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學佛法(中)

那宗教的內涵呢?就是指它的道理方法,也就是我們談的經、律、論三藏,所以說宗教有它的組織架構、成員及它的經典,所謂的經典一般說是「大藏經」,其實現在的大藏經已經不同於以前了,為什麼?現在的大藏經裡除了原來的,還有很多「續藏」,那是怎麼形成的?就是後期所謂的高僧、大德寫的心得,也同樣放到藏經裡。實際說來,原來只有佛陀所說的經、律才是,至於論呢?都是修養到達了菩薩的境界所表現的心得,這些都稱之為“論”。所以“論”不是佛說的,是菩薩們說的,只有“經”跟“律”才是佛說的。

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常常看到,在中國的佛教,至少將近兩千年的時間都存在這種現象,好像只有一些人專門去修學經、律,普遍性的都還是依據論來修習,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因為佛陀說的經含義太深、太廣,常說法義甚深微妙,不容易理解,那怎麼辦呢?就根據這些菩薩們的心得來學習佛法,一直到目前為止,常常看到這種現象,不管是弘法電視也好、佛教的雜誌也好,表現出來的幾乎都是什麼論師說、菩薩說、祖師說,真正佛說的少之又少!為什麼?好像從事經典與律部研究的也愈來愈少,反而在論部下功夫的愈多!那就是我剛說的,因為論是菩薩們的心得,心得的表現比較容易抓住,而的確有很多原典,涉及到文字的名相問題,有巴利文、梵文,還有的巴利文、梵文或者中文混合在一起,所表現的名相,常常令人分不清楚。從佛學辭典就可以看出來,很多名相如果弄不清楚就很容易錯解,有的是梵文跟中文混合,有的是梵文跟巴利文.....那是關係到“經”的問題,“論”就比較容易了解。所以才會說大乘好像強調菩薩法,其實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經律論,並不能單以“論部”來做為修習的依據或依歸,畢竟我們是學佛,所以“論”只能拿來參考,好像讀書、寫心得報告;為什麼在台灣有這種現象,幾乎一個問題提出來,去問不同的法師,告訴你的答案都不相同,那是因為他學的是某一些菩薩的論,講的就是那一些,如果是依據佛陀說的經典,肯定都是一樣的!

譬如“布施”與“供養”這個名詞,很多人好像理解,布施就是普遍對一般人;供養是對上的,那就會有問題產生,剛剛說過“眾生平等”,在家的對出家的所謂“四事供養”,就是講吃的、穿的、用的,以及醫藥等的供養,也可以說是一種布施,如果硬要說對出家人是供養的話,那就變成好像出家人比在家人高一等了,就不能夠說是眾生平等。又很多人把它當成是“布施波羅蜜”,其實不是,施就是付出,要注意“施”不是給予,是付出,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因為梵文的意思有這差別。“付出”通常是我自己擁有的,願意給予更多的人得到同樣的利益,但是這種付出不一定是物質的,也包括精神的在內。那“給予”呢?就變成我們一般講的施捨了,好像把別人看得很可憐 〝啊!某某!我有錢,我給你一點〞,這就不合乎佛法的平等之道。

通常講佛、法、僧的內涵,除了有佛教的、佛學的以外,還有佛法的,我們怎麼去認識與分別?其實“佛教、佛學、佛法”離不開佛、法、僧,而“佛、法、僧”也離不開“戒、定、慧”三學!前面所談的佛教,就是談它的架構、人員的組織、以及它的生活方式。我們看,打開一部經典,一開始都是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參與什麼,都是跟一些什麼人、什麼對象,然後呢?大家出去托缽與化緣,回來後吃完飯,就坐下來....這些談的都是佛教僧團的型態,經典後面才開始有佛說法,所以把經典前面跟後面說法的內容組合起來,就有佛學。此中可以發現一個最大的差別:佛教是一種信仰,你不一定具有這種知識,當然更沒有這種修養,那佛學呢?有宗教的樣子,可是它講究知識經驗或者道理方法,它只是一些學理、理論,一般人不一定做得到,也不一定去實行,而佛法卻包含了佛教與佛學!所以這三者的關係,可以獨立。但也可以知道,佛教跟佛學可以成為一體,佛法就包含了佛教與佛學,如果一定要很明顯的界說,那麼有道理、有方法,是一種知見,在概念上我們叫佛教,在學理上我們叫做佛學,佛法則關係到生死,把佛教與佛學這些內容適時成為可以讓人得到解脫、完成涅槃的結果,達到這種境界的才叫做佛法!更簡單的說法:能夠解脫生死、離苦得樂的才是佛法。我們常常說「紙上談兵」,那就是指佛學,而佛教是一些組織型態、儀軌這些東西。

可以說得更簡單一點,只要你皈依三寶,不管是現在家、出家相都是佛教徒。那成為佛教徒以後,去學習有關的知識經驗,就是佛學。知道這些知識經驗,然後把它化為修養,顯現它的饒益性,那就是佛法!這樣能不能理解?因為這三個東西,尤其是佛學、佛法,如果再加上佛教,就會很亂!亂的原因就是沒有辦法去分辨三者的內涵。禪宗有一句話,說一個人能說善道,叫「知解之徒」,佛學就是知道這些經典文字,也能解釋,但能不能去實踐?那就關係到佛法了!

