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句釋疑(楞嚴經、法華經等)

 

客問:楞嚴經中有佛頂放光之說,其他經典亦有佛眉間放光等之說,這究竟含何義諦?

師答:我們常說這個人氣色很好,一定是從臉部看;而這人精神很好,一定是從全身去看。比如楞嚴經上說佛頂放光,而楞嚴經的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表示最上等的意思,也就是這部經典是最上等的境界,如果經題弄不清楚,就不曉得佛頂放光之意。不要執著釋迦牟尼佛那裡放光,學佛不要在相上打轉,清淨才是道。佛陀顯現什麼,即使經典上有記載,但誰看見過;因此,學佛要面對現實,不要害怕問題。

 

客問:請問師父「楞嚴經決疑」第二七九頁經文「宴晦清齋」是什麼意思?

師答:這須和上句的經文連看,「我時辭佛,宴晦清齋」,這是香嚴童子聞法之後,向佛告辭時感受到的情境--「宴晦清齋」。所謂宴晦:「宴」是法筵,是一種聚會。「晦」是說法筵完了之後......所謂清齋:「清」是清淨;「齋」以個人來說就是止持、作持;於自己身口意的清淨就是清齋。法會完了之後,我向佛陀告辭,於止持、作持中,致力於自己身口意的清淨。

 

客問:楞嚴經所說的因、緣、自然,何謂自然?

師答:自然是眾人所公認的,也是已存在的現象。如以居處而言:有人以為能夠遮風避雨即可,不必大費周章;可是有錢的人,非要蓋高級別墅不可。其實,這些本無定論,只要能力所及,有何不可呢?這就是所謂的自然。

 

客問:請師父說明愛、恨的自然性在那裡?

師答:以愛來說,你愛,因為什麼而愛?在什麼情形之下完成愛?這就是因、緣。而其自然性在那裡?如果肯定這是完整的愛,為什麼時間一久,就會產生不愛?不愛並不表示你已完全不愛,還是有愛,可見愛好像會變質?由此說明人有其自然性,不是佛法有其自然性。

恨,也有不恨的呢;如女孩子常喜歡對男孩子講這麼一句話--假使看到男孩子和另外一位女孩子走在一起,不管是不是同事或姊妹或......,見到面就搥他:「我好恨你喲!」其實,她是愛他,才會恨。話又說回來,我一直強調:為什麼恨他?是因為愛他,為什麼愛他?絕不會說因為恨他,其自然性在那裡?因原有的愛已經破壞,所以有了不愛,因為不愛,才會有恨,而此恨並不表示已沒有愛,還有其不恨的地方,稱之為自然性。

愛還有不愛的存在,這是很自然的,如果愛中連不愛都沒有了,此人已不是平常人,一定有了佛菩薩的大慈悲心,到了只愛無恨的地步。人有其自然性,不是說佛菩薩有其自然性,佛菩薩是經過相對、突破以後所顯現的絕對,絕對是沒有自然性的,只有相對才有自然性。

談是有非,談非也有是,佛法談是也有不是,談非也有不非,談對也有不對,談錯也有不錯,所以說,相對還有其自然性,不要否定了自然性;如果否定了,只是因、緣,就變成自我意識,此自我意識會否定別人的自我意識。因此,我說將心比心就是種自然性,因為不是只有自己的我,還有他人的我。

 

客問:承接前面的回答......相對還有其自然性......,是不是與老子的「道法自然」一樣?

師答:那完全不一樣。道法自然是依於道,還有天的存在,不只是一個自我。於佛法而言,天也是眾生,人的自我也是眾生,天有天的自我,人有人的自我;不是以天人合一而說道法自然。佛法是不同於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是形而上的,佛法是突破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思想與理念。

 

客問:有人說要瞭解楞嚴經,需要有唯識學的基礎?

