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佛陀時代~修行生活三四事

                                                                                                        文/ 微言

修行者不享世樂,離群住寂靜處,印度古代的沙門大多以樹為休憩所。偉大的佛陀住世八十年,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一生中與樹關係密切,生命裡三個重要的地點也都與樹有關。佛陀降生於嵐毘尼園的──無憂樹下,於摩揭陀國伽耶城的──菩提樹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在拘尸那城外的──娑羅樹林間入滅,那菩提樹至今猶為佛教徒朝聖的必到之地。

初轉法輪

佛陀,在尼連禪河,摩竭陀國的伽耶山附近的苦行林,經過六年苦行,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悟後在菩提樹下思惟眾生的生死大事,原不想說法,因為佛陀所證悟的法既浩瀚又太深妙,充滿妄想執著的「人」是無法真正了解的,所以生起疾入涅槃的念頭。後來梵天下凡勸請佛陀宣說佛法,佛陀不忍眾生長夜悲苦,決定,宣揚適應眾生根基的教法,因而開啟佛法流佈的因緣。於是來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度化曾一起苦行的喬陳如等五位侍臣,為度五比丘而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從此世間三寶具足,僧團成立。

極簡生活

西元前六世紀中葉,佛陀帶著弟子過著極其簡單的修行生活,身攜三衣缽具行腳遊化各方。他們只有三件衣物,即經典所提「三衣: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黎」。通常住在靠近村落不遠的林間,每天於一定的時間出去托缽,托缽時不可挑人家,需逐戶托缽,若是連續七家都托不到就不能再繼續,那表示自己福德不夠。回來用過餐後收拾衣缽後把腳洗乾淨,展開坐具聽佛陀說法。他們睡眠時間很短,修頭陀行者更是但坐不臥。當時印度的時間將晝夜分為晝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中夜就起來用功。這樣的方式讓行者將世俗的欲望降至最低,所取用的僅為維持色身的生存,而將所有的精神用於修行上,相對於物質方面的貧乏,於心的食糧是非常豐富的。

最早的精舍

首位皈依的國王,為佛陀建造第一座精舍。僧團行腳人間,使佛法漸漸流佈開來,教團七眾弟子的組織亦日益拓展,助緣聚集,在家弟子對佛教大力護持。當時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在聽了佛陀說法後,歡喜踴躍地皈依佛陀,並在清淨幽秀的迦蘭陀竹林建造第一座精舍──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的竹林精舍。

其後北方喬薩彌羅國的須達長者(給孤獨長者)於王舍城以黃金布地向祇陀太子買下園林,發心建造了祇樹給孤獨園。這南北二大精舍成為佛陀傳法及度眾的重要地方,而僧團的林中生活也轉變為定點居住。

舍利弗皈依

有一天,名響五印的婆羅門辯論家──優波室沙在王舍城的街上遇到一位修行者──阿舍示,優波室沙為他的威儀所動,於是前去問道:「你是誰的弟子?」;「我的老師是佛陀」;「你的老師向你們說些什麼道理?」;佛陀常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優波室沙聞之心生法樂,知道這正是他需要的,於是帶著好友前往竹林精舍一同皈依佛陀,這就是後來成為十大弟子的舍利弗及目建連尊者。一位有修養的行者,行住坐臥間威儀具足,不用言語也可以接引有緣人。

在祇樹給孤獨園裡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世上有四事不能輕視: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龍,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輕的僧侶。因為王子雖幼,長大時可以做統治國家的主人;小龍雖小,很快地成為大龍;星星之火可以遼原;僧侶,只要心能清淨,守護道業,懷著度眾的弘願,可以獲得無上的正覺。」新興的強國喬薩彌羅國之王因而放下他的貢高我慢,皈依佛陀。

隨國應作

佛陀說法度眾,視眾生根器而說,宣揚佛法足跡遍及全印度,為了使各地群眾能聽懂,經常使用各國族方言講說,如《毘尼母經‧卷四》:「佛告比丘:吾法中不美言為是,但使義理不失,是吾意也,隨諸眾生應與何音而得受悟應為說之,是故名為隨國應作。」記得雲老禪師說過做一位法師要具備五明十德,聲明也是其中一項。佛弟子們弘法是二人一組方式行化各地,所以語言能力相當重要。

證果

從《阿含經》的本生故事中可見到,當時佛弟子們證果的機率好高,夏安居時、聞一席法後,經常地當場就有人證果了。除了以往紮下的根基,值遇佛世得聞法義外,那顆迫切求出離的心以及不屈不饒的精進修行,是見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