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學佛法

 佛教佛學佛法

  通常學佛的人,最不容易搞清楚的就是「佛教、佛學、佛法」,幾乎把這三者混為一談。佛教,好像每一個人都懂,事實上佛教包含有佛學、佛法,如果談佛教,只談這些儀式、儀軌,談一些型態上的問題,那只是宗教。但是要了解,世界上的宗教,至少在聯合國承認的五大宗教,都強調必須要有教義、教堂、教士還要有信徒……這些是宗教的型態,所以五大宗教幾乎都具備了這些,可是以五大宗教的佛教來說,必須要把握與其他四大宗教最大的不同點在那裡?

   也有人說:「信教都一樣,為什麼一定要信佛教?信佛教好像是一種迷信……」問題出在哪裡呢?是在於宣揚佛法的教義,這些傳道者本身具備的條件不夠!以目前能看得出來的,譬如流浪在印度的○喇嘛,以前不說是佛教,反而稱為喇嘛教,實際上是沒有喇嘛教的,這只是佛教當初分佈、流傳的方向、地點的不同而已,西藏信的同樣是佛教,只是依於當地的語言,稱呼出家人叫做喇嘛,就好像在華北、華中、華南,稱佛教的出家人都叫和尚,事實上以佛教的本身來講,這些稱呼都是偏於地方上的語言而形成的,和尚這名詞,是新疆地區的語言,因為鳩摩羅什是新疆人,來到華夏地區以後,無形中好像中國的佛教的出家人都叫和尚,其實和尚這個名詞,不是漢語所形成的,新疆的土話叫做和尚(ㄏㄡ ㄒㄧㄤˇ),那是什麼意思呢?翻成漢文叫做親教師,就是可親近的老師。

       根據佛教經典上所說的,出家的統統稱之為比丘、比丘尼,或者沙彌、沙彌尼,在家的就是優婆塞、優婆夷,另外還有一種身份叫做式叉摩那,這個名稱很少有人去使用它,過去在大陸,五大律宗道場都很少去解釋「式叉摩那」是什麼?結果就變成一個籠統的名稱,好像「式叉摩那」也是學佛女?優婆夷也是學佛女?那就變成好像都是在家的,其實在家優婆夷就是學佛女,這是由於對佛教的經典,尤其在律部所提出的一些名稱沒有深入認識,以喇嘛來講,應該也都是比丘、比丘尼,其實稱呼什麼喇嘛、和尚、甚至尼姑的……這都是一些不正確的名稱!尤其尼姑兩個字,是梵文跟漢文合併一起的一個名稱,尼是女性、姑不也是女性嗎?那尼姑不就變成「女女」了?其實經典上關於佛教成員的結構、定位與形成都有明白的記載。

  我也順便告訴各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至沙彌、沙彌尼都很容易了解,但「式叉摩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式叉摩那」是在兩種情況之下而稱呼的,她本身顯現的是一個出家女性的相,但在未出家之前她已懷孕了,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而出家,根據戒律,這時她必須回到俗家把孩子生下來,這個時候的身份就不能叫沙彌尼或者比丘尼,而是叫做式叉摩那。如果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再回到僧團,又恢復原來的面貌,是沙彌尼或者是比丘尼,這是第一種式叉摩那。

第二種式叉摩那呢?律部與經裡面也有說明這事,當一個出家的女性,出家之前父親與母親健在,可是在父母不需要她照顧的時刻,她可以出家,因為她有兄弟姊妹可以照顧雙親,但是如果出家以後,雙親失去了可以照顧他們的人,這時不管你是比丘尼、或者是沙彌尼,必須要回去照顧父親母親,這不是還俗,只是現式叉摩那相,身份還是出家。一直到雙親有人照顧了,不需要她了,她再回到僧團,恢復原來的面目,這也叫式叉摩那。

