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要解 - 般若的觀行(五)

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般若的觀行,我們曾談到緣起、過程與功德。“功德”,我說過要圓滿,圓滿功德,是要成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還是來自“智”!所以接著介紹十種智的力量。這十種智的力量如何去圓滿功德?談佛法首先要把握“法”在哪裡?“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如果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才是“佛法”,否則的話最多是“佛教”。所以大般若經裏談佛法,有名相、有法義,可是同樣有緣起、有過程,還有一個圓滿的結果,這是其他很多都不談的。般若經比較難,難在何處呢?緣起相同,過程有差別,可是,它講究究竟圓滿的功德,難就難在這個地方。

圓滿功德必須具備十種智的力量,才能完成所謂的功德力,功德力還是以佛法對於修行者的利益而言,利益在哪裡呢?就是以最後的境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說,以佛法修養完成的力量,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以智慧的力量來說它的道理,完成它的功德。

下面我們談這十種智慧的力量:

第一個、“是處不是處智力”。是、不是,好像是矛盾對不對?其實不矛盾!“是處”是什麼?是依於佛法的道理,我們常說佛法是歸依處,就是我們學佛者的“是處”。為什麼又講“不是處”呢?那只是歸依的一個所在地而已,從這中間能不能得到好處,就不只是歸依而已,還必須進入到去學習、去認識,還要去修養;所以“不是處”是依於“是處”來講;只是“是處”並不夠,這麼一說,是處不是處智力,原來“是處不是處”不是說有的是“是處”,有的“不是處”,不是這麼分別。是說依於是處不能夠執著“我皈依了”,或者“我學佛了”,“我是佛弟子”,“我就是佛菩薩”,這不是“是處”;可是,並不捨棄這些,也不可以少於這些,這就是“是處不是處”。把“是處”做為依歸,“不是處”成為依歸裏進一步去解跟行,才能產生智力。這種智力,也可以說是道,或者是從業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力量,或是完成菩提的,就是剛剛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種力量。我們雖然知道是處不是處是這麼解釋,可是,於功德圓滿而言,它的智力如何能成為圓滿功德?因為一般學佛的人總是離不開我執、法執,就會造成煩惱障跟所知障,可見所知也會成為障礙、法也會成為執著。即使煩惱中能顯現菩提,業中能顯現道,這是“是處”,但並不表示這就能夠成就了,或者就能夠展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力量。一定要怎麼樣呢?因為道理方法只不過是一個指標,或者是一把開啟的鑰匙而已。真正要登堂入室,才能夠發現它的真實面目,而且還要轉變為自己的力量,那才是智力;否則的話,就只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的三寶弟子而已,“是處”就是這麼的意思;可是歸依三寶如果不修行辦道,“是處”也變成“不是處”了!如果還能修行辦道的話,就可以突破“是處”,就能成為智力。當然,這還是談一個概念,如果把這十個全部講完了,做一個整體的解釋,就比較容易把握。

