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兒拂過諸羅

                                                                                                  受訪/范秉程

1、遊於“藝”與“真”的萬友

店齡已有十年的萬友進口書局位於嘉義市,專賣進口書籍與雜誌,愛書人可以從中汲取生活、藝術、文化的創意,蘊為心靈的滋養。

平常逛萬友書店的大多是社會年青人,有為職場需求者,有曾經熟悉某個國家,喜歡蒐集該國生活文化資訊者,因此像萬友這樣的書店常常吸引一些質感很好的人前來,期以內在美跟書的作者內心接續、脈動。
店長范秉程居士本身就是一位愛書者,他一向視知識為生命的超越與修行,幾年經營進口書籍的經歷,他看到國外藝術文化變遷的端倪,從外國設計的圖書裡,他察知一件作品至少有七成是祖先留下的遺產,不管是色彩、造型都有相當的承續。年青人接棒之後,經過不同的理解與再創造,又產生屬於這個時代新的生命與風格,這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政府重視。范居士說:現代人須有廣度的國際觀,從國外來看自己的藝術文化發展,更能匯溪入海,益形壯觀。從國外的某些專刊、特集中,可察審他們政府及民間是如何維護本國的文化資產,包括建築、繪畫、手工藝、傳統童玩.....都有文化的永恆與再生,帶來一次次的震撼、實踐及思索。

2、為夢想領土拓荒

問范居士為什麼會在嘉義開這麼一間書店?他說:「某個特殊的年代,大約是1997年初,這想法已在我心裡萌芽,只覺得應該可以做一些事,為生長的地方挹注生機。其實那時的嘉義頗荒疏,人口嚴重外流,年青人畢業後都到外縣市打拼,當然我也不例外,以前曾經做過小弟、業務員、端盤子、打雜各項工作,最後在一間書店發現一本好書,站著瀏覽一小時,腿也不覺得麻,那是一間外國進口書賣書店,心想:『為何不回嘉義開一間這樣的店?』豈知因緣隨之而來,一切水到渠成。

其實,初期經營萬友不被看好,有人勸我:「在嘉義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開一間這樣的書店,不是自己砸自己的腳嗎?」但是十年多的光陰,證明了萬友存在的理由,也證明嘉義人的水準漸漸提升。范居士說:「就是因為當時嘉義是文化沙漠地帶,才需拓荒者呀!帶動文化不都是從窮鄉僻壤開始的嗎?再說,一個國家、社會的進步,藝術文化的力量絕不可忽視;透過外國進口的書籍,讓我們有更多文化上的省思與衝擊,有時指尖摩挲著書本,生命的悸動隨之震顫,也因為從未放棄這塊夢想領土,用心經營,才撑出今天這小小局面。

3、歡迎文學的散步

萬友書店門前懸掛著濃濃懷舊的油燈,幾盆花木景觀點綴,形成優雅的迴旋,已成為嘉義市的文化地標;未入門便見精采,入得店門,那“歡迎文學的散步” 主題文宣立即映入眼簾,彷彿叫人聽得見步履踩出的清音,煩躁立時得到釋放。再往內看樸雅的竹子架起美麗的妝飾,一本本放在架子上的書好像要邀您一起散步,一起打開世界的窗,「歡迎」表徵誠摯的邀請,與生活同步,十足的親和魅力,小書店多了一些寧靜與人情。

范居士對人一向和藹可親,令踏入書店的人都能感受他善意的回應;在這裡大家可以“以書會友”,結識許多深度的朋友。記得一次颱風過後,一位住南投原住民部落的單親媽媽,一夕之間家園化為烏有,開著車想要找澳萬大的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但是朋友不在,她莫名其妙的走進書店,其實是想找一個心靈的平衡點。

范居士與她一起探討「人與土地的重建」,與她分享修行日記,當場她落下淚來,一番話深烙於受傷的心:「天地浩瀚,一切擁有只是過手物,如露亦如電.....」,就在她踏出萬友店門的那一剎那,感覺心情與視野更寬遠了。可不是嗎?苦難總是教我們很多東西,人生不就是在一連串的變化中,體取珍貴的經驗?就像江上月,有圓有缺,遍歷轉折,但是走不了的是心靈那處莊嚴的古廟宏殿。

范居士回憶一次,一位高中女生愣愣佇立在店門口,乍看她的心緊縮如一顆泥丸,請她進入店內,她開始了年青的告白,她說她費了很多心血才完成了一幅畢業彩畫,自認這幅畫是她十八歲以來畫得最好的一幅,但是同學看了笑她,老師也給她低分,她的心情跌到谷底,索性想放棄畢展,但是又怕畢不了業。逛到萬友書店,范居土以一番話引為她往前游的浮板,范居士告訴她:「任何一幅畫呱呱落地,不是旁人的一個批評與否定就可埋葬的!妳像是個母親,創造了這幅畫,可是畫的本身又有它長而彎仄的巷,誰也不知它將通向何方?藝術其實無所謂好壞,一切只是人的相應與分別,在批評、讚賞之外,我要說的是『別忘了背後的那份真』,妳有權利選擇快樂或不快樂,但是,樂活與氣度才真正是創作與生命轉化的不敗陣法。」

