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0講

金剛經第10講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談莊嚴淨土,先看然燈佛的問題,很多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過去世,是在然燈佛座前授記的,大家都知道然燈佛是一位古佛,可是有沒有人探討過然燈佛是古佛的話,然燈佛之前有沒有佛?如果大家讀過《法華經》可能有一點概念,釋迦牟尼佛不只是單純現太子身,來到娑婆世界再次成佛,他說出這麼一回事;釋迦牟尼佛在然燈古佛時刻,他是被授記的一個未來佛,可是在然燈古佛之前,他本來就是佛。大家看到然燈古佛的時候,不要肯定說授記釋迦牟尼佛是然燈古佛,這只是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說明一樣事,佛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成立學派之後,他把人很容易接受的,很容易信受的講出來。

釋迦牟尼佛在然燈古佛前授記,並不表示釋迦牟尼佛以前不是佛,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日月燈明佛的時候也是佛。日月燈明佛是在然燈古佛之前。

釋迦牟尼佛過去在然燈佛所,於法而言是不是得到了什麼法?釋迦牟尼佛回答說「在然燈佛所,於法來說實無所得!」這裡面有問題了,明明在然燈佛所授記;授記通常就是一種證明的意思,證明你的成就、修養;授記其實還有一個名詞,也叫作「灌頂」。很多談到灌頂,就變成密宗的灌頂法,「灌頂」本義就是一種授記,授記就是證明,也可以說就是印可。

既然是授記,必然對法而言,應該證明得到了什麼,也就是成就了什麼來證明,為什麼於法實無所得?以當時釋迦牟尼佛在然燈古佛時刻,證明所得的是有法可得,可是那是針對釋迦牟尼佛而言,在這裡回答於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並不是否定前面,而是說此一時、彼一時,都不是相同的修養、成就。就等於我剛剛說,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那個時刻,授記的是未來佛,在然燈古佛之前,釋迦牟尼佛就已經是佛。

這是不是一個時間上的矛盾?不是!那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如果不仔細去看,就會造成時間、空間好像兜不上有矛盾之處。以這一段經文來講;在然燈佛所那個時候他不是釋迦牟尼佛,是被授記未來成佛叫釋迦牟尼佛,那時是有所得,因為沒有修養、沒有成就不可能證明。在講《金剛經》這個的時刻?於法,此一時、彼一時。

有時候看文字,不要把時間、空間擺在同一個,尤其這種所謂的「過去」差別很大,一秒鐘的過去、一個小時的過去、一天的過去,甚至於一月、一年、十年,它的過去都不一樣。假使說幼稚園的那個時代,到了小學、中學、大學,每一個時代的時空以現在來看,不能混為一談是相同的道理。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以《金剛經》來講,現在開始進入到所謂「是名」,或者一些「本來說是」,以後又說「只是一個名字」,這裡會產生很多腦筋轉不過來的一些經文。「菩薩」以摩訶衍法,也就是大乘法來說,大乘法的成就者稱之為菩薩。為什麼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以觀世音菩薩而言,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是一個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一位菩薩,娑婆世界是一個五濁惡世,這不是一個莊嚴佛土!可是極樂世界是一個真正莊嚴的佛土;不要忘了!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是西方三聖輔助阿彌陀佛的一位菩薩。

再看文殊菩薩,也是在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的一位菩薩,可是文殊菩薩本身是七佛之師,為什麼?文殊菩薩做過他們的老師。除了這些,我們曉得觀世音菩薩過去也是佛,他的名號叫做正法明如來。以菩薩而言,他有沒有莊嚴佛土?談「佛土」兩個字,就是一個有智慧;也就是圓滿了智慧、圓滿了覺悟的這一種境地。達到這種境地的,就稱為佛土。

