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大師──窺基

窺基(632~682),法相宗初祖。唐代京兆長安(陜西西安)人,俗姓尉遲,生長於將門貴族,家世顯赫。父親尉遲敬宗,受封為江油縣開國公,伯父尉遲敬德(後世奉其為門神之一,另一為秦叔寶)。師少習儒家經典,善於文采,年幼便能著書。師繼承玄奘之唯識學,成為中國法相宗的祖師,世稱慈恩大師。又,著作非常豐富,世稱為百部疏主,或百本論師。

師九歲喪母,常感孤單,後漸疏塵俗,早有出家志向,貞觀十九年(645),玄奘遊印歸來長安,從事於譯經事業,並一直注意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見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不禁嘆道:「將門之子,果然不同凡響!如能度化為弟子,那我的法門將有託付的人了!」玄奘在印度要啟程回國時,請尼犍子代為占卜吉凶,結果是大吉大利,尼犍子說:「儘管安心踏上歸程,賢哲已誕生於東方了!」玄奘憶起尼犍子的預言,再三沉思,於是決定要度化窺基。遂親自和其父商量,得其父允許,於是,窺基在貞觀二十二年十七歲時,正式剃度為玄奘弟子。

傳說師出家後,外出必有三車相隨,前車載著佛教經論,中車自己搭乘,後車載有家妓、女僕和葷食。因此,被稱為三車和尚。當師到太原弘法時,三車相隨於路途,忽遇見一老人,眼神銳利地問:「第三車是什麼人搭乘?」師毫無顧忌回說:「我的家眷。」老人嘆息:「你佛法造詣深厚,卻攜家帶眷,恐怕不適合教化吧?」 師頓感慚愧,便痛改前非。傳說此老者,正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師依止玄奘學習梵文,進步神速,人皆歎服。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師奉詔參與譯經的工作,前後共九年。據《開元釋教錄》記載,玄奘所譯之書標明窺基筆受的,有《成唯識論》十卷、《辨中邊論頌》一卷、《辨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異部宗輪論》一卷、《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其中以《成唯識論》的翻譯值得注意,因為玄奘把印度十大家的注釋都帶回來,開始翻譯時,本將十家的注釋各別譯出。但不久,窺基就向玄奘建議:將十家的注釋糅合起來,成為一部,作出定解,以免後人無所適從。玄奘同意師的建議,師謂這一部譯典是「商榷華梵,甄權重輕,陶甄諸義之差,有葉一師之制。」對於十家疏義,是以護法的注釋本為主,加以抉擇組織而成,這種糅譯的體裁是窺基獨創的。

玄奘在譯經期間,每於黃昏二時講述新經論,參譯的僧眾競相筆記要義,造疏流通於世;玄奘在印度所學的微言大義,便藉由這種方式流傳於世間。師隨侍玄奘受業,多聞第一,是當時造疏最多的人,故有「百部疏主」之稱。他的注疏,很多是在玄奘指導下寫成的,凡遇有疑難,隨時向玄奘請示。師的著作,善於提綱挈領,建立體系;又通達聲明,細至一字之微,也有專章分析;並且精熟因明,常運用因明來立說。因此,要了解玄奘的學說,可依據窺基的著述,而得知梗概。主要的著作有:《成唯識論述記》、《成唯識論樞要》、《瑜伽師地論略纂》、《對法論疏》、《百法論疏》、《因明大疏》、《金剛經論會釋》、《法華玄贊》、《彌勒上生經疏》、《無垢稱經疏》、《大乘法苑義林章》等。

師曾塑造彌勒菩薩像,每天面對聖像誦持《菩薩戒》一遍,求生兜率淨土,於是全身常發出光瑞,燦爛輝煌,非常神奇。傳說道宣專弘律法,持戒清淨,感得天人供養飲食。道宣對於窺基「三車和尚」的行為,不以為然,因此對他不甚禮遇。有一天,師去拜訪道宣,天南地北暢談一番,不覺已過午時,而天人竟遲遲不來送飯。師告辭後,天人方才飄然降臨。道宣問:「為什麼今天超過午食時刻呢?」天人答:「剛才大乘菩薩在此,他有許多善神護持,我無法進入,所以遲到了。」道宣聽後,非常訝異,遂改往日的誤解。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師略示現病痛,至十一月十三日於慈恩寺翻經院圓寂,世壽五十一歲,安葬於玄奘塔側。唐文宗太和四年(830)七月遷墓,由大安國寺沙門令儉,負責檢校塔亭徙棺時,發現師有四十顆牙齒,瑩潔堅硬如玉。眾人莫不讚嘆,那是佛陀三十二瑞相之一。

玄奘雖傳承印度唯識之學,但因窺基專闡此學,並發揚光大,故中國唯識宗的初祖,當推尊窺基。唯識學曾盛極一時,但窺基之後,因華嚴、天台、禪宗漸次興盛,又歷經兵亂與武宗的滅法,唯識學就漸沒落。此外,明代刻藏經以南方通行的《磧砂藏》為依據,未搜羅窺基的著作,因而部份散佚失傳,唯識學更為寥落了。幸有日僧玄昉等,於第八世紀初,將窺基著作傳至日本,成為日本法相宗。十九世紀末葉,由於楊文會與南條文雄的佛典因緣,又把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疏》等著作搜羅回來,並刻印發行,因此促成了唯識學的研究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