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淨土法要第2講

彌陀淨土法要第2講

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不住定聚」是什麼意思?「住定」,就是常住禪定之中的意思。「聚」呢?是說眾生在一起。也就是極樂國土眾生,大家常住在禪定中間,叫做「住定聚」。法藏比丘說如果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極樂國土的眾生,必然可以達到滅度的境界;如果極樂國土的眾生,不常住禪定這種修養,可以說他就不能滅度。這裡是能住定聚,所以可以滅度。

「聚」,是大家聚在一起。極樂國土所有的眾生能常住禪定中,必然可以達到滅度這種修養。

這裡談定,還是以四禪定、四無色定這種定的修養,因為極樂世界國土的眾生,常住在定中,也就是他的起心動念,都是在不會亂的修養中。「定」是不會亂,而且能夠制心一處,所以,在極樂世界的環境,能維持這種定的修養,才能達到滅度的結果。

 

第十二願、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願、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看第十二願,要順便看第十三願,第十三願是說什麼呢?設我得佛者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第十二願與第十三願,從阿彌陀佛的名號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相同的,一是無量光,一是無量壽,也就是光明無量、壽命無量。

談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為什麼涉及到其他的佛國呢?光明是涉及到其他的佛國,壽命還是以極樂世界來說。極樂世界,是法藏比丘本身建立起願力的佛國,這種光明是無所限量,而且還可以普照其他的佛國。以壽命來說,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無量壽,或壽命沒有限量,這中間涉及到百千億那由他劫。通常談「劫」,從一因到一果的完成,稱之為一劫。

劫有大劫、有小劫,只是劫的大小不同,所謂大小不同是什麼呢?是它的時間,從因到果的時間不同。所以,談壽命無有限量,並不是有一個標準,而是沒有標準的,以百千億那由他劫作為一個分別的認識。

 

第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這裡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國土,成就聲聞修養的眾生,如果已經有了成就聲聞的修養,還有能力去計量,計量什麼?是緣覺的問題。因為緣覺乘,教外緣覺稱之為外道緣覺;教內緣覺呢?還是一種緣覺,可是這種緣覺,從梵文中發現,叫做旁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的成就,是隨緣而覺的。

如果極樂世界的眾生已經修成聲聞,還會去計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能成緣覺。後面「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重點是說,已經成就這種聲聞乘的修養,還會去計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同樣可以成就緣覺。還會有計校這種現象,甚至於可以提出有多少、多少,都可以成緣覺。

法藏比丘建立起的願力世界,有天人福報的可以去極樂世界,可是,在極樂世界只有兩種成就,一是聲聞的成就,一是菩薩的成就,沒有緣覺的成就。極樂世界沒有這種因為某一些緣而得到覺悟、而成就辟支佛,極樂世界沒有這種現象,如果還有的話,他也不成佛。

談聲聞、談菩薩,可見極樂世界本身有獨覺者,也有普覺者,可是沒有緣覺者。聲聞就是一個獨覺者,菩薩是普覺者。不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世界建立起這種成就,是依於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本身根器的差別而有這種分別成就,所以,特別強調沒有緣覺。

 

第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在極樂世界的眾生,最高的修養成就是補處菩薩。補處菩薩壽命無量,而且本願也是無量無邊;可是,因為往生者的不同,什麼不同呢?譬如原來所修功德福報、功德回向的差別不同。

第十四願是說根基的不同,這裡是談福德、功德分別的不同,所以關係到本願。只在意能夠縮短時間達到自在,做一個極樂世界的眾生,就會發生「除其本願,修短自在」這種現象。而不是說極樂世界的眾生,本來講壽命是無限量的,為什麼還要除本願,修短自在?這就是剛剛提的功德福報、功德回向的問題。

修彌陀淨土的人,把所有的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回向的,不是阿彌陀佛已經建立起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而是蓮台。業報有大小,成就的品位就有上中下的差別,所以功德、福德,在未往生之前就有差別。當然,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這種差別還是存在,並不是不存在。