    為什麼也有叫做學佛女的呢?因為她返還俗家以後,還是顯出家相,但是她又不是出家人,為什麼?因為她沒有具備沙彌尼比丘尼的身份,可是她的表相是出家身份,所以這時候回到世俗,去照顧父母或處理事情,她還是維護她的出家身份,但要受持叫式叉摩那法的戒律,所以通常講式叉摩那是專門指女性來說的,就是我剛剛講的兩個大前提之下的問題。在台灣也有所謂的律師在戒壇或者他平常的表現,把式叉摩那當成比沙彌尼還高,這是很大的錯誤!這個沒有高低,因為如果她原來是比丘尼,回去處理事情,但是這時候她比丘尼的身份不存在了,就不能說她比沙彌尼大,比比丘尼小,不是這樣分別的。

  所以關係到佛教中的經、律、論或有關宗教的一些組織、架構,常常都會搞錯,以寺院來說,如果以原始的佛教,也就是佛陀時代的佛教來說,沒有寺院這個名稱,通常都是講「蘭若練處」,或者是說「蘭若」,也就是現在一般人說的「精舍」,其實中文的意思是「清淨的地方」,所以出家人住的地方都稱之為清淨的地方,什麼「寺、院、庵、堂」都是中國人建立起來的!在「寺院」裡能發現比較合乎原始佛教的說法,佛入滅了以後才有的「殿」或者「塔」的,這些在經典上的名稱。

  如果談到佛教,以宗教的大前提來看,當初在印度有十二大學派,佛教事實上是第十二個學派,末期的一個學派,也就是佛陀學派,在佛陀學派之前早就有十一大學派了,所以這第十二大佛教學派,在當時的印度,如果以正面的來說,它是一個改革性的學派,若以負面的來看呢,其他十一大學派都認為佛陀學派是一個叛逆的學派,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佛教正式形成是在印度,是在釋迦牟尼佛時期,釋迦牟尼佛是在什麼前提之下成立這個學派呢?因為其他的學派總會有一些不圓滿的地方,也就是有缺失,釋迦牟尼佛他的思想強調眾生平等、解脫自在,其他十一大學派都沒有辦法達到這種目的,如婆羅門講究一個身份、地位……其他的學派,幾乎都離不開身份、地位,所謂貴跟賤的差別,釋迦牟尼佛為了改革這個觀念,所以他強調眾生是平等的,沒有貴賤,沒有階級。佛教僧團的組織,於中國而言,有師父、有徒弟,其實在原始佛教裡面,並不稱為師父、徒弟,只是一個法的傳人而已,因為有師父、徒弟就已經不平等了!因此在原始佛教中,看僧團裡,只有所謂的「上座」、「上首」,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領頭,這只是在職務上面的差別,實際上在身份上是相同的,而中國建立僧團,跟中國的文化、歷史、族性有關係,所以無形中會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問人家「你是臨濟宗的第幾世?」或「曹洞宗第幾世?」這都是中國的特色,在原始佛教裡其實沒有這些的。

  以我來說,即使是住持或者所謂的方丈,還是比丘!同樣只是一個受供養的人,所以在中國,過去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比丘、比丘尼好像依附在自己的門下,有師父、住持或方丈,反而否定了那層受供養的比丘、比丘尼的身份,其實僧團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什麼師父、徒弟、徒孫,那是中國的風格!談宗教首先要知道它的組織架構以及成員,是什麼時候形成中國的特色呢?是從百丈懷海禪師建立起「叢林制度」,所謂「十方叢林」的時候開始。