再看第二個,“業報智力”。業報能顯現智力嗎?承受業報時已經受不了,在前面我們講過程的時候,從緣起到過程,談到苦、集、滅、道,從盡到無生那一段的道理方法,就能知道何以業報也能顯現成為智力。例如一個受苦報的人,往往生活很困苦,他的際遇都很不好,甚至會生病,所謂貧病交加,這都是苦報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有機緣,他可以得到救濟,也能得到醫療,結果病好了,也不致沒飯吃、沒衣服穿了,“苦報”好像已經受過了,得到了什麼?得到我不挨餓了,我沒有病了,這不是智力。而是說一旦你病好了,身體健康了,生活也有依歸了的話,應該怎麼做?記起你貧病交加的時候,假使當時你死了,又如何?現在病好了,貧苦也消失了,應該怎麼做?如果你說,我身體健康了,更可以吃喝玩樂了,我現在也有錢了,這就成為一種傷害;所謂業報能顯現成為智力是什麼呢?從業報中去顯現道!顯現什麼道?認識貧病交加是一種果報,一旦果報過去了,要瞭解,還有別的果報會發生。如果只是「事情既然會發生,我將來再承受果報就好了」,那就是隨著業報在那裡過一輩子,這就是所謂的眾生。真正一個學佛修行者,從業報中能夠顯現智力,是什麼呢?業報來了,歡歡喜喜承受,從業裏還能顯現出道。譬如說,當懈怠放逸時,還知道用精進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智慧、培養自己的修養,久而久之,是不是會成為一種智力?也就是因為業報而產生一種道的智力,這叫做業報智力。如果因為業報不好受,就怨天尤人,隨著業報在那裡轉,那就是凡夫,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是講“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名稱很長,禪定解脫三昧以及淨垢分別,要這麼去看這個名相。第一個是禪定、第二個講解脫三昧、第三個是講淨垢分別,從這三種完成智力。千萬不要把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擺在一起看,連成一貫的話,就很難理解在說什麼。“禪定”是針對人往往是妄想雜念、散亂最多,為什麼?因為業報的關係。譬如說業報,自己過得不好,就希望哪一天過得很好。“希望”,只是一種夢想,往往會造成一種妄想,結果反而變成自己很亂,所以需要有禪定來修養這種現象。當然,修養這種現象要有方法,是什麼方法呢?就是解脫三昧!解脫三昧又說什麼呢?解脫三昧是不是一個什麼道理、什麼方法呢?不是!譬如說像一把上在門上的鎖,解脫三昧只是一把鑰匙。鑰匙,能夠把鎖打開,看起來是一種方法,對不對?一旦鎖打開了,你真正要面對的是什麼?不是說鑰匙把鎖打開了,我的智慧就開了,我的道就成了,不是!所以就有淨垢的分別。如果依於業是垢、道是淨的話,就只分辨在業與道、淨與垢上面起分別而已,解脫三昧告訴你什麼呢?從業的垢、淨的道上面要分別認識之外,還要如何於垢而不染、於淨也不執著,這才是解脫三昧的道理。如果把這個名相反過來看,就很容易瞭解。因為眾生都有業,也有道,這只是一種業與道的分別,並不行,那只是一種垢、淨的分別而已;要怎麼從業與道裏能夠認識了解,於垢不會受污染、於淨也不會生執著,這需要有修養。這種修養,要從禪定工夫上面下手,如此所完成的就叫解脫三昧。這個名相這麼一講,就很容易瞭解,也就很容易顯現智力,顯現我們智慧的力量。否則的話,“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是一種什麼智力?名相很長,其實講清楚是要瞭解,“淨”、“垢”本來就是一種分別,如何用禪定的工夫達到解脫,就是三昧。這麼一來不就全都瞭解了?而且就可以顯現智力了?!也就不會隨著業在那裡轉,或者在道裏拼命的去追尋什麼了!