所謂本願,舉例比較容易瞭解。我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好了,到達那裡,我希望很快就能得到自在,其他的都不在意。所以談自在,也是一種成就,什麼成就呢?因為未往生極樂世界之前,有無明、迷惑、煩惱、貪瞋癡…種種的問題存在,所以有這種心願,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快得到自在,就很滿意。後面「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就是阿彌陀佛,也不能改變往生極樂世界眾生原有的本願。所以說若不爾者,不成正覺。

 

第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聞」就是聽聞,極樂國土的眾生,所聽聞的事事物物沒有不善的,都是善的。所以,聞有不善者,法藏比丘不取正覺。他建立的願力世界,幾乎所聽聞到、得到的,不管事物、人都是善的。「名」就是談一些名稱、名字、名相,涉及到這些都是善的,沒有不善的。這是最簡單的認識,也很容易瞭解的一個願。

 

第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咨嗟」怎麼說呢?這是一種感嘆的意思。十方世界無量諸佛,都讚嘆能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幾乎開口閉口就是阿彌陀佛,好像阿彌陀佛名號就可以代表一切。這裡要以讚嘆來說,也就是十方世界,不管是哪一位佛都會讚嘆阿彌陀佛,讚嘆他教人稱念阿彌陀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的意思,就是沒有不教人知道阿彌陀佛,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就是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會這麼做,如果不會,法藏比丘也不取正覺。

 

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毀謗正法。

十方世界的眾生,於心都會產生信念、歡喜,叫做「信樂」。要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念,這個「十念」,不是念十句阿彌陀佛。如果以十善業的內容來看,十善業是分別意念。這裡談十念,就是以十善業的內容,每一念所生起的都是沒有分別意念,只有一個意念:要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是以十善業的分別意念,改變為每一個意念都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沒有所謂殺盜淫、貪瞋癡,也就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十業,或十惡業、十善業。業是一種造作,每一個造作行為產生的意念,都只有一個意念: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若不能往生,法藏比丘說不取正覺,他不成佛,可是特別強調「唯除五逆,毀謗正法」。

「逆」是一種違背、一種忤逆。不孝順父母、不尊重佛陀、殺阿羅漢,這都是涉及五逆。為什麼還要談到所有眾生呢?如果講不孝順父母、殺父、殺母、殺國王,殺國王現在已經不在五逆之內。為什麼這麼肯定不以殺國王來說呢?因為現在的時代背景,已經不同於釋迦牟尼佛或者法藏比丘那時候的時代背景。

過去的國王,誰都可以奪取,有惡勢力、有所謂的篡位。民主時代,要當一個總統,只要具備條件都有機會。為什麼強調所有眾生?因為父、母、佛、阿羅漢,通常都是依於人的立場,以父為尊、以母為尊、以佛為尊、以阿羅漢為尊,難道眾生就不能為尊嗎?眾生就是賤民嗎?不是如此。所以,我認為所謂五逆罪不適指殺國王,不妨以凡所有眾生的生命來看。這是談五逆。

不可以毀謗正法,所以,談經典所說的道理方法,不可以用相對法來看。如果談謗佛、謗法,肯定「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法」呢?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當然是正法。這裡強調正法,是以善法來說,不可以毀謗善法。惡法呢?既然是惡法,本身肯定是一種傷害之法,還有什麼毀謗呢?談正法,肯定是能夠了生脫死、究竟解脫的法,是一種善法。

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發起願要往生的話,不管是善業、惡業,於意念之所起,沒有那種分別內容,譬如殺盜淫、貪瞋癡、兩舌、惡口…,沒有這種分別意念。是以十個善業的分別意念,改變為只有一個意念: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身口意、起心動念所發起的,唯一的一個意念: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發起菩提心,修所有的功德,至心發願往生極樂國土,這都很容易瞭解。「臨壽終時」,就是一般講臨命終時,是相同的言語。假使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這是談誰呢?所談的就是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為什麼談到不與大眾圍繞其人前者?是談人臨命終時,有所謂助念的行為,也就是大眾圍繞這個臨命終時的人,阿彌陀佛會現身在這種環境,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能做到,法藏比丘也不取正覺。平常不是說嗎?臨命終時,如果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我們。

 

