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19集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這個得福德多,「福德」的本身,要先把握一下,究竟是什麼?最簡單的一句話,善行就是福德,使人能得到利益的言語、行為都是福德。這裡好像七寶跟福德做比較,還是關係到物質與精神的認知;假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物質的珍貴東西,有人拿來布施,以及布施之後所得到的福德,如果以比較來說好像是很多。這個「多」所得到的福德不一定多,付出去的物質條件是很多,為什麼這麼說?明明不是寫了很多?怎麼說不一定多?要瞭解這中間有一句話:「若福德有實」,「有實」是什麼?就是物質與精神認知後的比較。物質是會起變化的,物質有成、住、壞、空,以精神來講也有生、住、異、滅。

那些緊急的意外事件需要人幫助的,而去幫助他,因為貧窮的事,慈善機構也不是可以做得到的。以世俗來講也有一句話:「與其給他魚吃,還不如教他去釣魚!」當然是佛教徒不能教人家釣魚,只是一個形容詞。這個意思就是,去幫助貧窮,能幫助多久?也就是布施的人,能幫助他多久?而且它的副作用在哪裡?本來貧窮,沒有人幫助他除了政府給與的,他還會想辦法怎樣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一旦經常有人幫助,很多人就會變成懶的人。

做功德,要想施者與受者相互之間都不會造成傷害,反而是利益的話,才談得上是在做善行。尤其善行的事,有時候認為是善行,如果不考慮它的後果,得到的是傷害,善行就變成幫助他在造業,就會造成一種牽業,就是牽扯不清的業,這都是關係到因果上的認知。

至於物質與精神方面的認知,知道布施有兩種;一是財施就是物質的,另一個是法施就是精神的,這兩者沒有太大的差別,差別是在一個是暫時性的,一個是長久性的,另外它的結果以福德而言,都是相同。可是一定要把握它的結果,有沒有缺失、副作用,或後遺症!大家猛一聽我這麼講:「布施不是要無相功德嗎?這個不是教我們執著嗎?」要瞭解無相功德是什麼意思?是說做了功德,不要執著做了多少功德?因為行功德是一種有相,如果執著它就是一種有相功德。這個執著是什麼?我給了你好處,我做了善事!以佛教的因果來講,做了善事就要得善報,將來就可以得到多少好處!都是叫有相功德,不可以在這些上面執著、計較。並不是說做功德根本就不考量它的後果:「做了再說!」

走在街上看到牆角邊有一個人,蹲在那裡眼淚鼻涕,全身瘦瘦的、全身發抖,看了很可憐。如果看他很可憐,就掏一把鈔票給他,去看醫生,他一定會在地上跪著跟你磕頭,好像做了善事。如果有社會的知識經驗,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情況,至少看到有病叫個計程車,送到醫院交給醫生看;他要真病了,還可以叫更多的善心人士一起幫助他。因為很可能那個人就是吸毒,毒癮發了給他錢,等於叫他再買毒品,滿足毒癮。剛剛講的是它的後果,如果不在意後果,即使做了,真的很可能反而造成傷害,所以是在這上面去認知福德。

談「實」是談它的實實在在,有沒有利益性。講福德「無」故,此「無」不是有沒有的「無」,通常經典上的「無」字很容易錯解;認為無就是沒有,以福德沒有的緣故,所以如來說福德多,不是矛盾嗎?所以「無」是從「有」的突破,顯現的另外一種現象,或者不一定,大概不離於這兩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