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願

我剛剛說,遇著不好的、不喜歡的、苦的、使你難過的、煩惱的,你要有本錢敢於面對,而不會被牽著走,那要怎麼辦?調理五蘊,用止觀的方法幫助你!你們看現在很多大法師們:「四禪定、我已經修到怎麼樣了,四無色定、我修的怎麼樣了……」搞了半天,他還是在天道裡打轉,在色界、無色界裡打轉!是不是真正到達那種境界?那很現實,你肚子餓了,是不是非吃飯不可?沒有飯菜、你就不能飽?如果你還需要有飯菜才能飽,你還是欲界眾生,如果說聞一聞你就能滿足,那你就是色界眾生,如果只要意念所起就能滿足,你就是無色界的眾生……那有什麼了不起?可是真的很難!學佛,真的說起來很麻煩、很囉嗦,可是如果一旦抓住了就很簡單。其實五蘊調理的要領,想行之間:想,一旦這個念起來不要馬上行,建立起空間,在這個空間裡運用止觀;運用止觀,先從止於一念上多下工夫,不要馬上去觀照菩提,你如果馬上觀照菩提,會一事無成!觀照菩提,要有相當深厚的修養,因為你的資訊要很多,你的佛法的道理方法要很多做為基礎。我講一句話,你們也不要洩氣:「到目前為止,我所有的門下,不管他出家多久,還沒有一個人把止觀搞好的,如果他搞好了,他現在就是果位中的人了」!平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可以發現。我常常說“自證”,雖然很危險,可是從經典、從道理、從聽聞中,都可以去證明你所證的;自己證不夠,要“證自證”,證明你自己所證的。所以說,你表示的一個什麼意見、一個什麼言語,你認為是對的,還得要別人證明你是對的才行,否則的話,叫做自我意識!可能你們會想:「老和尚你寫的東西,人家不是也說你不對嗎」?那就要看看這個對方,他的知識經驗是不是比我好?不要說比我好,是不是跟我一樣?他的道德修養如何?我不是去分別他、或者計較他、執著他,可是還是要比較,要比較才有選擇的餘地。你不經過比較,怎麼去選擇!你選擇什麼?可是選擇以後,不是馬上就可以肯定,為什麼?有太多的選擇!因為有太多的比較,就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選擇裡,還要再比較,然後再選擇;不斷的比較,不斷的選擇,到最後肯定!這個肯定,以什麼為標準?「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所以我平常講很多基本的東西,你們一定要運用,只是會背、沒有用,會講、也沒有用,要運用它,使它發揮為力量!譬如:上個星期我回來,是誰啊好像感冒了,我就問他一句:「誰要你生病的」?他快要哭了,好像老和尚講話,一點人情味都沒有?一點愛心都沒有?「誰要你生病的」?就夠你去思考的了!難道一定要說「怎麼回事?」要去關心他,講很多一大堆囉囉嗦嗦的……「他自己不知道,還要你講啊」?安慰的話沒有用的啦!

「誰要你生病的」?自己去檢討!可能你們會問:「那我知道,我也沒有辦法……」怎麼會沒有辦法?為什麼會生病,一定有原因!那我已經生病了,至少下一次同樣的毛病你不會犯,就不會再生同樣的病!所以,你們要訓練自己,不要就是讀經、拜經,盡在那上面下工夫!有時候看一些什麼腦筋急轉彎、一些什麼的,人家跟你講一些……不要把它當成「浪費時間」!你能不能從中得到好處?你能利用它得到好處,我告訴你那就是「道」!如果一天到晚念經、拜經,不能發揮成為力量,還是沒有用!所以說,立願容易,要使願成為力量才有用!人會有分別心,我剛說,分別是難免的,也會計較、執著,那如何使自我意識能夠淡化?就是不要用強烈的自我意識去堅持。如果去堅持,就變成計較、執著了!有時候我講的一些話,猛一聽你們很難去把握,甚至還會討厭,可是如果我偶而講的一句話,你們能夠抓住的話,我告訴你,可能你會忘了吃飯、忘了睡覺!

分別心,好好把握!分別心一定會有,計較、執著也會有,如何使這個計較、執著、自我意識能夠淡化一點,不要太濃厚、太強烈,慢慢調整,分別心就可以轉為“從業裡可以發現道”;你就不會說:「我不要業,我要選擇道」,如果說業與道,你去選擇,那就是分別,就是有計較、有執著了!業來了,靠平常的修養,才有本錢去面對自己的業報,我們平常說修行辦道幹什麼?因為我們是人,生活在人的環境,業、隨時都會顯報,你能敢於面對嗎?要敢於面對,一定要有本錢,本錢靠什麼?靠平常道理方法上、知識經驗上慢慢培養,完成了培養就是修養!

