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離相要旨(二)

比方人問老禪師:〝般若何解〞?般若怎麼解釋?
老禪師說:〝般若無解〞。
問的人說:〝如果無解,般若同虛空囉?〞
老禪師就說〝虛空有解〞!
於是就問:〝是什麼〞?
老禪師說:〝是般若〞!

這種方式像是奇特語,好像在玩文字遊戲;事實上它就是不能以文字語言去詮釋的,才說〝般若無解〞。也就是說,它可以導引我們去思維,但不能以文字語言去詮釋。因為文字語言有界義,表現出來就有範疇,禪師導引我們去覺悟,他只會指點我們活路,即使讓我們陷入絕境,也是為了讓我們絕處逢生。

所以古來禪師有〝殺人刀、活人劍〞的手法,這是禪師們的慈悲。

所以老禪師說:〝如雲之浮游,如日之照射,但是可知有雨之蹤跡?〞虛空有萬里無雲之時,也有風雲雨電、日月和星辰出現的時候,一切有其時節因緣的不同。般若與虛空不是等號,可是其間有相同的意境、內涵、作用和本體性,這是要經過審慎思惟才能理解的。

其次,我們對禪宗的精神必須要有所認識。

佛陀傳法時曾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什麼是正法眼藏呢?正法是純正不偏的,它肯定引我們直契覺悟的路,學佛的人都希望正法久住,唯有佛陀覺悟之法常住人間,眾生才有希望,如暗遇明,能夠脫離輪迴的苦海。眼就是著眼點,像法眼、參學眼,識法機宜才能辨別邪正,所以說〝參學要具隻眼〞;機宜則是潛藏於心,伺於正法外緣的引發,所謂〝求仁而得仁〞,覺悟的機宜是一點都假不得的。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首先要有一個真實的因,也就是種子,而後配合努力正勤的緣,然後才能夠得到如期不虛的結果;這才是求仁而得仁,皇天不負苦心人。也因此經中才有〝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的警告。我們常見人辛苦了大半輩子,積了一些財富,結果全功盡棄,就是因為心地不真,貪小而失大。

人生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要見道;於佛法來講,道在哪裡?所謂〝平常心即是道〞,有的禪師要我們去體會〝雲在青天水在瓶〞的意境,我們看看天災人禍那麼多,有的人環境很好,一切順利,偏偏也要尋短,帶著家人走黃泉,不由覺得平安即是福,真的是很值得珍惜的事。

雲老禪師告訴我們若要見道,則必須先要知道〝法〞在哪裡?這可是大乘佛法的一個中心問題了。

法離不開人與人、人與事,法是基於因與緣的和合所顯現的一個現象,古人尋道總是時時用心,處處用心,所以常常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因為皇天不負苦心人。

如果我們把一顆心,鎮日裡放在求名逐利、結黨營私、欺騙打壓,對國家民族同胞缺乏真誠熱愛的使命感,沒有弘偉的價值觀和操守,只有短視近利的投機取巧,缺乏長遠目標的審思衡量,當然這種人既不求道,套句禪門裡面的話:驢年也不得悟了!而人心都是雪亮的,因為人人都有佛性,為人處事要有真誠,絕不能把別人都當傻瓜,因為普天下沒有省油的燈。

我們再看,什麼是〝涅槃妙心〞?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涅槃是修行人要完成的一種不生不滅的境界,這不生不滅是針對修行人所完成的心的修養而說的。人的心念總在瞬息生滅變化之中,以致造作而輪迴不休,如果能夠轉化貪瞋癡等的無明,顯現自性光爍的本體,那就可以發揮無比的潛能和作用。它是不生的,因為它不染於塵境;它是不滅的,因此隨緣而發揮作用。這就是不生不滅的修養,其中有它的道理在,也可說這就是實相中道的理諦,它所呈現的是真如境界。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涅槃就是死亡,涅槃是修行人修養所完成的一種精神境界,入於寂靜,不生不滅。

佛陀的色身消失了,但法身恆在,所以《法華經》中說:〝為度眾生故,方便示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這種涅槃境界和羅漢住空的涅槃是迥然不同的。如果體會到涅槃的本體,就能夠發揮般若的效用,所以叫〝涅槃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切萬法的顯現基於因緣的和合,比方花開花謝;花開時,色彩繽紛艷麗,彷彿一切都是生相,但繁華之後呢?隨即凋謝飄零,又歸於清寂,成為滅相。其實如果沒有因緣的和合,法也不會生起,好比沒有種子、花苗,沒有陽光、空氣、土壤、水的配合,花也開不起來,那麼花開花謝的一切法也就無從顯現,現象既然不實在,實相在那裡?老禪師說實相就是實有相,既是實有相,為什麼說〝實相無相〞呢?無相的〝無〞不是沒有,而是〝有的突破〞,或者〝不一定〞的意思,這是老禪師特別開示的法要。

可見禪不是否定現實的,而是幫我們化解現況。老禪師曾舉過這麼一個例子,幫我們認識涅槃妙心。

如果問〝什麼是涅槃妙心〞?回答說:〝原來舅舅是外婆的兒子〞!世人若談起男人和女人,會引發人很多的聯想,眾相紛紜,那如何進入涅槃妙心呢?〝原來舅舅是外婆的兒子〞,豈不一切問題都沒有了嗎?你說妙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