  其次再看僧團,原始佛教並沒有寺院庵堂這種名稱,都是講「寂靜處」,是出家人三個或者四個人聚在一起,在那裡修行辦道的地方,就是你的寂靜處。所以佛陀時代,常看佛陀在某一個地方講經說法,通常在經典中可以看到,譬如講「靈鷲山」,只是一座山的名字,「竹林精舍」,其實「精舍」就是根據「寂靜處」來的,所以釋迦牟尼佛隨便找一個樹林子,那就是一個說法或舉行法會的地方,沒有什麼寺廟庵堂。如果去過印度,去看八大聖地,尤其是度五比丘的地方,很多人以地上還有磚的痕跡及地理基礎等,其實並不是如此,它本來就劃了一個界線,很莊嚴的在那裡或修行、或說法的一個地方。所以過去大部分稱作「壇」,或有些則是休息的地方,可以到菩提伽耶去看,那裡本來就沒有房子,它是用磚做一個界線,表示這個區域是幹什麼?那個區域是讓什麼人住的,還有佛陀住什麼地方……等等。其實睜開眼睛一看,不過就是一塊平地,如果是樹林子的話呢?為什麼說「頭陀行」,要說「樹下一宿」,或在墳墓邊過日子?如果隨便找一片墳墓,那地方也可以稱做「精舍」或「法壇」,用來作修行的道場,種種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經濟的環境關係。

      到了後期,尤其佛教傳到中國之後,佛教的寺院都是富麗堂皇,大家就會想這些宮殿怎麼形成的?如果大家看過《華嚴經》,就知道《華嚴經》裡面說到不同的世界,講到國土就有國王,或講剎土就有佛願的世界……這些情況是說什麼呢?都是比照天道的宮殿而來的!所以帝釋天、三十三天或說忉利天,它有宮殿而釋迦牟尼佛並沒有宮殿,出家眾也沒有宮殿,是依據出家了,成為人天師範,怎麼還那麼貧窮的樣子呢?所以才以天道的宮殿來作為僧團的一個環境,就是這麼慢慢形成的!不只台灣、大陸,可以說從唐朝以後慢慢形成了中國寺院的特色,有殿堂、有寮房……譬如說一個大叢林,有九殿四十八堂,這都是從百丈懷海禪師建立起叢林制度,才有這一些!以上是說宗教的型態。

  宗教的內涵呢?就是指道理方法,也就是經、律、論三藏,所以說宗教有它的組織架構、成員及它的經典,所謂的經典一般說是《大藏經》,其實現在的《大藏經》已經不同於以前了,為什麼?現在的《大藏經》裡除了原來的,還有很多「續藏」,那是怎麼形成的?就是後期所謂的高僧、大德寫的心得,也同樣放到藏經裡。實際說來,原來只有佛陀所說的經、律才是,至於論呢?都是修養到達了菩薩的境界所表現的心得,這些都稱之為「論」。所以「論」不是佛說的,是菩薩們說的,只有「經」跟「律」才是佛說的。

  可是到目前為止,常常看到,在中國的佛教,至少將近兩千年的時間都存在這種現象,好像只有一些人專門去修學經、律,普遍性的都還是依據論來修習,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因為佛陀說的經涵義太深、太廣,常說法義甚深微妙,不容易理解,那怎麼辦呢?就根據這些菩薩們的心得來學習佛法,一直到目前為止,常常看到這種現象,不管是弘法電視也好、佛教的雜誌也好,表現出來的幾乎都是什麼論師說、菩薩說、祖師說,真正佛說的少之又少!為什麼?好像從事經典與律部研究的也愈來愈少,反而在論部下功夫的愈多!因為論是菩薩們的心得,心得的表現比較容易抓住,而的確有很多原典,涉及到文字的名相問題,有巴利文、梵文,還有的巴利文、梵文或者中文混合在一起,所表現的名相,常常令人分不清楚。從佛學辭典就可以看出來,很多名相如果弄不清楚就很容易錯解,有的是梵文跟中文混合,有的是梵文跟巴利文……是關係到「經」的問題,「論」就比較容易了解。所以才會說大乘好像強調菩薩法,其實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經律論,並不能單以「論部」來做為修習的依據或依歸,畢竟我們是學佛,所以「論」只能拿來參考,好像讀書、寫心得報告;為什麼在台灣有這種現象,幾乎一個問題提出來,去問不同的法師,告訴你的答案都不相同,那是因為他學的是某一些菩薩的論,講的就是那一些,如果是依據佛陀說的經典,肯定都是一樣的!