師答:沒有這回事,如要瞭解楞嚴經,我寫了一本「楞嚴經決疑」,花了十五年的工夫,在佛印月刊差不多刊了十五年,是解釋楞嚴經的,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法理,其至佛教辭典中找不到的詮釋,這本書上都有提示,如先看楞嚴經決疑,楞嚴經差不多就瞭解了;裡面沒有談五會楞嚴咒,因慣例上不談咒語。楞嚴經是一部屬於各宗學派共同的經典,並不是唯識學的專門經典。

 

客問:楞嚴經云:「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請問「念念生滅」在一剎那間,念由何處生起?又從何處消失?

師答:「念」是因自我之業力相應於外緣而發生,若無外緣,自我就不會生起。生滅則是一種變化現象,每一變化現象是為一念,假若另一意念生起(生),原有之念便會消失(滅)。

 

客問:若無外緣與業力接觸,自我將安於何處?

師答:沒有業力與外緣,當然自我也不存在,吾人對自我應有這樣的認識,比如常說的真我、假我,都只是分別,其實都是「我」的現象。它經意念透過思想、言語、行為而表現出來,「自我」之形成,則是由無始以來造作所成的業力,依於外緣而顯現。因此,沒有外緣就不會顯現,或者有外緣沒有業力,自我也不會形成。

 

客問:楞嚴經中的火觀如何解釋?

師答:楞嚴經中有地、水、火、風、空五種觀法,其他的經典又有其不同的觀法。楞嚴經中的五種觀法又有不同的三昧修養,所以與三昧的境界、三昧的法有關係。若以火觀而言,大都以「力量」來說,任何事物能發揮其價值才能成為力量。例如「火」,火的價值是什麼呢?火可以用來冶鍊什麼?用來煮什麼?一定要拿來做什麼用;如果說火成為力量可以把房子燒掉,就成為傷害,不是「力量」了。力量要以價值來講,沒有價值的力量就不需要去觀。這告訴我們要從分別中去認識好的、不好的一面,但這還是種執著;因此,火觀如不能超越,還是局限於聲聞乘。通常「水觀」是針對水的柔和性,「火」則講究其威力,大都以地、水、火、風的力量而成為一種價值,在佛法中稱之為「力用」。

 

客問:請師父解釋楞伽經中的「一切性、自性相」?

師答:我以最簡單的方式說明一下,一切指所有的,所有的什麼?必須提出一個主題來,你要「談什麼」?你如果不談什麼,「一切性」無從說起。以鬧鐘來說:一切於相來看其「性」,有其本體、本質,對不對?再看一切的鬧鐘,或一切的時鐘,其自性相在那裡?一切的鐘--有鬧鐘、壁鐘、乃至手錶、碼錶......等各式各樣的計時器,這一切的計時器以計時器的本身說,他的自性相是什麼?手錶就是手錶,壁鐘就是壁鐘,鬧鐘就是鬧鐘,假使一切鬧鐘要談其自性相,鬧鐘也有不同的構造、不同的設計、不同的表現,但是不能只以這麼一個相來說,因為以法而言,鬧鐘、壁鐘或手錶,它都是計時器,所以我們要談其「性」,就必須以「計時器」來談鬧鐘,而不能以鬧鐘來說計時器,這是於相而言。

再看法,法在那裡?法在計時,對不對?不管它是什麼相,作用都在計時,那怕田徑場用的碼錶也是計時,所以一切的計時器其「自性相」有相有,有相空,要怎樣去認識呢?從什麼時候開始?最早是沙漏、水漏,這些也是計時,可是它的自性相又不一樣了,但你不能說它不叫計時器,所以於相而言,有相有,可是有相空,其問題何在?你於相的本體認識,本質認識,究竟你是用什麼去說法?如果以鬧鐘為例,我們不能只說鬧鐘,因為佛法不只告訴你,鬧鐘就說鬧鐘,難道其他的都不談了嗎?如果要說,必須一個個說了,所以佛法不用這麼麻煩的方式;像唯識學上用什麼呢?是以一個法相來說,好比鬧鐘,其法相是個「鐘」的相,其法是計時,如果知道了計時,這鬧鐘就是計時的法相,於是可以從任何的計時器去做分別認識,這是最簡單的說法。

 

客問:解深密經中三性三無自性--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如何解釋?