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法藏比丘說十方的眾生,聞聽到阿彌陀佛名號。「聞聽」不是講自己,而是十方眾生任何一個,他能夠聞聽阿彌陀佛名號,繫念我國。談眾德?厚植福德、功德,凡所有善德,叫做「植眾德本」。「本」,是所有福德之本。福德之本,關係的還是在乎善德因緣、福德因緣、功德因緣種種。當然,做這些行為要至心回向,如果不回向,還是不能去極樂世界。所以,修彌陀淨土的眾生必須要持名,而且在未往生之前,凡所作的功德都要回向極樂世界,希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不果遂者」,是說如果不能達到這種目的。也就是稱名、繫念極樂世界,又修所有的福德因緣,而且至心回向,發起往生極樂世界,如果做不到,法藏比丘同樣不成佛,也就是不取正覺。要把握「聞我名者」,當聽到有人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產生這種繫念。「繫」,就是一個誘惑的因,所產生的力量,發起的意念叫做繫念。繫念什麼?極樂世界。當然,並不是聞名就可以,還必須厚植所有的善德、福德、功德,而且還能夠至心回向,發願往生,具備這些條件,法藏比丘說如果還不能達到目的,他不成正覺。

 

第二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好相就是大人相。譬如皇帝,就是大人相。丈夫相,這不是以妻子來說她的丈夫,丈夫相就是大丈夫、就是大人。也就是這些人所顯現的相,都是好相,說起來還是以人的分別心來講。只不過具備三十二大人相,也不是佛才有,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所現的相都是好相,沒有醜惡之相或者阿修羅相,都是好相、莊嚴的相。

要強調「不悉成滿」,是說不知道去圓滿三十二大人相,法藏比丘不成正覺。

 

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披宏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

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什麼意思呢?「菩薩眾」,有所謂因位菩薩、果位菩薩。這裡是談因位菩薩,沒有涉及到果位菩薩。也就是其他的十方世界,所有修菩薩道、行菩薩行的人,發起願心,要往生極樂世界。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雖然有菩薩因,並不表示到極樂世界就是菩薩,還必須要究竟,修行辦道。這種究竟解脫,是在極樂世界修行辦道而完成,同樣可以完成一生補處,就是補處菩薩。

「除其本願,自在所化」,前面講因位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究竟解脫,同樣可以達到補處菩薩,並不表示所有因位菩薩都往生極樂世界。因位菩薩,每個人都有其本願。個人的本願,當然隨個人自在化度眾生的本願,所以,這種自在化度眾生的本願,是不受限制的,是以個人的願力而去行化。

「披宏誓鎧」是什麼意思?「宏誓鎧」就是菩薩願,宏大的誓願。「披」是宏大的誓願。「鎧」,不要當成一種戰袍的意思,以現在的話來說,好像一種旗號、一種口號、一種意願的強調都可以。形容他這種宏誓的願,像鎧甲一樣威武莊嚴,只能夠以形容來比喻。

「積累德本」,就是德養的修持,是慢慢累積起來的,不是一下完成的。也就是能夠累積這種德養,化度一切的眾生,遊化一切的佛國。是說凡所有世界國土的眾生都有覺悟機會,這種國度叫做佛國。

「修菩薩行」是什麼?一是隨緣化度,一是隨其本願,沒有一定的限制怎麼去化度。修菩薩行,可以說是隨緣化度,履行他的誓願,也就是他的願力、菩薩願,度脫眾生,遊諸佛國。

所以遊諸佛國,是遊化在眾生都有覺悟機會的環境中,當然是有範圍,並不是沒有範圍。經典常說,這個人有沒有佛緣,有沒有所謂菩提種子發芽的機會?生在中土,機會特別多;生在邊遠地區,連「佛」字也沒聽過,就沒有覺悟的機會。