  譬如「布施」與「供養」這個名詞,很多人好像理解,布施就是普遍對一般人;供養是對上的,那就會有問題產生,剛剛說過「眾生平等」,在家的對出家的所謂「四事供養」,就是講吃的、穿的、用的,以及醫藥等的供養,也可以說是一種布施,如果硬要說對出家人是供養,就變成好像出家人比在家人高一等了,不能夠說是眾生平等。又很多人把它當成是「布施波羅蜜」,其實不是,施就是付出,要注意「施」不是給予,是付出,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因為梵文的意思有這差別。「付出」通常是我自己擁有的,願意給予更多的人得到同樣的利益,但是這種付出不一定是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在內。那「給予」呢?就變成一般講的施捨了,好像把別人看得很可憐 「啊!某某!我有錢,我給你一點」,這就不合乎佛法的平等之道。

  通常講佛、法、僧的內涵,除了有佛教的、佛學的以外,還有佛法的,我們怎麼去認識與分別?其實「佛教、佛學、佛法」離不開佛、法、僧,而「佛、法、僧」也離不開「戒、定、慧」三學!前面所談的佛教,就是談它的架構、人員的組織、以及它的生活方式。打開一部經典,一開始都是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參與什麼,都是跟一些什麼人、什麼對象,然後呢?大家出去托缽與化緣,回來後吃完飯,就坐下來……這些談的都是佛教僧團的型態,經典後面才開始有佛說法,所以把經典前面跟後面說法的內容組合起來,就有佛學。此中可以發現一個最大的差別:佛教是一種信仰,你不一定具有這種知識,當然更沒有這種修養,那佛學呢?有宗教的樣子,可是講究知識經驗或者道理方法,只是一些學理、理論,一般人不一定做得到,也不一定去實行,而佛法卻包含了佛教與佛學!所以這三者的關係,可以獨立。但也可以知道,佛教跟佛學可以成為一體,佛法就包含了佛教與佛學,如果一定要很明顯的界說,那麼有道理、有方法,是一種知見,在概念上叫佛教,在學理上叫做佛學,佛法則關係到生死,把佛教與佛學這些內容適時成為可以讓人得到解脫、完成涅槃的結果,達到這種境界的才叫做佛法!更簡單的說法:能夠解脫生死、離苦得樂的才是佛法。常常說「紙上談兵」,那就是指佛學,而佛教是一些組織型態、儀軌……。

可以說得更簡單一點,只要皈依三寶,不管是現在家、出家相都是佛教徒。成為佛教徒以後,去學習有關的知識經驗,就是佛學。知道這些知識經驗,然後化為修養,顯現饒益性,那就是佛法!這樣能不能理解?因為這三種,尤其是佛學、佛法,如果再加上佛教,就會很亂!亂的原因就是沒有辦法去分辨三者的內涵。禪宗有一句話,說一個人能說善道,叫「知解之徒」,佛學就是知道這些經典文字,也能解釋,但能不能去實踐?那就關係到佛法了!

  從經典中可以很容易去把握,所謂「佛教」就是佛法僧的型態組織;「佛學」以經典說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提出來一些名詞、文句、法相,了解它的意思,好比說「煩惱即菩提」,煩惱是一門學問,菩提也是,可以說出為什麼煩惱即菩提的道理來,很明顯就是佛學;如何完成佛法呢?比如「煩惱即菩提」,能不能夠化解煩惱顯現菩提?能夠化解煩惱,顯現出菩提來,這才是所謂的佛法!有所謂的佛學專家,其實「專家」兩個字很難說,也許是個學佛的,在佛學的範疇之內知道的很多,但能不能把佛學化成為力量?就以「普度眾生」來說,要具備什麼?「慈悲喜捨、四弘誓願、六波羅蜜法」……等,把這些條件、知識,統統搬出來,這就是佛學,但能不能夠實踐?能不能夠使它發揮成為力量?所以必須要完成修養才能稱之為佛法!可以這麼說,從所謂的「一切智」、「道種智」跟「一切種智」來分,「佛學」就是一切智,包含世間的、出世間的學問,也就是世間的道理方法與佛教經典裡面的道理方法,這稱之為「一切智」。什麼是「道種智」呢?那是專業性的,佛學裡面有十大學派,是屬於道種智,看看十大學派中偏於哪一個學派?那佛法呢?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就是說佛學,「道種智」,是佛學裡面的專門性的道理方法,那佛法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種智」所完成的「一切種智」!

