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我淨的真如法門

佛陀說法,是為了隨機度化眾生;佛陀制戒,是為了守護僧團,才對弟子們有所規約;一切都是依於因緣而顯現的,所以佛陀說法不是〝無請自說〞,而是救度眾生,因緣和合,可見因緣和合是世間萬法的自然定律,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顯現的,既然是因緣和合顯現的現象,所以佛門的戒律問題,以及規矩法則,也是依於因緣和合的當下所顯現出來的需要,佛陀才規定弟子們,什麼事情不適合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傳到後來,就變成了規矩法則的形式條文了;事實上,我們研究戒,必須先要明白戒的緣起和制戒精神,才不會被法所執。只不過南傳國度是聲聞比丘戒法,用的是五分律,比較嚴格,沒有方便;到中國之後,戒律經過道宣法師的修訂,使用四分法,而且還有《梵網經》菩薩律法的盛行。

對於律法,我們只能大概做認識,不能細談。因為在家居士礙於身份,不適合研究出家人的戒律。在家居士要研究戒律,只能研究與在家居士身份有關的五戒,或者是受過菩薩戒法之後,去研究菩薩戒法。總之,要跟自己切身有關係的,符合自己身份的才能去研究。因為學戒是用於保護自己的,佛陀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又告誡〝以戒為師〞,依教如法去做,才能得好處。

學佛人各有其本分,各有其戒律,在家學佛不研究出家戒律,而即使出家之後,也宜謹守身份分際,比丘尼也不得閱覽比丘戒律;未受大戒者,則不讀比丘、比丘尼律,各守其分際,自然我們的身口意就會清淨。事實上所有的戒律,都是依於五戒為根本,都是依於五個根本的戒發展出來的。所以在家居士學佛的時候,只要對這五個戒,也就是學佛路上的五件事情作個了解,照著去做,這就是最正確的入佛的門路。因為我們學佛,不宜超越自己的本份,如果超越了自己的本份,去知道我們所不必知道的話,對自己會造成傷害。學佛是要學覺悟的,必須學習道理方法,建立正知正見,不做傷害別人的事,同時也不做讓自己受傷害的事。

所以老禪師說:佛法是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並且要能夠去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

從道理方法著手,我們才有覺悟的機會。因為在道理上去了解之後,就可以破除我們對妄相的執迷,因為當我們的根去跟塵打交道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妄想的執著,然後就會變成心的執著;因為五蘊,透過六根跟外面的色塵緣境打交道的時候,會產生情識變化的作用,於是就形成了自心的內涵,其實自心的內涵,來自於根與塵相應的結果,而根與塵作用的結果,又起源於無始以來,我們執著我們所見的是真實的,事實上它是不真實的、是虛妄的,我們執著這種不真實的,以為是真實的,這是〝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圓覺經》裡面介紹我們的〝心〞,如此說: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集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這說明了,我們的根與塵、能與所相應的結果,引發的五蘊作用是種〝緣氣〞,是依於緣而引發的一種虛妄現象,有悲、有喜、有憂、有思、有怒、有恐、有驚等等。

如果我們這麼假設:

當你悲傷時,請把傷心拿出來!

如果恐懼時,試把懼心拿出來!

拿不拿得出來?!

可見心識是虛妄的!

所以這種現象,在經裡面來講,就是〝認賊為子〞!

認賊為子的結果,就會讓我們〝喪身命財〞。喪身命財它的意思就是說,本來修行是可以出離生死輪迴的,但是好不容易賺到了一點點,如果沒有辦法去維護、去進取,去做正確的抉擇,也就是說沒有辦法掌握住了生脫死根本的癥結的話,那麼一不小心,就會喪身失命,這就叫做喪身命財。

而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心造作的結果!

那要怎麼樣站在心的本位呢?我們就必須要識取我們的自家寶藏,那是無上的至寶!

在《金剛經》中,有解脫的法義,就是教我們:

不執於相!無住於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何打破那個執著?執著是因為有住,〝住〞是一種存在的現象,因存在而成為執著,要打破那個執著,就必須要在相上,也就是現象上去突破;現象就是〝有〞,從〝有相〞當中去做認識,才能突破它,那可以顯現不執著的無相。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認為:《金剛經》是以無相為宗。

所謂的無相,我們還是要強調這個〝無〞,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現象當中去突破。

老禪師介紹《般若經》,有二把開啟法要的鑰匙。

一把就是〝無〞的解釋,一把就是〝非〞的解釋;都是言前人所未言,卻讓我們藉以理解了《般若經》的法義,如果我們沒有理解到那個〝無〞的話,很容易就會落入空亡、斷滅,無就是沒有嘛,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老禪師,為了破除學佛淪入偏空、空亡之大害,告訴我們: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

因為我們凡夫俗子都會在〝有〞的現象中生起計較執著,只要能所、根塵相應的結果,染污的當下就是一個〝有〞,有善的、有惡的、有無記的,基於一個〝有〞,所以我們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

