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五力

    五根五力

  五根五力的「根」與六「根」的根,以根而言,意義完全相同,都是根本;可是這裡談的根本,不是六根六塵中所指人原本具備的一些根本條件與能力,而是說我們必須學習修養的能力,憑藉修養而成為力量的根本,這是前後二者最大的不同,所以這裡談五根必須涉及五力,也就是培養五種根本而成為力量。

  根本,就是一種力量。那是怎樣成為力量的?又如何著手修養?經典上談到的五個根本提供我們五種方向:第一是建立起的信心,第二是精進,第三講念,就是意念、思想、觀念,第四是定,定包含有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就是禪定工夫,第五是智慧,就是般若,這五個就是五根。五根如何建立?我們常說一個學佛的人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又如何著手……等等,這的確是個問題,可是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卻很少談到這些,倒是有一句話大家都會講:下手處。這個「下手處」,其實太單一了,它涉及如何建立?目標?內涵?可見,這不是個單一的問題,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建立起五個根本而成為五種力量,那就靠修養的內涵。

  這五個根本該如何成為力量?信,就是信心;信心的建立,並非我相信他就是信,如同信佛教並不表示就對佛教建立起信心了。你對佛法懂得多少?對佛陀瞭解多少?如果完全都是陌生的,即使自己很有信心地認定自己信的是佛教,但是你的信心在那裡?所以,建立起信心要具備兩個條件,必然的,一個是自信,一個是信他,自信加上信他,才有機會建立起信心。

  自信,是對自己的宗教信仰、對自己崇拜的偶像或其他事物,自信我能怎樣,自信我可以怎樣,自信我一定要怎樣,這都是自信。為什麼這種自信還必須信他才有機會呢?信他,不是信某個人或某件事,若以一個學佛的人來說,信他的「他」肯定就不是單一的;如果這個「他」是「釋迦牟尼佛」,這裡面就包含有佛,有法、有僧,為什麼?如果只說信佛,佛入滅已久,如何信他?憑什麼而信?所以我們知道,必須是信佛陀留下來的道理方法,也就是經典,這就是法的問題;這麼說是不是信法就好了?是否只要看看經典中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就可以建立起信他了?仍然不夠!因為經典裡有太多的名相,在這些名相的組合中,有中文、梵文、巴利文,也有梵文與中文組合而成的,一旦將這些名相標示出來,發現不解其本意時該求教於誰?這如同想要讀書、學習知識,就必須進學校,要有老師授業解惑的道理一般。所以信他,除了信釋迦牟尼佛,也要信他的道理方法,此外,還需要有老師來幫助我們,這些老師就是所謂的「僧」,就是比丘、比丘尼這些出家的師傅們。

  所以,信他就是信佛、信法、信僧,唯有自信再加上信他,才足以形成信心,這樣的信心建立了,才真正談得上是個學佛的人,是個修行的人。如果只談自信而不信他,卻自認這就是信心,那就如同說:你憑什麼說你所說的是佛法?誰教你的?你講的是佛陀講的意思嗎?還是你自己的意思?所以,只靠自信並不夠,信他,「他」就是佛陀、佛陀的法、佛陀所建立起佛制僧團裡的出家人,也就是僧。這是我們於「信」,成為信心,建立信心,由信而發揮其力量的要點;信心的完成,才能生起力量,而信心的完成則必須仰賴自信與信他二者結合起來,才足以成為信心,如果摒棄了這些內涵,那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罷了!

  第二個,精進。精進需要建立起的條件,其重點在於選擇好的,選擇有利益的,正當的,而不是盲目的決定,所以必須多收集資料,因收集有不同的資料,才有比較、選擇的機會;如果缺乏豐富的資料,則無從比較起,沒有比較,就沒有選擇的餘地,那就容易淪為人云亦云。如果聽別人怎麼說就照著怎麼做,而且是很用功、很用心的去做,這也是精進,可是那不一定是好的,結果也不一定是利益的,不一定是正當的,說不定教你的人也只是照著自我的意思,所以精進的「精」是肯定於選擇好的,而且是有利益的,正確的,依之行持;而且這不是自己認為會了,都做了,就表示是行持,而是能夠往前進,提昇增上,不是原地停留,更不是後退。有句話說: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一艘船往上游,想要前進,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搖槳,或是以現代的方式,讓馬達不斷地轉動,這種力量就是精進,就是進的力量。所以選擇之後,還要很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地付諸實行,二者完成之後才能達到精進的目的,得到一種力量,如同耕耘之後所成就的收穫一般。

