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禪師的話‧慈悲的培養

                                                                                                          文/逸茗

大悲為根本

《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持地經》說:「悲能拔苦。」《成實論》說:「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可知慈心與悲心即是佛菩薩的願心,亦是成就佛菩薩的基本條件。《大毘廬遮那成佛經疏》:「大悲為根,根是能執持義,猶如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梵音謂『悲』為迦盧孥,『迦』是苦義,『盧孥』是剪除義。『慈』如廣植嘉苗,『悲』如芸除草穢。故此中云『悲』,即兼明『大慈也』。」修行人有大悲心如穩固的樹根不易動搖。如為佛弟子們依賴景仰的觀世音菩薩,憑藉著大悲心,於娑婆界划著度人舟,百千萬劫中無止息。《大般涅槃經》說:「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修行證果,證得的果位有羅漢、菩薩及佛果的差別。世尊於說法後期對聲聞乘弟子宣說未曾有法──大乘佛法,當時弟子包括許多已證阿羅漢者一時間都無法接受,世尊曾呵叱他們,說即使枯木開花二乘行人也無法證得佛果,要他們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將可獲得無量佛乘的究竟圓滿。於《法華經‧信解品》中以大富長者與窮子之喻,說明聲聞乘人遇菩薩大乘教法,宛如不識鑽石之人,以為是玻璃。而聲聞乘與菩薩乘最大的差別在──願。發願來自慈悲心的開啟。諸佛菩薩莫不秉持著自己的願而得到成就,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諸佛菩薩就是這麼慈悲地眷顧一切眾生。佛學院的導師上白下雲老禪師亦發了「生生世世來去娑婆,做一比丘行菩薩道」救度眾生之悲願。

執著

課堂上教授師說:「菩薩因為看到眾生的執著而生慈悲心」,想起曾聽聞一則社會新聞,一男子殺了欲與其分手的情人後同屍體在房間過三天,不捨得離去,這是多麼強烈的執著啊!不知在哪看到這一句深有感觸的話「病時方知身是苦,健時都被五欲迷」,芸芸眾生於有限的生命歷程中追逐著財、色、名、食、睡。往往迨到病時,到壽命將盡之時,方想到自己錯過了什麼?有何重要事尚未完成?處於五濁惡世的娑婆眾生,為著五欲繫縛不知其苦,甚而至以苦為樂。菩薩見到眾生惑於無明,深深生起那悲憫之心。《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培養慈悲

菩薩行者是要廣修六度四攝的,一個初學者該如何培養慈悲呢?雲老禪師說:「先從不要一味的計較做起,進而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現前所擁有的。」記得上學期有同學問導師:「我們知道要不計較、不執著,但如何做到不計較、不執著?」導師回說:「要了解自己計較什麼?執著什麼?」是的,唯有深入地認識,認識自己、認識問題、了解道理,方能做到不計較,並懂得珍惜。

煩惱與所知

色心相應成煩惱,心識分別成所知。煩惱與所知二障皆因「我」而起,關係到五蘊、關係到因、關係到緣。經常地,當我們的自我被觸犯時;種種不如意之緣境加諸己身時,平時那顆柔軟的慈悲心就消失無蹤,代之而起的是那充滿忿怒的瞋心!貪、瞋、癡的覆蓋使我們無法善待週遭的眾生。如何轉煩惱為菩提,化所知為般若?這需要智慧,需要了解佛陀的道理方法並且運用於人與事之間。「假若,認識了計較,瞭解了珍惜;那末,凡所有的問題,隨即迎刃而解了;人與事的內涵,將會是慈悲的生命流程!」~老禪師如是說。

同理心

「要大慈大悲先受苦受難」,同理心讓我們能感受到他人的苦,從心裡深處生起希望幫助他人脫離苦的願心,《阿含經》中提及修慈心觀的方法,是從自己最愛的人做起,慢慢擴及到身邊的親友,擴及到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討厭的人、憎恨的人到所有一切眾生,至無緣慈同體悲。

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當我們向他人宣說佛法的好,而自己依舊是個充滿煩惱的人;當他人發生問題時,我們卻無法真正幫他解決。老禪師說:「拔苦與樂需具備條件、能力」,懂得道理方法後當如實去行,唯有自己走過那道路,才能成為一個引路人;自心光明,才能成為世間燈。願所有行於菩提道上的行者皆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