  所以學佛,要能分辨什麼是佛教、佛學與佛法。有很多人自認為:看經典、也會打坐,甚至還能入定……如果是邪魔外道呢?可能還會說:「喔!我打坐還可以靈光出竅,還可以發光喔!」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連佛學都不是!如果自認為是佛教的話,也是附佛外道,就是附和在佛教這個宗教的前提之下所行的外道。這許多「不如法的」,可以說就是佛教裡的外道,真正佛教的本身是正信的,強調須「依教如法」,就是要依於佛陀所教的道理以及方法。

  很多學佛的人,往往覺得自己學了一輩子的佛,最後根本還不知道該怎麼辦?看看在台灣最近這些年來佛教的現象,好像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人家說這個好,一窩蜂就去學這個,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人家說那個好,又一窩蜂的去,好像海浪一樣的飄過來、飄過去,最後學了一輩子:嗯!我也念佛了、也打坐了,好像也知道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但最後能不能去?不要說信心,根本是迷惑!如果能把「佛教、佛學、佛法」這三個搞清楚,一旦遇著經典上面,譬如談到佛教的一些型態、架構,有一句話說「處處都是法、處處都是道」,就必須知道,除了道理方法、還要能去實踐!所以我提出兩句話:「所有的起心動念,都要與生死有關、要與道相應」,那才是在修習佛法!否則說的好聽一點,是在佛學上下功夫,說的不好聽只是在裝模作樣,因為得不到利益!可見「佛教、佛學、佛法」,真正講起來,佛陀的思想理念,最後的目標是進入涅槃境界,如果不能入達涅槃世界,可以說學佛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了解「涅槃」的法義的話,會很容易造成誤會,以為學佛是要死了才能有個確定?不能這麼去看!必須知道「涅槃」本身的涵義太多了,譬如說「不生不滅、寂靜、解脫」……這些幾乎都叫做涅槃。所以涅槃不是死,解脫也不是死,而是任何一個問題,把它化解了就叫解脫。「涅槃」是把原來的一個事情化解了,而不會再發生了;那「解脫」呢?雖然問題化解了,但是還會再發生,所以談解脫,有「究竟解脫」,什麼是「究竟解脫」呢?要究竟解脫才能夠入涅槃世界,也就是依於煩惱或業也好,業清淨了、煩惱不會再生起了,才叫究竟解脫!因為化煩惱、顯菩提,只是一個單一的解脫而已,必須要連煩惱都不生起了,菩提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解脫,也就是涅槃境界!

  所以把解脫當成死,把涅槃當成死,那是錯誤的!尤其,不管是在家、出家的,很多人談往生,「往生」究竟是什麼?念佛可以往生,不念佛能不能往生?學佛可以往生,不學佛不能往生?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這都是不了解「往生」的意思,其實死了要往生到什麼地方去?就是「往什麼生處」的意思。還在六道之內的話,會認為「我現在是人道,業太重,可能往生到畜生道或地獄道……假使福德因緣很好,就往生到天道,但是還是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所以往生,並不是一定去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那就要看道的修養,好比如果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具備「信、願、行」三大資糧,如果造業太多,以欠債來講,根本不知道該還給誰好,那一定是往生到畜生界;如果所做的是十惡不赦的業,如犯五逆罪之類的,一定是往生地獄道!所以不要把「往生」兩個字認為都是去西方極樂世界。