  第三個是念,念是根據我們的意念與想念而言,是人的意識與思想發生作用而完成的念,只是,念如何成為力量?這不是憑著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而完成的,也不是僅依自己的知識經驗條件而生起的,念是依於信心的建立及精進的行持而成為力量。只是,過程中可能因懈怠放逸而發生問題,而產生偏差,成為障礙,所以必須建立起念的力量,提起正念;所謂正念,必須是正確的,而是否正確的標準則在於不造成傷害,而且能夠得到利益。比如早期的醫生、營養學家們都說:現在的台灣人都缺乏紅蘿蔔素。結果大家就多吃紅蘿蔔,冰果店賣紅蘿蔔,雜貨店也賣紅蘿蔔,在街上還可以看到人手一根紅蘿蔔,在那裡啃。但是,我們單吃紅蘿蔔,營養就夠了嗎?這也是正當的呀!紅蘿蔔有它的營養,是正當的,可是只吃紅蘿蔔就能滿足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嗎?這是以一概全。紅蘿蔔吃得再多,那只是有了紅蘿蔔所含的營養,至於其他的營養仍不足夠,所以後來又有人說我們缺乏維他命B,要多吃蕃茄,所以大家又一股腦地吃蕃茄,煮菜加蕃茄、水果也是蕃茄,可是其他的卻又忽略了,不論怎麼吃,都只是選擇單一的營養而吃,這是不是正當的?雖然它的營養價值是正當的,問題是人們單一的選擇並沒有比較的機會,為什麼?專吃紅蘿蔔或蕃茄,其他的營養還需不需要?如果都要,又該如何才是正當的?後來營養學家提出了五菜一湯的說法,告訴大家每天吃五種菜肴,再配合湯,所攝取的熱量以及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才足夠,這就不是單一的攝取了;所以我們要瞭解什麼是提起正念,不要認為什麼好,就完全專注在這上面打主意。

  時下有句話說:錢是最好的東西。所以現在大家不論做什麼都是向錢看,這種現象,不只是台灣如此,大陸、全世界都一樣;認為有了錢就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不錯,錢可以擁有很多東西,可是錢不能買到道德、知識、智慧,有錢買到的只是一些聲音,只是一些物質體,當然,如果這些能化為力量,那就不一樣了。究竟什麼是正念?如果白天工作了一整天,晚上該上床睡覺了,這時候提起正念,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正念嗎?你是要睡覺,不是要念佛,可是很多人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卻偏要一邊睡覺一邊念佛,結果可能是念到天亮還在那裡念佛,覺也沒睡,那是提起正念嗎?那不是提起正念!「睡覺就是睡覺,吃飯就是吃飯」,這是過去古德們講的一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在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在那裏胡思亂想,睡覺的時候不睡覺,自認為是在用功,那就不是正念了。所以,念從自我意識加上思想的調整而產生很多意念與想念,可是,這只是一些資訊,我們必須將這些資訊加以整理而作比較,再作選擇,選擇我們需要的,而且適合於自己在任何時間空間裡能得到利益的,那麼提起的念才是正念。很多人將「提起正念」誤解為:念南無阿彌陀佛、正襟危坐、看經、懺悔,這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是否考慮到運用的時間空間對不對?如果運用的時間空間不對,那就不著力,搞錯方向了,那就不叫正念,這是念的建立。

  接著是定的問題,涉及定總離不開四禪定、四無色定以及滅盡定,就是所謂的四禪八定,九次第定。談起這些,其範圍非常廣泛,不容易把握,在此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定:平常修定的時候,不須在意將來的成就如何,卻要在意是否依其要求依其規定而行?只要不間斷地依循它,而且付諸實行,時間久了自然就能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在自我意識可能散亂,情緒不穩定,自己過去的習氣、脾氣可能表現出來,表現暴躁的亂象時,憑藉著平常所具備定的修養,運用在這種可能發生亂相的時刻而平靜自己,那麼,我們用以修定的那一些方法,能表現在這個時刻而成為一種力量,這就是定,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於亂的時刻能做到不亂。

  有些人以為定就是傻傻地坐在一個地方,以為那就是入定。最近台灣特別喜歡強調這類的事,動輒論及:喔!某人入定了;虛雲老和尚一入定就是三天五天、半個月……。卻不曾想過他定在那裡幹什麼?入定,不是一個空境,也不是傻傻的坐在那裡,什麼都沒有;定的本身是有內容的,只是這些內容必須根據佛陀所教化有關定的內涵而修養,如同我們先前說過的四禪八定、九次第定這些方法。依於這些方法,如果隨時都能用以做為自己的修養表現,那就是定的力量。如果平常靜坐的時候很能定下來,不靜坐的時候,一面對現實環境就亂了,這樣的「定」又有何用?所以我說過一個笑話:如果有人自認為很有修養,定力很高,強調自己入定的工夫有多麼高,那麼你在他不預知的情形下打他一個巴掌,看他怎麼反應?如果他摸著臉發脾氣,罵你為什麼打他,那就表示這個人從來沒有修過定,為什麼?如果平常就有定的修養,為什麼會在危亂的時刻做不了主?為什麼會亂?

  慧,是「般若」,慧涉及的層面很廣,但仍以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作為基礎,必須從建立起信心而後精進,於精進的過程中提起正念,提起正念則必須具備定的修養,定的修養來自於佛陀留下的智慧結晶,就是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或是含藏佛陀法要的大藏經,慧就是這些道理方法。擁有了這一些,才能著手定的修養,而在混亂的時刻提起正念,同時在懈怠放逸的時候及時精進,這些都是於前面所論及的要點建立了之後才有的機會,所以這五種稱為修行辦道的五個根本所具有的內涵;具備了這五個條件之後,才可能在任何時刻都能展現出它的力量(五力),這就是五根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