生命之初,成、住、壞、空四大劫不斷地循環,由空劫過後再到成劫,宇宙的地球初成,最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的時候,這個生命是慢慢演化的,這個演化在佛教來講,就是成住壞空的現象。

當地球形成有人類的時候,這個生命最早的起源,是來自於光音天。光音天是色界的二禪天,當壞劫來臨,地球要毀滅的時候,有水、火、風的大三災出現,經過水火風大三災的摧毀,整個的地球因之摧毀而進入到空劫,摧毀的程度上達色界的第一重天,光音天以上才不受影響,換句話說,光音天以上的眾生,生命是存活的,從世界的成因到世界的毀滅,須經過成、住、壞、空四大劫的變化。

〝劫〞就是指時空存在的一個範圍,每一個成住壞空又各有二十個增減劫,增劫是指人平均壽齡它是從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一歲,一直到八萬四千歲,到了八萬四千歲,這是一個最巔峰的時候,巔峰之後,它又進入到減劫,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平均歲命十歲為止,住劫經過二十個這麼的增減,那當壞劫的第一個減劫來臨的時候,世界會出現小三災,小三災就是刀兵、疾疫還有饑饉三種災難,刀兵災是人會互相殘殺,用戰爭來毀滅人,還有就是疾疫,很恐怖的流行病,它會一下子死掉很多人,還有就是饑饉災,會有洪水、荒年的出現,農作物沒有收成,人沒有東西吃,遍地餓歹孚(ㄆㄧㄠˊ打不出來),這是小三災的顯現。

等到壞劫的第二十個減劫來臨的時候,那就是大三災出現的時候了。大三災就是水災、火災和風災,到那個時候,整個世界就籠罩在這三種大自然力量的災害下,摧枯拉朽地被摧毀無遺,直到進入完全的毀滅。所以當地球生態在發生變異的時候,人類千萬不可不在意,生命的連鎖反應它是環環相扣的;人,生為萬物之靈,千萬別太得意,如果對不了解的大自然宇宙不心存敬畏謙虛,不在反求諸己、明德修身的文化內涵上去上通天意,提高人文素養,反而只想以科技文明去征服天體,那無明的後果,最後總有一天會讓我們自己嚐到大自然反撲的威力,自食其果。

成、住、壞、空它是固定的變化劫數,就好像窮、通、達、變的事態原則一樣,其沿革與進展是必然的一個過程,無可避免,只是遲速而已,這些在佛經當中都曾被提到。

在佛陀宣示的道理方法當中,它幫助我們對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以及我們人心形成的來源做了個了解;當世界瀕臨毀滅的時候,水災、火災、風災接連發生,色界光音天以下的範圍都會波及;一切又歸到零──空劫,等到無盡數億萬年之後,星球撞擊,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又產成了,光音天的生命在無意的飛行中降落到這個地方,好山好水,花果自然,暢心所欲,然而著地吃了果物之後,他的色形頓顯,又變得濁重飛不動了,於是就此定居下來,開始了地球的營生,也開始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化。

在佛經中,透過佛陀覺悟的智慧,把人類生命的來源做了最合理也最知性的解析,宇宙之初,不是上帝造人天方夜譚般的神話,生命是依於自己的造作而輪迴,造作的業看它的性質,好的上揚,不好的下降,從這之間,我們知道,造作越濁重的話,所受的業報也就越濁重,所以六道眾生依於業的清濁,分為上三道和下三道,依次是天道、阿修羅道、人道,此為善業三道,上善是天道、中善是修羅、下善是人道;為惡者,落入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三惡道以受其苦報。六道中唯人道可以聽聞佛法、修行覺悟,阿修羅的受報它是介乎神鬼之間,有天道的阿修羅,也有鬼道的阿修羅;從另一角度思維,也可說阿修羅分佈於其他五道中,阿修羅的特性是瞋恨心重。餓鬼道的眾生有五通,雖然惡業比畜生為重,然而超生的機會比畜生為快,因為他能夠領受到誦經拔度的功德力,極易心開意解而得度。

這六道是欲界眾生,欲界眾生以食欲和婬欲而不得脫,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幾乎都是修行禪定的眾生。色界是四禪定的範圍,無色界是四無色定的範圍;這兩界天的受報壽命都很長,但是不論再長,即使是八萬劫,受報完了,還是要依他無始以來的業作去輪迴。所以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並無意於追求有漏禪定,因為耽於禪定就無法獲得究竟的解脫。所以學佛必須依教如法,否則易陷入於偏邪。

常見白衣略有所悟即弘法不遺餘力,甚至還自拱為弘法之導師,無視佛門三寶之存在,忘了佛陀捨俗出家修行的本懷,戒德未立,何來師資?卻口口聲聲不離佛陀;反觀其人,則妻兒在室,卻以弘法佈教建寺為名,頻催供養。須知佛教之興首重戒,〝戒為無上菩提本〞!若果戒幢不豎,稗販如來,不知該當何罪?!

所以外道也有禪定,然並不能夠了生脫死,唯有依教奉行,修學佛法,才能夠得到究竟常樂的真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