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 之九十三 - 不變的本體 (二)

又一個因緣之下,舍利弗在路上看到佛陀的弟子馬勝比丘在托缽,儀態自然而莊嚴,氣質威儀自然而流露,叫人看了好生恭敬而歡喜,所以舍利弗不由得的走近前去問馬勝比丘:〝您的師父是誰?他怎麼教你們?有什麼修行的法要嗎?〞馬勝比丘回答:〝我師父是證道的修行者瞿曇比丘釋迦牟尼,他常說: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舍利弗聽了,當下領會,覺得真是智慧之言。

他有一位同參道友叫做目犍連,他們原來都是婆羅門種族裡面,隨著一位外道在學法,克盡弟子之誼;當外道師要去世的時候,兩位弟子一個站在頭邊一個站在腳邊為師父送終,臨終的時候,外道師對他們預言了一件事情,他們就等著觀察,結果證實預言沒有錯,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師父對他們有所保留,並沒有傾囊相授,兩人非常感慨,於是就相約,以後不管誰聽到了妙理法寶,一定告訴對方,不相瞞。所以當舍利弗聽到〝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這麼有智慧的法語後,迫不及待就回去告訴了目犍連。兩個人體會很深,覺得能夠說出這番道理的,真是大智慧人,於是各自率了徒眾共兩百人來歸順佛陀。

這前後一千二百五十一人,舉其成數說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許多經典中提到的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的由來。其實佛陀的弟子不止於這個數目,只因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資質都非常優秀整齊,於出家之時聽聞佛陀開示,幾乎當下都能夠證到羅漢,所以經中稱呼他們為〝大比丘〞。

比丘有三個含義:

第一,它有〝破惡〞的意思。比丘要依戒、定、慧修行,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為修行的綱領,所以肯定他能夠做到破惡。

第二,比丘修行正道,完成覺悟之智慧果報,讓惡愛偏邪的天魔驚悚惶怖,所以有〝怖魔〞的意思。

第三,比丘是〝乞士〞的意思,下乞食以養色身,上乞法以養法身,有極其莊嚴的道的涵義;中文字義裡面,常稱讀書人為士,所以乞士不同於乞者。

在金剛經裡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比丘的生活方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佛陀制下,比丘之所以乞食,為的是第一,托缽不能挑選,每天乞食七家,必須次第行乞,人家布施什麼就吃什麼,不食珍味,不分別美惡之食,從這裡我們可以探討一件事:聲聞比丘因為托缽的緣故,所以他不是素食者。托缽要隨緣,給肉就吃肉,給魚就吃魚,照的是自己的心念清不清淨!因為乞的是道糧,為滋養色身而食。

佛法傳到中國,走的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比丘不再托缽了,因為修行人乞食的方式不適合於中國的民情風俗;中國因為長久在農業社會之下,有一種遊手好閒不事勤勞的人,專門以乞討為生。乞丐在社會沒有地位,所以佛教到了中國,一方面是因為最早印度僧人到中國,像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是由朝廷建白馬寺來安僧的,所以自此以來,出家人都是住在寺廟裡面,地位尊榮,受朝廷供養,不必外出乞食,這是和印度的風土民情不同的緣故;也因此,中國的僧人都是素食者。佛陀曾在大乘經典裡面提到〝不斷肉食 不成正覺〞,這是聲聞和菩薩法在修行的形式上,它根本不同的地方。

雲老禪師教誨弟子,學佛必須要知道〝法在哪裡〞!而不是在相上的計較執著。

有人羨慕佛陀時代的修行方式,出家之後,就會到南傳的佛教國家參學,回來之後,不明究理,竟然把乞食之風也搬回來,甚而有托缽之時,還掛了〝葷素不拘〞的牌子,豈不哀哉?!

所以第二點,比丘托缽是為了求道而虛心,為了打破我慢,於是上乞法以養法身,下乞食以養色身。

第三,他必須是慈悲平等,不分貧富,貴賤同遊,大作利益,為施主種福田。所以比丘每天上午乞食一次,限走七家,而且不能夠挑選。

在佛陀的大弟子當中,有兩位的作風比較特別;一位是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原來是婆羅門族的富家子弟,他與妻子因為宿世供佛的因緣,同修得相好金身,成為修行伴侶,後來兩人先後都歸順了佛陀。迦葉悲憫心重,以頭陀苦行自勵,因為貧窮人無物可行布施,少植福德因緣,所以迦葉尊者他就專門找貧窮人家去托缽,向窮人家買貧窮;如何買?舀一瓢清水倒入尊者的缽中,或者是,把揀來的餿粥分一半給尊者,真正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為窮苦的人種福田。另一位是須菩提尊者,他的作風截然不同;專門向富人家托缽,緣於〝豪富人家學道難〞,因為豪富人家學道難,思及此,須菩提就專門找他們來布施,所以他專向富貴人家乞食。但是他這種作風引來很大的反彈,我們曾經提到過,須菩提的修養特色是善解空義,他的出發點是為施主種菩提善因,因為豪富人家多憍慢,但是他忽略了一點,富人家布施的東西都是好的;所以這兩位尊者所選擇的乞食行為,都違反了比丘托缽的原則精神──平等,有的人就反應給佛陀知道,佛陀也曾經特別為這件事情宣布,這是心不均平的做法。   

須菩提知道引來了疑忌,畢竟他的想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的境界,於是他就捨掉了自我,從善如流了;迦葉尊者雖然也跟別人不一樣,但是他畢竟不是貪好而是取惡,引不起別人去計較他,何況他是為窮苦人種後世福田,行人之所難行,忍人之所難忍,所以佛陀也就隨他去了。

我們再看〝比丘〞  這個名詞,有的經典譯成〝苾芻〞,苾芻在印度是一種有香氣的草,叫雪山香草;這種香草有五種特性,都可以用來比喻或者是象徵比丘的美德。好比這種草體性柔軟,就比喻比丘能夠降伏粗獷的自我──身口意的行為;這種草的生長是引蔓旁布,牽連蔓生的,就比喻比丘傳法度人,是綿延不絕的一種使命任務,法燈薪傳必須綿延亙長;苾芻草散放一種香氣,而且是馨香遠聞,這比喻比丘持戒嚴謹,散放出道德的芬芳;苾芻草還是一種藥草,可以治病,這比喻比丘修行能夠轉化煩惱,消除精神的痛苦;這種草的生長是向陽的,不背陽光,這比喻比丘修道,崇尚正見思惟,不背佛之智光一樣。但一般通用還是以〝比丘〞為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