的誘因,最能引發「疑、思、悟」的殊勝之機,而進入「覺」的世界!

當然,我是臨濟子孫,更兼溈仰法脈,於禪宗的流傳,責任重大;因此,我並沒有排除收授禪行者的意願,但是,我也不會刻意地尋求,一切以「隨緣」為法緣,畢竟真能看破而又能放下的行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禪的語絲》代序)

※分別心發動之時,不能一味地計較和執著,必須進一步去認識和瞭解;從探討及時有所發現,則可以淨化無始的業力,修養成可以明見心性的智慧之力。

 

※自修,纔能增長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自我磨練,可以改善許多不好的習氣。

※自利、自度、止於聲聞羅漢位。

自利且利他、自度且度他,是回小向大的菩薩位。

遠諸業的清淨,道的行修,以至願的踐履;圓具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德養,即成可以建立起願力世界的佛陀位。

 

問:無始所作諸業,今生歡喜承受苦樂果報;若所報不盡,該怎麼辦?

謂:涼拌!

云:禪師戲論!

釋:涼、即是冷卻,莫焦慮,安祥沉穩而面對。拌、攪和義,如缸盛濁水,藉他力可以澄清;但賴自力,積極攪拌,假以時日,仍然可以澄清;唯攪拌之作,須知以磨練為道。

 

※修學佛法的人,應該有這樣的觀念:過去了的,莫追憶,任它過去。

未來的,切莫編製,空思妄想。

最要緊的是:把握住每一個現在!

若能如是,則過去、未來、現在,你都沒有浪費掉;

因為,把握了每一個現在,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也會成為現在!

 

※懺悔,源自梵語「懺摩那」一詞。

懺是檢討;悔是改錯。

懺摩那,譯作:發露知錯,不再犯。

行修佛法的人,應具謙恭虛心的美德。

多少人,最不在意的是:「小善不屑為,小惡無所謂。」

結果,善無所積,惡積成大患;所以,佛法中告誡:要常行懺悔!

 

※我們出家,不是為了衣食,不是畏於現實,更不是為了養尊處優。

色身之治,絕不只是為了安穩的活下去,而是擁有這具皮囊,價值在那裡?活下去,

每天幹什麼?

法身之治,佛意最真實,曾開示我們:

要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於現實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明白自我的一生一世;好好的、踏實的檢討自我;於善,做了些什麼?於惡,涉及了些什麼?於善惡的局限中,又曾經超越了些什麼?

唯有於「生」的明了,未來的死才能得到解脫!也就是佛法中,告訴學佛的人,覺悟之道,在了生脫死;尤其是出家的行者,除了自我的了生脫死之外,更要為他我的生

死,從事度脫的工作。

要不,僧尼何以稱為人天師範啊!

 

※吃素,不算是學佛,但有益於身心健康。

齋戒,是菩薩修行的方法;如授菩薩戒之後,同時受持八關齋戒法。

不殺生,在培養菩薩的慈悲心。

不殺生,不以吃素來維護戒法。

 

※《楞嚴經》中提到:不斷肉食,不得成正覺。

學佛修行之人,先從「不淨肉」上學習,逐步進入斷除肉食的修養。

所謂不淨肉者,約有如下的認知:

不是自己殺的。

不是教使他人殺的。

不是專為自己而殺的。

殺時,沒有親眼親耳見聞的。

但是,食不淨肉時,仍須生起慚愧之心。(編註:老禪師為什麼說「不淨肉」?)

 

※發菩提心,只因「人」的「無始無明」,遮蓋了「本有」的「覺性」(佛性);就像是摩尼珠,時間久了,被塵垢污染了;原有的明亮清淨,黯然無光(智光)。

學佛之人,宿昔善根深厚,既知學佛修行,首當及時覺悟;於世法精進超越,於佛法正勤增上;隨緣隨境,清淨諸業,如清淨摩尼珠的塵垢,得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修學,如是精進,即是發菩提心。

 

※生命與生活,加起來叫做人生。

什麼是生命與生活呢?

生命像流水,從源頭,朝茫然的未來,或緩或急,或滯或流;隨著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環境,遭遇不同的因緣,承受不同的因果;流動著,奔馳著,直到漸漸地減少,以

至完全的消耗殆盡。

生活像大海,集眾流,匯合忍的無奈,或垢或淨,或濁或清;隨著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遭遇不同的對象,承受不同的事故;累積著,壓抑著,歷經永遠地循環,除

非有朝一日會乾涸。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的複雜,如此的不能把握;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生命的結束,就像是日出日落,於人生所究竟存在的得與失,似有還無。

不是麼?!

