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同韻

    對本願寺此次的盛情邀約,自始秉持一顆感恩的心來呼應,儘管表演時間迫在眉睫,仍是欣然應承參演,更何況是為父親節而舉辦的活動。

  • 文:編輯部出處:孺慕之情期數:230期 2008年10月刊

                                                                                                   文/吳杏綿  

對本願寺此次的盛情邀約,自始秉持一顆感恩的心來呼應,儘管表演時間迫在眉睫,仍是欣然應承參演,更何況是為父親節而舉辦的活動。另外,對筆者而言,參與茶道、花藝和音樂等相關活動,可謂個人一種真心對藝術的投入與執著。

「親子逗陣來,歡慶父親節」活動,「琴與茶的對話」節目排序在首場,且古琴與茶道表演者雙方久未搭擋演出,挑戰意味甚濃。筆者遂邀集渠等至本願寺三樓視聽室實地觀察,再於筆者茶道教室如火如荼地進行籌劃及排練,期能於短時間的預演下,展現平日紮實的技藝外,亦能於茶道表演過程中,讓觀者透過聽覺、味覺、嗅覺及視覺等作用的溝通和轉換,獲得獨特的美的藝術感受。

本次茶席佈置理念係以「素心」為主調,呈現「節制」、「簡約」、「素古」之內涵。席上茶器以仿宋汝窯茶組為主,質地典雅溫潤,幽幽含光,造型素簡大方。文人花以銅鼎花器點插百合及松柏,韻抒清雅意,體現茶人之心眼與茶席風格相輝映。另一黑色小梅瓶僅點插一枝含笑花,如在山野中,默然地展現它自然的風姿與閒適,清拙的含笑花與茶席的靜謐氣息對話,別有一番境地。

茶道表演過程中,透過主泡者與茶侶的獨具的風格與特質,詮釋茶的香韻及滋味,並於泡茶、奉茶、品茗與鑑賞中,讓觀者體驗茶道的風采與旨趣,進而編織出觀者與泡茶者的對語關係。

至於茶道表演之過程,按筆者淺見認為應有音樂之美的。誠如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侖所說:「詩是音樂,其聲調需和諧,並由此和諧之聲調,織成一曲交響樂。」同樣地,在茶道表演過程中,優雅和諧的泡茶動作是音樂,其諧美的節奏感,與表演者本身內心的感情的宛轉低廻又能表裏一致的諧和。另有詩人在創作實踐中嘗試將詩與音樂結合起來,誦詩採用樂器伴奏或用吉他來自彈自誦,以引發真切和空靈的形象感。因此,茶道表演者除其動作韻含音樂性的節奏外,並可結合樂器伴奏,訴之於觀者的耳朵及眼睛,從聽與視兩方面直接或間接發揮茶道律動美的非凡形象。

古琴其音量不大,但音色豐富多變,極富韻味,故筆者選其與茶道搭配表演。古琴獨奏伊始,純淨如天籟琴聲,擬鐘聲樂句起,主泡者氣定神閒,緩緩的泡茶,凝聚沉靜,有如「空山松子落」,禪院寂寂之境。在「普庵咒」古曲,古琴老師彈奏指法的運作,傳達類似鐘鼓相和之聲,期望對聽者產生潛移默化,並融入寺裡莊嚴的氣氛與祥和、致遠的心境。樂曲行至「慨古吟」,曲調雖短,但旋宫轉調,靈活而沉靜,充分體現古琴音樂「致中和」而不處情性之極的理想。再由清新暢達的「良宵引」一曲,觀之茶道情境,傳達“此刻美好時光”之閒意、喜悅、自在交融。最後「漁樵問答」一曲,描述「山邊水湄、和風輕拂、扁舟消遙、山歌悠悠、漁樵相問」超然世外的旨趣。

一場「琴與茶的對話」節目,寄託了所有參與演出者的情感、意趣和想像,也讓現場愛好此道者透過聽覺與視覺感官乃至包括味覺與嗅覺感官的交會,進入「以茶顯樂、以樂映茶」的藝術饗宴。而盡力的演出,亦是對現場辛勞的父親表達一種最深層的敬意!

(節目演出者:茶席主泡羅淑金老師、茶侶陳叔訓老師、古琴演奏盧欣彥老師、攝影郭宣靆先生)