  談佛教並不是一般人想的那麼容易,什麼拿三柱香拜一拜,好像就是佛教徒。或皈依三寶就是佛教徒,其中有一個問題:拿三柱香拜,究竟是在拜什麼?目的是什麼?想幹什麼?因為皈依三寶,總是有所求,如果不考慮種種問題,連佛教徒都不是!有些人說:「我皈依三寶了,有皈依證。」或說:「我受過菩薩戒,有菩薩戒的證書。」請問念佛、修西方彌陀淨土的,是不是就發給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的證書呢?那叫做世間法,佛法可不是這麼說的;但是是人,所以也不要捨棄這些,因為世間法,人的世界本來就是如此!不可以去否定它!也不能去執著它!此中就涉及到佛學、佛法了。

  尤其初學佛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睜開眼睛看到的,豎起耳朵聽到的,幾乎都是別人的缺點,這些人幾乎是標準的佛教徒,能夠看到、聽到別人的缺失與錯誤,可說連佛學也不懂,因為佛學還要告訴你,看到別人的缺失,須返照自己有沒有犯同樣的缺失?如果看到別人的缺失,發現自己也有這種缺失,就要想辦法去調伏、去修行,以化解缺失,這就涉及到佛法了!所以「佛教、佛學與佛法」這三個名詞必須真正的搞清楚。只要隨便提出經典裡面的名詞,或是法相的認識、或遇著什麼問題,都可以從中發現「佛教的、佛學的、佛法的」存在了。

  前面說過:「口渴了,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就是喝水,誰都知道!也說過:「凡是能止渴的都是對的!」但是這沒有涉及到佛法,最多只是佛學的理論而已!如果涉及到佛法的話呢,口渴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去化解你的渴」。口渴會不自在、會煩惱,要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化解煩惱,不但不煩惱,還能止渴?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泡一杯熱茶給他喝,這裡面就有佛學、也有佛法,把這個問題思考一下!想想,這個人正在那裡渴得不得了,因而起煩惱,在電視劇中也常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個人在外面忙得不得了,回到家裡,一打開熱水瓶裡面沒有水,打開冰箱也沒有飲料,就會氣得摔東西。其實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是泡一杯熱茶給他喝,就可以發現有沒有修養?為什麼?如果那個人怪說:「我口渴的不得了,你還給我熱茶喝?」那根本煩惱就不能化解,等於煩惱加煩惱,如果他真正懂得佛學,也懂得佛法的話,拿了這杯熱茶,真的能止渴,為什麼?因為要是一杯溫的或者冰的水,就咕嚕咕嚕,一口喝下去,可能愈喝愈渴,原先的那個渴的煩惱,還是沒有辦法消失!因為口渴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緣境,已形成了煩惱,須先使煩惱能夠平靜下來,才不會口渴得那麼厲害,你們去思考一下,如果拿了這杯很燙的熱茶,會不會一口就喝下去?不會的!一定是一邊吹,慢慢的一點點的喝,邊吹邊喝……是不是那個煩惱的心念就會不存在了?緣於完全把心念放在想把這杯熱茶吹冷,便會心平氣和,慢慢的來,那才真正能止渴!能做到這樣,才可以談得上是懂得佛法,不像一般人、渴的不得了,拿杯熱茶給他,可能氣得連杯子都會摔掉!

  什麼叫做修養?修養是要有行為,去慢慢完成的哩!是要經過修行,完成某一種知識經驗,才叫做修養,可是平常總是不知不覺,口渴了、很方便嘛!有礦泉水……甚至什麼都沒有,也可以打開水龍頭喝自來水,但是很少去做佛法所謂「內觀」的修養、表現!我前面不是提過嗎?「處處都是道,處處都是法」,禪宗說「抓住了是你的!抓不住就當面錯過!」這些話都很熟,可是能不能用得上?我另外有兩句話:「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為什麼要講這一些?人有很多的潛力,可以慢慢去累積,如果平常完全不去修行,就不可能有什麼潛力,潛力是平常慢慢培養出來的,一旦擁有了,自然就會表現出來。看一個人有沒有修行?就是看他平常有沒有修正身口意的缺失,有沒有去調整自我,改變不好的,使好的更好,才叫做修行!也就是須完成某一種功德才叫做修養!什麼是功德?就是具備了條件,而且可以表現出來!常常講「德養」,就是功德完成的,這種功德是慢慢從修行中而來!