問:如何在吃飯的時候、吃飯,走路的時候、走路?
答:難道吃飯的時候、你會走路?走路的時候可以吃飯?這話你們要搞清楚,禪宗裡說:「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沒有說:「走路的時候就該走路」!如果我們說走路的時候、就走路,那你就錯了!“走路”怎麼解釋?一種是通緝犯、一種是江湖上的黑道,這是現代的語言。走路,在禪門中,一個是“行腳”,再一個呢?就是禪堂裡“經行”,這都是走路。不要搞錯了!「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可以講,不能說「走路的時候、就走路」。那走路的時候走路,機器人一通電以後他就在走路……那他走路、就是走路了。為什麼說吃飯的時候不要想到別的?“別的”是什麼?這個菜好吃、飯太硬、那個菜太鹹、這個太辣……這是吃飯的時候,不知道吃飯,盡在挑剔,是這個意思!所以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不要想別的,想別的是什麼?挑剔你吃的飯跟菜!你們看看,一些影片的鏡頭,一桌子的菜很豐富,就搓手了,趕快要開動……其實那就已經分別了,而且眼睛在那裡看「我喜歡吃哪個」,就已經有計較、有執著了。你在挑剔的,還是分別、還是計較、執著;最簡單的說法,該吃飯的時候,你就吃飯,該睡覺的時候,你就睡覺,你要睡覺的時候,還想著這床舖太硬、或風太大、或這地方太潮濕……,講“當下”,什麼叫做“當下”?是在你這個範圍之內的,那個時刻叫當下,如果超過這個範圍之外,叫做“妄想雜念”,是不一樣的!

問:師父的著作《白雲深處》中有句“唯道我而獨尊”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談什麼?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而談這句話,這個“我”,不是單獨釋迦牟尼佛那個我,是“眾生的我”;這個我,是以“道”來講,“道我”、不是“業我”。所以說唯道我而獨尊,這個道我,是修行辦道的道,不是以業我來說,如果以業我獨尊的話,那就慘了。

問:師父曾說:“以讀的心態來面對人與事”,可是,往往都會以自我意識去解讀他人的意思,要怎麼樣才是真正“讀”,才不會造成偏差?
答:你這就已經起分別、計較、執著了!為什麼?既然是讀,我剛剛就講過,好的、不要被人家牽著鼻子走,不好的、也不要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我們可以把它當資訊;否則的話,你去讀人,那你就變成學人了,你不是學佛!只能把它當資訊!蒐集知識經驗,叫做讀;那教呢?就是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別人。所以蒐集知識經驗,就是學、就是讀。“讀”,就是一種學的心態。

問:如何調理“不耐煩”?讀書歸讀書,怎麼去理解?去記才好?
答:這我也幫不上忙,只能告訴你四個字“勤能補拙”,沒有別的竅門!就好像持大悲咒一樣,持上一兩萬遍,不會也都會了!當然我們平常讀書倒不需要那麼傻,很多事情先在腦袋瓜子裡重複的去想一想,就會增加記憶。「要過目不忘,一目十行」,最近我看到,那個賣近視眼鏡的說他眼睛看不清楚,小孩子說:“一日十行”,大家都笑了……其實他沒有錯,他一天能夠記下來十行,不錯!

一個基本的條件,讀書,如果是課外的書,要讀自己喜歡的,如果是課內的書,多做溫習,就是重複。聽課的時候,一些不太理解的,寫下來,自己重複多想一想,真的沒有辦法,再去問別人!以前在菩提寺每個週日我都會演講,出家、在家的都可以來聽,我講了一個事,很多人不了解我的意思。我說:「我不是一部佛學辭典,我是一座圖書館」。這話你們很多人都聽過,很多人說:「一部佛學辭典就已經做不到了,你像座圖書館,太誇張了吧」?這就表示這個人不夠冷靜,從來不去思考,也就是他的想與行沒有間隔!佛學辭典是有問必答對不對?你問我、我告訴你,告訴你之後呢!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呢?如果是一座圖書館,要自己去翻、去找,圖書館裡太多的資料,一部佛學辭典,你翻開來就有了,一個名相怎麼說、就完了……可是還有相關的問題,可能要找別的書!我常常寫東西,有時寫得很快,有時為了一個名相,各家各派的說法不一樣,那所有有關係的經典,都要去找出它為什麼不一樣,它要能說的出來;如果只告訴你一個學派的東西,你就只知道這個,人家用另外一個學派來跟你說:「佛法不是這麼講的……」,如果相關的你都知道的話,就不一樣了!所以為什麼我常常說學習:「要用一種“讀”的情感、心態,不要用“教”的情感、心態」。讀,就是一個學生的身份,要學嘛、學就是去讀啊!

