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鷥與白戇鴨

    白鷺鷥與白戇鴨,二者皆冠以「白」姓,看「白帥帥」的外表,雖徒然相似;但遠觀其體態,卻是「環肥」、「燕瘦」有別,若論其智慧,二者相差更不可以道里計。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40期 2009年9月刊

                                                                                             文/性煌─筆耕隊

白鷺鷥與白戇鴨,二者皆冠以「白」姓,看「白帥帥」的外表,雖徒然相似;但遠觀其體態,卻是「環肥」、「燕瘦」有別,若論其智慧,二者相差更不可以道里計。

筆者每日早課完畢,剛好是天朦朦亮的破曉時分,一身輕便,獨自到郊野處去舒活舒活筋骨,經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天天如此。

在約一個小時的路途中,總會經過一處「母子池」──池塘一大一小,依偎相連,如母子般親暱。

養鴨人家,把數以千計的白鴨群,養在「子池」及其三面池岸上,岸上陸地廣大,堆積如小山丘的飼料,岸邊更搭建有一大排「涼棚」,專供鴨群憩息之用。

小鴨群從入場起,飲食如此優渥,生活如此便利,那有心思去考慮「七月半還有多久的問題」?(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

緊鄰的「母池」,則是池底飼養「黃金蜆」,池中養魚,母子二池相連成一氣。

鴨農也夠辛苦的了,從小鴨進場前,就開始忙個不停,繼之進小鴨,變中鴨,以至成鴨之日,通常會擔心鴨價賤,就怕「血本無歸」;但也擔心鴨價貴,因須防盜取,尤其飼主是外地人,一個不小心,一夜之間,鴨群如秋風掃落葉──清潔溜溜。

若正常情況下,成鴨出場,一期接一期的飼養,週而復始。「母子池」邊,每天總會飛來幾位「不速之客」──白天白鷺鷥群(夜間則是夜鷺),牠們自空中盤旋優雅而下,緩緩降落池邊──所求不多,只要幾隻小魚蝦「暫時果腹」(據稱,母鳥返巢後,馬上將魚蝦吐給幼鳥吃,自己則保持「窈窕」身材──求個「身輕如燕,著地無聲」)因牠隨時警覺遠離禍害──避免如白戇鴨不能出離「七月半」之災厄。

白鷺鷥平日「清心寡欲」,以智慧保持輕盈體態──隨時可以自由飛翔,警覺地遠離災禍,絕不會沉溺於白戇鴨的「優渥生活環境」。

試想:天上飛的白鷺鷥,地上走的白戇鴨以及水中游出的魚蝦,雖都屬肉眼可見「畜生道」眾生,但因智慧高低不同,水中魚蝦不如地上白鴨;地上白鴨不如空中的白鷺。

詩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如今,白鷺鷥像野鶴;白戇鴨如籠雞,「二白」表現如此,對我佛弟子,能不有點啟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