師答:無自性之「無」是不一定的意思,自性是形成這個的本質本性,是自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自性是這個本質、本性不一定自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這三無自性,如果懂得什麼是無自性就可知道了。

於相究竟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呢?不一定。於發生時生起,也是不一定,所謂勝義無自性呢?是其中有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可能煩惱來了,就能從中顯現菩提,這就是顯現勝義;如果煩惱來了,不能顯現菩提,那其中即使有勝義,也就是其中也有道,如不能顯現菩提,這就是勝義無自性。

 

客問:四十華嚴經文卷十三有句「佛身普放大光明網,遍滿十方無所障礙,佛身毛孔皆出妙香」,請老師父開示。

師答:在影劇界的影星歌星出名了,也用「星光燦爛」、「星光閃閃」,是形容他的表演或他所穿戴的;也用「閉月羞花」形容景色或女孩子。佛經說佛放大光明是代表佛的智慧,為什麼說毛孔跑出香味道?其實人都有體香,是表示乾淨所致,一般喜肉食者則體味都不好。

 

客問:經典中常提到「三界如火宅」,學佛的人如何才能超脫三界?

師答:首先要瞭解「三界」真正要告訴修學佛法的人,是在修養的過程當中,自己到達什麼樣的境界而說的。三界若以六道來談,是很難分別的,如果以天道來說會比較容易瞭解。

欲界,即是欲望世界,欲界不一定要把它當成六道世界,不妨把世界放在自己的心裡,不管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統放在自己的內心;也就是說,在修養的過程中,於自己的內心會有這三種不同境界的變化(欲界,是要有實際的行為才能滿足欲望的)。於欲來說,人是多欲的,而學佛行者是如何使自己少欲,最後能夠清淨欲,但人一下子不可能做到清淨欲,如果能夠一點一滴的減少欲望,即已經完成了一種修養。

色界,則是要有物質條件,但不必有實際的行為;比如說:於男女之色,只要看看對方的樣子,或者聽聽聲音,於一顰一笑,就能滿足,不必有實際的行為,即是已超乎了實際的行為,但還是要具備有「色」(相狀)的存在,在這範圍之內是屬於色界。

無色界,是連色的範圍都已經超越了,只要在意念當中打打轉,就能滿足欲望。

三界是以「欲」的程度而分別為欲界、色界、無色界。行者觀三界,是把三界放在自己的內心,不要把它當成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若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超脫,肯定的說:唯有依戒、定、慧,一步一步慢慢去做。在修養的過程中,要達到無色界,必須先修四禪,修到每個意念都清淨,才能到達無色界的境界;但還是在三界內,並沒有超出三界,所以佛法中有道理方法,提示行者如何超越三界。

要進入四無色定,必須先要進入「空處定」,空處定是一個過程,等於五蘊中,想行之間的間隔一樣,而這個間隔等於是個空處,進入空處,如果是聲聞,就住在「空」裡面,而感到滿足;若是菩薩乘,必須跳出空處定,進入識處定。以「識處定」來說,則沒有計較執著,而只有認識瞭解,且隨時都可以發現「道」。識處定即是八定中的第六定,進入第六定之後還有一種分別,這種分別是依於「法」而起。

進入無所有處定,或者識一切處定後,就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都可以自在,順境可以,逆境也可以,不會有因為煩惱失去主宰,煩惱顯現時,立刻可以轉變為菩提,這是定中的第七定--「無所有處定」。

八定中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必須於五蘊的變化作用中,能從業轉變為道,而且的確從業中能顯現出道來,也可以說所存留的只有道沒有業,這是五蘊中受想的第三次變化,至此才是非想非非想處定--第八定。最高境界則是滅盡定,也就是第九定,這第九定可以說必須要到達菩薩位--八地以上才能做到,七地以下都還不行。

另外還有「那伽定」,即是佛陀的定,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自在、灑脫,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如果說第九定比喻出污泥而不染的話,佛陀的定像蓮藕一樣,住於污泥而不受傷害,這才是佛陀的境界。

以上所講的,都必須依照戒、定、慧三無漏學去修學,亦即必須依照佛陀的道理方法去修養。學佛沒有直接了當的方法,因為佛法的本身沒有捷徑;基於每個人的根基、智慧不同,需要的環境也不相同,即使相同的道理方法,在做的時候都可能形成差別,因為每個人的主觀和客觀條件都不相同。

 

客問:普門品:「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最末一句是什麼意思?