范居士說他經營書店的理念,就是要為他人及自己找一個伸展的平台、一個提昇的跳板;看看滿架的書,可漫遊、可珍藏,是心靈的醍醐,也是夢想的瓊漿。

4、老禪師度有情

親近雲老禪師已有幾年了,范居士覺得他生命的一些珍貴、突破性的觀念,大多是來自雲老禪師的啟發。

「我是透過電視弘法節目才走入千佛山的,後來知道菩提寺舉辦“在家五戒暨菩薩戒”,便順著因緣前去受戒。最主要是在千佛山我可以找到經營書店的理念,老禪師介紹的佛法很生活化,大家可以實踐以影響周邊的人;如果能以佛傳佛,以法傳法,便處處是佛法,也處處都是佛。

記得一個週末,我與家人一起看電視弘法節目,聽老禪師講一個小故事,內心有一些激盪。老禪師說有一次他走進百貨公司,一樓是蜜斯佛陀化妝品專櫃,他才剛踏進門而已,不遠處的一位櫃檯小姐就說:「師父啊!拜托你不要在這裡化緣啦!快走好不好?」老禪師的感受是:妳只看我的表相,並沒有看到我的內在,因為『所為而來』我自己心裡明白。」另外還有一則故事:有一次在小攤上他對老闆說:「老闆!我要跟你買東西,我有錢,我不是來化緣的,也不是要你布施。」誰知老闆一開口就是:「唉!你買不起的!我無法賣你。」老禪師又說:「沒關係!沒關係!我只是來買東西,因為我需要這樣東西,做生意本來就是為了賺錢嘛,我就是要讓你賺錢。」當下,老闆十分感動,因為老禪師表現的是一種無我,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那是利他,等買完東西才是利我。

聽完這兩個故事,我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被剝落了,瞧!老禪師一站出來,不同的氣氛便如漣漪盪開!那番話承載了『擺渡』的慈意,是禪師與有情眾生微妙來電的“蒙太奇”,極為動人!其實這深度的修養是要去蘊釀的,我個人希望能Cope老禪師那種慈愛,予人安樂,不拘小節。雖然智慧與修養一時無法到達那種境界,不過至少可以慢慢累積、融疊。如果每天一小覺,剎那,剎那,一年就有一卡車那麼多。 

記得97年過年,我參加千佛山舉辦的第三次護摩法會,至今印象仍很深刻。那一次,我跟朋友阿涵同行,阿涵第一次上千佛山,在護摩壇我們虔誠合十,她說那時她有許多感受,也看到天空出現許多圓相,我自己則是看到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端坐在空中,影像很大,但是很淡。老禪師結著手印,當時我相信許多佛菩薩都親臨盛會!還有,越清淨、越虔誠的人越有福報,那種撞擊力是非常強的。尤其某一刻,我發現老禪師的眼神在掃描全場,那種密法的透視,可以諦觀的靜,阿涵與我即刻跪下去;就在那區塊,我感覺背後生起一股能量,充滿著喜悅和讚嘆。回眸天地,深切的感受「心、佛、眾生」原本一體。

5、心之湖泊

「一間店自有它的“成住壞空”,當經濟不景氣時,也有人勸我乾脆把書店關了,另謀他就。但是我知道,在買氣的高與低之外尚有一個平衡點,那個平衡點就是我們人的內在底蘊。」范居士說:

「嘉義原本就是一個好地方,山水靈秀,空氣中充滿淡淡的花香,磁場的震盪力又不噪,步調稍慢卻可以讓人體悟很多。就因為慢活,才能見到人事變化與事物的來龍去脈,一則可舒解壓力、二者能發揮潛力。我認為經營一間書店的意義和價值,絕不是以書的壽命的長短或盈利的多寡而論,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本你賣出的書,會對顧客起怎樣的影響!尤其一本好書被人看過之後,能量會慢慢的提昇,就像寶石般的經書拿在手上,然而一本書能幫你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你從中得到多少啟發與體悟?

我時常覺得人要珍惜、要感謝那些痛過、五味雜陳的遭遇,那些才是活生生的「書」。這樣的書實際上可以帶著你漫遊世界,窺探精神的湖泊。所謂從做中修,修中悟、悟中覺,但是“覺”之前的功課,你我是否準備好?只有去做、去行才有所謂的過程與體悟,也才能找到菩提的蛛絲馬跡;如果光憑依賴,祈求老禪師給你答案,門都沒有!想想!當下似懂三分,出了門只保留一分,隔天全忘光光。相反的,問題已經過思考,再向善知識請益或印證,那麼出了門也忘不了,隔了一夜仍知道怎麼做,那樣的東西就是你所擁有的,寤寐之間時時與法交疊,那你不就是人中之龍?修行自有苦樂,但是如果累積到一個臨界點,就有突破的機會,之前的酸甜苦辣會煙消雲散。」

范居士說他有時會閉上眼,靜靜的穿梭在書的雨林,深深去感受“生活”這本大書;如果用心去讀,書裡的篇章散溢一地輝光,思想的回音飄遊而來,就像嘉義最柔的雨水,最細的風,拂過諸羅,無言地好像要寫下甚麼......。

(註:諸羅是嘉義的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