  「佛教、佛學、佛法」:佛教包含了佛、法、僧,這一個整體,都叫佛教!佛學呢?是對「佛、法、僧」的一些道理方法的認識,這種種的知見與了解都叫做佛學;而後把這一些道理方法表現出來,發揮成為有饒益性的力量,那就是佛法!這樣大家能不能夠辨別?比如「中藥」是中國的藥材、藥理,有各式各樣的藥材都叫中藥,假設「中藥」是佛教,中藥裡頭各式各樣的藥材,都有它的效用,能治什麼病的這些道理方法,就等於佛學;進而針對病症,拿這些中藥的藥材,治好別人的的病,就是把病化解掉,能完成這種結果,林林總總整個加起來就是佛法!這樣容易了解吧!如果以個人來講呢,這個人由「地水火風」組織成的色身,再加上六根、八識、五蘊,最後完成的心識,或叫做精神的內涵,這都叫佛學;以人來講,是一個概念就是個宗教;佛法呢?就是發揮生命力,能夠完成這種饒益性的結果!

以椅子為例,整個椅子就像是一個宗教的型態;理論是不管是木頭的、金屬的或是石頭的,怎麼組合起來,以至完成這把椅子,這就是佛學;最後椅子真正能夠用得上,這裡面又關係到椅子的學理跟實用性,為什麼?因為有的材料很容易壞,有的金屬很容易生鏽,還有因為環境的不同,它會成為壞相……其中又涉及到許多精神的、物質的現象。像物質的有「成住壞空」;精神的有「生住異滅」,其中就有「教、學、法」。所以,幾乎眼目之所及,都可以發現這三者!當然這要具備一些基礎,究竟對佛、法、僧了解多少?以戒定慧來講,在修行、用功上,完成的修養有多少?所以,佛法是要能夠運用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去化解那些缺失,圓滿那些問題,絕不是告訴你怎麼做,好像煩惱來了,我給你一個菩提,就可以把那個煩惱打掉?絕對沒有這回事!煩惱也是自己煩惱,如果想顯現菩提,就必須去認識、去了解煩惱,而後怎麼樣去突破它、化解它,這中間必須要能覺悟到什麼?最起碼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煩惱?可不可以不煩惱?這都有道理、有方法,但是要自己實際去修行,慢慢去體驗與發現,才能夠完成修養。

  以上談的是「佛教、佛學、佛法」的一些概念,不管是學佛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是五十年,總是離不開這些,問題是能不能發現其中的粗、細、微妙的不同?粗相的很容易把握,進入到細的就很難了,若要達到微妙的境界那就更難了!可是難歸難,沒有做不到的!只要自己肯修,這個「肯」,頭一個就要能「捨我」,千萬不要動不動把一個「我」擺在前面,等於「自己出不去、人家也進不來」。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因為「有我」,所以對於自己的「我」,要能夠去調伏它、改正它,從有我到無我,這不是念一念:「唉!不要執著計較起分別嘛!」這並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有時候自己不想要,可是還是會要,為什麼?怕自己受到傷害,就會找理由、找方法來保護自己,一切都為了保護那個我,所以為什麼要去苦行?為什麼要修波羅蜜法?都是為了調理那個「我」,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我,可是絕不可以,把別人的我當成自己的我,或者把自己的我去代替別人的我,世俗不是有這種話嗎?「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同樣的「也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建築在別人的快樂上」,才有調理自我的機會,這就要建立一個空間,要學習「止觀」與五蘊調理的道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