無始迄今,以至未來,唯有超脫「業──源頭」的輪迴,才是可信的解脫自在!

 

※什麼是中道呢?

最簡明的說法,就是其中有道,叫做中道。如:說事,任何的事,其中有道;論理,

任何的理,其中有道。又如:

煩惱的生起,其中有道。

煩惱的消失,其中有道。

佛法說八不中道。

禪定不是盤腿昏迷,更不是灰身滅智。

習定的人,最忌耽著空境,意念亡失。

禪定在調理散亂的思緒,維護正念。

簡單的說:

禪定修養,在奢摩他──止於一念。

禪定理念,在毘缽舍那──觀照菩提。

智慧不是世智聰明,更不是自以為是。

智,是積知識與經驗而成。

慧,是運用既有的「智」,使其發揮有饒益性的效用。

智慧於佛法的領域中,歸納道理與方法是屬於智類;依據道理與方法化解障礙,超越

世間的輪迴之苦,證入究竟涅槃的境界,才是般若饒益性的效用。

妄想雜念太多的人,往往擁有太多的空暇時間;雖然,擁有太多的空暇時間,並不是件壞事;但是,必須好好利用空暇,珍惜時間,立意去妄除雜,提起正念。

如何提起正念呢?

很簡單:念佛也好,靜坐也好,持咒也好;甚至參禪,誦經,禮佛,閱讀善知識的著作,只要不把時間浪費在妄想雜念上,全都是好的!

禪那,就是靜淨地思考。

從理還亂的色塵緣境中靜下來,由外轉入內,默默地觀察,照見內心世界,發掘自我意識的源頭;就像是處身繁華的交叉路口,車水馬龍,眼花撩亂。

當前境況,你將如何呢?靜淨地思考吧!

禪的誘因,源自心念的起動。

心念起動之時,抓住它,以「疑」的手段,探勘其變化的面,發掘其作用的點;而後運籌帷幄,以「思」的方法,進入「面」的價值,釐清「點」的效益性。

就這樣反復的「疑而思」,「思而疑」,從中察覺,觀照;久而久之,必然會有所發現,也就是獲得所謂「悟」的成果。

禪,不是坐出來的,它沒有一定的姿態,也沒有一定的時間,更沒有一定的方法;卻有一點是必須的,不可以改變的,那就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

 

世俗人害怕老,更不喜歡人稱之為老。

出家人好像不在意老,更喜歡人稱作:長老、老法師、老禪師、老和尚。

真的,喜歡這些封號,究竟是德高望重?年紀老了?資格老?還是「老」就是好?

尤其是長老一詞,依過去大陸叢林的傳統,印象中設有長老寮;長老寮中的成員,都是曾經任方丈,而後退居的和尚;寮中長老,年邁力衰,退居頤養,有小沙彌服侍。

現前長老,寺院庵堂以至精舍,處處都有「長老」駐錫;這種盛況,尤以台灣最是殊勝。

曾經思考這種特殊現象,大概是誰也不甘屈於人下;除了釋迦牟尼佛,所有的都是長老舍利弗!

 

功,是一種形成的力量。

德,是一種利樂的修養。

當一個人,將自己利樂的修養,化做奉獻的力量,那便是佛教中所說的饒益功德。

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突破以後,產生的另一種現象;但是,有時候也不一定。

譬如:煩惱與菩提。

煩惱是身心不安的現象,如果你能面對煩惱,勇敢地去認識它、去瞭解它,從煩惱中找出形成的問題,發覺其中的關鍵性;這樣,便能突破煩惱,甚至化解煩惱於無形。

煩惱一旦突破了之後,所產生的另一種現象,就是從煩惱中所發覺出來的,佛法中稱作菩提;亦即是佛陀開示的:「煩惱即菩提」。

因為,煩惱是由無明迷惑而起;只要能夠突破無明,打破迷惑。至於如何突破,如何打破,那就必須從煩惱中有所發覺;不過,能不能夠做到,全在個人於佛法的修養了!

所以,能突破,是從有而顯無,全靠個人的修養;所以也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