再看第四個“知眾生上下根智力”;上下根就是講眾生根器的高低。如何知道“眾生”根器的高低?當然需要有智力。智力的本身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來自哪裡?是從“是處不是處”以及“業報”、“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而來。也就是這三個能夠顯現智力的話,就可以把這份智力展現在知眾生根器的高低了。可是,知眾生根器的高低不是分別,什麼樣的根器是大乘根器,什麼樣的根器是小乘根器,不是這麼說,必須要把握的是什麼呢?根器的高低不是在乎你去分別,而是在佛法道理的修養上,或者認知上。舉例來說,有的人剛出家法喜充滿,非常精進,經過了兩三年好像越來越馬馬虎虎了,是不是這個人就根器很低呢?說不定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之後變得更精進!有的剛開始連佛法都不相信,根本不信佛教,可是一旦他的信心發起,走上了學佛的道路,比誰都精進!此中該如何去定他根器的高低?這很難定。所以不要只是以根器高低去分別,應如何去深入眾生,使他們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那才是“知眾生的上下根智力”。理由何在?因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眾生有不同的業習,看他適合什麼樣的法門,還要他喜歡,他才能夠得到利益。如果只憑藉一味單方:教人念佛,念佛就可以往生,這等於你不辨根器;若對方說:「我根本不喜歡念佛,你叫我念佛,我怎麼辦?」八萬四千法門,法門多得很,為什麼就以一個方式去接引眾生呢?所謂知眾生上下根的問題,不是分別根的高低差別,而是你要知道眾生的根器,用什麼方式去接引他、幫助他。要是能具備認知這種不同根器的智力,就不只是在根器的高低上分別,而是可以依於這種差異去幫助他、接引他,使他能夠在佛法上得到利益,這樣才叫做知眾生上下根智力。經過前面是處不是處的、業報的、以及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的,展現了這種修養成為智力,進入到眾生根器的分別,而且還能幫助他得到佛法的利益的話,那就不只是分別而已,是要完成了智力才能夠做得到。所以經典上說應病與藥,你要知道什麼病,吃什麼藥,而且相同的病也不一定就是吃相同的藥。為什麼呢?假使說感冒。流行感冒,有A型的、B型的‧‧‧‧‧‧,是不是凡所有患A型感冒的人都吃A型感冒藥就可以好?不一定!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活習慣不一樣,所以必須知道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雖然病是相同的,但是下的藥就不相同。假使說必須要吃相同的藥,有些人的胃根本沒有辦法吃藥的話,可以用注射的方式,對不對?其中還是有不同的方法。可見,很多事情我們不能說:「你只適合做什麼。」那是根器的分別,不是根器的認識!根器的認識是什麼?就像我經常講的一個道理,有很多人說:「師父,我學什麼最好?」我說:「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學什麼最好,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多接觸佛法,慢慢去發現,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道理就是在這裡。如果你認為學什麼最好,就告訴人家去學什麼,不見得適合對方的根器。所以要認識眾生的根器適合於什麼,否則的話只是以一種分別心在幫助人家,就不會成為一種智力。所以,要知道眾生的上下根,也要有智力去認識,不是去分別;尤其要完成前面的“是處不是處”、“業報”、“禪定解脫三昧以及淨垢的分別”這些修養之後,才有機會進入到第四個──可以知眾生該怎麼辦。可是該怎麼辦還要瞭解,並非以自我意識,而是要顯現智慧的力量,不是權威式的告以怎麼做。只用權威式的,並不表示你是智力。就好像過去印光大師專門弘揚淨土,以淨土而言,印光大師他是權威;你如果說,他是權威,找他學佛準沒錯,那就不對了,為什麼?他的權威、他的專長是念佛,他的修養與顯現的智力就是往生淨土,你如果本來就不喜歡這個,也不適合於這個的話,他是權威也幫不上忙。比如有人生病了,我說要去找醫生,他說醫生也找了,我說可能機緣沒有到,為什麼?如果是內科,同樣的內科醫生還有各種不同的專業,同樣是外科也有不同的專業,更何況除了專業知識,還要有臨床經驗!可見從事現實的世間法都還要這樣的去深入、去分別,才能幫助,那不只是一個分類而已。所以般若的觀行,能從察覺到觀照,才談得上是一種修養。為什麼這麼說?十種智慧,一定要成為力量,才能有用。否則,那只是自以為是的力量智慧,或者只是一些世智聰明而已,不一定是般若!因為重點是在從緣起到過程完成的圓滿功德,功德有沒有缺失?才是最要緊的。如果不能把握這個重點的話,往往完全是以自我意識而去說佛法,最後,最多只能夠學這個人。其實,學人也並不容易!這個人的優點你能學到多少?可是,要學這個人的缺點很容易。人法不是佛法,“佛法”一定是覺悟之法!“人法”往往會造成迷惑。就好像xx一樣的分身、發光,那是迷惑眾生,不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