師答:「還」並不是念「ㄏㄨㄢˊ」--原本是你的,加諸於我,就再還給你。而應念「ㄏㄞˊ」--還是歸於他本人。因為「念彼觀音力」--於意念中要能顯現成為力量,還是靠誰?自己!至於誰惡業就誰受報,所謂「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果」。

 

客問:普門品中有句「如日虛空住」何義?

師答:即如日住虛空,為押韻而倒裝。「住」乃停留,存在的現象。以太陽顯現在虛空,引喻學佛的功德即此現象--經常處在有光明的地方,意即時時有明了的機會,不會常處無明中。

 

客問:能否請師父談一談,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有那幾品須特別注意的?

師答:二十八品雖提出不同的問題,但仍互有關連,不能只注意那一品,否則就會像日本的日蓮宗,以為持念經題即可。佛法不可斷章取義,每一部經典均有它的完整性。

 

客問:能否請師父詳加介紹日蓮宗?

師答:以佛教來講,它屬於外道,雖然也用到法華經裡面的章節,但不如法,因為斷章取義,佛經是有其完整性的。

 

客問:有關摩訶止觀一書所談的方法,我們要如何下手?

師答:摩訶止觀、小止觀或六妙門等,這些都是從法華經而來,在佛陀的整體思想來講,這只是屬於天臺宗的一種方法而已。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就必須先對法華經多下工夫,只是在摩訶止觀之書著眼沒有用,因為這關係到整部法華經的道理方法。你如想要一門深入,就針對經典、法派,必須要把有關的經論都完全熟悉,才有機會從理與事上實際去修養,而後能解與行融會貫通,不能單從裡面取一點。

我們都知道日蓮宗,很多跟隨者都說如何好,其實我並不反對,只是會問他們:一部完整的經,為什麼只要其中二品,甚至只要持念經題就能夠成佛?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釋迦牟尼佛豈不是多事,講那麼多經幹什麼?經典中談持名念佛,肯定的是佛菩薩的名號,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既不是佛、也不是菩薩,所以他們的持名就有偏差。

佛法是講求一個整體或一個單元,井然有序,所以現階段想學摩訶止觀,可以先從法華經下工夫,把內容熟悉了就知道怎麼下手,否則,只是依別人告訴你沒有用。天臺教觀中的五停心觀,像白骨觀、不淨觀之類,如果只用這種方法去觀,會出大問題。為什麼要做白骨觀、不淨觀?緣起是什麼?要先認識清楚,你如果沒有這種緣起,就不需要做這種觀法,肯定是有此緣起才需要做。就像很多人要持楞嚴咒一樣,原是針對阿難受摩登伽女的咒語所迷惑,所以有同樣情況的才需要楞嚴咒去幫助他。一般人不分辨,凡是佛法抓了便好,究竟自己有沒有這些問題也不管。

所謂應病與藥,有什麼樣的病,才需要對症的藥,也因有問題,才需要佛法依你所遇的幫助化解。很多人學佛是抱著反正有藥就好的心態,這藥可能其中有毒不能治病,反會造成死亡。本來有毒不一定壞,如果懂得性質,知道緣起和自己的問題,以毒攻毒也可以治病。因此,佛法強調不迷信,不是從中間單取一點或斷章取義,或專門執著一個法,那都不太適合。通常我都比較希望修學佛法者,能夠開始接觸一般的知識經驗,慢慢去發現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依自己所具備的條件、環境,適合修學什麼,認識清楚了再一門深入,不要一開始就一門深入,那樣並不好。好比是修彌陀淨土,還要看你想不想往生極樂世界?你若不想,修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