前面「修菩薩行」,是依於誓願或者本願自由化度,以菩薩的心性行化眾生。後面還強調「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供養」,不是談物質,也不是談精神。信受奉行,就是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依於十方諸佛如來,去開化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只是開化,還要建立起無上正真之道。什麼是「無上正真之道」?肯定是能了生脫死的菩提大道。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這裡談常倫,依常態而說它的綱倫或者綱網。網,是分布的意思。綱是有條有理。談常態、有條有理,就是現在講法律、規範上面所謂的規矩法則。「諸地」,是有這些常倫約束的地方,叫做常倫諸地。要超出這些地方,因為行菩薩道不限於某一個地點,這些地方是超出一般常態,不是以所謂的規則分布的現象。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現前」,不是誰現前,而是現在馬上。現在馬上修習普賢之德。「普賢之德」是以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來說。

供養十方諸佛如來,就是信受奉行十方諸佛如來,去開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建立起無上正真之道,也就是無上的菩提大道,或者無上正等正覺,或者解脫之道也可以,而且是超出一般常態的倫理道德。這裡講「地」,就是處,或者說某一些地方。現前馬上修習普賢菩薩十大願這種德養。

後面「除其本願」,除了個人本身自在化度眾生的本願之外,並不是憑一個因位菩薩,要隨緣化度眾生,就不受限制,我發起的願,就可以怎麼作。還是必須要累積德養去隨緣化度。隨緣化度就是一種修菩薩行。可是不要忘了,要依於十方諸佛如來,信受奉行他的正法,才能開化恆河沙無量眾生,建立起無上正等正覺這種菩提大道,就可以超越一般所謂常態的這些作為。所以,他所依賴的是信受奉行於十方諸佛如來。

以宏願來說,個人雖然有其本願,這種本願可信的範圍,還是不離於普賢菩薩十願的範圍,幾乎能發起的願,都不會離開普賢菩薩的十願。所以要馬上去修習,依於普賢菩薩的德養來做。隨其本願自在所化,這種隨緣化度當然是可以,可是要建立起宏誓願,還是要累積德本去度脫眾生,遊化這些有佛緣的環境。以菩薩修行來講,要信受奉行於十方諸佛如來,這樣才能開化恆河無量無邊的眾生,使他建立起無上正等正覺。要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如果不能做到這樣,法藏比丘說他不取正覺。

如果把這個願分成為三段,就很容易把握。一是談因位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的事;還有其本願,隨緣化度的問題。談供養十方諸佛如來,當成信受奉行十方諸佛如來,就不會錯解。這裡談供養,是信受奉行於十方諸佛如來,這一點不能搞錯。

 

第二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國中菩薩」,是已經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在修行覺悟的這些眾生,都稱之為菩薩。因為菩薩有因位與果位菩薩,正在修行覺悟的是屬於菩薩因,修行覺悟已經圓滿成就的,就是果位菩薩。

承佛神力,「神力」是說神通的威力。供養諸佛,可以想得到,這些所謂國中菩薩,不是已經成就的果位菩薩,還是要仰承佛的神威之力,才有能力去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就是吃一頓飯的時間。

法藏比丘說供養諸佛時,在吃一頓飯的時間,如果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供養」是一份供養心,不是物質的供養。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說意念中,在一個吃飯的時間,供養諸佛的作為,也就是以心的供養方式,在那麼短的時間,可以普遍到「無量無數億那由他」,這麼龐大的數目字。「諸佛國者」就是凡有佛的國度。如果不能達到這種情況,法藏比丘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諸所求欲供養之具」,是說這些國中的菩薩,他們所求是要供養諸佛之具。「具」是一些什麼呢?就是一些供養的內容。供佛,通常是以香花、水果作為內容。

「在諸佛前,現其德本」,就是在所有佛的前面,顯現其修養。也就是已具的修養叫做德本,未具的修養不能叫德本。可以說想供養什麼,在意念中就可以達到這種理想。如果有不如意的話,法藏比丘不取正覺。看《彌陀經》,早晨起來想有花供佛,天上就會有天女散花,可以把這些花拿來供佛,這都是可以從經典上找到的跡象。

 

第二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能夠演說一切智者。「智者」,不是談那些所謂善知識,是說一切的知識經驗。如果以般若而言,就是具備般若條件的這些因素,這些因素是以智來說,智就是知識經驗。也就是在極樂世界修行覺悟的人,他一定能夠演說一切知識經驗,如果不能,法藏比丘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身」,不是講色身,是講法身,也就是金剛不壞之身。在極樂世界修行覺悟的人,必然能夠得到金剛不壞之身,也就是因為它是法身,不是色身。