我們從經典中可以很容易去把握,所謂“佛教”就是佛法僧的型態組織;“佛學”以經典說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提出來一些名詞、文句、法相,了解它的意思,好比說“煩惱即菩提”,煩惱是一門學問,菩提也是,可以說出為什麼煩惱即菩提的道理來,這很明顯就是佛學;如何完成佛法呢?比如“煩惱即菩提”,你能不能夠化解煩惱顯現菩提?能夠化解你的煩惱,顯現出菩提來,這才是所謂的佛法!所以我們常看,有所謂的佛學專家,其實“專家”兩個字很難說,也許他是個學佛的,在佛學的範疇之內他知道的很多,但能不能把佛學化成為力量?就以“普度眾生”來說,要具備什麼?“慈悲喜捨、四弘誓願、六波羅蜜法”....等,把這些條件、知識,統統搬出來,這就是佛學,但能不能夠實踐?能不能夠使它發揮成為力量?所以必須要完成修養才能稱之為佛法!可以這麼說,從所謂的“一切智”、“道種智”跟“一切種智”來分,“佛學”就是一切智,包含世間的、出世間的學問,也就是世間的道理方法與佛教經典裡面的道理方法,這稱之為“一切智”。什麼是“道種智”呢?那是專業性的,譬如佛學裡面有十大學派,是屬於道種智,看看十大學派中你偏於哪一個學派?那佛法呢?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就是說佛學,“道種智”,是佛學裡面的專門性的道理方法,那佛法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種智”所完成的“一切種智”!

所以學佛,要能分辨什麼是佛教、佛學與佛法。有很多人自認為:我也看經典、也會打坐,甚至還能入定....如果是邪魔外道呢?可能還會說:「喔!我打坐還可以靈光出竅,還可以發光喔!」如果是這麼說的話,那連佛學都不是!如果自認為是佛教的話,那也是附佛外道,就是附和在佛教這個宗教的前提之下所行的外道。這許多 “不如法的”,可以說就是佛教裡的外道,真正佛教的本身是正信的,強調須“依教如法”,就是要依於佛陀所教的道理以及方法。

很多學佛的人,往往覺得自己學了一輩子的佛,最後根本還不知道該怎麼辦?看看在台灣最近這些年來佛教的現象,好像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人家說這個好,一窩蜂就去學這個,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人家說那個好,又一窩蜂的去,好像海浪一樣的飄過來、飄過去,最後學了一輩子:嗯!我也念佛了、也打坐了,好像也知道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但最後能不能去?不要說信心,根本是迷惑!如果能把“佛教、佛學、佛法”這三個搞清楚,一旦遇著經典上面,譬如談到佛教的一些型態、架構,有一句話說“處處都是法、處處都是道”,你就必須知道,除了道理方法、還要能去實踐!所以我提出兩句話:「你所有的起心動念,都要與生死有關、要與道相應」,那才是在修習佛法!否則說的好聽一點,你是在佛學上下功夫,說的不好聽只是在裝模作樣,因為得不到它的利益!可見“佛教、佛學、佛法”,真正講起來,佛陀的思想理念,最後的目標是進入涅槃境界,如果不能入達涅槃世界,可以說學佛是沒有用的!

所以不了解“涅槃”的法義的話,會很容易造成誤會,以為學佛是要死了才能有個確定?不能這麼去看!必須知道“涅槃”本身的含義太多了,譬如說“不生不滅、寂靜、解脫”.....這些幾乎都叫做涅槃。所以涅槃不是死,解脫也不是死,而是任何一個問題,把它化解了就叫解脫。“涅槃”是把原來的一個事情化解了,而不會再發生了;那“解脫”呢?雖然問題化解了,但是還會再發生,所以我們常常談解脫,有“究竟解脫”,什麼是“究竟解脫”呢?要究竟解脫才能夠入涅槃世界,也就是依於你的煩惱或業也好,業清淨了、煩惱不會再生起了,那才叫究竟解脫!因為化煩惱、顯菩提,那只是一個單一的解脫而已,必須要連煩惱都不生起了,菩提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解脫,也就是涅槃境界!

所以我們常常把解脫當成死,把涅槃當成死,那是錯誤的!尤其,不管是在家、出家的,很多人談往生,“往生”究竟是什麼?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念佛能不能往生?學佛可以往生,不學佛不能往生?想過這個問題沒有?這都是不了解“往生”的意思,其實死了要往生到什麼地方去?就是“往什麼生處”的意思。譬如說還在六道之內的話,會認為“我現在是人道,我業太重,可能往生到畜生道或地獄道....假使你的福德因緣很好,就往生到天道,但是還是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所以往生,並不是一定去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那就要看你的道的修養,好比如果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具備「信、願、行」三大資糧,如果造業太多,以欠債來講,根本不知道該還給誰好,那一定是往生到畜生界;如果所做的是十惡不赦的業,如犯五逆罪之類的,一定是往生地獄道!所以不要把“往生”兩個字認為都是去西方極樂世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