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佛典案例及公案中的法義(下)

                                                                                                       文/淨豪

公案二 「四祖」求法

一、公案情節:
四祖「道信」大師,十四歲現沙彌相,參禮三祖「僧璨」大師,乞求法要:「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
三祖反問:「誰缚汝?」
師答:「無人缚!」
三祖說:「何更求解脫乎?」師聞言,當下有省悟。
又問:「如何是古佛心?」
三祖說:「汝今是甚麼心?」
師答:「我今無心!」
三祖說:「汝既無心,諸佛豈有耶?」
於是,師盡息諸疑,承受法要,隨侍三祖九年,三祖始將衣法,傳授與他,是為禪宗四代祖,四祖「道信」洞悉三祖禪法的心髓,常告誡其門人:
「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四祖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門》指導接引行者,流傳於世。

二、心得分享: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三祖云:「誰缚了您!」道出了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知覺愚昧,自心起污染執著,故身心不得安寧,靈台不得清明,塵影幢幢,如觀鏡中花,撈取水中月,自纏自缚,長久來承受業的感報,苦的折磨,如漚起滅,何時能明了覺醒?

有道云:「無缚真自在,無心真道人。」禪行者不是希冀作個大自在的修行者麼?故面對緣境時,當從心下手,祖云:「離心無別有佛,離佛別無有心。」

行者當如實「知自心」,此心虛妄有多少?真實有多少?

經云:「此妄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此妄心如燈火,有眾緣始現;此妄心如電,剎那不停;此妄心如虛空,客塵煩惱為障。」識此妄心,息諸緣起,學習作個真實灑脫自在人吧!

公案三 五祖得法

一、公案情節:
大滿「弘忍」大師,湖北黃梅縣人,十二歲童遊時拜謁四祖,
祖問:「子何姓?」
師答:「性即有,不是常性!」
祖又問:「是何姓?」
師答:「是佛性!」
祖復問:「汝無姓耶?」
師答:「性空故!」

於是為祖所賞識,引度出家,隨侍親近四祖三十年,承受四祖禪法,是為五代祖,其後五祖「弘忍」大師,在黃梅東山開啓「東山禪風」,著有《修心要論禪觀方法,流傳於世。

二、心得分享:
 《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此是佛陀指導行者,修學道業要具「正念直心」,無著無缚,專心一意精進,勇往向前行,那終能趣浩瀚佛法大海,契入道體,睹見自家珍寶。

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現象,唯心所造只是識心分別,緣起無自性,其性本空寂;而「佛性」是非常非無常、非善非不善,此性凡夫見二,智者了達,此無二之性;所謂「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馳求。

禪的歷程,不僅要明本心,更須要見本性。佛性人人本具,但能否顯現出來呢?這需要有心念的莊重、少煩少惱,立願的弘大、犧牲奉獻等眾法緣和合,並於道業上精勤不懈,始能由妄入真,由迷轉悟,坦蕩蕩將佛性發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