如果把佛土的「土」字改為「剎」──佛剎,就會變成好像是在寺院,錯了!因為「剎」其實也是以「土」而言,這個土就是境界、境地的意思;像《圓覺經》講頓悟,一剎那之間就覺悟,就顯現了佛土。佛土是這麼去看,不一定把它分極樂世界是佛土,琉璃世界是佛土,娑婆世界就不是佛土了。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不是很矛盾嗎?要看後面: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裡面涉及因果、因緣的問題,如果以一個菩薩成就來講,既然成就了,他就完成了菩薩的果位,要完成菩薩的果位,必須要具備菩薩修行,在因位上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不斷地修養熏習,最後才能顯現菩薩的果。所以「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不是說他不莊嚴,因為莊嚴佛土是一個結果,為什麼說「即非莊嚴」?在未成就達到這種境界之前,他不是莊嚴,因為他是因業而顯的一個眾生相,一旦業淨了,道成就了,就不同於原有業的一個莊嚴。

業莊嚴是什麼?業裡面的莊嚴,唯一的就是所謂的善業,因為善業成就也有善報,或者講有樂的果報,所以這種莊嚴,一個道的成就跟一個業的成就,為什麼說業有成就?因為有造作就會有成就,也就是這個成就是一種完成。為什麼說是「名莊嚴」?在名字上於業而言,「善」的確肯定是名莊嚴,可是惡?不能說是名莊嚴!話說回來,並不是惡就沒有機會進入到善,同樣可以遠惡向善。

在名字上──如果煩惱、菩提都是名字,煩惱莊不莊嚴?煩惱不莊嚴!菩提莊不莊嚴?以莊嚴而言它還是「非莊嚴,是名莊嚴。」為什麼?只是名字相,必須要從煩惱中顯現菩提,才說是莊嚴佛土;不能顯現它只是一個名字而已!煩惱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尤其在這個地方特別強調:

「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生什麼清淨心?清淨心是沒有分別、沒有計較、沒有執著,也就是這種分別、計較、執著都不存在了,此時於心而言是清淨心。這裡「菩薩摩訶薩」如果叫大菩薩就很容易理解,這是說在菩薩的成就這一個族群裡,他的成就是高於一般的,所以稱為大菩薩。所謂的「大」,可以肯定告訴各位;一定是過去──說不定早就是成佛,或者過去就已經成菩薩了。

常常看到一些倒駕慈航的,或是以一個什麼身來去娑婆世界的這些菩薩,都是大菩薩!因為「大」是講他的願力大,不是講他的修行大、智慧大、覺悟大。所以涉及到大菩薩,千萬不要像出家人有比丘、還有大比丘,還有比丘尼、大比丘尼,誰大誰小?不是這麼去分別!

可是話又說回來:「應如是生清淨心」,為什麼還談「如是」兩個字?這兩個字是說後面──「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否則,生清淨心,怎麼生?說沒有分別、沒有計較、沒有執著,就是清淨心,真的沒有分別計較執著?有一些人,常會產生一些比較偏見的;很多人講修淨土,什麼都不要做:「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乘阿彌陀佛名號往生淨土!」甚至還說:「可以成佛!」有那麼簡單?憑什麼?這裡講「應如是生清淨心。」「如是」的內容是──「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

現在看「生清淨心」,為什麼說「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眼睛看到的是色,耳朵聽到的是聲,鼻子聞到的是香,舌頭嚐到的是味,身體接觸到的就是觸,後面的法就關係到根塵相接觸──意根進入而轉變為法;就是我以前介紹過五蘊的問題──從色塵到法塵、到色法,如果瞭解那一個道理,在這裡就會知道,為什麼「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可是要把握一個字「不」應住,也就是不可以停留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裡起分別、去計較、去執著;譬如吃素、吃葷的問題,很多人把吃素當成學佛、當成修行,好像吃葷的人就不是學佛,就沒有機會在那裡修行辦道,不是這種分別、計較。

常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回答說:「生清淨心!」因為經典上寫有「清淨心」三個字!把這段經文組合起來看看,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生什麼心?」他有沒有講「生清淨心」?「應如是生」──你要這樣才能生起清淨心,為什麼?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要這麼去看這個經文;很多人不是講「生清淨心!」就是講「生菩提心!」憑什麼生?很多人學佛,甚至出家,說:「出家幹什麼?」「將來要普度眾生!」好大的口氣,自己度得了嗎?這就是──現在眼前的時間、空間,已經就推及到未來、未知之數的那些時間、空間裡面。「要普度眾生?」這個叫做「大妄語!」所以說學佛的人,佛弟子不可以隨便發願,因為發願做不到,就是大妄語!