我從做小沙彌開始起就喜歡問,我的老和尚最討厭我問,所以我就發願“我就要拼命讓人家問”!他最不喜歡我問他了。那時候念學堂,就相當於現在的小學,我剛開始認識一些字,我問他說:「很多人跟我講《金剛經》最好,我可不可以學《金剛經》」?他說:「可以啊」。看起來蠻歡喜。我說:「我看不懂怎麼辦」?「看不懂?你去找注解」!我說:「我可不可以問」?「嗯」,他也不置可否。好了,我一打開《金剛經》,開始“如是我聞”就不懂了,就拿去問他:「這個、我不懂」。他一看:「這個都不懂,你看什麼經?有什麼好學的」?他就把經扔了。我就趕快跑過去──以前大陸寺中的地是泥巴的,沒有水泥。我把經撿起,把上面的土弄乾淨,站在門外面說:「沒有什麼了不起,我以後比你還要強」!你們有沒有那麼大的膽子?要講、還要做得到!可是我現在還是做不到,我一直感覺「我永遠趕不上他」!為什麼?他常常三言兩語什麼事情都能擺平。頭一個我做不到的,他中過舉人,我連秀才都沒有當過。

問:為什麼說五蘊?如果都能進入“空境”?
答:是“空性”,不是“空境”!什麼叫做“空性”?以白話來講:「雖然有起分別心,不計較、不執著,就可以發現空性」。不是「就是空性了」。不要搞錯了!雖然有分別心,不去計較、執著,從中就可以發現空性!舉個例子比較容易了解。我們說“肚子餓了”。肚子餓了,是不是腸胃空了?空了、還有大便咧。肚子餓了?不是肚子空了,是我們原來吸收的營養已經消化完了!如果說,“我讀的書太少”,以讀書來講,你永遠是在那裡挨餓,一樣的道理!吃飯,如果說,你拼命講究營養,可是吃了不能夠消化、不能吸收,也是挨餓!所以說,不管做什麼,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來,葉啟田不是有一首歌,一切什麼要照起工,“照起工”,台灣話怎麼講?什麼一切都要第一步!所以這個問題,不是三兩句話可以講得清楚,過去我寫的那個字表,你們多花點工夫。

問:證得阿羅漢果,所做皆辦,那為何還要受報?還有受報的情形呢?如阿羅漢托空缽,另外又有許多……。
答:你要了解,這都還沒有證果,這種阿羅漢,不叫做阿羅漢,叫做“聲聞行者”,不是阿羅漢!證到阿羅漢只有“微細惑”。什麼微細惑?他的願太小,願不能發揮力量!如果你要照著說「托缽還會托不到東西」,還有「證果的還會死於非命」,那都不是阿羅漢!不要搞錯了,這個問題很大,千萬不要搞錯,證到了阿羅漢還會死於非命?托缽、還會空缽?只是說這個聲聞行者,你不要把聲聞就當阿羅漢,“聲聞”是什麼?是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而成道的,自己不是從知見上深入,從觀法上去修行的。你舉了「目犍連尊者被亂石打死」的例子。談這些你一定要知道:“不是談他當生已成阿羅漢,而是聲聞極果的因位行者時。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捨身餵虎,那是過去的事,不是釋迦牟尼佛當生的事。很多經典你們要搞清楚,很多事都是談過去與現在,“過去世他曾經怎麼樣”現今他曾怎麼樣。譬如《金剛經》說他過去世在歌利王時代,修忍波羅蜜,對不對?那是過去,不是釋迦牟尼佛、不是悉達多太子這一生,你們不要把它混在一起!

問:大乘經典的結集,是由菩薩結集,請問菩薩們是以何形態?
答:你這個問題太籠統了,結集經典,誰告訴你都是菩薩結集?“上座”是什麼?結集經典都是上座,並沒有什麼羅漢、菩薩之分!我們講,或者是一個寺院的常住出家最早的;或者在某一個界線之內、多少年之內的;或者在一個小圈圈裡戒臘最高的……都可以稱之為上座。譬如一個寺院,首座師也是上座、座元和尚也是上座、教授師正在上課的時候是上座,歸於常住他又不是上座了。上座是一個工作者,以他的戒臘、知識經驗來說!為什麼說阿難他是一個多聞者?因為他跟在釋迦牟尼佛身邊最久,聽釋迦牟尼佛講得最多!在這個地方你們有沒有發現問題?結集經典,是不是都是阿難唸出來的?那阿難,就變成一個不死羅漢了!所以要搞清楚,每部經典,後面這位上座在結集經典的時候,有不同的結集的時間、地點,他們述說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經說法的那個環境,或者在講這一部經的某一段、誰是上座,又有那一個上座。譬如:《金剛經》裡有須菩提,談《妙法蓮華經》裡有很多上座,每一品、每一章節都有不同的上座,那也稱為上座。結集經典的人都是上座!此外,像在中國譯經的那些結集的人!都是懂得梵文、中文程度非常好的、相互之間在那裡完成翻譯的,都可以稱為上座!還有在大寮包括齋堂、庫房這一部分,典座師就是上座。說一句白話,在任何一個團體、一個小團體,為首的都叫上座,不一定是羅漢或菩薩,不能用這種方式去分別。尤其你如果要這麼去分別,人家問你:「什麼經典這一部分,是哪一位菩薩講的?是哪一位菩薩讀出來的?」你就無從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