 

第二十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特殊,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國中天人」,在極樂世界裡面的天人。「一切萬物」就是法音所組成的物相。這裡談「光」,是光明;「麗」,就是亮麗。譬如極樂世界的蓮花,可以大到像車輪那麼大,它的形與色都非常特殊。「形」是形狀,「色」是顏色。

「無能稱量」,這裡「無」,是講沒有。沒有可以衡量的以及用任何方式去說清楚的。「稱量」是不可稱、不可量。

「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在那種不可說的境界中,因為已經得到天眼,所以,他都能夠明明了了、看得清清楚楚。不只是這樣,還能夠辨別它的名稱、數量。後面「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是反應前面一切的物相,到達什麼樣的情況,他都能夠明明了了,如果不能的話,法藏比丘也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願,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本來有這種欲望,法藏比丘以法音世界顯現一切的萬物之相,是相應於娑婆世界眾生所有的欲望。

成為極樂世界的眾生,他過去所謂物質之相的記憶,並不是完全消失,雖然他的欲望淡化,可是,並不能說沒有,也就是他過去的習氣、欲望還是有。如果極樂世界完全沒有色塵滿足欲望的習氣,假使極樂世界到達一個什麼都沒有,就像月世界一樣,沒有一切所謂的物相,就會變成空亡之相。

所以,特別提出這個願,為了滿足往生極樂世界眾生,所剩餘的習氣。

 

第二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道場樹」是說什麼?不是像我們講的樹木,不是在極樂世界道場所種的樹木。「樹」是樹立、建樹的意思,是在這個道場所樹立的一切。「功德」兩個字,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功的力量是依於修養而表現的。這是說,少量的修養不可能發揮其作用,為什麼呢?「不能知見其道場樹」,是說極樂世界這個大道場,所建立起來的或者樹立起來的,不管是金沙鋪地、七重欄楯,以及所有珠寶、所掛的那些網…,也就是描寫極樂世界這個大道場的架構,於知見上,可以說很難理解。

為什麼講「乃至少功德」?並不是有稀微的功德、少量的功德,就能理解極樂世界大道場的架構,以及所佈置的裝飾,尤其顯現的那些光與色所造成的環境,幾乎沒有辦法理解。這裡談「知見」,就是理解。

 

修行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要具備凡所有功德,不只是念佛求往生,不只是立願,還必須要有修養,可以發揮其力量,這不是以少量功德可以做到的。如果只是少量功德,即使到西方極樂世界,或從經典看到描述西方極樂世界,這大道場的架構,那些物相所顯現無量的光色,幾乎沒有辦法理解。

尤其,要特別注意「乃至少功德者」,不是只有一點功德,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理解那個環境。

「高四百萬里者」,是談這道場的架構,我在這裡說明,沒有辦法找到資料,究竟是用什麼方式來鑑定高四百萬里。在《彌陀經》看到,描寫極樂世界所建立起來的那些架構,譬如七重欄楯,等於七道大走廊一樣,一層一層累積起來,究竟高到什麼程度?極樂世界也有樹,樹又高到什麼程度?譬如裡面顯現的所有事物,七寶所成,究竟它的範圍有多大?「高四百萬里」究竟以什麼為單位?只能用概念的方式去看。

 

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受」什麼?受這些讀經、學法,於經典的念、誦,還有持。「持」就是受持、堅持或者是維護他的修養。「說」是解說。為什麼特別強調辯才智慧?「辯才」,有強辯,也有見仁見智的辯法,可是這裡談辯才,是以智慧來說,具備智慧所表現的辯才,可以說是一種無礙的辯才,不是還有障礙、問題存在的辯才。所以,辯才智慧是談無礙的辯才。

 

「受讀經法」,「經」是經典,也就是道理;「法」是方法,就是受讀這些道理方法。「諷誦」,一般是說朗誦。「持說」,是能夠演說。還特別強調,他的辯才是以智慧來表現,是無礙的辯才。

 

第三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願是說智慧的辯才,到達一種無限量的修養,如果還可限量,法藏比丘不取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