通常把這個當成對法──一個對一個;於根而言它的能力,眼睛所對的,的確只有色,因為眼睛聽不見,耳朵所對的是聲,因為耳朵看不見,這五根與五塵是相對的,一個根本不變──就是本體上的不變,就是能與所的關係。眼睛看到了,如果意沒有參與就不會有作用,沒有作用的話,只是一個色塵,一旦起作用了就變成法塵!

究竟這個道理在哪裡?起什麼變化,產生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說「應如是生清淨心」?因為一般人生起來的都是不清淨的心;假使在飯桌上吃飯,眼睛看到講究色香味俱全,對不對!頭一個看這個顏色,喜歡這個顏色,這個菜的顏色很好,如果這時候,產生這個顏色是很喜歡的,就是有了作用了──眼睛看到了顏色;當舌頭接觸到菜的味道,根本不好,連原來的喜歡都會消失;再以鼻子聞到臭豆腐不好,可是當放到嘴裡面,經過舌頭辨味之後,那個臭也就忘了,顯現的是鮮美的東西,這就叫做變化、叫做作用。

剛剛把色塵、法塵,作了一個認識,法塵之後,還有一個叫色法,如果說要生清淨心,不認識色塵也不知道法塵怎麼形成的,都會把色法變成定位在這個地方;就好像講《心經》一樣──「色即是空」就把色當成這個色塵,那差得太遠了。

為什麼說「應如是生」,生什麼?生「清淨心!」怎樣生起才是清淨心?「不應住」這三個字!剛剛一直強調「住」就是停留在那裡的一個現象,一個存在的現象;住哪裡,有一個地方,是一個經常存在的地方;「不應住」不應該經常停留的,「住」就是停留在那裡。

常常談自我意識,什麼叫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就是以意念來講,可是這裡面談的是清淨心,這個「心」是什麼?就關係到五蘊──五蘊即心,心就是那個「我」!這是談一個整體,因為起分別、生執著、有計較,是來自於心。為什麼心會產生這個?是因為意跟這一些打交道之後,產生變化有作用,那時候還不能確定是喜歡、不喜歡,或者是美的、醜的,苦的、樂的,真正這些分別的心、計較執著的心,是那個我的心。

從色塵到色法,產生變化作用色法形成,我們的心跟它相應了,是因為五蘊整個一個動作完成。清淨心在哪裡?菩提心在哪裡?不清淨又在哪裡?就很容易把握!為什麼?大家知道我講的:「想行之間要建立起一個間隔」,對不對?建立這個間隔不是憑空,「想」不要馬上「行!」就有了間隔了,不馬上行怎麼辦?這時候在間隔中就可以行止觀法門,這個止觀法門絕不是打坐、閉著眼睛在那裡觀想,而是好好地想一想該怎麼做?我講的一些方法,是在現實生活裡時時刻刻都用得上的,不是在那裡談所謂的一些文字相怎麼樣?

「色受想行識」只說一個最簡單的「想、非想、非非想」,這不是四無色定裡的第八定,對不對?怎樣從想變成非想、變成非非想?談修行──想行之間,在這個前面的關係發生了怎麼去想;煩惱來了,想想沒有什麼關係:「算了!不煩惱就好了!」可不可能?煩惱的問題沒有化解掉!所以在「想」未「行」之前建立起一個間隔。

以前我說過間隔愈大,你的想──能想的機會就愈多!最初的想是一個自我意識的想,依於意產生作用變化,而去分別、計較、執著的想,這是第一個想;如果想行中間建立起間隔,可以改變原有的想轉變為非想,就是不同於原有的想,憑自己的所知、知識經驗、看法,也可以不同於原有的想法。可是如果間隔中間加大,再用止觀的方法,可以把第一個突破為非想,然後到達一個,雖然不是零缺點,至少不會造成傷害,就可以提昇到非非想的境界,能達到非非想的境界,肯定心就是清淨心。

所以說生清淨心,要注意「應如是生清淨心」,還說「不應住!」不應住什麼?不應住,只是意念產生變化作用;不應住,只是自我意識而去做分別、計較、執著,不應住的是這些內容。如果能這個樣,就有不斷的突破,為什麼?想可以突破為非想,非想甚至可以突破為非非想,不斷的突破就不斷的提昇,傷害、缺失就會愈來愈少。

當然生起的心,清不清淨就是你的修養,修養是靠平常慢慢慢慢累積起來的,絕不是自己認為有修養,就是有修養。「應無所住」,剛剛講的一堆道理,真正說都是有所住,在這種有所住的條件之下,怎麼去突破第一個想就是有所住;依業本身的自我意識,是業力所引起的動力,如果突破為非想是因為有道的修養,其實都還是有所住,要應無所住?是從有想、有非想,最後突破為非非想,才是無所住,這個道理大家能不能把握!

後面「而生其心」那生什麼心?對煩惱的認識瞭解清楚了多少?清楚了多少就能夠化解多少,要完全徹底地清楚,才能徹底地化解煩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這種心,是從有所住上面去下手,不是從無所住上面去執著,這一點要把握!

「清淨心」是沒有分別了、不計較、也不執著了;還有分別、計較、執著,叫清淨心嗎?清淨不了!

所以「應如是生清淨心」,是說不應停留在色聲香味觸法生起心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從這些有所住裡去認識、去瞭解、去突破。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就是說假設一個人,他的身體像須彌山一樣,所謂「王」是最大的山,須彌山在這個世界建立的圖裡,是一個最大的中心點,所以稱為「王」。這一個人像須彌山那麼大,說這個人的身體大不大?當然很大!這不可否認的,為什麼?因為這個「大」只是一個名字相而已,為什麼?「非身」,是什麼意思?譬如有人像須彌山那麼大,有這麼大的人嗎?不可能!所以佛說「非身!」這個「非身」不是否定,因為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可是在名字相可以說,有這麼大的身體當然是很大的身!

可是不能只限於法義而言,不只是一個身體而已,因釋迦牟尼佛說;所謂像須彌山王那樣的身,究竟是不是大?須菩提說:

「是!」為什麼「是」?因為佛所說的「非身」名字相是大身。

究竟「身」是說什麼?要瞭解剛剛說這麼多,都是在一個人的本體上;「身」就是講一個人的整個本體──包括地水火風組織的色身,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的根本,包括五蘊都在這個本體上。在這個本體上,就會知道一個問題;人從小開始學習,不管每一位學習到什麼年齡層、學到了多少東西,所學習的內容夠不夠大就有一個問題?那個腦袋瓜裝得下嗎?不是都有一種這麼的疑問嗎?有沒有覺得裝不下?繼續學習還是可以裝得下!

所謂「學無止境」是什麼意思?就要瞭解那個我心,真正那個「我」是怎麼形成的?所以講「身」是講我的本體,本體顯現是來自「業」──無始以來因為造作的業,而有今天的這個「我」。

無始以來──「無始」是不一定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無」是不一定的意思,不一定什麼時候開始到現在。

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發現問題,為什麼要生清淨心?能夠清淨心生起顯現出來,以菩薩十地位來講,生到什麼的程度,成就菩薩的果位就有多高。否則談生清淨心幹什麼?因為關係到覺悟這種境界,就是佛土的意思。覺悟的境界到什麼程度?菩薩的境界有十個等分,從這上面要怎麼把握?不能說心清淨了,身口意都清淨了!

所以剛剛說覺悟的問題,覺悟就是在五蘊的色、受、想怎麼樣調理──從感受中間,把想調整,就到什麼樣的境地,或者講佛土!不要把這個佛土當成佛世界,那個範圍太大了,它只是一個菩薩的莊嚴的境界,不是一個佛世界。至於譬如一個人的身體像須彌山王那麼大,於身而言它是不可能的!在名字相的確不能否定它是大,為什麼?就是剛剛講的這個「身」不是局限於一個色身而已,它還關係到業的內涵、道的內涵。所以身不能只是限於一個色身,色身是業的內涵,關係到法身就涉及到法的內涵,也就是道的內涵,這都是看經文必須要把握!究竟佛說這一些跟我有什麼關係,其實都是在說每一個人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